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飞
包一飞,男,1969年生于浙江省,油画家。1987年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2011年“时代杯——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获优秀奖;2011年“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获佳作奖等。2013年5月1日举办“弥漫——包一飞写实油画展”。
个人履历
1987年入杭州 师范学院美术系。
2011年“时代杯——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获优秀奖
2011年“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获佳作奖
2011年作品《呼唤》获“2011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银奖
个人访谈
包一飞:寻找内心的世界——意静心清
采访时间:2013 年
采访地点:北京宋庄
记者:伟子
伟子:谈谈您的艺术经历?
包一飞: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有近20年的时间和艺术完全绝缘。可能每一个学过绘画的人都有这个感受,就是你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心中始终对绘画有一些牵挂。
四 年前,我重新拿起画笔,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能走多远。当兴趣成为职业后,它也就变得沉重。从刚 开始的信马由缰到现 在的瞻前顾后,一路过来,支撑着内心的,是看见自己在不断的进步。
我认为任何艺术形态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艺术史演义到了当下,每一个艺术家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在题材或材料上有所创新,夺人耳目,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形式和观念,我觉得都是好事。人活着总得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接下去的时间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不奢求有多大的成就,但愿能活的心安理得。
伟子:您从杭州市到北京的这段时间有哪些感受?
包一飞:2012年3月,我从杭州来到北京。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北方城市的冬天给我留下太多负面的印象。萧瑟、冷峻、风沙、烟尘,极度的孤独伴着低落的情绪,当第一幅画开笔已是来京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连着画了四幅便停了,因为题材的关系。既然画不下去,就出去走走,外面的世界会给你答案的。
伟子:您从去 年开始到现 在创作了一批彝族题材作品,这个题材打动您的地方昰什么?您希望通过这批作品表达怎样的感情?
包一飞: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旧书摊上看到了一本关于彝族服饰研究的书,我忽然想起了大凉山。十 年 前曾经和朋友去过,只是那个时候没在画画,关注的点不一样,但是彝族人奇特的服饰和淡然的眼神却依稀记得,也许在那里有我想要寻找的感觉吧。
从成都市到大凉山,一路辗转,路途的艰辛无法想象,特别是那段公路,几十公里的路竟然开了八个多小时。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山里的世界没有被所谓的现代文明过多地污染。来到集市,当我置身于他们中间的时候,恍惚中,有一种出世的感觉:自己在画面中定格,周遭的人们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吵杂而有序,买的或卖的,各自奔忙着,却异常地安详。间或有人会拿好奇的眼神伴着一丝羞怯看你一眼,很快地流出了画面……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他们也许物资匮乏,也许教育落后,也许碌碌无为。但是,他们是真实的、快乐的、恬静的。而挣扎在喧嚣都市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一块波澜不惊的心田。回北京后,这批作品几乎是一气呵成,每一幅作品里我都竭力地找寻那种静谧的、略带一丝神秘的感觉,相应地弱化了服装和配饰,希望能和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伟子:您将于2013年5月1日举办“弥漫———包一飞写实油画展”,这次个展对您具有怎样的意义?
包一飞:当这批作品差不多完成时,朋友说,办个画展吧! 想想也是,完成这些画之后,自己觉得有了一些方向。一方面当做前一阶段的总结,听听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即将进行的大画做些准备,积蓄力量。因为之前的画面都以单人为多,它所能承载的内涵和力量就会弱一些,意犹未尽。关于大画的构思一直在脑海里,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去充实,下一阶段,我会扎到某个地方,深入地挖掘材料,完善自己的创作计划。
伟子:您觉得好艺术品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
包一飞:在经过了一些事情之后,你会看清一些生命本质上的东西。在画这类 题材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猎奇和哗众取宠,只是想表达我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其实人的一辈子,可以轰轰烈烈、跌宕起伏,也可以一帆风顺,波澜不惊,但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归于平淡。同样的,观者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结合自身的一些生活经历而有所感悟,从而引起共鸣,这是我想达到的效果。
在艺术的道路上行走,可以影响到自己的人或作品有很多。而且不同时期又会有不同的观念导致你选择的人或作品又不同。但我认为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因为当你把所有对你曾经有过影响的一切慢慢消化,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便形成了自己的语言。
一个画家风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而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画家自身的修养以及气质所赋予画面的独特性、唯一性。我不会去刻意追求某一种风格然后固定成为一种模式,也许我画任何一种题材可能采用的技法不一样,但是最终画面所传递的内在会具有个性化印记。
我始终认为一幅好画除了要有技术层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当画家自身的特质和画面的气质契合后便会产生一种触动观者内心的力量。而这两者都需要画家不断的寻找、撞击、冲突、磨合、妥协……之后,才有可能到达的境界。前路漫漫,我将一步一步走下去!
