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忠镐
汪忠镐(1937年9月-2023年11月3日),浙江萧山人。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11月3日,汪忠镐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经历
汪忠镐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远郊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小渔村,父亲是一位学徒出身的农村医生。他的童年正是祖国山河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时候,国人饱受倭寇欺辱。尽管他当时尚不知事,但也知道自己几次几乎丧命,随父母从杭嘉湖平原逃到浙南,最后到南平市,在浦城县开始读中山和浦仁小学,上过的小学共有7所。这些经历锻炼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培养了他爱憎分明的情感。
1956年,18岁的汪忠镐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毕业。由于数理化学得好,填报大学志愿时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但是,父亲坚决反对儿子报考这个当时的“热门”。汪忠镐后来明白:“父亲救过来很多人,但还有没救过来的,他很伤心,总觉得是因为没念过大学。”这年9月,他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961年,汪忠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做住院医师。他的指导老师是时任协和外科主任、我国现代基本外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宪九教授。曾教授严格细致的指导对汪忠镐的从医风格影响深刻。汪忠镐还师从吴英恺和裘法祖等医学大家,从他们的言行中学到了高尚的医德、科学的思维、精妙的艺术和严谨客观的治学精神。
“文革”中,汪忠镐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主动报名到大西北。临行前,在协和医院为此专门成立的“六二六”病房即“贫下中农”病房,经历了两年多的考验。在那里,他接触了各科工作,甚至妇科学和护士的工作也做得得心应手。随后,汪忠镐随西北医疗队赴甘肃省工作一年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当地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工作中去。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差,医疗资源欠缺,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有两次在为急需输血而血型又正好与自己相同的病人手术后,汪忠镐毫不犹豫给患者献了血。唐山地震后,汪忠镐主动报名到灾区救治伤员。在学生的帮助下,他一天可以完成40余例手术。
1979年,作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人员,汪忠镐被选送到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做访问学者,专修血管外科及其基础研究。两年后回国,在曾宪九教授亲自安排下,组成了5张床位的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组,开始了在血管外科领域的临床和科研之路。此后,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瘤体切开、重建血管治疗腹主动脉瘤等疗法。他的“一把刀”闻名国内,更以治疗布加综合征而闻名全世界。
人物逝世
2023年11月3日,汪忠镐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汪忠镐从医50余年,从医疗实践出发,不断地去思考、去探索,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取得了显著成绩。布加综合征是一种肝后段下腔静脉病变导致门静脉和下半身静脉高压的临床征候群。病人出现呕血、大量腹水、肝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下肢肿胀、皮肤溃烂等症状,非常痛苦。这种病在亚洲及不发达地区较多。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前期,根本没听说过该病,在《希塞尔内科学》中仅有简短的一段话描述,因而基本不为人所知。面对死亡率高达90%的重症病人,他和他的学生、同事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山东东平县挨家挨户做了68万人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在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分型、诊治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创立了多种手术方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得到推广。1988年,应匈牙利卫生部副部长Szepes的邀请,汪忠镐为只有两岁的布加综合征患儿成功实施根治手术,之后多次应邀到国外会诊。在此基础上,他与国际友人一起,创立了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并任首任主席。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医学院,1987年他应邀在此做专题报告,世界顶尖外科大师Cameron教授在听完他的报告后,送给他一个该校对最突出专家的最珍贵的礼物——“礼拜三领带”,并聘汪忠镐为客座教授。布加综合征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使当时在河南新乡、菏泽市、济宁市等地广为流传的“包治腹水”广告一扫而光,使就诊时所见的早期病例从10%上升到60%,死亡率从90%降到5%以下。
发生在主动脉上的急性撕裂称为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后患者常来不及到达医院便死亡,即或到达医院也难以得到救治。此种危急重症急需得到有效治疗,1993年汪忠镐在学习外科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经血管腔内的微创治疗,1995年首先以此法成功治疗了动静脉瘘病人,1999年初完成的夹层动脉瘤病人治疗,在世界上首先成功治疗了全主动脉夹层和由减速伤引起的主动脉撕裂,现此手术方法已在全国得到普及。
他和他的同事、学生还率先开展了大动脉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多种架桥手术、瘤体切开—重建血管法治疗腹主动脉瘤、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缺血、以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等一系列开创性手术治疗。汪忠镐自主进行医疗器械研发,先后申报了12项国家专利。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严重低下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他开展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用静脉和大网膜内皮细胞以及骨髓细胞进行人工血管高密度种植,实现了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内皮化,百日通畅率达到100%,应用于临床后取得良好效果,并发展到干细胞种植治疗下肢缺血。
