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原姓陆,名坚,出生于平江常熟(今常熟市),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改姓名,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净竖,晚号井西道人。中国元朝山水画家,后人把他与吴镇、王蒙、倪瓒合称“元四家”。
黄公望自幼孤高、少有大志。早年曾入仕为官,担任中台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黄公望是一位才情勃发的艺术家,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澳、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
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被后世推为“浅绛山水”的创始人。对他的水墨画法,后人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其中《富春山居图》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巅峰之作。此外,画作之余,留有画论著述《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人物生平
身逢乱世 少有大志
黄公望出生于南宋赵禥咸淳五年(1269年),本姓陆,名坚。陆坚的生父叫陆统,其先祖是唐朝文豪松江陆龟蒙。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陆统病亡。陆统病故后,其妻携老带小,生活异常艰难。不足十岁的陆坚,被寓居常熟市小山村的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乐看中,黄乐将陆坚收为养子。从此,陆坚改姓为黄,取名公望,字子久。
在黄乐的培养教导下,黄公望从小博览群书、游历山水、交友绘画。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12岁的黄公望,参加常熟本县的神童考试,一举入榜。到了婚娶的年龄时,他迎娶了邻村叶氏姑娘为妻。婚后,叶氏为黄公望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唤德远,次子名唤德宏。
仕途奔走 试吏弗遂
黄公望少有才名,精通诸艺。南宋亡时,他年仅11岁,成年后对元朝政权并没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相反,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元朝建立初期,贵族统治者并未采取科举取士的用人制度,而是将国人分为蒙古族、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不同等级的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大不相同,黄公望属于南人,按规定不能为官,若想做官须先从吏做起,即便当吏也需有人引荐。因此,黄公望虽自幼享有才名,却一直没能步入官场。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十三岁的黄公望为谋取仕职,经人推荐远赴江浙行省杭州府,拜访了任浙西廉访使的阎复,以及任江浙参政使的徐琰。黄公望被阎复和后来接任浙西廉访使的徐琰,相继任用为书吏。在浙西为吏期间,他十分愿意与道界、佛禅界和书画界人士结交,得到了他们的传授和指点,粗浅地掌握了书画基本技法,学到了算卦占卜的学问,并且深受道家理念感染。三十岁的黄公望常滞留于杭州马市巷内道观玉阳庵,与道众相聚相交,并在大德二年(1298年)行白事道场祭母,事后着道袍入司衙,惹怒徐琰,被其当众怒斥,黄公望不堪遭辱而愤然辞职。
因失去工作,黄公望便隐居于虞山西麓村边的小山村中,自研文学、绘画。从大德八年(1304年)到至大二年(1309年),黄公望云游于虞山周边的玉山、娄东、长洲(苏州古城)、吴江区、松江、荆溪等地朋友处,广交诗书画文友。
至大四年(1311年),黄公望得到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的赏识,被任用为书吏。张闾是个贪官,元统治者于延二年(1315年)九月将张闾逮捕下狱。黄公望因受牵连,也被捕下狱。黄公望狱中在押之时,恰逢元代唯一一次科举。他的知已好友杨载高中进士,并任浮梁州同知一职,热衷于功名仕途的黄公望因身陷囹失去了这次机会,这对他来说是又一沉重的打击。这一事件对黄公望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通三教,旁晓诸艺”,对性命之学本就有研究,这次打击更坚定了他的宿命论思想。
绝意仕途 入全真教
因朝廷查清张闾与黄公望之间并无太大干系,延祐三年(1316年),已48岁的黄公望被放出狱。出狱后,他曾居杨载处,通过杨载结识了时任松江知府的婺源县人汪从善,希望得到汪的提携,再谋发展,但未有结果。在松江谋差未果,黄公望便于松江柳家巷以陆姓祖业为暂居客舍,开始卖卜度日。这一时期,黄公望又开始了绘画生涯。他一方面向赵孟頫等前辈名家请教,一方面又同一些富豪画家如曹知白等交往,大量摹习古代名迹,以提高绘画的“古意”,并且经常在外游历,遍览江南山水名胜,结交社会各界名流,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隐逸之士和佛道两教的高人。在卖卜、作画、交友、游览的过程中,他在绘画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凭着较高的画名,他受到了许多喜欢附庸风雅的官僚地主的欢迎得到了其他画家的敬重。
此后十余年中,黄公望大多隐居于虞山小山,并以虞山小山为中心,不断外出云游、以书画为媒,广交朋友。经过出狱后十余年来的静修、反思,他从心底里放弃了入仕为官的意愿,决定加入全真教为道。天历二年(1329年),六十一岁的黄公望和好友倪瓒相约一起到浙南圣井山拜金月岩为师,正式加入全真教,改号“一峰道人”,又易姓名为“苦行”,号“净墅”(又作净竖、静竖),又号“大痴”。黄公望在圣井山潜心修道时,帮助师父金月岩精心编撰了道家法典《内丹典籍》。他在圣井山天瑞庵修道的闲间,游遍圣井山的山山水水,为他后来山水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全真教教义中云游、打坐、炼性等主张对他的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圣井山修道、隐居五年,离开圣井山后,他在苏州市等地设立三教堂(儒、佛、道三教),积极宣传全真教义。黄公望在布道授徒的时候,不避男女。既传道学之徒,又带画学弟子,严格要求,倾心相教,吸引许多弟子投其门下。
潜心绘事 大器晚成
