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愁金女
引愁金女,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
词语来源
是《红楼梦》中出现的名字,刘心武先生认为痴梦仙姑是林黛玉,史湘云是史湘云,引愁金女又是薛宝钗,度恨菩提是妙玉。
相关评论
薛宝钗其人
薛宝钗(她才是红楼梦里最值得人怜悯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 人们好象对她的偏见一直很深 什么说法都有 本人却认为她才是\u003c红\u003e里最让人感到同情 怜悯的角色:在《红楼梦》中林林总总的人物中,我最欣赏宝钗。宝钗在书中虽不是女一号,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宝钗成了人人唾弃角色。可是,宝钗也是牺牲者,失去了一切,无人同情。
黛玉之才
众钗中堪媲黛玉之才的,非薛宝钗莫数,她不但善于处世,且“根基家私”雄厚。较之“叛逆”的黛玉,她是另一种女子的代表,是顺应的典范。
宝钗住进贾府,是母兄的主意;搬进大观园,是贾元春的旨意。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即便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亦没有权利掌握自己的自由,所以宝钗的生活,完全是被家庭包办的。进入贾府,宝钗的优点逐渐显露出来,温柔善良,老实敦厚,文才飞扬,平易近人“连下人也多与宝钗亲近”,甚至连赵姨娘也夸她厚到亲切。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着意思”去说;梨香院她布置的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守拙的淑女之感;金训投井,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薛宝钗嘲笑之笔,可见其德行。她一方面让王熙凤以为“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一方面又“小惠全大体”;她对林黛玉的讥讽听若罔闻,让人认为她从不记恨,连黛玉也叹她“多情如此”,“惺惺相惜”,其余姐妹她都处的甚是融洽。这处世的高明与待遇的清高形成鲜明的对比。
宝钗的随和
出自她纯良的内心,但在复杂环境中,她不可避免又毫无反抗的被封建礼教毒害甚至于毁灭,这便是“悲金”所在。脂评“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十分中肯,钗黛二人同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只不过一个叛逆,一个顺从。高鹗续书中薛宝钗闻宝玉失踪,自是十分悲伤,可她反强打精神安慰母亲,这等惨境,却处之泰然——好一个芜君!受了哥哥的气,她“满心委屈”,但“待要怎样”,又怕母亲不安便“回到屋里哭了一夜”;林黛玉刻薄她,她也因“心里惦着母亲”“并不怎样,一径自去了”;觉察出“木石盟”之深,她便跳出局外,超然静观,将自己的失意掩的严严实实。她“守拙”,比起奢华无度的哥哥,“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两个不同的人来!”正是她的大度和贞静使她深得人心。史湘云打心眼里认为“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薛宝钗好的!”,“我但凡有这么个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的!袭人也赞她“叫人敬重,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的。”
很多人不喜欢宝钗,皆因为她和众人关系太好,难免有讨好众人之嫌,但若做讨好之解,宝钗的行为并不好理解:如果她是为了进入大观园,当上“宝二奶奶”而逢迎众人,那她根本不用讨好下人,也没有必要讨好林黛玉。她所做的一切,皆出自她本性的善良,并非人们所想的黑暗与肮脏。
宝钗出生在富裕的封建大家庭,封建礼教在她心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她懂得在封建家庭中的女人的义务与责任,但她并不是一个封建礼教的木偶,并不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女人,她有她的个性和叛逆“漫稳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没缘法?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是薛宝钗很喜欢的一只“寄生草”,从中可以看出宝钗心中的消极和迷惘,但她明白她肩负的责任,她明白她的家庭需要她,没有谁给她一点可以发泄情绪,可以自由生活的空间,所以她并不是胜利者,她比林黛玉更具有悲剧色彩,因为至少黛玉曾洒脱的活过。
宝钗花容月貌,更兼绝世风华,文采相貌,丝毫不逊色与黛玉,甚至还更胜一筹。宝玉在贾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宝二奶奶”将是贾府的下一任“领导人”,在这一点上,与黛玉相比,宝钗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宝钗成为“宝二奶奶”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唯一的选择。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不仅是黛玉的悲哀,却也更是宝钗的悲哀啊!
宝钗的悲剧
一部红楼,被人们看作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可这也是宝钗的婚姻悲剧啊。以宝姐姐的性格和气度,是觉对不会爱上宝玉的,这个青年公子除了有一副好皮囊以外,再无优点了。优柔寡断,不求上进,性格怪异,过分阴柔。聪明如宝姐姐,一定明白这样的男子是无法承载自己一生幸福的。宝姐姐对于宝玉的感觉,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的一种潜意识里对于相貌英俊的男孩子的好感罢了。决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爱情。所以,当薛姨妈告诉薛宝钗她和宝玉的亲事已经定下来的时候“宝钗只是哭,却不说话。”宝姐姐知道她和宝玉决非一个世界的人,宝玉心中“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如此勉强的在一起,从此没有幸福
宝黛二人从小一起生活,默契自然与别人不同(有点象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并且贾府中衣食无忧,他们只需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中,根本不用考虑现实问题,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而宝钗家中只有母亲和一个不争气的哥哥,与宝黛相比应该说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圆滑些,并且知道为官作宰才是过日子的现实之道(在这一点上史湘云与宝钗是有相似之处的)。
林黛玉可以大半年不针线,而薛宝钗 湘云却要靠这个补贴家用,黛玉虽是寄人篱下但她没有生活压力,所以可以活在理想世界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生活处事之道,我们不能要求生活在生活压力之下的宝钗不食人间烟火,也不能苛求没有当过家的宝黛知道人间疾苦。
所以宝黛成为知己一点都不奇怪,就象双胞胎的相互了解一样。而如果因为宝钗的八面玲珑而指责她,未免有失公允。从书中的种种细节看来她是了解宝黛之间的感情,并且无心介入其中的。
参考资料
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杯.散文网.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