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民乐团

民乐团

民乐团,又称国乐团、民族乐团,是中国近代发展出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然后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的乐队类型。民乐团一般由吹、拉、弹、打这四组组成,其中包含的乐器有杨琴、二胡古筝、笛子、琵琶、民族打击乐等。

一般大型民乐团指由60人左右编制成的乐团,演奏大型合奏曲及大型协奏曲为主,小型民乐团由10—30人小型编制而成,主要演奏传统丝竹乐或小型合奏曲等。

截至2023年9月,中央民族乐团是中国规模较大、民族乐器较完备的综合性国家级音乐表演团体之一,该乐团于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创建,被誉为“世界第一,中国唯一”。

名称

关于民乐团在中文地区各地有数个不同的习称,民国初年因北洋政府提倡,亦称国乐团。在中国内地,又称为民乐团或民族乐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称为民乐团,在新加坡,又称为华乐团,亦有人认为更准确的名称是现代中华管弦乐团。

民乐团的特色

民乐团一般分为吹、拉、弹、打四组,除了以拉弦的二胡对应交响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并引进了西方的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来加强低音声部,此外,以唢呐和改进过的扩音笙来代替铜管及木管乐,在打击乐器方面也运用了如定音鼓、军鼓等西洋乐器。相较于西方交响乐团而言,最大的特色在于弹拨乐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大量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的使用。

一般而言,民乐团主要是指以60人上下编制的乐团,演奏大型合奏曲(又称作民族管弦乐曲)及大型协奏曲为主,但部份乐团中会同时设有 丝竹乐团,以大约10-30人的较小型编制,来演奏传统丝竹乐或新作的小型合奏曲。

民乐团演奏的大型合奏曲,在旋律上大多是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俗音乐、戏曲、器乐独奏(如古琴、筝、琵琶等)及丝竹曲(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中的旋律,或依照中国音乐中常用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所新创的旋律;但在作曲方式上,则主要采用西方交响乐中的曲式、调性、配器法、合声、对位等作曲的原则。

和传统丝竹合奏比较,现代民乐团除了编制较大之外,有以下几点不同:

传统丝竹合奏以单线条旋律,再加花演奏,形成支声复调;在现代民乐团所有乐器的声部都是按著独立的分谱演奏。

传统丝竹合奏没有总谱,也没有专责的指挥,往往由高音乐器笛子、高胡,又或者负责节拍的掌板担当领导的角色;现代民乐团由指挥按著总谱领导演奏

传统乐器以高中音为主,缺少低音乐器,演出的编制有弹性,并非固定;现代民乐团参考西方的编制分为吹、弹、打、拉四个家族。乐团的整体音域较大,每个家族都有高、中、低音乐器,并且应用近代发明的低音键笙、低音唢呐革胡等等乐器。

传统丝竹合奏以五声音阶为主,有时运用七声音阶(乙反调),音律和西方不同;现代民乐团偏向以西方的十二平均律为标准,不少改革乐器能演奏半音阶,亦引入了西方的功能和声,以及二十世纪的现代音乐写作手法。

很多传统乐曲是借着不停的演奏,口传心授,流派风格的演变而来,并没有专责作曲的概念;现代不少民乐团都会委约作曲家专为乐团创作新作品。

因此整体而言,不论在乐团编制和乐曲创作上,民乐团都是一个中西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发展简史

在1920年代在上海,由郑觐文等人成立了大同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改造和创新,并组成了一个乐队,分为吹、弹、拉、打四组,但当时乐团编制较少,约仅30人左右。大同乐会还根据中国传统音乐改编了一批适合于这种新型乐队演奏的合奏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郑觐文、柳尧章根据琵琶曲《浔阳夜月》改编而成的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其后至1935年,中国最早的正式国乐团,中央广播电台国乐团成立于南京,后来在对日抗战期间迁往重庆市,但一直努力于乐团编制的改进以及乐器的改革,包括音准的强化、音域的增加,以及低中低音大胡的改革等。1949年以后,中国广播公司国乐团迁往台湾,随后台湾大学1952年和师范大学1953年也成立国乐社。

而在中国大陆,则于1952年成立了最早的大型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随后,1953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也在北京成立,在彭修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乐团声部编制、乐曲创作,以及乐器的改进上都有很大的成绩,因此,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编制方式,基本上成为后来两岸三地及海外各乐团共同仿效的基础,至今未有重大的改变。

