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正道

八正道

八正道(梵语^Ary^ast^angikam^arga,巴利语atthangika Ariyamagga),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八圣道分、八圣道、八由行或中道,也被比喻为“八船”“八筏”。是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开始游方说法、度化众生。他欲度化陪伴其六年苦行的同族五侍者,即阿若阿若憍陈如尊者等五比丘。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对五弟子进行说法与教导。为消除五人对修行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修行观,佛陀首先批评了执于苦行与堕入欲乐两个极端的修行主张,说明了不苦不乐的修行中道。此中道摄八分,即八正道。在此基础上,以三转十二行阐说四谛即苦、集、灭、道。

“八正道”是为教义服务的路径和方法,用来帮助实现佛教教义,是佛教理论走向现实的宗教行为;是出离世间的根本解决,是成就无上智慧的不二法门,是立证涅槃的唯一方式;是成就佛教善法修道体系修行的唯一路径。八正道的修行是佛法闻、思、修三者结合的过程,体现了佛教道德知行统一乐处中道的精神。佛教认为通过修行此八法,可以由凡入圣,由迷入悟。

词源定义

名称

八正道又称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等。“正”即不邪,道即道路、途径之意,是指佛教所说的通向涅槃解脱的道路或途径。因此八正道也就是指八种能够通向涅槃解脱的修行方法;其又称为八圣道,意为通过这些修行途径,能够达到超凡入圣的境地,这也是以往圣人修行所循之途径,故而称为“圣道”;佛陀针对当时古印度流行的苦行,提出不苦不乐的中道,所以在原始佛教中,八正道又称为“中道”;佛教认为八圣道是圣者所由之行,因此八正道又被称为“八由行”;佛教认为通过修行此八法,可以由凡入圣,由迷入悟,因此八正道有时又被比喻为将众生渡到涅槃彼岸的“八船”或“八筏”。

词源

八圣道,巴利语为attangika Ariyamagga。“道”,巴利语magga,也可表达为m^agrga,其复合部分可以拆开理解,即“m^a”表示月亮,“gr”表示醒着,“ga”表示去,大意为醒着的、不差错,即道的状态。对有情而言,magga则有更多的动态性,大意表达为能够导向正觉与涅槃的道路,即圣道。

对于能够导向圣的路,佛陀提出八支,即“attha”表示八,“ng-ika”在《巴汉词典》表达为“八个成分的”,即通往圣路的方法有八种。Patipad^a也可以表达为八圣,巴利语表达为“道行”“修行”“修持”,它的同义词有“八重”或“八分”,直译为“八支”,即“añga”,称为正道、妙道或圣道。ariya音译为阿黎耶,愿意为“雅利安人”,佛陀时代这个词衍生出高贵尊荣的人,或者尊者、长者的意识,同时还表示优秀、卓越、美好、神圣的含义。佛陀用“ariya”表示胜、妙的意义。

另外一个词汇“中道”,即“majjhim^a patipad^a”也可表示为八圣道。巴利语“majjhim^”有“合适”的内涵,即Ariya magga所表达的正确的方法、道路、方式。

背景

释迦牟尼生活在印度的种性奴隶制时期。社会各阶级对婆罗门教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以及婆罗门至上的不满日益剧增,出现了沙门思潮。沙门思潮作为一股自由的思想力量,不断冲击着婆罗门教的权威,并且与婆罗门教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其中以释迦牟尼佛和“沙门六师”为代表人物。释迦牟尼作为沙门思潮中最有影响者,意识到社会的疾苦和政治的腐败,在沙门思潮的影响下,修悟成佛,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首先向民众阐述创立佛教的必要性时,最先提出的就是苦谛,确立了普遍存在的苦,救人脱苦的佛和佛教才是必要的;释迦牟尼认为直接产生痛苦的原因是人的贪爱或欲望;认识了苦因之后就要努力灭除它,释迦牟尼提出了灭谛,也就是佛教设立的最高目标涅槃;有了涅槃这一目标还要有具体的实施手法,释迦牟尼由此提出了道谛,具体内容就是“八正道”,即灭苦的方法。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论时提出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即八正道,是为了消除五比丘对修行的错误认识,树立正确的修行观。也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将其列为四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

主要内容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命、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县这八种方法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其中以正见为主体,佛教认为,只有在对教义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以佛教智慧指导修行。正思惟则是以无漏之心为体。修行者在正见、正思惟的基础上,引发正语、正业和正命,此三者是以戒为体。最后正精进、正念、正定三者都是对修行者的进一步激励和指导。

