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狮
北海狮(拉丁学名:Eumetopias jubatus),又称北太平洋海狮、斯氏海狮、海驴,是体型最大的海狮科动物。成兽体重350~1120千克,体长2.3~3.4米。两性体型差异显著,成年雄兽的体重通常是同龄雌兽的三倍,且体长比其长20%~25%。北海狮体形瘦长,面部宽短,眼眶大,触须长,耳廓相对较短并紧贴在头部两侧;前后肢均为鳍状,鳍肢各趾的长度不等;身被短毛,仅鳍肢末端裸露;体毛呈黄褐色,背部毛色较浅,胸部及腹部色深,鳍肢为对比鲜明的黑色。
北海狮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其在世界国家范围的分布区包括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美国的北太平洋海岸。北海狮主要栖息于海滩和岩石海岸线,活动范围一直延伸至外大陆架和陆坡,并会进入较深的远洋带海域。主要以多种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北海狮妊娠期长达12个月左右,每胎仅产1仔,偶产双胎。3~6岁可达性成熟阶段。平均寿命为20~30年。
北海狮经过海军的专业训练后可用于代替潜水员打捞海底遗物、火箭和深水炸弹等,还能进行水下军事侦探和海底救生活动,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
2016年2月4日,北海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近危物种(NT)。2021年2月5日,北海狮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北海狮是体型最大的海狮科动物。成兽体重350~1120千克,体长2.3~3.4米。两性体型差异显著,成年雄兽的体重通常是同龄雌兽的三倍,且体长比其长20%~25%。北海狮体形瘦长,面部宽短,头颅部大而圆,眶间部长而窄,吻突部短而粗。北海狮大多无明显的额部,因此其头顶与吻突之间分界不明。北海狮眼眶大,触须长,耳廓相对较短并紧贴在头部两侧。第一、第二上门齿具横沟,上颌的第四与第五后犬齿之间的齿隙较宽,约等于2枚齿的宽度。前后肢均为鳍状,前肢较后肢长且宽。鳍肢各趾的长度不等,前肢第一趾最长,其余趾退化;后肢的中间三趾较外侧趾短而小,但具爪。
北海狮身被短毛,仅鳍肢末端裸露。体毛呈黄褐色,背部毛色较浅,胸部及腹部色深,鳍肢为对比鲜明的黑色。与大多数鳍足类动物不同,当身体潮湿时,北海狮体色变淡而呈灰白色。
成年雄性北海狮有着区别于雌兽与幼兽的显著特征。其前额部通过颅骨矢状脊的发育而突出,且颈肩部生有较长而粗的浓密鬃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北海狮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自加利福尼亚州向北至白令海,向西沿阿留申群岛至堪察加半岛,向南至日本北部。在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以北的白令海峡以及加拿大波弗特海的赫歇尔岛也有分布记录。
北海狮在世界国家范围的分布区包括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美国的北太平洋海岸。在中国和朝鲜也有其游荡种群的分布记录。
北海狮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大洼区二界沟镇的渤海海域以及江苏省连云港市和启东市吕四港的黄海海域。其中,1966年4月6日在吕四港的分布记录是北海狮在中国沿岸出现的首次记录,也是其在亚洲侧大陆沿岸最南的记录。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北海狮主要栖息于布满沙子的海滩和岩石海岸线,活动范围一直延伸至外大陆架和陆坡,并会进入较深的远洋带海域,活动半径约37公里。北海狮时而在海冰上活动,时而会进入海湾和河口追逐溯河而上的鱼类。除在繁殖期内,北海狮常常四处迁徙觅食,并无固定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北海狮大多在接近海岸线的大陆架海域觅食,常聚集在拖网及三文鱼流刺网等作业点周围,摄食上网的捕获物。成年雌兽在冬季会长途迁徙至远洋觅食,觅食区域向西最远到中国,向北最远到波弗特海的赫歇尔岛,向南最远到南加州。哺乳期的雌兽主要在夜间觅食,繁殖期结束后,则无论昼夜。
北海狮通常采取整体吞咽的方式进食,主要以多种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例如太平洋鳕鱼(Gadus macrocephalus)、鲭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和鱼( Clupea pallasi)等,还有鱿鱼(a 枪乌贼)、章鱼(Octopodidae)、双壳类动物和腹足类动物。成年雄兽还会捕食幼年的北方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港海豹(Phoca vitulina)、环斑海豹(Pusa hispida)以及海獭(Enhydra lutris)。
