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绿度母

绿度母

绿度母在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中是观音菩萨二十一尊化身之一,为度母之主。度母,梵名Tara,音译为“多罗菩萨”,又称“圣多罗菩萨”、“多罗观音”、“救度母”等,全称“圣救度佛母”。据说观音菩萨的二十一颗泪水化成绿度母、白度母、红度母等二十一座度母,而绿度母是最受人信奉、藏传佛教寺庙里最常见的度母之一。

绿度母造像为菩萨装,全身呈绿色,戴五色佛冠,面容姣好;上身袒露,圆乳、细腰、丰臀,满身饰各种璎珞珠宝;左腿单坐,右腿向下舒展,脚踏在一朵莲花上,右手置于膝前,掌心向外,结与愿印,左手持一枝乌巴拉花,置于胸前。因为全身绿色,故称为“绿度母”。

绿度母能救八种苦难,如狮难、象难、蛇难、水难、火难、牢狱难、贼难、非人难,又称为“救八难度母”。同时,她还能把称为“五毒”的人类行为:贪、嗔、痴、慢、疑中的“疑”转成究竟圆满的智慧,有护持妇女幼儿的功德。传说文成公主是她的化身。

绿度母在中国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藏传密教中广为流传。

人物形象

绿度母造像为菩萨装,全身呈翠绿色,是藏传佛教的事业部之色,亦即不空成就佛之身色。一面二臂,面容姣好,二八妙龄,身材纤细,美貌绝伦。头戴小五佛宝冠,身子放射出虹光,身佩各种璎珞珠宝,着各色天衣,下身重裙,其形象华贵美丽,慈祥庄严。

绿度母坐菩萨座于莲花月轮上,双脚屈左展右,左腿单坐,右腿向下舒展,踏在莲花上表示随时准备起身救度苦难众生,如慈爱的母亲一般,拯救钟爱的孩子;

右手持乌巴拉花(蓝莲花),向外置于膝前,掌心向外,作施愿印,此印有施予、令如愿、赐护及普度的意义,象征施予一切众生无畏、慈悲满愿;

左手亦拈支盛开着的乌巴拉花(蓝莲花),置于胸前作三宝印,其竖起的三指的食指表义佛宝,中指表义法宝,小指表义僧宝。拇指及无名指碰触着,表义悲智双运;

左右手各拈的两朵莲花,都延伸至二十一度母的肩位。在茎的顶端,各有一果实、一盛开之花及一未开之花蕾。

正如仪轨中所说:

圣洁美妙翠绿身,神态慈祥目深沉,

秀发半束半散垂,香菊插缤珠宝饰。

五彩绫罗为衣裙,仿佛彩虹罩翠峰,

左腿盘坐右半伸,胸阔细腰微左倾。

左手胸前持蓝菊,右手搭膝赐福印,

通体透明散清香,光芒四射遍环宇。

记载

为了调化所有女性者,藏传佛教中相传接引佛左手发出绿光化现为圣者至尊度母,度母又幻化出百俱的度母,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度化众生。

很久以前彩光王国有一位慧月公主,她从小虔诚信奉鼓音如来,经过一千万亿年的供养与修行,她终于证悟了胜义谛。许多僧人劝她以男身来度化众生,但慧月公主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她说:以前的许多修行人都发愿以男身成佛度化众生,但我愿意以女身成佛利益众生。又经过漫长时日的苦行,她终成正果,名号为二十一度母

绿度母,是一位救世大菩萨,她坐在白色的莲花座上,依其本誓,是观世音菩萨因慈悲天下众生,伤心时掉下眼泪的变化身,所以是最慈悲的。

《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中说: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眼睛所放光明流现出来的。

《绿度母颂》记载:二十一度母是绿度母的不同事业所化现的佛母,绿度母则是二十一度母所有功德的总摄聚集。

《度母本源记》记载:观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普救了无数众生,可是有一天,菩萨用她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双眼流出眼泪,眼泪变成了莲花,莲花又变成了绿度母,接着又变出了二十一尊度母。