正见

正见(梵语Samyakdrsti),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对佛教“真理”四谛等的正确见解,指佛家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认识事物的根本造作、变化现象,灭除对事物的无明,较好地全面观察事物,正确地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正见是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正见是指符合佛教教理的正确、真实的见解。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脱离各种邪见和颠倒的真实智慧。按佛教所说,世俗的一切知识,只是一种有限的认识,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算是正确的,并不是真实的真理,因此谈不上是智慧。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佛法对世界真实的认识,并通过修行才能获得。通过修行而获得的佛教智慧,才能称作真正的智慧,才能称为正见。比如“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然而,佛教认为,世间众生并不明白这些道理。由于不懂这些道理,因此就把事物看成是常住不变的,并且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事物本身具有质的规定性,认为它有本质性的,常一不变之“我”的存在。佛教认为,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产生的关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知识,只能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决不是智慧。

所谓正见,《大智度论》指出,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实的智慧,通过这种智慧,就能观照到佛教所说的无上真理。获得这种智慧的途径只有通过佛教修行,而正确的宗教修行,又要靠智慧,即真实的知见来指导。这样修和证两者也是互为因果,互相依存的。佛教认为,只有以此真实之知如实而证,使修和证二者相结合,才能称为正见。也就是说,所谓的正见,实际上是包含了修和证两方面,是知和行的结合。

“正见”是具有导航作用的根本德行,是一种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如实的观照事物而不生偏执。有了正见并辅助以“正精进”而勤修正语、正业、正命等,以入正定。

正思惟

正思惟(梵语Samyak-sankalpa ),亦作“正思维”“正思”“正志”“正欲”,即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正确地观察事物,思维事物的本来面目,指远离各种邪见和虚妄分别的正确思惟。思惟本是心识的功能和作用,佛教非常重视心的认识和思惟的作用,心识的思惟作用,大致可包括这么三种,一是观察和审虑,二是辨别和判断,三是决定或是选择作用。

观察和审虑是心识作用的初步。就众生而言,通过眼耳鼻舌身等身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客观事物(外境)进行接触,获得关于外界事物的色声香味触等感觉,然后通过心识作用加以概括认识,就有了一个关于这一事物的初步概念,这种初步概括认识的过程,就是观察和审虑;经过观察和审虑,就要对其进行辨别和判断,因此辨别和判断是心识的进一步的作用和功能。辨别和判断相对来讲具有更多的主观因素。当对外界事物,或者是一件事情,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这一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有利还是不利等等。这种辨别和判断是有标准的,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采取不同的标准。或从价值取向进行判断,或者是从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或者从利害关系来考虑。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思惟过程,而采取什么标准进行判断,就是一个主观问题了;经过辨别和判断,再进一步就是决定,或者说是作出抉择。好的、有利的、正确的应该坚持,并付之以行动;错误的、不对的、有害的则应坚决摒弃。

思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正确思惟的获得,是由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佛教又将正思分为二个层次,即有漏和无漏,或者说是世俗的和出世间的二种。无漏正思是以佛道为基础的,是对佛教教义主要指对四谛之义有正确的认识和思惟,但对于一般众生而言,一切向善的,能够趋向佛道,不妨碍佛道修行的思惟,都可看作是正思,不过这是世俗的正思,是有漏之思,它并不是以追求解脱为目标,所以归根到底仍是一种虚妄分别。对佛教而言,真正的正思当是无漏之思,是以追求无上觉为目的,因此无漏之正思应当是对佛教的“四谛”等教义有正确的思考和认识。《大智度论》中说,所谓正思惟,是要在观察“四谛”教义时,与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发动,才是正思。《瑜伽师地论》则认为由于正见而得增长正确的思惟能力,即增长在佛法指导下的观察和认识一切事物的能力,就能够断除各种错误的虚妄分别。

正语

正语(梵语Samy^ak-v^ac),即修口业,不作一切非佛理之语。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禅定时,去除由口而生的四种不好行为,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并不作其他由口而出的恶行。

正语摄修口业,以佛教智慧为指导,以佛法为标准,不说一切违背佛法的语言。佛教以众生业力分为身、口、意三种。上述正见、正思当属意业,此正语就是针对口业而说的。概而言之,正语就是不妄语。正语也有有漏、无漏二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此四者是十善业中之四。不妄语就是要说老实话,不虚言诳语;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人前这样说,背后那样说;不恶口即不说粗言恶语,说话应和气文雅;不绮语即不花言巧语,不说任意夸大之词。做到这些,是修十善业,只是佛教修行的基本要求,还是有漏之业。要真正做到无漏正语,则应以正见、正思惟为指导。

正命

正命( 梵语Samyak^aj^iva),即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不贪得无厌,不以种种邪术、咒语等不当方法来谋生,而以符合佛法的方式来谋取衣食等。

