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唐卡

唐卡

唐卡是藏语“ཐང་ག།”的音译,另有“唐嘎”“唐喀”的写法。“ཐང་།”(唐)在古藏文中有把重要事件记录成册并留于丹青之意,后缀单字“ག”(喀)隐含表面、形状、颜色之意,两字合起来指将人物的生平传记、宗教的深教义等以具象的图画形式记录于纸与布上的意思。唐卡意为“在有限的空间展现无尽的世界”,是一种绘制或刺绣在布、纸等材质上的用彩缎织物装裱而成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画种。

唐卡被誉为“藏文化的百科全书”,分为宗教和非宗教两类,以宗教内容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等方面。题材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

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随身携带的崇拜物,被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

唐卡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可观。所具有的民族特点、宗教色彩和艺术风格,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了保护。

唐卡的起源

唐卡的起源没有准确的年代,是西藏自治区长期发展的苯教文化和摩崖石刻艺术,成为唐卡诞生的基础。唐卡最初指的是在平坦、平齐、高低均匀的布、皮、石板上刻画的画。

唐卡于公元五世纪在尼泊尔诞生,唐卡的前身叫“博巴”,是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一种佛教绘画艺术,随尼泊尔尺尊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而传入西藏。

西藏自治区唐卡萌芽于牧业文明的雅文化时期,起源于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市的农业文明时期。阿旺罗桑嘉措所著的《大昭寺目录》中记载,松赞干布用自己的反复鼻出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虽然这幅神像并未见诸于世,但唐卡艺术应是在此时兴起的。

唐卡的发展

唐卡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成熟于宋朝元朝,盛于明朝清朝,随着佛教在西藏自治区的传播而不断发展。在经历了前弘期和灭佛运动的动荡后,唐卡艺术在后弘期迅速发展,吸收了西藏原生绘画、印度绘画、尼泊尔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中国西藏、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信奉藏传佛教藏族蒙古族土族羌族等民族中广泛流传,包括缅甸、泰国、印度、尼泊尔、锡金、蒙古国等国也有流传。

《绿度母》绘制于11世纪,是现存可见最早的唐卡实物。主尊绿度母身形修长优美,头戴三叶冠,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宝座下为对称的花卉,周围是条状山石装饰。其风格受到印度波罗王朝的影响。

唐卡经一千多年的艺术传承、互相融合和发展变化,形成了许多的画派和画风,与藏民族的世俗生活形成了十分紧密的联系。

唐卡的流派

尼泊尔画派

公元7-13世纪形成并发展的第一个唐卡画派。由随同尺尊公主一起进藏的尼泊尔艺术家所形成。画面中央主尊突出,造型简洁,着衣少而单薄,饰物沉重感强,追求装饰性,以暖色调为主。

齐乌岗巴画派

也称“齐岗画派”,公元13-15世纪中叶形成和流行的第一个本土化的唐卡画派。借鉴尼泊尔画派风格,继承吐蕃分治时期卫藏地区的绘画特点,重在线性表现和平面装饰,注重背景风景及三维空间呈现,常用卷草纹等作为背景装饰,服饰表现流畅飘逸,以暖色调为主,色彩丰富。

勉唐画派

公元15世纪形成并流行至今的唐卡画派。创始人勉拉·顿珠嘉措。造像法度精严,善绘菩萨、度母等静像神灵,重在象征性及线条表现,大量呈现风景,色调丰富,装饰华丽。

旧勉唐画派的《造像量度如意宝》详细论述了绘画和雕塑的造像量度和实践方法。画师曲英嘉措在继承旧勉唐画派精华、吸收汉地绘画元素的基础上,创立了新勉唐画派,形成了近现代唐卡绘画的“标准样式”。

钦泽画派

公元15世纪中叶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南市的唐卡画派。创始人贡嘎岗堆·钦泽切姆。构图上保持藏传尼泊尔绘画中主尊较大的特点,擅长绘制具有阳刚之美的怒像神灵,表现写实性人物,线条丰富,色彩简练,喜用对比色。