相传,白度母和绿度母是观音菩萨的两滴眼泪所化现,绿度母是观世音菩萨右眼眼泪所化。大悲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救度众生,但是众生仍然常溺五欲生死苦海、轮回六道受无量诸苦,菩萨因为悲悯苍生而不由得悄然落泪,当此之时左眼的眼泪顿时变现出白度母,右眼的眼泪变现出绿度母,各自合掌恭敬向观音菩萨同声说道:“菩萨,您不要担心,我等誓度一切流转生死苦海的众生,为菩萨分担救度众生的悲愿。”因此,二十一度母是观音悲泪的化身。

在藏地历史上,尼泊尔尺尊公主白度母的化身,汉族文成公主是绿度母的化身(另有一种说法是:赤尊公主为绿度母化身,文成公主为白度母化身,实际从各方翔实资料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第二种说法很可能是语误,但为公正起见而不偏颇,两种说法皆予保留)。有关资料记载,藏王松赞干布去世前,圆满安排了西藏自治区的国事,对未来的重大事情进行了授记。然后藏王用右手为赤尊公主摸顶,结果赤尊公主变成了一朵白色的八瓣莲花,莲花中现出白度母的标志。藏王又用左手为文成公主摸顶,结果文成公主变成了一朵绿色的十六瓣莲花,莲花中现出绿度母的标志。最后藏王仰望自己的本尊——十一面观音像,随即与两朵莲花一起化光融入观音像。

三义

“绿”是春天的颜色,代表万物生生不息的滋长之气,蕴含一片新生的契机。

“度”是度化,自度而度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助人工作的本质。

“母”是德行。是以母性的厚德之道与本源的根性,来表现大千世界的涵容心。

绿色的密义

纵观历代以来,在一般藏传佛教中相传,装塑佛祖的金身,悉以金色表显佛祖至尊至贵的圣德,而何以密宗传承的法轨中,绿度母却以全身绿色来化现、示导呢?

这是自古迄今一般密乘的行者,在修习仪轨、念诵咒法之时,所难以明证破解的疑题。兹略释其义,提供诸位大德参考:

绿色为草木生长的本色,蕴育着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机与妙趣活力。因此,有形的绿色喻义:

大自然界的顺调,四时的分明,节气的调合,雨量的充沛。由于具足水份、灵气,因此遍地尽是灵明的净土,妙不可言。盖在温润、肥沃的绿地上,方可滋长一切的草木丛林与花种果树。放眼一看,满山遍畴尽是青翠茂绿的风光景色。

因此,在密乘传承仪轨中,以“绿”色表喻不失无缺;完整圆足的微妙功德。

度母的密义

“度”约理而言,喻示着:救拔、度脱、度化。由自度而度人,由利己而利众,自化而化人。

“母”喻义着:母源、生源;本源具足,则能化现万千。

总义

绿度母之胜妙法义喻义:唯一严持戒律,净化六根;修德行善,饶益有情;具足威仪,庄严身心的性德。故堪为成就具足,圆满功果的根本母源之代表。

再者,绿度母以女身慈悲护众的胜妙因缘应化度世,因此藏传佛教中相传他是观世音菩萨的悲泪所化生,也是清净莲花所化现而成。全身以有形的绿色示喻着;他有如绿地肥壤一般的慈德,心地善好善妙;具足养份、灵气而生长万物。似如圆具纯净的善德资源,可润泽于众,慈悯饶益于人;令一切众生乐于亲近供养,得到自然的欢喜、满愿。

