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那思镇

那思镇

那思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区下辖镇,位于钦南区东部,地处钦南、灵山、合浦县三县区交界点,距钦州市区62千米,东与灵山县文利镇交界,西南与那丽镇毗邻,西北与那彭镇接壤,南与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为邻,北与灵山县武利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244.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9852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先秦时期,那思镇属百越之地。1984年9月,设置那思乡。1994年,改为那思镇,隶属钦州市钦南区。截至2020年6月,那思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号。

2018年,那思镇完成财政收入564.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67%。其中:税务部门完成5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84%;财政部门收入61.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5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72亿元。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那思镇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那思镇归属象郡所辖。

汉朝至晋朝,属交州越州

刘宋元嘉,设宋寿郡,南梁设安州。

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至北宋初,先后属玉山、乌雷、安京(后改名安远)等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

开宝五年(972年),划入灵山县

元代,属钦州路。

明代,属钦州府。

清代,属灵山县博峨乡地。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拨入钦州直隶州

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那思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为那思、安农2乡。

解放后,1950年仍分为那思、安农2乡。

1951年春分,为9个小乡。

1957年,合并为那思乡。

1958年,属三那公社。

1959年6月,分设那思公社。

1984年9月,设置那思乡。

1994年,改为那思镇,隶属钦州市钦南区

地名由来

那思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圩者因思念福建省故乡,曾以“思那”为圩名呈报官府。官府以已有“那”字为冠之那丽、那彭等圩名,遂定名为那思。

历史事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冬,钦廉道尹王秉恩借兴办钦政法学堂之名,开征糖捐,那丽、那彭、那思三乡农民群起抗捐,聚众2万余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粤督先后派宋安枢何长清郭人漳率兵前来镇压,围攻那彭。抗捐领袖刘思裕(那彭人)率抗捐群众顽强抗击,刘壮烈牺牲。陈鸿×、黄通家、赵知章、陈绍仪等人率群众在钦州市起事(围攻关帝庙),被清军内外夹击,陈、黄战死,赵、陈(绍仪)不屈就义。

1950年3月,钦县土匪暴乱,第五区(辖那丽镇、那彭、那思、凤凰、安农、保安6个乡)政府无法在当地立足,被迫撤回钦城临时办公。土匪十二支队朱广畴的部属张锡光匪股盘踞在凤凰乡六湖村大地主张锦光院内,解放军发起攻击后,攻下匪巢,前来增援的匪股被击退,张匪逃窜。第五区政府迁至六湖办公。此外,五区所辖的6个乡的大部分(那思、安农两乡全部)为土匪盘踞,土匪活动活动猖,曾攻打乡政府被击退。同年8月,钦县武工队攻打那思米子村,全歼盘踞该村的土匪,县大队二连奉命调离五区时,区只有一个区中队的武装,于夜间出击有效地打击了土匪。同年10月上旬,解放军三八一团(七三大队)奉命赴“三那”剿匪,经过激烈的战斗,攻克周屋村。随后,县工作队来五区,组织和发动群众继续进行剿匪。1950年10月初(农历八月底),解放军八一大队由海南岛回师钦廉进剿土匪,那思建立区一级政权。不久,八一大队调离那思,留下姚荣来(江苏盐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斗英雄)等领导那思区中队,保卫那思政权。

1950年冬,陈奇匪股反复骚扰那思,刚建立的区政权力量薄弱,还不牢固。一天晚上,土匪从三个方向包围那思圩,攻打区政府。当时区政府只有一个中队约100人和20个武装地方武装的力量,因中队人员下乡征收粮食,区政府被土匪攻入。区中队人员从乡下征粮返回立即投入战斗,区中队姚荣来、梁永雄、朱为兴、陈宗才4人在战斗光荣牺牲。经过激烈的战斗,半夜将土匪击退。

1951年春,“三那”剿匪基本结束。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那思镇辖10个行政村:合江县、禄宦塘、定蒙、那思、米子、塘底、茶蓝垌、牛水、扁陂、那京;下设150个村民小组。

