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瓜头鲸

瓜头鲸

瓜头鲸(学名:Peponocephala electra)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偶蹄目齿鲸海豚、瓜头鲸属。它们的个头很小,体型健壮,头部呈三角形,吻突极短。成体身长2-2.75米,体重70-225千克。体色灰黑色,背鳍高耸,鳍肢较长、末端尖锐,尾鳍有力。

瓜头鲸生活在全海域中低纬度地区,在大陆架水域及近海水域很少见到它们。一般在岛屿附近会发现它们的踪迹,例如夏威夷、波利尼西亚或者菲律宾群岛等地。

2019年瓜头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但需要予以关注。2021年列为中原地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瓜头鲸有一个三角形的头和与其他海豚相似的身体,吻部较圆,吻突极短,上下颌各有40-52颗锋利的尖牙。雄性个体的额隆比雌性更为突出浑圆。和许多现代鲸目一样,瓜头鲸的前三节颈椎愈合,所以它们无法做出抬头或者扭头的动作。

瓜头鲸成体身长2-2.75米,体重70-225千克,雌性略小于雌性。瓜头鲸的体形健壮呈纺锤形,背鳍大而呈镰状,相当于体长的1/10,鳍肢前缘较平直,末端较尖,长度为体长的1/6-1/5 ,尾鳍较宽,相当于体长的1/4。

瓜头鲸刚出生时大约1米长,7岁左右成年,寿命大约45岁。

较大个体的瓜头鲸嘴唇及下颌尖端往往有一圈白色花纹,体色从黑褐色到黑灰色。瓜头鲸身体上有一条从头部延伸到背鳍后的深色区域,颜色是全身最黑的。眼部也有类似的深色区域,像戴了一个黑色面具。 和许多领航鲸属亚科的成员一样,瓜头鲸的喉部有白斑,两胸鳍之间是形状像船锚的淡色区域,同色区域向后延伸到腹部,在生殖器和肛门附近面积较大。

物种学史

命名

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在1846年最早为瓜头鲸命名。

分类

最早的瓜头鲸标本于1841年在夏威夷被发现,开始人们认为它和斑纹海豚类似,并被列入该属,但后来发现它们具有独特性,最终于1966年被列入单独的瓜头鲸属。瓜头鲸是以“鲸”命名的物种里个头最小的物种之一。已知瓜头鲸属只有瓜头鲸这一个物种。

瓜头鲸和小虎鲸以及伪虎鲸形态类似,分布区域也大体一致,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伪虎鲸的个头比侏虎鲸及瓜头鲸要大一倍以上,体长可达6米,另外背鳍相对更小、位置靠后,比较容易分辨。

瓜头鲸和侏虎鲸在野外容易混淆,尤其在远距离观测时区别两者存在一定难度。瓜头鲸和侏虎鲸体型类似,但瓜头鲸相比侏虎鲸头部更尖,雌鲸及幼鲸吻突较为明显,鳍肢尖端更尖,背部的深色区域面积也更大。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牙齿和骨骼,瓜头鲸的牙齿纤细,上下颌各有40-52颗;而小虎鲸牙齿粗壮,数量也要少很多,上下颌只各有16-26颗。瓜头鲸的脊骨数量有80余块,侏虎鲸的脊骨数量只有70块左右。

一般来说侏虎鲸群个体数量较少,一般群体规模在12-50头左右;而瓜头鲸群个体的数量要多得多,一般群体规模100-500头左右,甚至可以达到2000头。另外瓜头鲸平时的游速也要明显快于侏虎鲸。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瓜头鲸主要分布在全球北纬40度到南纬35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海域。

栖息环境

瓜头鲸主要栖息在远海,平常在大陆架水域及近海水域较为罕见,远海岛屿附近的海域更容易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2008年4月至12月,科学家在夏威夷附近的瓜头鲸身上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发现它们的移动轨迹正好在夏威夷主要岛屿附近的几个涡流附近。

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瓜头鲸的游泳能力很强,也很善于潜水。它们的游泳姿势和海豚类似,经常跃出水面。在小型海豚中,瓜头鲸的深潜能力较强,很轻松就可以潜到250米,最高潜水记录是470米。但来自夏威夷外海的研究显示瓜头鲸一般白天在靠近海面的地方休息、社交,而在晨昏及夜间会频繁潜入较深的水层摄食。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例如各种头足纲和小型洋中间层鱼类,会在进行昼夜垂直迁徙。瓜头鲸的主要猎物一般白天在400-700米的海洋中层躲避捕食者,其深度超出了瓜头鲸身体能力所能触及的范围,到了夜间则在夜色的掩护下上浮至较浅的深度(95-200米)摄食。瓜头鲸的活动习性也与其主要猎物的迁徙习性相对应,白天主要在海面活动,而清晨、黄昏和夜间则主要在150-300米深的水层活动,与其猎物的活动节律相吻合。