“命”指生命,也指人的日常生活。所谓正命,就是指应当过符合佛教教义的、遵守佛教戒律的正当合“法”之生活。远离五种“邪命利养”。所谓邪命利养,就是指以各种不符合佛教教义的歪门邪道,或是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益以维持生活。五种邪命利养,即一是诈现奇特异相。指违反佛教教义教理,以种种奇形怪相使世人产生敬畏之心,从而获取利养;二是夸耀自己的功德。指妄逞口舌之利,到处炫耀自己,以图使别人对自己产生敬仰羡慕之心,从中获取利养;三是为人占相,妄言吉凶,以此为活命之手段;四是高声现威。若比丘在别人面前高声大语,显露威仪,令人心畏,以此设法获取利益;五是说动人心。以花言巧语说动他人,从而获得利益。

佛教认为这五种为谋取利益而所行之事,都是违背佛教教义教规的。以这些方法谋取利益,作为谋生手段者,都是邪命者。印度佛教实行乞食制,故认为,只有通过乞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才是出家修行者依法而行的正命。然此正命,也只是有漏之正命,唯以佛教义,以四谛之理为指导,即在正见和正思的基础上远离邪命,方为无漏正命。

正业

正业(梵语Samyakkarm^anta),即住于清净之身业。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去除由身体而生的三种不好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并不作由身体而生的其他恶行。是以佛法智慧为指导,修摄身业,远离一切邪妄之行,住于清净正身之善业,以此来对治身、口、意三业中的身业。按身业有三,为杀、盗、淫,此三者为佛教五戒中前三戒,远离此三业,即为十善业中不杀、不盗、不邪淫三善业。不杀即不杀生,非但不能杀人,即连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不能杀。佛教认为,第一,杀生有违仁慈的精神,因此佛教诸戒中以戒杀为首。其次,佛教主张轮回说,有情众生之生命依各自业力之善恶,轮回于六道中,因此其戒杀包括六道中一切有情众生。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是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拿。不邪淫是指不发生违反社会道德的两性关系。

与正思、正语等同样,正业也分为有漏、无漏两种层次,一般的不杀、不盗、不邪淫仅属有漏之业。修此善业,得人天之果,仍未脱离生死,解脱轮回。无漏之正业,如正语一样,应以无漏之正见、正思为指导,正确思惟四谛之理,并由此发起修摄身业,除却邪命,不犯诸恶行,是名无漏正业。

正精进

正精(梵语Samyak-vy^ay^ama),亦作“正方便”,即勤修涅槃之道法。精进一词,原意为精干而有上进之心,佛教则以修习善法,努力而不放逸为精进。佛教认为修习佛道必须专心致志,努力而不松懈。在大乘佛教中,精进与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一起,成为大乘佛教修行到彼岸的六种根本方法,即六度之一。以四谛等教义为基础,努力修习戒、定、慧等,止恶修善,一心专注于涅槃解脱之道,这就是正精进。正精进也分有漏、无漏两种,它们之间,也是以是否用佛教四谛等教义指导为区分标准。

正念

正念(梵语Samyaksmrti),念,即思念、忆念、心念,起心动念,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心境平顺地念诵经典,如实地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明记佛教教义,思惟忆念佛法正义,是名正念。如念唯不虚不妄,是为有漏正念。

正定

正定(梵语Samyaksam^adhi), 即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指佛弟子在认识“四谛”,求取解脱时,使心入定,保持平顺,不乱不散,集中在正确的禅定状态中。

定,梵语音译为“三昧”,或称“三昧”,指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专注一境,心不散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佛教的智慧,但令心不散而专注一境并不是容易能够做到的,要靠长期的修行,因此修定成为佛教宗教修行实践的基本功。它与戒和慧一起,共同组成佛教的三学。

修定本来是古代印度各宗教派别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法,佛教所说的正定,是必须以正见、正思惟为指导,以获得佛教的智慧为目的而修的定。否则只是有漏正定。以佛法智慧指导习禅,使身心寂静,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于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住于寂止、不乱的无漏清净之地,才是无漏正定。

相关著作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Ekottar^agama-s^utra)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故名。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咐流布等事。其余各品次第系一法至十一法。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的主要教义等。因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近乎大众部的主张,故一般认为是大众部的传本。此经的重点在说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种因缘故事,故又为劝化者所专习。本书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样,系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当时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学等提供了资料。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十六中对四谛做了详细的描述并强调了四圣谛的重要性。其中对道谛,即八圣道的内容做了具体叙述,揭示了其内涵。