一般编制

一般专业乐团的人数大约60-80人左右。

指挥一人

弓弦乐器高胡(约3-7人)、二胡(约10-20人)、中胡(约3-5人)、大提琴(或用革胡,约6-10人)、低音大提琴(或用倍革胡,2-3人)

弹拨乐器:柳琴(约1-4人)、琵琶(约4-6人)、中阮(约4-6人)大阮(约4-6人)、三弦琴(1人,少数曲目使用,通常由阮咸演奏员兼任)、筝(一人,部分曲目使用)、扬琴(1-2人,扬琴虽然在原理上是击弦乐器,但在声部的作用上与弹拨乐器相同)

吹管乐器:梆笛(1-2人)、曲笛(2-3人)、新笛(2-3人)、高音笙(2-3人)、中音笙(1人)、低音笙(1人,部分曲目使用)、高音唢呐(2-3人)、中音唢呐(1-2人)、次中音唢呐(1-2人)、低音唢呐(1人)(唢呐在部分曲目中不使用,其中低音唢呐在少数曲目中使用)巴松(1-2人,部分曲目使用)

打击乐器:共约3-10人,一人通常负责多项乐器,常用的乐器包括排鼓、中国大鼓、板鼓堂鼓定音鼓小军鼓大军鼓小钹大钹、西洋军、吊钹、小锣大锣、风锣、泰来锣、云锣木鱼、罄、梆子、铃鼓、三角铁、弹簧盒、风铃、沙球、木琴铝板琴、管钟等。

著名乐团

中国大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北京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以上三个一般被称作三大民族乐团)、济南军区前卫民族乐团、中国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天津歌舞剧院民乐团、广东民族乐团、成都民族乐团、浙江省歌舞团民族乐团、中国青年民族乐团。

台湾:台北市立国乐团(TCO)、高雄市国乐团、台南市立民族管弦乐团。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中乐团(HKCO)。

新加坡新加坡华乐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职业领域也有一些水平较高的乐团。尤其是学校乐团,对民俗音乐的普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乐团,由于财政压力较小,反而能够维持经常性的演出,以及维持较大型的编制。下列的学校乐团中,中国人民大学民乐团以及德明政府中学民乐团的编制都超过了职业乐团,达到百人编制。

中国大陆: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大学民乐团、清华大学民乐团、浙江大学文琴民乐团、北京林业大学民乐团、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天津大学北洋民乐团、北京科技大学民乐团、南京大学民乐团等。

新加坡:狮城民乐团、静山民乐团、德明政府中学民乐团、南洋女中民乐团、南洋理工大学华乐团。

马来西亚:专艺民族乐团

台湾:台北青年国乐团、台湾大学国乐团、台湾成功大学国乐团、新乐国乐团。

加拿大:庇诗民乐团。

美国:火凤青年国乐团

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青少年国乐团、宏光国乐团、香港新声国乐团、喇沙书院民乐团、沙田官立中学民乐团、拔萃男书院国乐会、圣若瑟书院民乐团。

著名乐曲

大合奏曲:

彭修文:《瑶族舞曲》、《流水操》、《秦兵马俑幻想曲》、《月儿高》、《丰收锣鼓

刘文金:《太行印象》、《难忘的泼水节》

卢亮辉:《春》、《夏》、《秋》、《冬》、《酒歌》、《童年的回忆》

关乃忠:《丰年祭》、《拉萨行》、《祈雨》

苏文庆:《台湾追想曲

谭盾:《西北组曲》

刘:《沙迪尔传奇》

顾冠仁、马圣龙:《东海渔歌

徐景新陈大伟:《飞天

刘文金、赵咏山交响诗十面埋伏

杨春林:《美丽的凤尾竹》

大型协奏曲

何占豪:《莫愁女幻想曲二胡协奏曲

刘文金:《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

顾冠仁:《花木兰》琵琶协奏曲

李焕之:《罗江幻想曲》(筝协奏,原为交响乐团伴奏,后改编为国乐团伴奏)

苏文庆:《雨后庭院》柳琴协奏曲、《燕子》二胡协奏曲

刘星:《云南回忆》中阮协奏曲

刘锡津:《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协奏曲

张晓峰、朱晓谷:《新婚别》二胡协奏曲

俞逊发瞿春泉:《汇流》笛子协奏曲

马水龙:《梆笛协奏曲》

参考资料

【艺术科普】——民乐团概述.烟台市福山区文化和旅游局.2024-03-07

民乐团乐器成员大揭秘.吉林民族管弦乐学会.2024-03-07

抖音携手中央民族乐团发布数据报告:近一年民乐直播场次超414万.上游新闻.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