个人参展
2013年5月1日,由《美术档案》主办,《城市档案》协办,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搜藏网、《美术展览》支持,伟子策展的“弥漫——包一飞写实油画展”于禾声空间(宋庄北向阳光艺术区1排1号)开幕了。该展展出了青年油画家包一飞的30余幅最新力作。包一飞的作品主要描绘的是大凉山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生活状态,深刻刻画了那些远离了城市喧嚣的彝族同胞的真实、平静的内心世界,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意静心清的精神家园。
他人评价
一飞建德市人,在新安江的青山秀水中长大,少时到杭州市求学,家与学校之间的路途,就是黄公望先生《富春山居图》的蓝本,想必在十几岁的年龄里,对于一个学画的孩子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审美影响是终生的。初识一飞时,与他结伴游览富春山,在山水白云间的眉飞色舞,总让我羡慕不已。
大学结束,他先从事教育,后经历颇丰,却难以磨灭少年时的绘画梦想,十年之后,回到画室,隔绝世务,弃家庭的油盐酱醋,温馨时光,锤炼油画技艺...... 2012年初,又孤身北上,继续自己的艺术之旅。
因为共用画室,曾与一飞畅游燕山,纵越太行山,之后他又独自深入大凉山写生。这一年是他油画创作飞跃的一年,他这次个展中的作品就是惊人的成果。长期的技艺磨炼与旺盛的创作激情在一年的时间里集中爆发,硕果累累,让人惊讶。
一飞正当壮年,画技初成,江南的秀美融入北方的器局,自己的面貌已隐约可现,假以时日,朋友们都对他未来的成就有莫大的期待。
包一飞:每一笔都是心底的感动
文/搜藏网总编辑 冯亦文
艺术创作,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无限探求和享受。因此,一旦开始一项艺术创作,艺术家就会全身心地为这一系统工程做好充分的准备,物质的,精神的,都不可少。这方面,我见过的艺术家中,油画家包一飞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
2012年3月,浙江籍油画家包一飞,从黄公望先生《富春山居图》的原型山山水水,来到苍凉、深的北方,在北京新生的艺术区宋庄定居下来。没有来得及熟悉这里的环境和人文,就把自己关在了屋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宅男,一宅就是一年多。当他走出那间屋子,时间已经来到了2013年,他说终于可以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了。身后,他的屋里,就是他呕心沥血的成果:一幅幅沉甸甸的作品,这让身心已经疲惫不堪的包一飞深感欣慰。
原来,这次“闭关”,包一飞在创作彝族人物系列作品。他的作品描绘都是彝族的人们及其生活。人物类型非常丰富,有饱经岁月沧桑的老人,有对未来憧憬的小孩,还有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地村妇。他们的一个举动,一个眼神,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每一幅作品,构图讲究,人物形象丰满、细腻,笔触到位,色彩深邃。特别是整体的暗色调,更是给人一种神秘感、深沉感。
正如包一飞自己说的,大凉山彝族的服饰就是以暗色为主,于是就遵从事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只有这种色调才能更好地表达他的所思所感。深处大凉山,他与当地的彝族居民一起生活,从他们的积极乐观、坦然、闲适的生活中得到了许多感悟,也一次次被他们与世无争、从容达观的生活态度所感动。每想起这些,包一飞都忍不住拿起画笔,把那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画面呈现在画布上。他说自己的每一笔都是充满了无限的感动。正因为这样,所以包一飞的作品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资深策展人伟子就是在被包一飞这一系列作品深深震撼而决定策划“弥漫——包一飞写实油画展”。
这次展览算是一个小结。之后,包一飞又将背上他的行囊,开始又一次的大凉山之旅。相信,经过上一次的心灵激荡,他会有新的感悟和感动,也期待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现给广大书画爱好者。
参考资料
包一飞油画作品欣赏.360doc网.201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