圣迹

尼泊尔圣地帕平诸圣迹

尼泊尔帕平(Pharping),藏语:扬勒雪。

帕平主要是莲师修持金刚橛(普巴金刚)成就的圣地,以莲花生圣迹而著名,莲师在此修行时所留下的珍贵手印、脚印,为后世参访者增添了无尽的信心以及修行的愿力。。

到了帕平后,顺着朝圣的阶梯上去,第一个就会见到度母圣地的殿堂,在一处山洞岩壁中,有一尊自然浮出的绿度母浮石,这便是神奇的自生度母像。

这里曾经因为一位1930年出生的格鲁派活佛珠脱仁波切于此精进修持“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禁饮食斋闭关法门”,所以在石壁上自然产生绿度母像,据说绿度母像至今还在不断成长,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绿度母像也愈来愈清晰。据说珠脱仁波切在西藏时,曾经被关了三年,有次监狱的人连续七天不给仁波切食物和水,仁波切由于精进修持度母法门,所以不仅没有饿死,精神反而更好。

广仁寺度母显灵:

汉地唯一绿度母主道场----西安广仁寺。

唐朝的时候,藏王松赞干布噶尔·东赞长安,向唐朝求亲。当时,噶尔东赞带了一尊用六公斤黄金造的绿度母像,作为给李世民的礼物。通过噶尔东赞的努力,唐太宗答应了这门亲事,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文成公主入藏前,请求唐太宗将供在开元寺的国宝——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带到藏地。唐太宗虽然有点不舍得,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尊释尊像被带到藏地后,供在大昭寺,到目前为止,每天朝拜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这尊佛像被带走后,佛像的莲花座依然留在开元寺。后来,藏王送的二十一度母像也被供在开元寺。有一次,唐太宗到开元寺,看到空着的莲花座,心想:在莲花座上供什么佛像好呢?这时,那尊度母说话了:“皇上,您不必供其他佛像,就由我来替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吧。”于是,李世民就将度母供在了释尊的莲花座上。公元1703年,康熙巡历到西安市,在西安修建了广仁寺,将开元寺的这尊度母像以及巨光天母像和一髻天母像改供在广仁寺。于是,广仁寺就成了汉地唯一的度母伽蓝。在汉地寺庙的大雄宝殿里,全部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而广仁寺的大雄宝殿里却供着二十一度母

阿底峡尊者与度母授记

阿底峡到藏地弘扬藏传佛教,这也和度母分不开。尊者在世时代,藏地正处于前弘期和后弘期之间,为了在藏地弘扬藏传佛教,藏王派人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一开始尊者没有答应,但藏王反复派人迎请,最后尊者问度母:“我去藏地能否利益众生?能否满足藏王的心愿?对寿命有没有障碍?”度母说:“你如果去藏地,必定能利益众生,藏王也一定会欢喜,因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弘扬大乘佛法。但如果去藏地,你会少活二十年。”得到度母授记后,尊者牺牲了自己的长寿,毅然前往藏地弘扬佛法。

临入藏前,度母给阿底峡尊者授记,将来会摄受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居士(仲敦巴)。尊者到藏地后,遇到仲敦巴的前一天晚上,度母又授记:“明天有一个居士会拜见你,你一定要摄受他。”第二天,尊者一直在家等候仲敦巴,可是等了很久,仲敦巴还没有来。尊者心想:度母不会骗我吧?不久,有一个人请尊者应供,尊者应供时还惦记着仲敦巴,他把食物分成两份,一份自己食用,另一份留给仲敦巴。可是直到应供结束,仲敦巴还没有来。其实这个时候,仲敦巴也在到处打听阿底峡尊者。最后,阿底峡尊者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仲敦巴。

拉萨大昭寺度母显灵

在藏地,也有很多度母显灵的公案。大昭寺有一幅庄严的度母壁画,这幅壁画中的度母就曾经显过灵,很多人都对她贴金、供养。据说,八思巴大师曾经去大昭寺拜佛,在经过这幅壁画时,他把一条哈达搁在地上作供养。这时,壁画中的度母开口说:“你把哈达供上来,不要放在地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