2018年,那思镇辖10个行政村,15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那思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那思镇位于钦南区区东部,地处钦南、灵山、合浦县三县区交界点,距钦州市市区62千米,东与灵山县文利镇交界,西南与那丽镇毗邻,西北与那彭镇接壤,南与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为邻,北与灵山县武利镇相邻,南距北海市合浦县城45千米,北距灵山县城8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44.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那思镇地处丘陵,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境内最高点位于笔架岭,海拔328米;最低点位于牛寮水村,海拔36.1米。

气候特征

那思镇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连绵阴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无霜。年平均气温22℃。全年无霜期350天,最长达35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782.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2104.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1天。

水文

那思镇境内河流分属大风江水系和南流江水系。南流江支流洪潮江境内总长19.8千米;大风江支流丹竹江、米子江、龙湾江、黄桐江等总长18.2千米。

自然灾害

那思镇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洪涝、低温阴雨、干旱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90年有耕地2.38万亩,山地21.89万亩,有林11.8万亩。2010年那思镇耕地面积24305.2亩,林地面积139429.5亩。

水资源

那思镇属洪潮江水库库区,镇内库区最宽水面2.2公里,水域面积2428.8公顷。通车公路里程96公里。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那思镇辖区总人口223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448人,城镇化率24.36%。另有流动人口160人。总人口中,男性12394人,占55.41%;女性993人,占44.5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1901人,占97.92%;有壮、瑶等少数民族共466人,占2.08%。2011年,人口出生率19.9‰,人口死亡率3.87‰,人口自然增长率16.03 ‰。

2017年底,那思镇常住人口27752人。

2018年末,那思镇户籍数6372户,总人口2981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9‰。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那思镇常住人口19852人。

经济

综述

2006年,那思镇实现生产总值2.7亿元,比2005年增长7%,实现财税收入440.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5元,比2005年增加2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2012年,那思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825.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82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12万元。

2018年,那思镇完成财政收入564.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67%。其中:税务部门完成5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84%;财政部门收入61.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5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72亿元。

2018年,那思镇引进风力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近10个亿,其中涉及那思范围内41个发电基桩,投资约3.28个亿,已完成建设3个发电基桩。引进畜牧生态养猪场,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10公顷,年出栏生猪5万头。

第一产业

那思镇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辣椒、黄瓜、木薯广州相思子等。2010年该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0244公顷。

2010年该镇水稻面积1599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辣椒、黄瓜、木薯、鸡骨草、橄榄、荔枝、龙眼柑橙等。其中,甘蔗种植5.1万亩,其中新植蔗2.1万亩、宿根蔗3万亩,优质品种4.9万亩,2006/2007年度榨季进厂原料蔗可达18万吨。

2012年那思镇稻谷总产量7920吨,其中早稻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量2250吨,比去年增加2%;晚稻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5670吨,比去年增加3%。今年全镇150个村民小组种植甘蔗132个,2427户,面积31143亩,新植蔗12121亩,宿根19022亩,加强田间管理,致力提高单产。辣椒、黄瓜、豆角等蔬菜种植,种植辣椒0.8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4320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春黄瓜0.32万亩,生瓜产量4800吨、产值576万元,同比增长8%;秋黄瓜0.35万亩,平均亩产1.2吨,价格1.8元/公斤,产值756万元,同比增长12%。种植木薯1.0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860万元,同比增长7%。种植广州相思子0.6万亩,产量1980吨,产值2970万元。水果产量合计3812吨,其中荔枝产量914吨、龙眼产量670吨、鸡蛋果产量466吨。

2012年那思镇有规模鸡养殖场32个,规模鸭养殖场6个。肉类总产量8958吨。家禽共出栏276万只,其中鸡出栏236万只;存栏65万只,其中鸡存栏53万只。生猪出栏8938头、存栏8114头;牛存栏1538头。淡水养殖共5312亩,其中网箱养鱼578亩,并产生了22户网箱养鱼大户。淡水水产品总产量2352吨、产值2070万元。

