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北地

北地

《北地》是作家老藤(本名滕贞甫)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于2021年7月首次出版,通过一位建设者对东北地区工作四十年的回望,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大荒如何变成北大仓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小说中党性与人性相互交织,顺境与挫折交替磨砺,展现出北地开发建设者的深厚情怀和不变信仰。

内容简介

老藤最新长篇小说《北地》,通过一位北国建设者对东北工作四十年的回望,重现了北大荒如何变成北大仓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现出北地开发建设者的深厚情怀和不变信仰。作品以倒叙的方式,在主人公常克勋晚年之时由其子重返父亲奋战四十年的北疆城乡,寻踪觅迹,在父亲的人生现场实地探访,试图从当代人的角度去理解一桩桩令父亲牵肠挂肚的往事。北地之行,不仅再现了白山黑水的风物传奇,还回望了北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一代建设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坚韧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以主人公在北地工作过的近30个地名独立成章,是四十年来的北地风俗画,也是北地发展变迁的里程碑。

创作背景

创作《北地》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是老藤多年前就有的想法。老藤说:“我在东北地区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亲眼见证了北大荒第一代建设者的奋斗历程,我知道是这些拓荒者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把北大荒建成了北大仓。”老藤觉得这段奋斗历程应该写,也值得写,因为现在的年轻读者对北大荒第一代建设者的成长历程知晓不多。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将《北地》列为庆祝建党百年推介作品,精心编辑制作,正因为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老藤的创作初衷才得以实现。

人物介绍

常克勋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北疆波特兰开拓者队,他退休后患了阿尔兹海默症,他在恍惚间的自言自语被孩子录音并整理成“榻上呓语”,这些“呓语”便成了有待解密的意义迷宫。与此同时,常克勋在患病之前未完成的自传提纲中留存下了只言片语,这些简略的句子又成为有待拼贴的记忆碎片。

常寒柏、常寒松兄弟

由于自传的主人公常克勋已经受到阿尔茨海默症严重困扰,常寒柏、常寒松兄弟无论如何都要设法帮助父亲完成他最后的心愿。在如此种非正常情况下,常氏兄弟和任多秋想要如愿以偿地完成自传的写作,除了老爷子患病前留下的两万五千字的自传提纲之外,另一个带有方向指示性质的,就是他于病榻上在“一种极其投入的状态下”的“自言自语”。常克勋的这种“自言自语”,不仅被常寒松忠实地记录下来,而且还被常寒松径自命名为“榻上呓语”。

任多秋

常克勋在写出两万五千字的自传提纲后就一病不起,这项浩大工程面临烂尾。面对着常克勋突如其来的病况,常寒柏、常寒松兄弟无论如何都要设法帮助父亲完成他最后的心愿。因为他们自己都不善于舞文弄墨,便邀请多年的好友,刚刚从京城一家报社的理论部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大笔杆子——任多秋出手相助。而任多秋,之所以不做任何推辞,便欣然受命,除了考虑到自己与常寒柏、常寒松兄弟之间多年的友谊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他看来,借助这一契机,恰好可以寻找到一种得心应手的进入一段既往历史的路径与方式。

莫家全

身为鄂伦春族的莫家全,是奇克县一个很有些名气的中医。莫家全的神奇,既表现在和常克勋初次见面就断定他的肝不好,需要顺顺之外,更表现在他以土法上马,帮助时任奇克县副县长的常克勋有效防治攻心翻,也即克山病的行动上。

毕克功

毕克功是宾县人,与常克勋同时参军,同年提干,在部队里交替上升。转业前,两人在同一个军一个师,常克勋是一团团长,毕克功是二团政委。常克勋到小临沂视察时已经升任白河地区行署专员,他的老搭档毕克功也担任了白河地委副书记。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品首先通过主人公自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历史反思。常克勋是集体主义信仰最坚定的体现者。他的工作和人生中,经历过高峰和低谷,但无论是什么时候,他都是以集体利益为先,并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中实现自身价值。在种种困难情况下,他修建了“七星泡水库”,攻克了“攻心翻”“出血热”等难题,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即使到他年迈之际,人民和集体也依然是他的“魂”,他“招魂”行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回顾自己一生对集体的奉献历史,反思的前提也是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集体主义”信仰构成了主人公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作品还通过对知青群体的书写进行历史反思。正如有学者所言:“知青文学中的‘青春无悔’和‘我的忏悔’是两个指向:前者是对于苦难价值和人生经历的自我认定,后者是给别人造成苦难的自我反思。”社会对知青运动有多种认识态度,特别是对知青当年的苦难和牺牲存在较大争议。《北地》通过常克勋对知青事件的反思与回顾,深刻诠释了集体主义信仰的内涵,也对当前某种程度的社会信仰缺失的状况表达了批评。作品通过“北地”这一地域来展示集体主义信仰的意义。“北地”曾经拥有无数不畏艰苦、勇于牺牲的建设者:“从北大荒走出了梁晓声陆星儿……他们都对自己的知青生活无怨无悔。”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也渗透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种地域精神,那就是“北地宁可耗光用尽,也要赡养年轻的共和国,这是长子担当啊!”在20世纪50—80年代间,黑土地作为祖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生态意识的匮乏和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黑土有机质含量极速下降等问题,留下了很多后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第三产业兴起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要支柱的东北地区经济受到较大冲击。然而,为了祖国的发展大局,北地以其宽广的胸怀,以其集体主义信仰,坚韧不拔地守护着共和国的粮食饭碗。作品通过两个建设者子辈的“招魂者”的视角,全面展示了上一辈人的建设历史和“北地”的发展历史,在感叹时代变化之余,更突出了他们为了信仰做出牺牲的意义,明确信仰既是个人,也是时代乃至整个民族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艺术特色

