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
(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 ),又名花鲢、胖头,是鳙属的一种鱼类。鳙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后被引进到世界其他国家,并在欧洲、北美和中亚建立了生殖种群。鳙是中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俄罗斯和欧美国家的重要养殖对象,具有食物链短、成本低和市场价格好等特点。鳙富含有益脂肪酸和人体所需的,且软腭组织和唇部松软肥厚,是一种美食;亦可入药,主治风寒头痛,中焦虚寒,食少乏力,肾虚下寒,高血压病,老年痰喘。但在北美,由于鳙在当地水体中种群泛滥,不但与当地多种物种抢夺食物,而且会破坏水生植物,影响生态平衡,从而被视为入侵物种。
鳙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喜在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的水体中生活;性温驯,行动迟缓,受惊也不逃窜;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也吃少量浮游植物;洪水泛滥时向河流上游进行长距离迁徙,在秋冬季节,幼鱼和成鱼分别形成独立的鱼群,并向下游迁徙到河流主干道越冬。鳙体长可达146厘米,体重可达60千克。头大,前部宽阔,头长大于体高。口大,吻短而圆钝。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
由于过度捕捞和河流改造导致的栖息地的丧失,野生鳙的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但缺乏关于该物种种群规模、种群趋势,以及自然分布范围内的威胁相关的信息,于2010年被列入《》ver3.1-数据不足(DD)。
历史演化
鳙起源于2500万年前,在中国又称为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养殖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湖北、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江西省等省,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现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保障性主导品种。
研究发现包括鲢鱼、鳙鱼和草鱼、团头鲂[tuán tóu fáng]在内的东亚鲤科鱼类在920万年前左右分化出来,这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时间接近,因此科学家们推测高原隆起可能对新种群分化和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形态特征
鳙体侧扁;头部极大且圆,前部宽阔,眼位于头的下半部;吻短而圆钝,口大而无须,同时口裂向上倾斜,上唇中间部分很厚;背部呈暗黑色,分布着不规则的深色斑块;腹部为灰白色且呈圆滑状;尾鳍呈叉形。背鳍硬棘3枚;背鳍软条7枚;臀鳍硬棘1~3枚;臀鳍软条12~14枚;各鳍呈灰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呈叶状的鳃耙数目较多,排列极为紧密但不连合。平均体长60厘米,不少鳙体长可达112厘米,有纪录的最大体长可达147厘米;由于生长迅速,3龄鱼体重可达4~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0千克。雄性成体的胸鳍前面几根鳍条上缘各具有1排角质“栉[zhì]齿”,雌性无此性状或只在鳍条的基部有少量“栉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分布极广,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流域均有分布,但在黄河以北各水体的数量较少,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为人工迁入的养殖种类。同时该鱼已引进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
栖息环境
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内,栖息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鳙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野生鳙在每年洪水开始泛滥时(每年4~7月,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向河流上游进行长距离迁徙。在秋冬季节,当温度下降到10°C时,幼鱼和成鱼分别形成独立的鱼群,并向下游迁徙到河流主干道较深的水域越冬。
觅食行为
鳙从幼鱼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属滤食性,以细密的鳃耙滤食浮游动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研究表明,在较热的水域和温暖的环境中,鳙的进食量更大,并可能长成巨型鳙。在泰国,法国和美国南部各州等气候温暖的地区,鳙的体型会比其他地区的大得多。
当冬季水温降低时,鳙的代谢率会降低,其活动也会相应减少,食物的消化速度也会减慢。因此鳙在冬季的觅食活动少于其他季节。
生长繁殖
生长
雄性通常比雌性早一年达到成熟,成熟时的年龄因条件而异。雌鳙在中国长江流域一般5龄成熟,此时体长约85厘米,体重约10千克。所在地纬度越低,成熟年龄越小。
繁殖
鳙通过产卵进行繁殖,首次产卵时间为5~6龄,此时体长为55~70厘米,体重为5~10千克。在亚热带地区产卵较早,首次产卵年龄更小。每年洪水泛滥,水位上升(每年4~7月,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时产卵,产卵时位于上层水域或者水面。如果洪水水位降低,则停止产卵,并随着水位的升高再次开始产卵。