噶赤画派

也称“噶玛噶孜画派”“噶玛嘎孜画派”“嘎玛嘎赤画派”,公元16世纪上半叶形成并在康区流行至今的唐卡画派。创始人南喀扎西活佛。重在吸收内地画风,造像优美、自然、写实,常用花草树木、山石瀑布等为背景,线条表现丰富,设色薄平淡雅,青绿工笔重彩。

噶赤画派的理论基础是《线准太阳明镜》一书。还有一套研制金汁及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的方法。

勉萨画派

公元17世纪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后藏地区。创始人是四世班禅大师的随身画师朱古曲英嘉措。兼收“藏孜”和“康孜”的绘画风格,吸收印度尼泊尔和汉地的绘画特点。主观写实风格,擅长人物、动物个性与精神状态的表现。佛及人物面部神态各有特色,花草鸟兽逼真夺目,线条勾勒匀称,金粉描绘细腻,色彩明艳。

其他画派

以上未涵盖的其他新兴画派唐卡。

唐卡的分类

按唐卡内容分类

主要有圣像唐卡和故事唐卡两类。圣像唐卡包括诸佛、菩萨、本尊、护法神、上师和法王唐卡等;故事唐卡包括佛传故事、人物传记、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唐卡等。以及未涵盖的其他内容的唐卡。

按唐卡题材分类

主要有教规教理唐卡、藏医学唐卡、天文历算唐卡、民俗唐卡和建筑唐卡五类。教规教理唐卡包括佛教教规、佛教哲理与基本观唐卡等;藏医学唐卡包括人体解剖、胚胎发育、脉络穴位、动植物药材、医药器械、疾病诊断唐卡等;天文历算唐卡包括天体运行、占卜、藏历、算数唐卡等;民俗唐卡包括民间习俗、重大活动、寓言寓意唐卡等;建筑唐卡包括寺庙、道场、佛塔、宫殿、圣迹唐卡等。以及未涵盖的其他题材的唐卡。

按唐卡制作方法分类

有绘制唐卡和堆绣唐卡两类。绘制唐卡也称“止唐”,包括彩唐、金唐、红唐、黑唐等;堆绣唐卡也称“国唐”,包括刺绣、拼贴唐卡、缂丝唐卡等。

按唐卡材质分类

使用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各种宝石制作的唐卡。

唐卡的绘制

手绘唐卡是遵循传统造像度量比例,采用天然矿物和植物加工配制而成的颜料,在布、绢和丝等质地上手工绘制的唐卡。

唐卡构图

唐卡中的宗教画一般中心位置描绘佛像主尊造像。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将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描绘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局限,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画面统一,构图完整。

唐卡设色

唐卡绘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组合丰富,色彩不仅用来欣赏,也为了营造宗教氛围,红色象征权势、愤怒、统治;绿色象征丰盛与富裕;蓝色象征忿怒、恐怖、威猛;黄色象征智慧、涅磐、解脱;白色象征吉祥、和平、纯洁、慈悲;金色被用在画面中最神圣的地方等。

唐卡有鲜明、独特的色彩语言,“黑唐”“红唐”“蓝唐”“金唐”等是用浓重的底色衬出表达的主体内容。“黑唐”多用于描绘护法、降魔镇妖题材;“红唐”适于表现高贵与富丽的内容;“蓝唐”色调明朗、喜庆欢乐;“金唐”画面神圣而富贵。每种色彩都有特定的宗教含义,同时又使整个画面色彩协调美观。

绘制画师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复杂,画师按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一整套工艺程序,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幅较复杂的唐卡要经过数月或更长的时间绘制完成,多为师傅勾线贴金,徒弟施色,共同绘制,少数由一人完成。

绘制材料

有布料、画具和其他材料三类。布料包括白色棉布、亚麻布、绢和丝等;画具包括炭条、毛笔、天珠笔、石笔等;其它材料包括皮胶、绷线、遮幔布、镶边、卷杆、楣杆、轴头等。

绘制颜料

有矿物颜料、植物颜料和其他颜料三类。矿物颜料包括扁青孔雀石、朱砂、雌黄、雄黄、赭石、珊瑚、花青,金、银、仁布白、羊八井白等;植物颜料包括西红花、小孽皮汁、蓝草绿绒蒿属等有色植物、花草;其他颜料包括珍珠、鹿角、贝壳等。

