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十二因缘
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开始宣扬他所体悟出来的“佛法”,其最初说法史称“初转*轮”。“初转*轮”的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这也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简介
人、世、事、物万法,一切都是变幻不定的,生生灭灭,所以名之为“无常”。人生一切,纯苦无乐,因此名之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为“空”。而且分析身心,乃至世界,其中毕竟没有我们的存在,所谓世界身心,但为我的所依,并非我的真实,又名之为“无我”。因此综观人生世界,名之为“无常”、“苦”、“空”、“无我”。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称为“四谛”、“四真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四谛”也就是佛教中四种最基本的道理和真理。“苦谛”指人生是一个苦海,“集谛”之“集”是“集起”的意思,说明人生所以是苦海的原因,“灭谛”是指人生摆脱了各种烦恼痛苦之后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道谛”指修行的道路和方法。
十二因缘首先从无明开始,无明就是不明根本,不知其所来的意义,普通人们对于生命或心灵意识活动的源泉,都是一本糊涂,不明究竟,反之,就是明自觉悟而得其究竟了,可是一切众生,都从无明而来,所以姑且裁定以无明为开始的因。首因无明而发生第二相互关系的行,行就是动能的意思。第三因行而有识的作用,识是基本能思的潜力。第四因识而构成名色。第五因名色而生起眼等六根与色等六尘进入的现象。第六因六根而发生接触的感觉。第七因触而引起领受在心的感觉。第八因受而发生爱欲的追求。第九因爱而有求取的需要。第十因取而有现有的存在。第十一因有而成生命的历程。第十二因生而有老死的后果。复因老死而转入无明,又形成另一因缘的生命。
无明循前列循环因缘的次序,而互为因果,因此生生灭灭,如环的无端无尽,虚妄相续,建立一个幻化的人生世界历程的现象,同时,又用这一法则,说明物理的,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段时间中,说明生命延续的法则,扩而充之,又可用与对空间时间的解释。
1、苦谛
在佛教看来,人所居住的世间,称为“娑婆”。“娑婆”即“堪忍”的意思,意谓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时时处处充满痛苦,必须安忍十恶,忍受三毒以及种种烦恼痛苦,才能生存下去。佛教所说的苦,种类很多,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所谓二苦指“内苦”和“外苦”。《大智度论》卷十九说:“二种苦,内苦、外苦。内苦有二种,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心苦者,忧愁、、怖、嫉、疑,如是等,是为心苦。二苦和合,是为内苦。外苦有二种:一者,王者胜己,恶贼、师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风雨、寒热、雷电、霹雳等;是二种苦,为外受。”也就是说,所谓“内苦”是指身体的病痛和心理、情感方面的痛苦;所谓“外苦”是指包括来自外界的各种灾难祸殃。所谓“三苦”,一是“苦苦”,即遇到苦恼、苦难的事情,譬如饥渴、寒热等逼迫而产生的痛苦;二是“坏苦”,即乐事等变迁,如富贵转跌为贫贱等而产生的痛苦;三是“行苦”,是指事物迁流不住而引起的痛苦感受。所谓四苦是置生、老、病、死四苦。所谓五苦,是将生、老、病、死苦合为一苦,再加上“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在佛教中,最常说的是“八苦”。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生苦虽然不为自身所知晓,但考之于旁人,则很容易了解。十月怀胎,犹如地狱,母亲喝汤,胎儿在母腹中备受煎煮。出生之际,冷气热风触身,犹如火烧刀割,婴儿坠地,呱呱大哭,乃是肉体上种种痛苦的自然反映。
第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衰老是任何人所无法避免的。而人一旦衰老,牙齿动摇,白发苍苍,视觉茫茫,听觉嗡嗡。加之,长期劳累,弯腰驼背,肌肉松弛,神智昏迷。对于女人,除了生理痛苦之外,更有青春易逝的痛苦,昔日明目皓齿,今日齿摇发落;昔日倾城倾国,今日老态龙钟。衰老,固然使人感慨,但又有谁能使青春永驻呢?
第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人自呱呱坠地,就与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等,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等,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谁能够保证自己一生都不得病呢?
第四,死苦,即面对死亡的痛苦。宇宙万象,生、住、异、灭,永不停息。山峰岩石,寿命也有尽头。一个血肉之躯,到底能够支撑多久呢?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世间万物,安有例外?人于死后,固然万念俱灭,但人之将死,四大分离,呼吸急促,千言万语,欲吐不能。这时,儿孙环绕,生离死别,凄楚难言。
第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痛苦。生离死别,人间惨事。中年丧子,固然万分悲痛,即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分离,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也难于终生相守,更何况其它呢?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法避免的。
第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相遇的痛苦。此苦与“爱别离苦”相对。与意气相投的友朋,海誓山盟的恋人,由于种种原因,终须撤散相反,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者利益冲突,两不兼容的人,偏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样的人,若能终生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人事问题,纷繁复杂,不是冤家不聚首,在某些情形下,愈是互相怨恨的人,愈容易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象永远摆脱不掉,这怎能不令人苦恼万分呢?
