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成龙

黄成龙

黄成龙,男,羌族,哲学(语言学)博士,生于1968年,茂县人。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罗仁地教授(Prof. Randy J. LaPolla)的指导下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主攻语言类型学、功能语法、语言描写方法及汉藏语系语言研究。2004年11月9日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语言学)博士学位。

2020年2月,获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2002年6月-12月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荣誉研究人员,2005-2007年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学者,2008-2010年英国Hans Rousing(现更名为Acardia)濒危语言纪录基金会博士后项目获得者。

现任中原地区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2年1月-200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硕士研究生。

1985年9月-1989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学习,1989年获语言学学士

2013年6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8月-2013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7年7月-2007年9月 赴莱顿大学IIAS进行合作研究。

2005年7月-2007年6月 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学者。

2004年11月-2006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3年12月-2004年5月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研究助理。

2003年9月-2003年12月 香港城市大学讲师,主讲《汉语交际》(Chinese Communication)课。

2002年7月-2002年12 月 澳大利亚 La Trobe 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RCLT)荣誉研究人员

(Honorary Research Fellow)。

1995年8月-2000年11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9年7月-1995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主讲课程

《汉语交际》(Chinese 传播学)。

《历史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

研究方向

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语言类型学(Linguistic Typology)、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藏面语族语言(Tibeto-Burman Languages)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汉语官话(Mandarin Chinese)、语言纪录(Language Documentation)。

主要贡献

主持课题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2010-2013):“数字多媒体记录汶川县羌语资料库的开

发与应用研究”。

(2) 规划并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纪录语言学”学科(2009-2014):“多媒体纪录黑

水羌语和贵州大南山苗语”。

(3) 主持英国濒危语言纪录项目(ELDP)个人博士后项目(IPF0130) (2008-2010):“Documentation of

the Namuyi Language纳木依语纪录”。

(4)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7-201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空间认知研究”。

(5) 主持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启动类2007-2009):“羌语句法化结构研究”。

(6) 主持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专案(2005-2007):“羌语格标记比较研究”。

(7)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重点课题(2005-2008):“羌语语法关系研究”。

(8) 参与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余文生博士(Dr. Jonathan P. Evans)主持的国科会研究专案(2008-2011):“羌语语音及音韵之类型意涵”。

出版专著

(1) 黄成龙. 2006[2007].《蒲溪羌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书评:向柏霖[法国]. 2010. 评《蒲溪羌语研究》,《语言学论丛》,2010年第41辑。北京:商务印书

馆。

(2) LaPolla, Randy J. with Huang Chenglong. 2003.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Germany: Mouton de Gruyter Press(2003年由德国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

书评:Thurgood, Graham. 2005. Review of 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by Randy J. LaPolla with Chenglong Huang.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

Burman 面积28.1: 107-110.

Vajda, Edward J. 2005. Review of A Grammar of Qiang with Annotated Texts and

Glossary, by Randy J. LaPolla with Chenglong Huang. linguistlist-org-issues-16-

671HTML

(3) 孙宏开 黄成龙 周毛草. 2002.《柔若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书评:HANDEL, ZEV. 2003. Review of Rouruoyu yanjiu [A study of Rouruo] by Sun Hongkai,

Huang Chenglong, and Zhou Maocao.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面积 26.1: 147-

68.

(4) 黄成龙. 1992.《羌语荣红话音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语言室。

编著

(1) 张曦主编,黄成龙、蓝广胜副主编. 2009.《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北京: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

书评:王明珂[中国台湾]. 2010. 羌族文化重建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文化经典》,2010年5月12 日。

张黎 2010. 灾难后的再生. 《中国民族报》,2010年7月16日。

(2) 张曦 黄成龙. 2012. 《中国羌族》。银川市: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发表论文

博士论文

Huang Chenglong. 2004.A Reference Grammar of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PhD dissertation,2004.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年9月香港城市大学博士论文)。

论文

黄成龙. 2013. 藏缅甸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 《民族语文》,2013年第2期。

黄成龙.2013. 白语名词范畴化—语义与认知探讨,《白语研究论文集》,王锋、王双成主编,上海中西书 局,2013年,约1.5万字。

黄成龙. 2013. 普米语研究综述. 《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

黄成龙.2013. 羌语、普米语、史兴语、崩尼-博嘎尔语、白马和柔若语6种语言文字研究史,《中国民族语言 文字研究史论》(南方卷,上册),朝克、李云兵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约4万字。