汪忠镐在从医过程中,除了破解疑难杂症外还发明了许多医用器械,如圆柱扩张血管内支架、带弹性支架的人工血管、纺织型血管内支架、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记忆合金支架型真丝人工血管、细胞衬里人造血管、下腔静脉破膜器、带球囊的下腔静脉转流管、下腔静脉过滤网、腹主动脉多球囊转流管、抗反流型射频治疗管等。
人才培养
汪忠镐十分重视医德,经常告诫学生要在理解、同情、一丝不苟和千方百计治病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医德。“在我自己患病中,我更深刻地感到,对于一个医生,医德和医技最重要。”汪忠镐说,“年轻的大夫应该认识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就要先看到病人的疾苦,并想方设法解决它!也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医德,有了良好的医德,就会不断琢磨技术,医技自然也就提高了。”汪忠镐虽然经常遇到疑难杂症,但从没有推诿过一个病人,为给病人解决问题,仅做实验的狗他就用了600多条。他经常要求医护人员“要把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当做自己”。正如裘法祖院士所说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获得荣誉
汪忠镐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JohnsHopkins、Duke和Stanford大学等62所国外著名大学做特邀报告70多次。因他在血管外科领域的突出成就,先后获得国际脉管学院、国际血管联盟、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和印度总统颁发的研究成就奖、功勋奖、特别贡献奖和为发展血管外科事业和亚洲血管学会成就奖。汪忠镐对血管外科相关问题的成就和见解编入美国TextbookofAngiology和VascularSurgery、德国《先天血管病》、英国《脉管病理学》、意大利《血管病理学进展》、OxfordTextbookofSurgery等书中。
汪忠镐获得了很多重要科技奖项。1991年,他因布加综合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因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的研制和应用获得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因布加综合征的系统研究和治疗方法的演变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因关于布加综合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国际传记中心20世纪奖;1996年,因布加综合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因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在血管外科所取得的成就获得国际血管学院研究成就奖;1998年,因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创新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首届吴阶平医学奖,同年获《中华医学》杂志90周年纪念金笔奖;2008年,因微创介入治疗大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获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杰出贡献奖;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社会任职
汪忠镐在国际血管外科学术界具有极高声望,历任亚洲血管学会会长和国际脉管联盟副主席。1990年,汪忠镐担任英国圣马里医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汪忠镐担任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汪忠镐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学组主任委员。1995年,汪忠镐任印度克米那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同年,汪忠镐任印度马德拉斯大学心脏研究所顾问。1998年,汪忠镐任印度Caminadu大学客座教授。同年,汪忠镐任以色列医学杂志国际顾问。汪忠镐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邮电总医院血管研究所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东方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2004年1月至今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
人物评价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少数几名奋斗在临床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之一,被称赞为“形不老,神亦不老”。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汪忠镐降生于浙江萧山区的一个小渔村。他的父亲汪德坚曾是学徒出身的农村医生。1937年7月,汪德坚投身中国军队,以军医之姿在抗战一线奔波,救死扶伤。1948年,汪德坚告别杭州市的部队医院,回归萧山,创办个人诊所。20世纪50年代初期,汪德坚将苦心经营多年的个人诊所无偿捐献给彼时的萧山县政府,萧山县城厢镇联合诊所因此而成立,汪德坚担任副所长一职。后来,城厢联合诊所逐步发展成为城厢医院(即萧山中医院的前身),汪德坚成为副院长。
参考资料
汪忠镐----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2021-11-23
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温诗铸和血管学家汪忠镐逝世.中国新闻网.2023-11-04
汪忠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1-12-07
汪忠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09-06
汪忠镐.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4-09-06
从军医到“民医”、心怀一方济世安民 他是中科院院士的父亲.百家号.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