1. 简单百科
  2. 棠溪宝剑

棠溪宝剑

棠溪宝剑,诞生于春秋初期,中原地区九大名剑之首的宝剑。

春秋战国时期,因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兵器铸造技术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辛店邯郸县、南阳、西平棠溪四大冶铁中心。唐元和十二年宪宗发兵平定藩镇之乱后棠溪宝剑铸造工艺王德妃。1987年6月,高庆民破解了祖传的“取棠溪水火”“高温液体还原"等工艺的秘密,由此复原了棠溪宝剑的铸造工艺。进入新世纪以后,棠溪宝剑殊荣不断。2001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对棠溪宝剑产品“中华第一剑"进行了鉴定,它凭借悠久的历史及复杂的铸造工艺,中国历史博物馆将其永久收藏。在高庆民等人的不断努力之下,西平县棠溪宝剑铸造工艺终于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本人也成为了棠溪剑铸造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由此棠溪宝剑迈入了文化产业的全新发展道路。经试验,棠溪宝剑弯曲九十度不折,斩玉不会使剑刃丝毫损毁,四个字可以总结其特点:强、韧、硬、弹。

2000年,棠溪宝剑系列中的玉柄铁剑曾被国家权威专家鉴定认可,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确立了棠溪宝剑的品牌。棠溪宝剑已成为当今中华瑰宝,许多大型新闻媒体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多次给予报道过。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春秋战国时期,因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兵器铸造技术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辛店邯郸县、南阳、西平棠溪四大冶铁中心。由于西平棠溪附近的冥山铁矿石含铁量高,棠溪水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极其适合淬刀剑,加之两岸棠棣木质硬适于做剑柄等因素,当地兵器铸造业较为发达。《战国策》记载:“韩之剑戟,出于棠溪。”《资治通鉴》载:“棠溪之金,天下之利。"《史书·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韩宣惠王时也说:“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宛冯、龙渊、太阿。”以上都给予棠溪产剑极高的评价 。

棠溪在兵器铸造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自秦朝以至唐朝 ,各朝政府都在这里设置官营机构对其管理,铸造的兵器供国家战事需要。棠溪也成为国家重要的军事必争之地。唐元和十二年李纯发兵平定藩镇之乱。唐将李想在这年冬天一个的夜里,率领九千士兵突袭淮西镇老巢蔡州城,一举活捉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叛乱被平之后 ,为防止藩镇再次割据作乱,将棠溪冶铁场所夷为废墟。自此,棠溪宝剑铸造工艺失传。

重现光芒

淮西之乱被平定之后,冶铁场所被彻底毁坏,加上唐中央政府对其强有力的控制,棠溪宝剑铸造跌入低谷。之后宝剑铸造技术在民间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战乱频仍导致铸造业不景气,部分铸造技术遗失,至此棠溪剑铸造技术一度失传,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高庆民所复原。1987年6月,高庆民破解了祖传的“取棠溪水淬火”“高温液体还原"等工艺的秘密,由此复原了棠溪宝剑的铸造工艺。经试验,该剑弯曲九十度不折,斩玉不会使剑刃丝毫损毁,四个字可以总结其特点:强、韧、硬、弹。

1987年7月高庆民与十几位好友合作创办了棠溪宝剑厂,场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县城内。开始经营时,厂房简陋、设备简单,但由于品牌独特、竞争对手少,宝剑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在高庆民等人的努力下,棠溪宝剑进入了郑州亚细亚商场,仅此一项就为剑厂增加了数十万元的收入。这其间也不断进行着工艺的革新, 1995年该厂的TX刀系淬火新工艺研究项目分别获驻马店市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随着生产的扩大、资金的积累,高庆民在1997年通过贷款,在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城南北京—香港公路金三角建成新厂房,采用改进后的工艺生产,宝剑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