2012年那思镇有竹鼠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点2个、龟鳖养殖8户,并初见成效。

2012年那思镇共植树2000亩,其中速生桉1700亩,其他及珍贵树种造林300亩。累计植树8.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9.6%,木材采伐1.85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桉树采伐5646亩1.74万立方米。

2018年,那思镇重点培育打造7个示范园(点),其中创建乡级示范园1个,村级示范区6个。包括那思镇千亩正红菇生态原林示范园300亩;定蒙富黑米产业示范点核心区80亩;那思镇糖料蔗“双高”基地大虫坡示范点1400亩;那京鸡蛋果种植示范点100亩;那思镇万亩辣椒禄宦塘示范点核心区100亩。因地制宜采取“种植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市场走”的模式来引导发展“山泉豆角”种植。带动农户种植“山泉豆角”,并统一购销。2018年全镇约500户农户种植豆角将近1000亩,其中贫困户约200户。定蒙村委采取统一种子、统一机耕、保底收购的方式,发动农户推广连片种植富硒黑米示范田80亩,年产黑米约1.5万公斤,合作社收购价10元/公斤,直接为种植户增加收入15万元,打造定蒙富硒黑米特色品牌。

第二产业

那思镇工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建筑业等行业。

2012年,那思镇工业总产值388万元,同比增长10%。

2018年,那思镇企业有54家,从业人员367人,主要以木材加工、餐饮、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

第三产业

2012年,那思镇第三产业产值4136万元,增长20%。

社会

教育

截至2018年末,那思镇有中学1所,教师55人,在校生1046人;小学17所,教师204人,在校生3102人。全镇中、小学“创均”工作通过了自治区和国家的评估验收。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那思镇有镇级综合文化站1所,村级农家书屋10间、村级文体活动中心6个,有自然村小戏台1间。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那思镇有卫生院1所,执业医师人员13人,病床位46张;村卫生室10个,乡村医生19人。

社会保障

2011年,那思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6户8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46户1948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362人,医疗救助8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农村合作医疗2406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7人。建立救助工作站(点)1个。

民生

农村建设

2018年,那思镇统筹多方力量,投资980万元加大道路、太阳能路灯、人饮工程等设施建设,其中:投资766万元,硬化牛寮水村委倒立队、大岭一队、木棍田,定蒙村委大竹、大塘、三季田村级道路17.9千米;投资56.7万元推进亮化工程,新建牛寮水、定蒙村路灯136盏;投资23.7万元建设定蒙人饮工程;投资130万新建定蒙村公共服务中心。完成改厨700座、改厕730座。协调电信部门安装了茶蓝垌、扁陂村委宽带网络,实现村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扶贫攻坚

2018年,那思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81户、2172人,已脱贫276户、1275人,未脱贫205户、897人,其中2014、2015年退出户80户、358人,2016年脱贫42户、188人,2017年脱贫77户、357人,2018年脱贫77户、372人。10个行政村中有4个贫困村,分别为那京村、塘底村、牛寮水村、定蒙村,其中那京村2016年已脱贫,塘底村2017年已脱贫,定蒙村为2018年脱贫摘帽村,牛寮水村列为2019年脱贫摘帽村。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年内竣工56户,获奖补资金165万元。实施产业扶持奖补,覆盖贫困户353户获奖补资金112.09万元。春秋两期共有187人次获得雨露计划、“两后生”补贴资金共30.9万元。全镇2184名贫困户享受财政代缴医保39.31万元;共有贫困户306户、658人享受低保扶持政策。全镇10个行政村都发展有集体经济项目,其中定蒙、塘底、那京、牛寮水四个贫困村共投入130万元发展光伏发电项目,投入87.8万入股公司发展龟鳖养殖项目。合江、禄宦塘、那思、茶蓝垌、扁陂五个面上村各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入股公司发展集体经济。4个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6个面上村均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5个村委实现收入零突破)。对照“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标准,全镇77户贫困户、372人及贫困村定蒙村于2018年12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四合一”核验。