社交

瓜头鲸总是集群生活,群成员平均在100-500头左右,最大的群有2000头。每个群体都有年长的雌性担任领导,属于典型的母系社会。瓜头鲸群中通常雌性居多,而成年雄性会加入不同的鲸群,并会在不同的鲸群之间游走。基因研究显示瓜头鲸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比较普遍,因此可以得出瓜头鲸对自己母系家庭的眷恋程度较其他海豚来说相对较低,个体在不同群体之间游走的情况比较普遍。瓜头鲸的社会性很强。它们喜欢用胸鳍抚摸彼此表示亲近,或者快速游动追逐,不时地还会跃出水面。这一习性和长吻原海豚以及其它海豚类似。

瓜头鲸经常和其他鲸目混群,如长吻原海豚、宽吻海豚糙齿海豚白吻原海豚短肢领航鲸等,尤其和与其习性相近的沙捞越海豚混群较多。

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西亚,人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宽吻海豚家庭。包括一头成年雌性宽吻海豚,一头幼年雌性宽吻海豚,还有一头被收养的瓜头鲸幼崽。

雌性海豚一般只照顾一个幼崽,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例正在照顾自己幼崽的海豚收养其他幼崽。收养事件过去一年半后,幼年宽吻海豚开始独立生活。又经过一年多,长大的瓜头鲸才最终离开了照顾它的雌性宽吻海豚

声音

瓜头鲸会通过声音来传达信息,也会通过声音来进行回声定位。通过监听和记录,研究人员采集了1400多个瓜头鲸发出的声音样本进行分析。他们发现生活在夏威夷附近的瓜头鲸至少有36种可辨认的独特叫声,这些声音包括咔哒声、爆鸣声和哨声。而其中咔哒声和哨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食性食物

瓜头鲸的主要食物是各种远海洋表层和洋中层的小型头足纲和小型鱼类。在夏威夷外海对瓜头鲸胃中内容物的研究发现,它们的食物85%以上都是各种鱿鱼和其他头足类动物,种类多达26种,其余15%包括各种鱼类和一些零星的甲壳亚门

天敌

瓜头鲸的潜在天敌包括虎鲸和大型鲨类。和很多热带鲸类一样,瓜头鲸偶尔也会被小型寄生性鲨鱼——达摩鲨咬伤。

繁殖

瓜头鲸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远海开放水域,因此很多关于它们的繁殖研究都依赖于观察新生小鲸和对搁浅的个体(尤其是日本)的研究。加之瓜头鲸分布极广,不同地区的种群必然存在区域性差异,现有对于瓜头鲸繁殖行为的认知很可能存在一些偏颇。

现有关于瓜头鲸的生长和繁殖周期还比较局限。来自日本外海的一项研究显示雌性瓜头鲸平均在11.5岁,体长2.35米时达到性成熟;而雄性平均在16.5岁,体长2.44米时达到性成熟。但性成熟的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日本搁浅个体的研究,可以得出瓜头鲸的妊娠期约为12个月,每胎间隔约为3-4年。

瓜头鲸的产仔期似乎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已有的资料也并不指向一个结论性的答案。在日本外海,瓜头鲸的产仔期可能为4月到10月,并似乎以7月到8月为高峰。在夏威夷外海,新生的瓜头鲸幼崽在除了12月之外的每个月都有被观测到,并以3月到6月为高峰。在南半球瓜头鲸的产仔期似乎也很长,主要集中在8月到12月。

搁浅

瓜头鲸有时会被观察到大规模搁浅,通常受害者都有数十头乃至数百头。

夏威夷、日本东部、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马达加斯加、巴西和佛得角群岛都有瓜头鲸的大规模搁浅事件。其中在夏威夷的搁浅事件与美国军队声呐的使用有关,而在马达加斯加的搁浅事件与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用的高频多波束声呐有关。

也有研究表明搁浅时间与满月有某种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搁浅都发生在满月的时候。头足纲在满月时数量较多,而且靠近海岸,这可能是瓜头鲸搁浅的间接原因,但这还需要更多证据证实。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19年瓜头鲸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但需要予以关注。

2021年瓜头鲸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瓜头鲸种群总数目前(截止2017年)没有确切统计。