黄成龙.2013. 羌语、普米语、史兴语、崩尼-博嘎尔语、白马和柔若语6种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索引,《中国民 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索引卷),朝克、李云兵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约2万字。

黄成龙.2013.数字多媒体记录汶川县羌语资料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 会文集》,唐远益、陈兴龙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约1万字。

黄成龙. 2012. 白马语研究综述. 《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4期。

黄成龙、李云兵、王锋. 2011. 纪录语言学--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科学》,2011年第3期

黄成龙. 2011. 羌族的酿酒工艺及其酒文化,《科学中国人》,2011年第10期。

黄成龙. 2010a. 羌语的施事者及其相关标记,《语言暨语言学》(收录SSCI、A \u0026 HCI、LLBA、MLA期

刊),2010年第2期,页249-295。台北市: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黄成龙. 2010b. 羌语的非施事者及其相关标记,《语言学论丛》,2010年第41辑。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

研究中心。

张麟声 黄成龙. 2010. 日语の「も」と羌语の「lə」についての覚书.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学会『人文学

论集』第28集,页151-159.

黄成龙. 2009a. 羌语方言土语及其活力,《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页177-

197。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2009b. 羌语研究回顾与展望,《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页198-

214。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徐世梁. 2009. 羌族语言和非物质文化灾后重建需求调查,《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

思》,张曦主编,页96-109。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孙宏开 周发成 黄成龙. 2009. 关于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加强羌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意见,

《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张曦主编,页141-144。。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Huang Chenglong. 2009. Shared Morphology in Qiang and Tibetan,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飞鱼座 75。大阪:日本民族学博物馆。

黄成龙. 2008a. 羌语的话题标记,《语言科学》,2008年第6期,页599-614。北京:中国科学出版

社。

黄成龙. 2008b. 羌语子句的关系化手段,《民族语文》,2008年第4期,页19-31。

Huang Chenglong. 2008. Relativization in Qiang,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9.4: 735-768。台

北:中央研究语言学研究所。

黄成龙 王术德. 2007. 蒲溪羌语的话题-评述结构,《语言暨语言学》,2007年(第8卷)第2期,页

519-551。台北市: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黄成龙 余文生. 2007. 羌语关系子句的类型,《汉藏语学报》,2007年(创刊号)第1期,页143-161。

Evans, Jonathan P. and Huang Chenglong. 2007. Vowel Harmony in Ronghong 羌族: Bottom up!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CRLAO),Vol 36. 2 (2007): 147-186。

LaPolla, Randy J. and Huang Chenglong. 2007. The Copula and Existential Verbs in Qiang,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集刊》Vol. 2, No. 1: 233-248。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学研

究中心。

黄成龙. 2005a. 羌语的名量词,《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页16-27。

黄成龙. 2005b. 语法描写框架及术语的标记,《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页23-33。

Huang Cheng龙姓 2005. Aktionsart and Aspects in 羌族,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u0026 Courses on Role and Reference Grammar,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编,2005年。

台北市: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LaPolla, Randy J. and Huang Chenglong. 2004. Adjectives in Qiang.Adjective Classes: A cross-

linguistic typology, edc by R. M. W. Dixon and Alexandra Reid Y. Aikhenvald, 306-32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黄成龙. 2003. 羌语名词短语的词序,《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页26-34。

黄成龙. 2000a. 羌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

究所编。

黄成龙. 2000b. 羌语的存在动词,《民族语文》,2000年第4期,页13-22。

黄成龙. 1998. 羌语的音节弱化现象,《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页59-67。

黄成龙. 1997. 羌语动词的前缀,《民族语文》,1997年第2期,页68-77。

黄成龙. 1996. 羌语音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黄成龙. 1995. 羌语音位系统分析议,《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页48-51。

黄成龙. 1994. 羌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1994年第2期,页181-189。

黄成龙. 1992. 羌语复辅音的演变,《羌族研究》,1992年第2辑,成都市四川省

黄布凡 余小平 黄成龙. 1992. 羌族的姓名,《中国人的姓名》,张联芳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学术论文

2013年11月29日在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主办的“首届语言类型学国际会议暨第二届方言语音与语法论坛”上报告“类型学视野中的致使结构”。

2013年11月17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内111创新引智基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结构研究”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报告“羌语的信息结构”。

2013年10月26日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灾害人类学暨羌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成都论坛”上报告“羌语的亲属称谓系统”。

"Word Order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羌族羌语的词序与信息结构",于2013年4月7日在美国波士顿哈佛燕京学社召开的“亚洲语言的信息结构与词序研讨会”上报告。