洪水泛滥的持续时间即产卵期,雌性鳙在产卵期产卵多达110万个。卵呈淡黄色,透明,并在开阔的深层向下游漂流。当水温为19.4~21.2℃,从卵裂至孵出历时约40小时。刚孵化出的仔鱼长7~8毫米,尾部较长接近全长的1/3。孵出后2~3天,全长7.5~9.3毫米,头圆,眼间距宽,体侧出现稀疏而呈花状的黑色素。孵出后4~6天,发育出鳔1室,体长8.1~10.5毫米,卵黄尚未吸尽,开始自主摄食。
如果河流流量受阻或可用漂流河段太短,卵就无法漂流足够长的时间,也就无法发育。产卵结束后,成鱼离开产卵地,迁徙回原栖息地。幼鱼则顺流而下,栖息在水流较小的河漫滩、湖泊等水域。
养殖技术
鳙一般选择与其他鱼类进行套养,加之鳙是滤食性鱼类,所以适当数量的鳙可以优化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比例,从而提高溶氧以满足主养鱼正常生长的条件。但套养鳙的数量需要适量,否则适得其反。因此目前鳙养殖较多是以套养模式进行,每亩放养50~200尾,用于调节水质,而不专门投喂鳙饲料。
在鱼苗的选取上,选取体质良好的鳙鱼苗。另外由于是套养的养殖模式,工作人员在放养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鱼苗的种类进行仔细核查,搭配好各鱼苗的种类和规格。
鱼苗的投放方式主要有两种,分为一次性投放和多次缓投放。其中在保证鱼塘全面消毒完毕的条件下,要第一时间进行一次性投放,而多次缓投放要注意对时间和投放量的控制。
鳙鱼鱼苗在饲养过程中要秉承“早放养,早开食”的原则,在饲养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池塘进行巡查,密切关注鳙在池塘当中的活动状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饲料投喂。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养殖饲料主要是水草、旱草、谷物以及复合型饲料等等。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自20世纪下半叶起,研究人员观察到野生鳙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内显著下降。鳙原产于中国中部和南部,目前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并实现了近乎全球的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中亚都有该种群。
致危因素
在其原生分布范围内,鳙的主要威胁来源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河流改造,例如水坝、堤坝和水闸建设以及将河漫滩开垦为农田等。
保护举措
对于人工养殖的鳙,清除水库中的野生鱼类及其他有害生物,为鳙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需要洄游的野生鳙,修建洄游的通道,以抬高水位和减缓流速,便于其洄游产卵;同时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放回河道,弥补因水利设施减少的鳙。
保护级别
鳙于2010年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状态为数据不足(DD)。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鳙是中国一种重要的商业鱼类,其渔获量很大,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鳙生长速度快,疾病少,易饲养,塘养2龄可达0.8~1.5千克,经济价值较高,因此在中国被广泛人工养殖。
食用价值
鳙富含有益脂肪酸和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适量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清蒸、红烧、砂锅鱼头或煮味噌皆适宜。
药用价值
鳙主治风寒头痛,中焦虚寒,食少乏力,肾虚下寒,高血压病,老年痰喘。
物种危害
鳙在北美被视为入侵物种,鳙在当地水体中种群泛滥,并与许多当地物种抢夺食物,已经对许多当地物种构成严重威胁,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另外鳙在寻找食物时,会将水底的水生植物连根拔起并进行破坏,对水域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鳙还会搅动水底含磷的沉积物,从而破坏水的清澈度,从而加剧藻华。
参考资料
Bighead Carp.iucn.2023-11-25
Aristichthys nobili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1-25
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5
鳙.台湾物种名录.2022-11-10
鳙.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10
鳙.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2-11-10
四大家鱼.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5
鳙.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25
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5
fish base.鳙.fishbase.2022-11-10
What Do Carp Eat? 9 Foods In Their Diet.AZanimals.a-z-animals.2022-11-10
国家地理.鳙的入侵.nationalgeographic.2022-11-10
Discover The Largest Carp.AZ animals.a-z-animals.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