墨西哥湾东部有2200余头,大西洋西部和北部仅有零星个体。在热带太平洋地区至少有45000余头,其中菲律宾海域苏禄海东部有900余头,塔诺海峡附近有1300余头。夏威夷王国有两个已知的较大种群:大约450头居住在夏威夷群岛西北侧的浅水区(它们被命名为“科霍拉常住种群”),以及另外一个包括大约5700余头的较大种群,它们在更深水域的夏威夷主要岛屿之间移动。在印度洋西南部经常发现小群瓜头鲸。在南非莫桑比克海峡附近发现了三个包含瓜头鲸的较大群落,分别有97500余头、24300余头以及9500余头。由于瓜头鲸经常活动的区域大多人迹罕至,所以肯定还会有大量个体没有被发现。

致危因素

渔具伤害及误捕

由于生活环境、猎物种类相近,瓜头鲸经常会和像鲔鱼剑鱼这样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远洋鱼类混游。因此,瓜头鲸经常会被渔具误伤、误捕。莫桑比克附近海域以金枪鱼和旗鱼为目标的延绳钓渔业,以及菲律宾斯里兰卡加纳印度的流网渔业,都会偶尔捕获瓜头鲸。被渔网缠住的瓜头鲸即使得救,鳍也会受伤。而被金枪鱼钓钩弄伤的瓜头鲸多半难以幸免,它们的肉有时会被作为鱼饵使用。

捕杀

在斯里兰卡、加勒比海、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被捕获的瓜头鲸会被人类食用。而日本是现在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大规模捕杀海豚及小型鲸目的国家之一。在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每年的9月到来年的3月,至少有3000头海豚、瓜头鲸和领航鲸属在这里被屠杀。每年如此,从未停止。

2009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海豚湾》在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拍摄。被捕获的海豚和小型鲸类会由水族馆的海豚训练员优先挑选,用于展示和表演。没有被选中的会被赶入一个三面环山的狭窄海湾

经过一夜的囚禁后,海湾中所有的海豚和鲸都会被屠杀。渔民使用鱼叉、镰刀、铁钩把海豚和鲸杀死,然后用铁钩把它们钩上船。被杀害的有宽吻海豚领航鲸属和瓜头鲸。

塑料农药和重金属

塑料碎片、石油泄漏和海上工业废物倾倒产生的污染物,以及陆地来源的农业污水,可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累积,并对瓜头鲸构成威胁。

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多氯联苯(PCBs)等环境污染物、滴滴涕(DDTs)和六氯环己烷(HCHs)等有机氯农药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等有机溴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亲脂性脂溶性),容易在瓜头鲸的鲸脂中积累。在高浓度下,这些污染物会干扰瓜头鲸的身体健康、激素水平,并影响免疫和生殖系统。体内污染物水平高的雌性瓜头鲸可以通过胎盘或哺乳将污染物从母体传递给幼体,导致幼鲸发育不良乃至死亡。通过对在日本和其他地区搁浅的瓜头鲸的鲸脂提取样本发现,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和氯丹相关化合物(CHL)的含量增加,汞含量也远远超过了安全含量标准。

噪声

瓜头鲸容易受到人为噪声的影响,包括军用的声呐,以及地震调查和高功率多波束回声测深仪的噪声。前面提到的大量搁浅事件也与声呐有关。瓜头鲸对中频声音振动(1-10 kHz)最为敏感。渔民会利用瓜头鲸的这一特点,敲击伸入水中的铁管发出噪音来驱赶或者捕猎瓜头鲸。

救助措施

在美国夏威夷2004年7月发生的瓜头鲸搁浅事件中,志愿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安抚措施,他们把困在海湾浅水中28个小时的一群瓜头鲸送回了深海中。

由于瓜头鲸体重较轻,即使搁浅在岸上,救助及时的话,也可以有较高几率救助成功。

2021年7月6日8时许,中国浙江省台州头门港海域北洋坝滩涂上,十二头瓜头鲸搁浅在了滩涂上。

在各方人员全力救助下6头瓜头鲸获救回归海洋,5头不幸去世,还有一头身体虚弱的个体在中国浙江省沿海养殖基地休养,最终返回海洋。

参考资料

..2022-11-17

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_部门政务_中国政府网.www.gov.cn.2022-09-11

..2022-11-10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10

..2022-11-10

..2022-11-17

Dolphin mom adopts whale calf—a first.Animals.2022-09-11

..2022-11-17

..2022-11-09

..2022-11-17

..2022-11-10

..2022-11-10

台州全力救援12头搁浅瓜头鲸--中国台州网.www.taizhou.com.cn.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