本该被直观呈现的、被激荡的历史进程所塑形的常克勋复杂的人生经历塌为语言和意义的废墟。当他的孩子在这些语言片段的指引下,重访父亲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时,一场在语言和意义的断裂处挖掘、重建记忆宫殿的追寻之旅也就开始了。这便有了老藤的长篇小说《北地》。随着常克勋辗转于北地各处主政,《北地》的叙事亦随着地理空间的转化而推进。作品采用倒叙方式,一开篇就描写了常克勋卧病床榻的情景。晚年的常克勋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其子常寒松为了完成父亲书写自传的心愿,重返父亲奋战40多年的北地小城,挖掘出一桩桩令父亲牵肠挂肚的往事。常寒松沿着父亲足迹一路走来,在父亲的过往人生中钩沉抉隐,不仅发现了父亲所做的实绩,也走进了父亲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的人物设计非常典型而集中地把其人生反思和哲学思考统一起来。作品的主人公是常克勋,与之如影随形的是毕克功这一形象。毕克功与常克勋两人是老同学、老战友,也是老对手。他们的性格、为人存在很大反差,工作也一直处于竞争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正反两极的特点,或者说是哲学辩证法的典型表现。对“常毕之争”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对人性与哲学两方面的思考。两人的能力相差甚远。但在两人的工作历史中,常克勋的发展却并不比毕克功更顺利,反而多次遭遇坎坷。作品通过常克勋的情感“出轨”事件,探索了人性中的理智与情感问题,并进入对人的生命伦理层面的考察。常克勋在年轻时曾两次出现情感方面的困惑,作品对此没有丝毫的隐讳,而是进行了充分的袒露。常克勋本人固然是在晚年“呓语”中深刻反思,认为自己“辜负了春光”,甚至是一辈子在“酷夏里煎熬”,而且还让其子辈对其进行审视。成千上万的常克勋们,付出了青春和生命,使荒原变成了粮仓,让村落变成了城镇。作者通过有温度的叙事,勾画出了这些拓荒者的韬略、灵魂和人格魅力,写出了一个建设者对建设的不懈追求,一个创业者对创业的遗憾,一个血肉之躯对爱情的感伤。

作者简介

老藤,本名滕贞甫,1963年生于即墨区。著有长篇小说《鼓掌》《腊头驿》《刀兵过》《战国红》等,小说集《黑画眉》《会殇》《熬鹰》等,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孔子另说》等。作者现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

作品评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传喜评价《北地》的题材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必须经过合理的审美转换,才能成就艺术精品。小说凭借独特的立意和精巧的结构,在现实关怀和艺术表达之间做到较好的平衡。30个地名独立成章,既是30幅北地风俗画,也是北地发展变迁的30个里程碑,承载着北地建设者一生的奉献,寄托着他们宏阔高远的理想。常寒松每到一地,都要拍摄照片,这些照片既是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形象记录,也是对父辈及其身处时代的生动解码。作品最后,常寒松返回家,向父亲讲述了探访北地的经过,此时的常克勋已恢复清醒。他对儿子的探访倍感欣慰,对儿子拍摄的北地照片也颇感兴趣,尤其对最后一张突出田野、村庄的《北地炊烟》格外赞赏——小说最后定格的画面恰是常克勋最想看到的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图景,这也是一代建设者一生最大的心愿。

作品影响

2022年4月,《北地》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榜单。同年,《北地》获得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作品奖。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

北地 (豆瓣).北地 (豆瓣).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