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洛
瓦格洛,佤语又称“蔚格利”“拉格莱”“著”,汉族称“小独笛”,是佤族苦聪人竖管哨口类吹管乐器。
瓦格洛是以竹管制作并与气鸣发声原理相结合的乐器,长20~40厘米,形制各异,管身有一个哨口和四个按音孔。其音色清脆、明亮、富有穿透力,有独奏、伴奏、合奏、重奏等艺术表现形式。用于传统民族风俗活动或自娱自乐,主要流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构造
瓦格洛的形制、制作方法都与笛相似。管身用竹子为材料制作,长约20~40厘米,上口端为吹口,外口径约2厘米,相较于下口端稍大一些。在吹口端向内削切为半弧形缺口,未切部分顺着竹纹劈开,按照上口、下口的大小在这两边垫上适合的薄竹签,防止漏气,中间形成一个长方形孔道。管身正面接近吹口处开一个近似椭圆形的发音孔,管身上等距离开设四个按音孔,可以发5个音。吹口内侧呈弧形,安装有笛塞。瓦格洛制作原理简单,根据乐音体系十二平均律各音名的结构,可以制作出十二支以上调性不同、音色不同、大小不一的乐器。
音调
瓦格洛通常用bB、bA两种调,音列为:g、a、c1(即bA)、d1、e1、g1。
演奏
瓦格洛具有独特的发音原理和制作方式,具有多个调性,其音色清脆、明亮、且富有穿透力,具有良好辨识度。在独奏、重奏、伴奏、合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力中也颇具特色。
吹奏时,双手握住管体,口含哨口竖吹,下唇堵住弧状缺口,左右手均用食、中指依次按放指孔发音。依靠舌根收缩使含气量增多,协调好口与乐器角度、风门、口劲,然后吹气使其发音,然后再吸气,继续吹奏,要加强吹音、换气衔接时的连贯性,以此循环使得吹奏不断延续。有长波音,装饰音、打音、垫音和吐音等吹奏技巧。
历史渊源
小独笛是中国竹笛的分支,历史较为悠久,距今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因根据民族地区的不同进行划分,所以瓦格洛在汉族中又称小独笛。北宋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五中记录了前四孔后一孔的五孔长笛,和如今流传的小独笛几乎一致,由此推测在东汉时期,它可能已经在民间出现了。天宝时期,这种笛又有了一种新的称谓“尺八”,其形制和小独笛相同,均是前四后一共五孔,相传是吕才制造的,它从民间流入宫廷,开始在宫廷演奏中崭露头角,特别是盛唐时期,在乐制、乐府和宫廷雅乐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宋代以后,箫、笛、笙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小独笛的地位,从此它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绝迹了。中国现存的是演变后的南尺八(即南音洞箫),构造和小独笛大致相同,只有福建闽南的南音演奏时必不可少,还有中国台湾地区能见到其踪迹。
从杨坚开皇20年(公元600年)起, 日本多次派遣使者来中原地区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将和小独笛构造相同的尺八传入日本。最初传入的尺八只在宫廷雅乐或权贵中使用,直到1871年以后,才流向日本民间。相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这种乐器,他当时吹奏国的尺八如今珍藏在日本奈良县法隆寺中。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也保存着8支唐朝传去的尺八。
传承困境
瓦洛格主要在云南省西盟、沧源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等佤族集居地流行,在旧时的传统风俗中只有在部落有人去世时才会吹奏,男女各两人进行合奏,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现在佤族人民在户外劳动和休闲时作为一种自娱自乐性的乐器。这一民族乐器流传区域有限,都是以演奏的方式传承,主要传承方式为家庭、民俗活动,但是现在在民俗活动中也逐渐消失;演奏者缺乏对瓦格洛的认识和音色辨别能力,其制作工艺和乐器本身并无太大发展;没有系统的书籍教材供爱好者学习,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这造成了瓦格洛流传范围越来越小,传承人群越来越少的现实困境。
传统乐曲
有描绘了牧民们粗犷、豪放性格的乐曲《出工调》《收工调》等;有描绘江南亭台楼阁的俊俏以及溪水潺潺秀丽景色的乐曲《姑苏行》等;还有描绘青年男女情窦初开,眉目传情的乐曲《情歌调》;还有描绘人民日常生活的乐曲《出门调》《串门调》《走路调》《作客调》等等。著名民间艺人有岩章、桑树、岩洛、岩讲、岩布拉、岩长、赛克、岩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