颜料分透明和不透明两种。加工为手工操作,过程慢而复杂,但颜料质纯色艳,附着力强,经久不褪。

绘制工艺

画布处理

画布裁好后洗净、晾干,绷在画框上。将调好的胶水涂在画布两面,使其内外渗透。干透的画布两面均匀地涂上特制的仁布白或羊八井白等,称作“上白底”。打磨画布需用磨石粗磨,平滑磨器细磨,直至光滑易于上色。

颜料配置

矿物颜料经调胶后配制成所需颜色。植物颜料经水溶后配制成所需颜色。

绘制步骤

绘制有起稿、上色、勾线、描金、磨金和开眼六步。起稿指唐卡的起草构图按造像度量规则布局,神、佛像按“三经一疏”绘制。用炭笔白描起稿,依次勾画出主、从人物及背景陪衬;上色指将起稿按顺序着色,着色后用干染和湿染的手法对各种颜色进行处理,使颜色有深浅明暗的变化;勾线指用尖细的笔勾描出人物、衣饰、背景、图案等;描金指将纯金粉加水和胶调匀,用描金笔蘸取金水描绘出图案;磨金指用天珠笔打磨需要打磨的描金图案,使其发光;开眼指刻画脸部的过程叫“开眼”,先把脸部染色,画出五官,用白色颜料画出眼白,用浓墨点出眼仁完成点睛,最后着色完成。

唐卡装裱

唐卡的形状,一般为竖长方形。唐卡画芯也称“美龙”是唐卡的核心部分,藏式装裱的画芯和底布要缝合在一起。画芯四周用多层多色的彩缎镶嵌,也称“彩虹”。在唐卡下方是地玉,唐门位于正中,是一块不同颜色的方形锦缎。唐卡的上方有楣杆,楣杆上有子。下方有卷杆,卷杆的两端饰有轴头,轴上有图案。唐卡的前面有一幅遮幔盖住整个唐卡,也称“佛帘”,常用红、黄、蓝色丝绢制作,在展示时把遮幔收在唐卡的上方,有装饰效果。遮幔外面缝有两条彩带,垂至卷杆处,也称“惊燕”。

唐卡规格

成品按规格尺寸分为:微型唐卡、小幅唐卡、中幅唐卡、大幅唐卡、巨幅唐卡。

唐卡的价值

宗教方面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用途。佛教的思想义理初始阶段较单纯,逐渐衍生成复杂的义理不易理解。于是,图像成了重要的解说工具,对佛教义理具体化,使其变得容易理解、方便传播,用视觉的形式传播与文字同样的宗教内容。唐卡是图像版的教科书,有随身携带的优点,游牧在高山谷地间的藏民族,帐篷是移动的家,唐卡是移动的佛龛

唐卡还有修行观想的用途。在藏传佛教中,对着唐卡中的主尊进行观看、冥想、礼拜,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密法。

唐卡的绘制也是一种宗教仪式。按藏传佛教的仪轨,绘制唐卡前,上师念诵经文,以召请智慧之神文殊菩萨安住在画师体内,使画师所绘的唐卡更具神力。画完后开光,上师将经文咒语写在唐卡背面,并按上自己的手印,唐卡即被赋予了神佛的恩泽与智慧,具有为祈请者施发福泽的力量。

历经千年,唐卡与藏民族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影响深远。

文化方面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和宗教几乎密不可分。藏族的传统艺术,基本上是佛教艺术。藏族佛教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风格,因而能够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

唐卡是西藏自治区传统的绘画艺术,有完整的绘画理论体系、独特的绘制工艺和传承方式。是中国绘画中最具特色的画种之一,也是中国西藏最重要且最具特色的绘画表现形式之一。唐卡传承千余年的艺术形式,讲究在方寸之间绘出万千景象,工笔重彩,既有意象造型的审美性,又有象征性和唯美性的审美特点。

唐卡在艺术形式和技法上受印度尼泊尔画风的影响,在传承和发展上,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原艺术中的色彩、装裱、装饰图案、背景山水和工笔画技法等均对西藏自治区唐卡绘画产生影响,并不断融入唐卡绘画中,使得整体布局生动活泼、富有层次。作为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通过绘制的图样,起到记载和流传的作用,见证文化的交流融合。