"藏缅甸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于2013年1月26日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第二届青年论坛”上报告。

"羌语的生命度等级序列",于2013年1月5日在“中国民族语言语法研究暨庆祝孙宏开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上报告。

"藏羌彝走廊藏缅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于2012年12月16日在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届西部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藏羌彝走廊”会上报告。

"藏缅语名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机制和途径",于2012年11月3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彝缅语学术研讨会”上报告。

"藏语与喜马拉雅山脉语言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于2012年10月27日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的“当代语言科学创 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上报告。

"羌族的酿酒工艺及其酒文化",于2011年4月17日应茶马古道研究网和《科学中国人》杂志邀请,在四川省 绵竹市剑兰春集团协办的“茶马古道与剑兰春酒文化研讨会”上报告。

"羌语的使动范畴",于2010年10月31日在邮电会议中心召开的“2010年四川境内藏缅甸语国际研讨会”上报

告,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主办。

"羌语的拓扑空间范畴",于2010年8月5日在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召开的“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年

会”上报告。

"汉藏语的处所动词",于2010年5月9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的“中国语言的比较与类型学国际研讨会”

上报告。

"纪录语言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于2009年8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民族语文》创刊30周年学术

研讨会”上报告。

"论白语的量词—语义与认知解释",于2009年8月2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学院召开的“首届白语国际研讨会”上

报告。

"中国濒危语言的抢救与保护问题",于2009年7月29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

16届世界大会-濒危语言专题会议”上报告。

"汉藏语的小舌音问题-以羌语为例",于2009年7月28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第16届世界大会-汉藏语专题会议”上报告。

"纳木依语纪录",2008年11月21日在台北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召开的“四川省的语言调查研究国际学术讨

论会”上报告。

"Shared Morphology in Qiang and Tibetan羌语与藏语共享形态"(英文),2008年9月11日在日本大阪

民族学召开的“藏缅甸语区的语言底层研讨会”上报告。

"青藏高原东缘藏缅各族群语言分布面貌",2008年8月3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的“人类多样性及其

历史过程会议”上报告。

"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研究计划及调查大纲",2008年7月12日在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召开的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Relativization in Qiang羌语子句的关系化"(英文),2007年11月2日在台北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召开的

“关系子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报告。

"羌语的非施事者及其相关标记",2007年9月28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召开的“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学暨

语言学会议”上报告。

"羌语的施事格及其相关标记"(博士后成果专题演讲),2007年6月14日在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

所。

"羌语代词的分裂体系",2006年10月15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语言学术研讨

会”上报告。

"羌语属格及其相关标记",2006年10月12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两岸三地藏缅甸语族语言

学”会议上报告。

"Relative Clauses in Qiang羌语的关系子句"(英文),2006年9月15日在美国西雅图美国华盛顿大学召开的

“第三十九届国际汉藏语及语言学会议”上报告。

"羌族 Split Pronoun System羌语代词的分裂体系"(英文),2006年5月27日在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

所主办的“14th IACL \u0026 10th IsCLL”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

"Relative Clauses in Puxi Qiang蒲溪羌语的关系小句"(英文),2005年11月24日在台湾研究院语言学

研究所“欢迎David Bradley教授学术座谈会”上宣读.

"Aktionsart and Aspect in Qiang动作的种类与羌语的体"(英文),2005年6月25日提交《2005年国际

角色与参照语法会议及课程》。台北市: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5年8月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南方语言室作的学术报告。

"藏缅语的类别词-名词范畴化及其认知机制",2005年4月28日在广州市召开的“南方民族语言文化学术

讨论会”上宣读(由《民族语文》杂志社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合办)。

"羌语的数量词",2004年11月20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召开的‘戴庆厦教授从教和研究五十

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宣读。

"蒲溪羌语的话题与话题化结构",2004年4月17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召开的“第三届

两岸三地藏缅甸语族语言学”研讨会上宣读。

"Transitivity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语动词的及物性"(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Research Students Seminar, Depart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年3月31日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上宣读)。

"The uses of ‘pu’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语“pu”的用法"(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Tibeto-Burman Linguistics Discussion Group,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10月31 日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藏缅甸语小 组讨论 会”上宣读)。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in Mandarin Chinese汉语官话的系词句与无动词句"(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Workshop on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10月16 日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 类型学研究中心举行的“系词句和无动词句”研讨会上宣读)。