进入新世纪以后,棠溪宝剑殊荣不断。2001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对棠溪宝剑产品“中华第一剑"进行了鉴定,它凭借悠久的历史及复杂的铸造工艺,中国历史博物馆将其永久收藏。在高庆民等人的不断努力之下,西平县棠溪宝剑铸造工艺终于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他本人也成为了棠溪剑铸造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由此棠溪宝剑迈入了文化产业的全新发展道路。更为重要的是,在2014年9月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被列入了全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发展开创了新天地。

虽然棠溪宝剑得到了有效的复原和保护,但是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为维护品牌形象,确保消费者买到“削铁如泥”的宝剑,从剑的冶炼、锻打、细磨抛光、手工研磨到剑鞘、剑架的雕刻等都采用手工制作,始终不肯降低锻造工艺水准,致使市场上一些低廉的仿冒产品有机可乘,加上企业资金有限,曾面临“产品积压"“市场占有率不高"的问题。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作为西平地方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当地政府对棠溪宝剑的扶持力度不够。此外,棠溪宝剑的知名度仍然不高,在省内、国内还没有形成像信阳毛尖、新郑大枣等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因此,棠溪宝剑的传承和发展还面临很大的障碍。

宝剑特点

20世纪80年代,西平棠溪宝剑厂"厂长高庆民经过数年潜心研制,使失传2000多年的棠溪宝剑重现光辉。该宝剑以中国龙文化和剑文化为底蕴,承袭棠溪地域特色的特殊生产工艺,融入现代审美意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强、韧、硬、弹四大特点,光鉴寒霜,灵气逼人。重剑砍铁断玉不留钝痕,轻剑弯曲90度回弹如初。剑首剑标的龙凤图形代表民族的图腾,迸发出奋发向上、翱翔九天的民族精神。饰件上的棠溪标志和木鞘上雕刻的冶炉城采矿冶铁图案,再现了古代棠溪河畔冶铁铸剑的辉煌历史。饰件严格依照古代青铜技术的工艺配方,又运用精密铸造作旧处理技术,质地精良,图形逼真。其龙泉、棠棣花、龙、凤、麒麟、蝙蝠、蝉纹等图案的运用,更透出棠溪文化气息,体现出祈福吉祥、尊重威武、国正驱邪的多种功能。

制作工艺

制作

棠溪宝剑的制作过程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共需锻、磨、焊、钳、木、雕、漆、热冷处理、精密铸造、创意设计等十大类工种和336道工序才能完成,而高档宝剑则需要60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剑条是棠溪宝剑制作工艺的核心。制作剑条需要选用几种含炭量不同的优质钢材,经2000多度的高温炉火熔解合成;热锻、冷锻千锤百炼的反复折叠锻打,击碎钢材大小结晶体,排除杂质,形成钢纤维组织:再经过柔化,延展,成型;继而通过正火、淬火、退火、回火、校正等热处理工序,以及粗磨、细磨,图、渗铜、精磨、研磨、收光等数百道复杂的工序;经过几十块不同型号的油磨石、数吨清水无数次反复研磨,数十天后才能呈现出笔直的剑脊,四面平正、寒光闪亮的剑面,从而完成合格剑条的制作。

制作剑鞘是棠溪宝剑制作工艺的特色体现。棠溪宝剑创意和文化含义既体现在剑条上,又体现在剑鞘、剑架的制作上。制作剑鞘要经过选材、晾晒、蒸炕、搭配、组合、打坯、粗刨、细刨、创平面、成外形、挖内糟、合剑条、粘接成型等工序。粘接成型的剑鞘还要经过反复的粗磨、细磨,并根据专门创意设计的具有文化寓意的各类图案进行粗雕、细雕、精雕。雕刻工艺完成后,还要经过打磨、定型,上腻子、上底漆、晾干、打磨,以及三道九遍喷漆、再晾干、打磨、收光成型,最后形成光彩炫目的剑鞘。