第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能遂愿的痛苦。想获得一件东西,经济条件达不到;想谋求一个职位,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还有,即便是有些愿望实现了,第二个愿望又会随之产生,山谷易平,欲壑难填,人什么时候会感到心满意足呢?不满足,就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第八,五取蕴苦,又成“五阴炽盛苦”,即“五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佛家认为,这才是痛苦的总根源。“五蕴”,也称为“五阴”。“蕴”、“阴”都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佛教认为,此五种要素是构成众生之身体的五种基本元素。
“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以“变碍”为其内涵。佛教中所作分类甚多,此处则以“十四色”暂作解释。“五根”、“五境”及“四大”,构成“十四色”。“色”、“声”、“香”、“味”、“触”为“五境”或称“五尘”。“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四大”即指地、水、火、风。
“受”就是感受,以“领纳”为义,指感觉、感情,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领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所产生的喜、怒、爱、乐等感受。
“想”就是想象,指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造成概念及表象之作用;或指所作之概念及表象。依感觉或知觉而起认识作用时,如红花、白布之红、白、花、布等等概念,或造成概念之功能即为“想”,即浮现于心中的“相”。
“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也就是对外境生起贪、瞋等等意念。
“识”就是了别的意思,即“意识”,也就是对于外境之分别与记忆等意识活动。
上述“五蕴”除“色蕴”之外,其余都属于“心法”。也就是说,除“色”属于有形体的物质之外,其余四蕴都指人的感性、知觉、理性、意识等精神活动。佛教认为,此五蕴汇聚而成众生之身。众生执着于自己的身体以及内心的精神活动,便有了生、老、病、死等苦。
佛教从“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教义,这说明人生问题是佛教关注的中心。佛教视各类生命体所生存的“三界”为火宅,由之再衍生出跳离火宅、脱离苦海的种种修行方法和禅定理论。
2、集谛
“集”是招聚、集合的意思。旧译作“习”,有修习、熏习的意思。“集谛”主要探讨苦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生之所以时时处处充满痛苦,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人生真理的无知(即“无明”),不懂得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幻影,而错误地把人生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既然将人生当作一种真实的存在,就会产生种种欲望和追求,譬如生存欲、爱情欲、繁荣欲、成名欲、权利欲等等。由于各种欲望的驱使,就导致贪、瞋、痴等烦恼。这无数的烦恼,也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在佛教中,“贪”、“瞋”、“痴”是三种最根本的烦恼,称之为“三毒”。所谓“贪”,即贪爱、贪欲,贪于名利、声色,由此起恶造业。古语云:贪为万恶之源,即是此意。所谓“瞋”,即仇恨、愤恨。由于众生虚妄地区分“我”、“法”,虚妄地执着人、我之别,因此对于他人以及各种事情产生仇恨之心、憎恨之情,由此造成种种恶业。正如佛典中常说的一句话:“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谓“痴”,即是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特别是指不明了佛教的真理,因此,坠入生死轮回,备尝人生的种种苦难。
除“三毒”之外,佛教还常说“慢”、“疑”、“见”等大烦恼。“慢”即傲慢、骄傲,“疑”即对于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真理和解脱之道的怀疑。“见”又分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身见”是执着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所谓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又有一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这叫做“常见”,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都偏于一边,故名“边见”;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坏诸善事等;“见取见”之“见”即指“我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不舍,对于上述三种不正见,执以为是,名“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错认以为是正戒。“三毒”、“慢”、“疑”与“五见”合起来构成“十烦恼”。这“十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这叫迷事惑、迷理惑。有了“惑”,就使身、口、意作不善之业,因此就有了三界轮回之苦。
3、灭谛
“灭”也称为“寂灭”、“入灭”、“灭度”、“圆寂”、“涅”等,意思是灭除烦恼,获得禅定。这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教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变幻无常、假而非真的,人生在世也是烦恼无穷、苦多乐少。而当人们认识到佛教所言的真理,了悟了人生的真谛,就会进入一种烦恼灭尽、“常乐我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入灭”或称“涅槃”。
4、道谛
“道”即道路,佛教中指灭除烦恼、获得解脱的途径和方法。
佛教的修行方法,与其它宗教多有不同。它不单纯依靠信仰,而更注重智慧,注重智慧解脱。这种强调智慧解脱的修行方法,在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上——“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三学”、“六度”,有充分的体现。
所谓“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即八种圣者的道法,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第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指佛教所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论及其它佛教自身的见解和智慧。有了正见就会不为世间邪俗之见所迷惑。
第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指离开世俗的主观分别,离开邪妄迷谬,以佛教的纯真智慧来思考。
第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远离妄言、两舌、恶口,做到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等。
第四,“正业”,即正当的业行,即言行清净。佛教认为,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等业,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瞋、痴,这就叫“正业”。
第五,“正命”,即正当的生活和谋生手段,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行业,如相命、占卜、自说功德等。
第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不断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业未断者,应当立即求其断;善业未修者,应当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不令起,已修之善令增长。
第七,正念,即正确的忆念,即应当时时忆持佛法,不起邪思邪念。
第八,“正定县”,即正确的禅定。也就是正身端坐,心注一境,远离散乱心,深入沉思冥想,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洞察人生,从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十二因缘
一无明:明即智慧光明,无明即是贪欲、慎恨、愚痴等产生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也就是前世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生为今生的神识;
四名色:即是投生于母腹后形成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母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等相对接触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喜乐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而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将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生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但在此十二因缘的回转又可用惑业,苦的三种连锁反应来说明: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的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法则。
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
业:过去的行,现在世的有;
苦:现在世的名、色、识、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