政治

2007年该镇那思镇党委辖18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0个,机关党支部8个,党员总数630人,其中农村党员485人,机关党员145名。

交通

2011年,那思镇境内有3条县级公路交会于政府驻地,南通合浦县乌家镇,西通那彭、那丽,北通灵山县伯劳镇,道路总长3.9千米,乡道村村通。东南部洪潮水库一带村民,主要靠船只往来。

2011年末,那思镇区道路总4.43千米;建镇区桥梁3座。

2013年,那思镇通车公路里程119.4千米,县道29千米、村级公路40.1千米、自然村水泥路50.3千米。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丽镇特色民俗文化是“跳岭头”,是村民为辟灾祈福、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等所进行的一种庆祝活动。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特产美食

那思镇地方特产主要有红椎木、正红菇楠木橄榄、竹笋、广州相思子等。

黑橄榄

又名油橄榄。含钙质和维生素c,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

旅游

风景名胜

那思革命烈士纪念碑

那思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那思圩南侧矮岭上。为纪念解放初期保卫那思乡新生政权,与土匪战斗而牺牲的苏明甫、陆启瑞、陈秀喜、姚菜来、袁永雄、朱为兴、陈宗和、刘子成等9名解放军革命烈士,建于1956年。砖石结构,四方尖塔形,占地128平方米,碑高7米,正面直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东、南、西三面有环墙,墙外林茂草盛。

洪潮江水库

洪潮江水库(南国星岛湖)主坝建在那思的原大湾大队与合浦县的乌家、石湾公社交界处的洪潮江中游。那思境内库区面积53.34平方千米。

代表人物

黄业兴(1867—1944年),又名统才,那思镇禄宦塘村人。民国成立初期隶属龙济光部任团长。因功晋升至旅长、副师长。后转入广东护国军林虎部任少将统领,兼四邑(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督办。林虎离桂后旋升粤桂边防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粤桂战争后所部营长李宗仁自立匿入六万大山,后黄业兴部转入陈炯明部,任粤军第七路军司令。后陈炯明脱离孙中山,黄业兴追随陈炯明,任粤军副司令。陈炯明败后,黄业兴率部退到赣州市,而后不久解散队伍,只身寓居上海市,不久回乡务农。抗日战争爆发,黄业兴出任广东南路游击第四支队司令,隶总司令蔡廷指挥。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病亡。

邓琦昌(1891—1980年),字熊基,那思镇礼足江村人。钦廉讲武堂、广东陆军速成学校第十五期毕业。历任粤军第三师排、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营长。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成功,邓琦昌转为国民革命军任连长。后又转到陈济棠部任营长。邓琦昌曾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杨希闵、刘振寰,因功晋升陆军第一军第二师旅长。抗日战争期间,驻军海南省,任152师少将副师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任第七战区6纵队少将司令。因抗日有功,曾获甲种一等勋章。1949年大陆解放,邓琦昌赴台湾,任312师师长。翌年退休。1980年病逝于苗粟医院,终年89岁。

施善芳(1920—2006年),女,汉族,中共党员,那丽镇合江村委会人,曾任村支部书记。1951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1953年、1954年两次出席广西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6年出席广东省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3年,钦县第九区开始组织合作化,施善芳带头组织第一个互助组,推动了第九区的合作化工作。该互助组被评为“爱国丰产互助组”。1954年2月,广西省人民政府给该互助组颁发了“组织起来,爱国丰产”的奖状。

朱银山,男,那思镇人。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钦州市第一中学,20世纪50年代末代表县、专区参加一系列比赛。1960年入选广东省田径队,从事跳高训练。1963—1972年,朱银山曾以2.05米、2.08米的高度4次获全国跳高冠军。1964年曾跳过2.10米的高度,进入当年世界前10名的行列。1973年,朱银山出访缅甸,参加田径比赛,获跳高比赛第一名。为国家运动健将。

参考资料

钦州市钦南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钦州市钦南区统计局.2021-07-06

钦州市县镇概况.钦州市地情网.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