防御行为
北海狮的已知天敌有太平洋鼠鲨(Lamna ditropis)、虎鲸(Orcinus orca)、太平洋睡鲨(Somniosus pacificus)和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
北海狮的听觉与嗅觉十分灵敏,其胡须的基部布满神经,不仅有极强的触觉功能,还能感受到外界传来的声音,并且能在7.6米深的水下分辨出两个相似的物体,精确程度达正负4厘米。在岸上活动的北海狮一旦察觉到危险声响,便会立刻跳入海中,潜水躲避。在两分钟内,成年雌兽可潜至200米深处,冬季可潜至更深;1龄仔兽最大潜水深度约为140米。此外,北海狮群体在睡眠时,会留有1~2只个体保持警戒,主要通过听起来像咆哮的低频发声,及时向同伴传递危险信号。
集群行为
北海狮多营群居生活,主要聚集在饵料丰富的地区。在繁殖季节,北海狮成领域状态聚集,集群由占据统治地位的雄兽与10~15左右的雌兽组成;而在非繁殖季节,通常由2~12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在海上组成小集群,偶尔可见数百至上千头北海狮在陆岸聚成大群。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北海狮仔兽通常于5~7月间出生。初生的仔兽平均体长1米左右,体重16~23千克,身具密集的棕色绒毛,大约在6月龄时脱换。仔兽出生即可睁眼活动,但不会游泳,只能待在岸上的巢穴中,由母兽进行哺育。母兽通常1~2天才哺乳1次,但由于乳汁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达52%,因此仔兽生长发育快速,在2~8岁时可达性成熟阶段。但由于繁殖地的激烈竞争,雄兽通常要到8~10岁之后才能成功繁殖。北海狮平均寿命为20~30年。
建群交配
北海狮的繁殖场所通常在白令海的普利比洛夫群岛、康曼多群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湾和勘察加沿岸等地。该种群的繁殖系统为一雄多雌式。在春末和夏季,成年雄兽陆续到达繁殖地后会各自占领一块区域,并通过发出强大的深吼声来维持领地的占有权,等待雌兽的到来。5月末~7月初,由占据统治地位的雄兽与10~15只雌兽组建繁殖群,待雌兽产仔2周后进入发情期即开始交配。雄兽每天可交配多达30次,并在整个繁殖期都停止进食。
产仔哺育
雌兽受孕10个月后胚泡才植入子宫内膜,妊娠期长达12个月左右,每胎仅产1仔,偶产双胎。雌兽产仔后,会与仔兽共同生活7~10天,然后开始于夜间外出觅食,以维持自身生存并保证有充足的乳汁哺育仔兽。外出时长通常持续18~25小时,随后母兽会回到巢穴继续哺育仔兽。大多数仔兽在1龄左右断奶,但母兽可继续哺育仔兽长达3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20世纪70年代,人类停止了对北海狮的商业性捕猎以后,其种群数量并没有增加。可能的原因有商业捕鱼导致北海狮的食物资源减少、环境变化以及天敌虎鲸对北海狮的捕杀增加等。在1960~1989年期间,北海狮的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106000~118000只。1992年在阿拉斯加湾和白令海,约有27286只北海狮,到1996年只剩22167头,比80年代末减少了约1/3。但在世界多国设置禁猎区并对北海狮的栖息地进行保护之后,该种群数量整体保持稳定并呈上升趋势。2015年全球北海狮的数量约为160867只。
保护级别
军事价值
北海狮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毛较短,四肢为鳍状,故其在水中活动敏捷,经过海军的专业训练后可用于代替潜水员打捞海底遗物、火箭和深水炸弹等,还能进行水下军事侦探和海底救生活动。
相关知识
化石记录
基于39组对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CT扫描数据的双变量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日本石川县金泽地区(Kanazawa)的上更新世(距今约12.6万~1万年)地层出现的下颌骨化石标本与现存的雄性北海狮个体几乎没有差异。由此,该化石也被科学家确认为北海狮的定种化石。这是截至2020年所发现的该物种最古老的化石记录。
参考资料
北海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4-11-0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4-11-08
北海狮.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01
北海狮.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2022-11-01
Eumetopias jubatus.Encyclopedia of Life.2022-11-0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