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

《向沙漠进军》是竺可桢编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

书籍内容

沙漠概述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沙漠原因

中国榆林市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到了清朝乾隆陕西省山西省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古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进攻方式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

移动方式

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抵御风沙措施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抵御沙丘方式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中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根据近年治沙的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自治区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湿沙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征服沙漠

仅仅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还只是采取守势,自然是不够的。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足够的雨量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陕西省山西省北部有足够的雨量。就是西北干旱地区,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北部准噶尔汗国和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撒哈拉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地下水的作用

普通河流愈到下游,水量愈多,河流愈大。但在沙漠中,因空气的蒸发,泥土的浸润,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终至于干涸不见,一部分水被蒸发到空中,一部分浸入到土壤岩隙中成为地下水。如地质构造是一个盆地,则能汇成地下海,可以作为建立绿洲的水源。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调查,只要有水源,单新疆尚有1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治理前景

沙漠是可以治理的。中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内蒙古自治区沙荒区的治沙工作也获得不少成绩。

防护作用

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包兰铁路银川市兰州市的一段,要经过腾格里沙漠,其间中卫市沙坡头一带,风沙特别厉害。那里沙多风大,一次大风沙就可以把铁路淹没。有关部门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头治沙站,进行固沙造林。这一工作已经提前完成。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

意义

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如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县达坂城区都是著名的风口。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地方试制了半径两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日光优势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日光可以用来发电,取暖,煮水,做饭。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沙漠危害

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绍兴市人。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

个人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人类最顽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的剖析,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治理沙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通过对人类改造沙漠取得的初步成绩的介绍,说明了改造沙漠的可能性;同时又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号召,展示了人类改造、战胜沙漠的美好前景。

教学设计

说明:本课教学按“大语文教育”思想设计,由“语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⑴学习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⑵学习确定中心句;⑶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训练;⑷增强环境生态方面的危机感,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中心句的确定,说明方法的学习。

教学时数:共2课时。

语文环境布置

一、“语文黑板报”一期:

⒈《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中原地区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尔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像它昔日的风采。

⒉《百泉之城已无泉》

我们邢台市过去被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但是70年代以后,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

⒊“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的“”是一只反着的“”,即“爪”的变形,古文字写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二、“阅读与欣赏”栏,张贴以下资料:

⑴《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

⑵《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

⑶《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

目的: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导入新课。

交代任务:在过去“听记”、“听述”的基础上“听析”──听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

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

“撒哈拉”阿拉伯语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沙漠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属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驰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褪。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它也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沙漠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

答案:文体是说明文。主题: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分两段:

1.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

2.绿洲变成沙漠的原因。

方才“保密”的问题:1“撒哈拉”在阿拉伯帝国文中是什么意思?

2文章用哪些证据证明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

答案略。

进一步思考: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准备以下例子: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提问:作者竺可桢是一个什么人?他研究什么学科?我们学过他写的什么文章?学过写他的什么文章?

三、“抢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

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完后回答几个问题,其一是怎样向沙漠进军,其余也暂时“保密”。

说明:“抢读”就是谁抢到谁读,一旦读错,由别人再抢。老师也抢,抢到后或自己读,或指定一个不抢的同学读。此法易于引起兴趣,便于纠正错误,还便于分组竞赛。

回答问题

⒈什么文体?答案:说明文。

⒉运用什么说明顺序?答案:逻辑顺序。

⒊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怎样向沙漠进军?答案:

⒋12自然段。进军方法有二:一是守──植林,种草;二是攻──水。

⒌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这是文章的思路,严谨而有条理。(板书)

四、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⒈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⒉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答案:不可。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

⒊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举例解说第一段。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⒋“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文化。

⒌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答案:不能。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

⒍“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答案: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

⒎“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古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答案: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

⒏“乾隆”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

⒐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⒑发散性思维测验: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市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请尽量多找出几条。答案:一个是外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

教师评: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选这两个,是考虑到以上种种代表性,极具匠心。由以上几题可看出,本文语言十分准确严密。

案例分析

阅读第四自然段

⒈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承上启下。

⒉哪一句是中心句?答案:第一句。

⒊“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案:打比方。好处:一是形象、准确,二是与“进军”相呼应。

⒋分别画出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

⒌解释“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参见“语文环境”中的“说文解字”。

⒍“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案:前者侧重说明它破坏力强,后者侧重说明危害频繁。

⒎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⒏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答案:不准确,应是“沙丘和废墟”──城郭被风沙埋葬的地方成为沙丘,未埋葬的成为废墟。

六、作业

找出以下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概括它的大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知识要点

⒈卡片认读:磴涸葱茏坂虐沛浸

⒉解词:文明肆虐葱茏不毛之地丘墟俨然

⒊提问作者、思路以及课文阅读中的问题。

二、继续阅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⒈第5段第1句是中心句吗?答案:不是,因为它只能领起前半段,后面还有“其次……”。看来,第1句应加“首先”。这是本文白璧微瑕。

⒉第5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作诠释。

⒊第7自然段第1句起什么作用?中心句是哪句?答案:第1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第2句是中心句。

⒋第8段中心句是哪句?答案:是“只要能……绿洲来。”

⒌第9、10两段有一承上启下的句子,请画出。答案:“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防护作用。”

⒍“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领起到什么地方?答案:领起第11、12两段。

⒎第12段写沙漠日照强的特点是什么用意?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说明沙漠日光可以利用。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⒏归纳本文的中心句分别在各段的什么位置?答案:段首和段中。

自由讨论

先在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提出,在全班讨论解决或由老师解答。

实际执教时,学生提出:第1、2自然段的两个例子,为什么前者略而后者详?为什么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后者交代?教师的回答是:地中海沿岸处在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空空气密集,气流是上升的,因而蒸发量很大,难以形成降雨──参见《世界地理》课本和《世界地图册》──它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不必强调,因而略写。而后者则主要是人为原因,应当强调,故而详写。

说话训练

给课文换一两个例子,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先在四人小组说,然后推举代表面对全班说,由大家评判。

作业

⒈归纳本课知识要点。

⒉完成课后练习。

课外活动

几年来,我校操场的砖砌跑道线越来越“高”了。请观察、测量“高”了多少,然后调查分析原因,写一篇小论文。

方法步骤:

⒈以“中学生可以搞科研吗”这一问题激发动机兴趣,然后读一篇中学生写的小论文──《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第9版),形成愤悱状态。

⒉观察、测量我校操场变“高”的现象,得出数据;观察分析操场周围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分布的特点。

⒊调查分析原因。⑴调查老教师,特别是10年前参加修建操场的体育老师,了解是否原先就这么高;⑵请教地理老师,请他解释原因;⑶同学间讨论分析。

⒋将自己的意见写成小论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