至元元年(1335年),67岁的黄公望又回到虞山小山南麓上茅庐中,继续在茅舍中隐居作画。除了专心作画外,他还常常外出访客,步游虞山、尚湖,饱览虞山、尚湖无限美景,常常一人或携友登虞山,游尚湖,居冷泉山房书斋,喝酒作画、下棋手谈,生活洒脱。至正三年(1343年)陆续画成《柳市桃源》《春林列》《江深高阁》《雪山旅思》等20幅。这一组作品,清雅秀润,笔法精妙,是早期的杰作,也是他山水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也经常和倪瓒、王蒙、吴镇、曹知白、张渥等大画家,切磋绘事,互相题赠,并和他们合作山水画,至今尚有他们合作的画迹存世。他和当时的名士杨维桢、张雨、杨载等也都是好朋友,他们也常在子久的画上题诗题字,几人经常以诗文相唱和。
从73岁起,是黄公望的又一创作高峰,这一年除了《仿古二十幅》完成过半外,还为倪云林作《层峦晓色图》(即《誓山图》),75岁那一年除了完成《仿古二十幅》这一巨制外,还于春天作《浮峦暖翠图》,七月作《层峦叠嶂图》,十月于梁溪(无锡之别称)华氏水云阁作《山村暮霭图》,同年还作《设色山水图》。至正四年(1344年)黄公望76岁,友人张雨将归句曲山,子久作《云壑幽居图》赠之。
古稀之年黄公望云游来到浙江省富春江畔,见庙山坞风光如画,远离尘嚣,便决定结庐于此,就这样黄公望在富春江畔居住了七八年。他终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决意要将“富春江山水美景”收入画卷。至正七年(1347年),79岁的黄公望始作《富春山居图》,画卷题款后,黄公望将此卷赠予与他一起游览富春山水的无用和尚。
墓葬
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公望逝于杭州市,享年86岁,归葬于故乡常熟虞山小山南麓。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黄公望十六世孙黄泰,将黄公望墓迁葬于虞山西麓小云栖寺左下方黄家山,即现在虞山石洞景区内。迁后的黄公望墓,背靠虞山,俯视小山。墓地有罗城、拜台、石级、墓道和单门冲天式石牌坊,墓前侧建黄公望祠,祠堂有山门。山门上悬“黄氏家祠”额。
人物作品
山水画成就
黄公望的绘画笔法初学五代十国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负众望的大画家。取法赵孟,其绘画风格清奇雄健,不但能描绘出俊逸的江南风景,而且又能营造气势雄浑、意境幽远的崇山叠岭。他的山水画大致有两种风格:一作浅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作水墨,皴纹较少,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
黄公望山水画艺术创作,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艺术特点的表达,使元代末期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黄公望的作品将绘画创作视为情感的寄托,不再是景色之美,而凝聚着画家的精神及思想。另外,黄公望寄情于山水的创作理念及实践对元代以后的绘画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便增强了创作过程中技法的可操作性。黄公望还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加以总结,整理出了《写山水诀》这一理论性较为浅显的书籍,这便让初学者能够自学获得山水画创作的路径。
人物评价
明代,黄公望被列为“元四大家”之一。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艺苑言》称:“赵孟頫孟頫,梅道人吴镇仲圭,大痴老人黄公望子久,王蒙王蒙叔明,元四大家也。高彦敬、倪云镇、方从义,品之逸者也。”
明代文学家屠隆《画笺》亦谓:“若云善画,何以上拟古人,而为后世宝藏?如赵松雪、黄子久、王叔明、吴镇之四大家及钱选、倪瓒。”
明代书画家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大痴之笔,所以沉郁变化,几与造化争神奇哉。”
至董其昌、陈继儒,把“元四大家”中的赵松雪去掉,换上倪云林,谓:“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而王蒙、倪、吴仲圭与之对垒。”黄公望被列为为“元四大家”之首。
至清代,黄公望画名和影响与日俱增。
明末清初学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子久画秀润天成,每于深远中见潇洒,虽博综董、巨,而灵和清淑,逸群绝伦,即云林之幽淡,山樵之缜密,不能胜也。当时松雪虽为前辈,惟以精工佐其古雅,第能接宋人。若夫取象于笔墨之外,脱衔勒而抒性灵,为文人建画苑之帜,吾于子久无间然矣。”
明末清初画家王原祁《麓台题画稿》:“四家各有真髓,其中逸致横生,天机透露,大痴尤精进头陀也。”
清代画家张庚《图画精意识》:“(大痴画)淘属神化,直夺右丞、营丘之席。以其纯用空勾,不加点缀,非具绝大神通不能也。”
后世纪念
文学作品
《寄黄山人子久》
元代诗人郑元祐
《赠黄子久》
元代诗人王逢
《黄子久虞山小筑》
《黄一峰子久先生画像》
黄公望570周年纪念,黄公望后人题
纪念场所
黄公望纪念馆
黄公望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是影音及黄公望的生平小传,第二部分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及相关资料的介绍,第三展厅是对黄公望以及《富春山居图》的研究成果的展示以及黄公望其他画作的赏析。
黄公望风情小镇
黄公望风情小镇内有结庐处、箕碑亭、庙坞竹径、路亭茶驿、科普中心、牌坊、画潭醉月、展示中心、六君子湖、文化广场、步行街、盆景园、开心农场等众多含有《富春山居图》元素的场所。
黄公望村
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黄公望村,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和实景地。富阳黄公望村是2007年由原有的华墅村、白鹤村、株林坞村、横山村四村,还有原富阳亚热带研究所地域,合并而成。
参考资料
黄公望.学习强国.2024-05-08
《富春山居图》的故事.半月谈网.2023-01-19
从富春江到新安江 用画笔致敬《富春山居图》.中国网.2023-07-08
富阳网:借助名画合璧热擦亮富阳黄公望这张金名片.杭州网.2023-07-08
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典型案例⑧ | 杭州富阳黄公望村:未来乡村以画为媒. 浙江在线.2023-07-08
黄公望常熟故里富阳隐居地考察记.平阳新闻网.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