传统唐卡艺术的传承基本为家族、师徒模式。从上世纪末开始,唐卡艺术教育正式走进高等院校的课堂,与现代教育模式并轨。

经济方面

唐卡是整个藏族文化的集大成者,用天然矿物和植物为颜料作画的特性,提升了唐卡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2006年,收录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加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追捧。

唐卡的传承和保护

唐卡的传承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传承人肩负着延续传统文化的使命。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和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藏族唐卡”项目共有12人入选。

展佛与节日

展佛是一种宗教仪式,是展示藏传佛教艺术的一种方式,是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契机,是对唐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每年一度的展佛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和预防唐卡霉变和鼠虫啃咬的活动。展佛活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举办日各地不同,唐卡的规格也不同,展佛活动又称“晒佛节”。

雪顿节最早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活动,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因此,雪顿节也叫“晒佛节”。

展佛当日,由僧众从寺院中抬出巨幅唐卡在瞻佛台展开,僧众诵经、膜拜,把手中的哈达敬献给唐卡。巨幅唐卡做工精细、色泽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晒佛时间不长,以防青藏高原强紫外线对画质造成损害。展佛后,寺院举行隆重的“请佛进殿”仪式。

唐卡的保护

唐卡申遗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2006年,“藏族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09年,唐卡与壁画、堆绣、雕塑等一起作为“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生产性保护

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2011年和2014年,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第一批青海省“青海黄南州热贡画院”入选,保护项目“热贡艺术”;第二批西藏自治区“西藏唐卡画院”入选,保护项目“藏族唐卡(勉萨画派)”。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

2019年12月,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批复成立。

唐卡组织

2021年5月7日,“西藏唐卡协会”在西藏自治区民政厅登记成立。同年10月10日在拉萨市召开成立大会。协会主旨:传承唐卡文化和艺术,为唐卡事业和产业培养人才。

唐卡的标准

2016年、2018年和2020年,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别发布了《唐卡分类》《传统手绘唐卡》《传统贴(堆)绣唐卡》的地方标准。

2018年和2020年,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发布了《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谱法)》《热贡唐卡》的地方标准。

参考资料

藏族唐卡(勉唐画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9

雪域奇葩 瑰丽唐卡.今日头条.2022-12-03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9

绘画(汉文部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22-12-09

唐卡非遗艺术展三亚开展.西藏自治区文化厅.2022-11-27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唐卡分类》PDF.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2-11-27

多彩文化 | 十世班禅进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的一幅唐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2022-11-27

唐卡宣传片.西藏自治区文化厅.2022-11-27

鉴藏:西藏唐卡的宗教意义.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2022-12-06

2014尼泊尔文化节·尼泊尔—中国唐卡艺术展在京开幕.央视网.2022-11-27

皇家寺院的唐卡艺术.中国佛教协会.2022-11-27

中国启动唐卡文化档案田野普查.中国佛教协会.2022-11-27

雪域匠心: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央视网.2022-11-27

藏族唐卡(钦泽画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2-21

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2-21

藏族唐卡(勉萨画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2-21

唐卡.中国·西藏藏语言文字网.2022-11-27

唐卡:藏域的彩色百科全书.中国佛教协会.2022-11-27

..2022-12-09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传统手绘唐卡》PDF.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2-11-27

李冀诚:西藏佛教艺术简论.中国宗教学术网.2022-11-27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热贡唐卡》PDF.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2-11-27

【艺术研究】美术(汉文部分)——绘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22-12-09

东西问|刘洋:“东方油画”唐卡蕴藏着哪些文化交融符号?.中国新闻网.2022-12-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27

西藏岗坚寺展示高15米 长10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唐卡.中国宗教学术网.2022-12-29

走进藏族人一年一度的晒佛节.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2-11-29

西藏拉萨:雪顿节“展佛”.今日头条.2022-12-01

甘肃甘南藏区雪中“晒佛”.今日头条.2022-11-30

西藏楚布寺5月21日将举行展佛仪式.中国宗教学术网.2022-12-29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2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27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2-11-28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西藏唐卡协会》.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2022-11-27

西藏唐卡协会成立.人民网.2022-11-27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传统贴(堆)绣唐卡 》PDF.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2-11-27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谱法)》PDF.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