棠溪宝剑的剑鞘、剑架所用的系列红木、棠棣木、花梨木等都是昂贵的稀有木材,原木打开后需要自然晾3年,在室内炕6个月;而后去裂除花,按照自然木纹顺序精挑细选,刨磨打坯,然后才能进入雕刻人员手中,经过精雕细琢,演绎出各种样式的祥瑞图画。剑鞘配饰是棠溪宝剑制作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剑鞘配饰种类繁多,主要有金、银、铜、铁、玉、木、合金、青铜等材质,通过压铸法、石蜡法精密铸造或手工雕刻制成。剑鞘配饰制作要经过设计创意、绘制图纸、制作模型、选择材质、压铸、焊接、錾修图案、整型修饰、抛光收光、固合剑鞘、加装剑穗等工序,才能完成对棠溪宝剑外观的打造。

特点

一、烈火塑胚。

二、千锤百炼,将铁块在炉中烧融,反复折叠锻打。锻打能保证金属纤维的连续性,线条流畅。

三、棠溪淬火以古法淬火,硬化剑刃且保持剑身柔韧,使宝剑刚柔并济。

四、磨光缎纹,先磨光再缎纹,经过粗磨、细磨、精磨使剑身平滑细腻,在锻出精美纹理。

五、精雕细刻用传统手工雕刻工艺,为宝剑剑身雕刻出纹饰和铭文,为装具雕刻花纹配宝石。

六、烤漆定色,在宝剑原有质感烤漆定色基础上增强颜色固定性,光彩琉璃。

代表人物及作品

棠溪宝剑传人高庆民,西平县棠溪文武学校校长、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人大代表、驻马店市人大常委,西平县人大副主任。

高庆民与其毕业于天津大学的父亲高锡坤两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用精力和心血,挖掘、恢复、研制和生产出了位于历史九大名剑之首的棠溪宝剑, 高庆民组织铸造的澳门回归剑、香港回归剑、国威剑、法威剑、中华第一剑、轩辕乾坤剑、奥运会宝剑、千年龙剑等巨型剑先后被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皇帝故里新郑市、2008北京奥组委、中国收藏家协会河南博物院等权威单位永久性收藏。

所获荣誉

2004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西平县的棠溪宝剑颁发了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证书,并印制颁发了有特殊地理标志的防伪标识,棠溪宝剑随即被世界144个品牌成员国认定为世界名牌。2001年,北京权威专家鉴定会上,棠溪宝剑被鉴定为中华第一剑"进入国家博物馆的最高圣殿。2004年,棠溪宝剑作为中原文化上海市行的代表之一,获得金奖。2005年,棠溪宝剑获”河南省十大最具文化内涵产品"的荣誉。丁亥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盛载着黄帝文化与嫘祖文化的棠溪宝剑中的巨型黄帝乾坤剑,以巨大的震撼力,展示了中原文化的艺术魅力, 并被黄帝故里收藏。2007年12月, 棠溪宝剑荣获中原文化天津市行两项大奖。2011年,西平棠溪宝剑荣获“河南省老字号”品牌称号。

文化内涵

棠溪宝剑文化内涵丰富,以中国传统的龙文化和剑文化为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漫长的历史赋予棠溪宝剑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品格。它是文明的使者,是民族的记忆,是历史的再生,是吉祥的祝福,是精神的收藏。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是视觉美和内涵的完美结合。棠溪宝剑通过剑条、剑鞘、饰件、剑架和剑盒上的所有部位不同的画面,既表现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龙的气概、龙的神韵,又反映了历史悠久。

传承保护

2014年9月,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被列入了全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初,西平县非遗保护中心和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高庆民共同对2021年的传承工作进行了座谈沟通,努力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保护传承工作。

价值影响

2000年,棠溪宝剑系列中的中华第一剑曾被国家权威专家鉴定认可,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确立了棠溪宝剑的品牌。棠溪宝剑已成为当今中华瑰宝,许多大型新闻媒体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多次给予报道过。

参考资料

棠溪制剑绝技该如何传承.光明网.2024-01-25

锻造工艺.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2024-01-24

大师风采.河南棠溪宝剑集团有限公司 .2024-01-24

西平县非遗保护中心努力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西平县人民政府.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