"Tense/Aspect marking in the Puxi variety of Qiang蒲溪羌语的时、体标记"(英文). Paper presented on the Tibeto-Burman Linguistics Discussion Group,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9月13日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藏缅甸语小组讨论会”上宣读)。

"The Copula and Existential Verbs in Qiang羌语的系词和存在动词"(英文)(与罗仁地合作). Paper

presented on the Workshop on Copula Clauses and Verbless Clau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9月4日La Trobe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 举行的“系词句和无动词句”研讨会上宣读)。

"Adjectives in Qiang羌语的形容词"(英文)(与罗仁地合作). Paper presented on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jective classes,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Linguistic Typology, La Trobe University, Australia(2002年8月 17 日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举行的“形容词”国际 研讨会上宣读)。

"羌语动词的语义表征",2002年5月24日在中央民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现代语言文化系联合主办的“现

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宣读。

"羌语名词短语的词序",2002年1月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召开的“语序类型学”研讨会上宣

读。

报告

"藏缅甸语的类别词—名词范畴化及其认知特征初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办的“研究员报告日”作的学术报告(2012年6月13日)。

"Qiang Varieties and Their Vitalities". 在加拿大少数民族遗产语言文化理事会(PPHLCC)报告(2010年

10月6日)。

"羌语方言土语及其活力":在中央民族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作的

学术报告(2009年3月3日)。

"当代语言学的研究趋势":应西昌学院彝文系沙马打各教授的邀请,对该院彝文系、彝族文化研究所、中

文系师生作的学术报告(2008年11月2日)。

"田野调查中的记音方法":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生《应用人类学》课上作的学术演讲(2008年6

月3日)。

"境外汉语与民族语言研究":在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汉语与民族语关系》课上作的学术演讲

(2008年5月28日)。

"A bottom-up approach to vowel systems: the case of Yadu Qiang"(与余文生博士合讲):台湾花莲县

华大学少数民族学院民族发展研究所学术报告(2007年5月25日)。

"A bottom-up approach to vowel systems: the case of Ronghong Qiang"(与余文生博士合讲):台湾大

学外语系及语言研究所学术报告(2007年5月2日)。

"羌语的关系子句":台湾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语言类型学研究室作的学术演讲(2007年4月16日)。

"羌族历史、文化与语言简介":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作的学术报告(2005年5月23日)。

"羌语与羌语方言研究-博士论文写作心得":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博士班作的学术报告(2005年4月1

日)。

"羌族文化及其语言":高雄师范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作的学术报告(2005年12月14日)。

"羌语的特点及其地区性差异":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班作的学术报告(2005年11月21日)。

"羌语的数量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前沿”系列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2005

年3月19日)。

研究报告

(1) 研究报告:"茂县羌族博物馆重建计划" (与张曦博士合著),2008年7月国家文物局上报国家发

改委已经拨付1.3亿元,现已开工建设中。

(2) 研究成果报告:"台湾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第一年研究成果报告(2005.7-2006.5)",共120页。

(3)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02-2003年度论文进度报告" (英文:119页)。

(4) 论文:"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English, Chinese and Cantonese(英语、汉语和粤语的语法结

构)" (英文)。2003年Contrastive grammar of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对比语法)课,学期论文。

(5) 论文:"Topics in Qiang羌语中的话题"(英文)。2003年Topics in Chinese Linguistics(汉语语言学

专题系列)课,学期论文。

(6) 论文:"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affricates in Qiang 羌语塞擦音的来源与发展"(英文)。 2003年Language \u0026 Evolution(语言与演化)课,学期论文。

(7)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01-2002年度学习研究进度" (英文:30+89页)。

(8)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00-2001年度学习工作报告" (英文:62+29页)。

(9) 提要: "Syntax: Structure, meaning and 函数句法: 结构、意义和功能" 一书的提要(英文),共 76页。2001年导读课Independent Reading Course,学期论文。

(10) 论文: "Modality in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藏缅甸语情态的类型学 考察)" (英文)。2001年语言类型学课的学期论文。

获得荣誉

2020年3月19日,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论文“藏缅语存在类动词的概念结构”获2012年度“民族所第二届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2年论文“羌语子句的关系化手段”获201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 果奖(论文类推荐奖)。

2008年本人专著《蒲溪羌语研究》获得首届汉藏语言学奖二等奖

2004年9月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03年12月 获2003年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等奖。

2003年11月获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

2002年获香港城市大学2002-2003年度学费奖学金。

1996年获国家科技信息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

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表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