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棱麻
八棱麻(拉丁名:接骨木属 chinese Lindl.又名接骨草、走马箭、陆英)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2米。
物种简介
八棱麻为忍冬科植物接骨草Sambucuschinensis Lindl.的根或全草。又名阿沙鲁嘎席、叶棱克思(土家语名)、八里麻、八棱蒿、落得打等。高大草本或半灌木,根状茎横生,圆柱形,黄白色,节上生根。茎具纵棱,幼枝有毛,髓部白色。羽状复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偏斜稍圆至阔楔形,边缘有细密的锐锯齿。复伞房花序顶生;花小,两性,花萼5裂;花冠白色或乳白色,裂片5。浆果状核果卵形,成熟时红色至黑色,果核表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茎有棱角(约八条棱)易折断,内有髓心,茎块横生地下。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揉之有臭气。花小,白色,酱果球形,熟时红色。6~8月开花,花朵不孕。9~10月果熟。
分布范围
喜生于村边、林下灌木丛中,亦有栽培。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喜温暖湿润较凉爽的气候,能适应全日照,生长适温在16-28℃,较耐寒,处于低温状态下也能生长良好,忌积水,影响植株根系的发育,不耐干旱,长期干旱植株叶片微卷曲,不择土壤,一般的壤土均能生长。常生于山坡、野林。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采用育苗移栽法。八棱麻在2月发芽区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厘米长的插条,而每个留有3个以上的芽节,八棱麻在最上面和最下面的芽节要距剪口1-1.5厘米,然后在整理好的地上开3米宽的,按行距26厘米开横沟深16-20厘米,每沟放插条15-20根插条的最上一个芽节要露出地面,而然后覆土半沟、压紧在盖细土与畦面齐平。而移栽应在当年冬季落叶后或明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按行株距各1.3-1.8米开穴、深21-25厘米、每穴移苗1株、填土压紧、在盖土使稍高于地面。
田间管理
八棱麻的苗高13-17厘米时,而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追肥;6月进行第二次。并且八棱麻的肥料以人畜粪尿为主,移栽后2-3年每年春季和夏季各中耕除草一次。
加工方式
八棱麻可全年采收鲜用或切断晒干。
病虫防治
自从在2011年江西省宜春地区人工种植八棱麻面积逐年扩大,而八棱麻根腐病危害也逐年加重穆向荣等人研究根腐病为镰刀菌病。八棱麻在根腐病化学防治法通常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筛选药剂。而八棱麻多菌灵、百菌清、敌克松、代森锰锌、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化学农药常用于根腐病的防治。
主要价值
主治:活血散,祛风活络,发汗利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脱臼,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荨麻疹。
其成分含绿原酸、α-香树脂素软脂酸(α-amyrinpalmitate)、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硝酸钾、黄酮、单宁等。所含熊果酸具有明显的抗肝损伤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临床用其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明确;能治疗钩端体螺旋病;有止痛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手术后疼痛。
药用全草,配药治疗烂鳃、肠炎、赤皮病等。药用根状茎,捣碎敷之,能活血散瘀,接骨,用于各种跌打损伤。民间有白话文“打得地上爬,只怕八棱麻”。又有人叫它“接骨草”,顾名思义,好像哪怕是不小心摔断了腿,只要有了“接骨草”,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在人们的心目中八棱麻简直可以和云南白药相媲美了。同时还有地区说“两脚不能拿(抬),专吃八棱麻。”可见在民间认为其治疗跌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的著名草药,尤善治下肢。
植物文化
很久以前,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两座大山,一座是罗岩的燕子岩,另一座是新晃米贝的天雷山,两山遥遥相望,天雷山上住着一位山茶仙女,燕子岩上住了一位叫杨二郎的小伙子。
两位年青人经常对歌谈心,一天,正当茶花仙女哼着"天雷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弯腰,马过要下鞍,若哥有心情,来看茶花仙"的歌声时,天上几声轰响,掉下三块巨石,杨二郎被昏过去。茶花仙女飞速赶到燕子山,可杨戬已奄奄一息,她急得团团转,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随身携带的一把茶。听仙祖说,遇有急事,可用该茶解围,且该茶不仅供饮用,还能治病,于是便试泡开水喂杨二郎,三天之后,二郎苏醒过来,可脚已骨折,继续喝茶,再过几天,杨二郎便能行走了,过不久二郎与花仙结为鸳鸯之合,二郎与花仙便把这种茶撒遍了整个侗家山寨,为山寨侗民接骨治病,经过他们医治的病人,能达到药到病队。后人为纪念二郎与花仙,便起名该茶为"接骨茶"。
采收加工
随时挖根,保留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以茎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药性
性微热,味辣、微苦、淡。
参考资料
八棱麻的介绍-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