现存汉译《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部的经典。在四部分类法《阿含经》中,《杂阿含经》成立时间最早,之后陆续成立《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的内容据说有四分十诵,其主要内容有三部分,即指导关于佛教禅定的修习;论述四谛、五蕴、六处、缘起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鼓励在家众信奉佛教。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Madhyam^agama-s^utra)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中阿含经》收经222部,分为五诵十八品。全经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详述各种修行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达到涅槃禅定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此经的重点。如对三学(戒、定、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涅槃的关系,论述较多。此外,还就如何断灭“无明”,修行取得功果等,以阐明达到涅槃的修道层次;二是联系当时社会现实阐述善恶因果报应,鼓励在家信徒和俗人止恶行善;三是论述四谛、八正道、缘起、十二因缘、四禅、六界、六处、十八意行等教义,阐发了无我和一切皆苦的思想。大多数品论述的问题比较集中,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阐发教理。以着重讲述各种学说之间的关系为特点。

《俱舍论》

《俱舍论》(梵语Abhidharmakosa-s^astra),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著,唐僧译,30卷。是以《杂阿毗昙心论》为基础,广泛吸取说一切有部重要的阿毗达摩的要义,并参考当时的经量部学说,根据自己的观点,把说一切有部的全部教义,概括地加以归纳而成。

《俱舍论》本颂的结构贯穿说一切有部学说“以四谛为纲”的传统精神,本颂分为八品,世亲作注释时又加了《破执我》一品,与本颂无关。《阿毗达摩俱舍论》全体九品结构,体现了佛教“诸法无我”的根本主张。此外,又总结性地把构成宇宙万法的基本要索归纳为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应法十四,无为法三。此论解释说一切有部的重要宗义,词不繁而义显,义虽深而易入,简明扼要,分析精致。其论中分析的五位七十五法,成了佛教教义的基础,具有小乘佛学概论和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

《大乘义章》

据《续高僧传》卷8记载,慧远所撰《大乘义章》共14卷,有249科。《大乘义章》包括教聚、义聚、染聚、净聚和杂聚(缺)等五部分,分别对佛教中重要的词条进行详细论释。常有释名、辨相、定因、划总别、分通局、辨同异、定大小等等,分门别类地进行阐释。它就像一部辞书,对佛门术语的详细论释和界定。诸佛教史论者们大都认为其是一部辞类著述。

慧远在《大乘义章》中对涅槃之义作了条分缕析的阐释,他从涅槃的名、体、相、用及其杂义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梳理,并以性净涅槃为体、方便涅槃为相和应化涅槃为用等三个方面为核心进行展开论述,从而从体、相、用三个维度将涅槃之道清晰地彰明出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涅槃无名相为由而绝言说的暗证,使得千差万别的众生对涅槃究竟为何有所知解。

《大毗婆沙论》

《大毗婆沙论》在16卷以下,详述叙述了有关十二因缘四谛、涅槃、佛身等论述。

《大毗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mah^avibh^asa-s^aitra),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唐僧译,共200卷。“大毗婆沙”,含有广说、胜说、异说三义。此论列举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饮光部、犊子部、分别说部等部派以及数论胜论顺世论、离系论(耆那教)等“外道”的观点,加以批驳;以《发智论》为基础,并参考《发智论》的各种注释,同时摄取六足论中的教义,以弥补《发智论》的不足,为说一切有部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将一切法分为五类,即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用以论证“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同时否定“我”之实在。在16卷以下,还详述“六因”之说。

关联概念

四谛

四谛(Catur-satyas),佛教用语,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又称“四圣谛”(梵文Catura^yasatya)、转法轮。

四谛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佛陀成道之后,于为五比丘初转法轮之说,为佛教中之基本教义,并为生死解脱之唯一方法。它的道理就是舍染取净,所以说舍染取净之谓教。苦谛(梵文 Duhkhasatya),是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以为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集谛(Samudayasatya),亦名“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灭谛(梵文Nirod-hasatya),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亦称“解脱”、“涅槃”;道谛(梵文Margasatya),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四谛中,苦、集二谛系世间因果,集谛为因,苦谛为果;灭、道二谛系出世间因果,道谛为因,灭谛为果。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四谛的组成又以苦谛为根本,“集”是苦集,“灭”是灭苦,“道”是灭苦的方法。

四谛是一切佛法法门的基础,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须之法。四谛说确立了佛教的最高目标涅槃,并论证了创立佛教的必要性。

十六行相

四谛十六行相,佛教用语。" 行相”指摄取认识对象所生起的表象、观念。小乘以观悟四谛之理为全部修习的内容;在观悟过程中,对四谛各自产生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观念,称十六行相。其中道谛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为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达到出世“涅槃”的修习途径。

苦谛四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为佛教对自然环境、社会和人生现象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概括;集谛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为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亦即“因缘”、“缘起”的内容;灭谛四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指断灭诸苦及其原因,达到“出世间”圣果的状态;道谛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此为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达到出世“涅槃”的修习途径。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亦称“十二缘生”“十二缘起”,佛教用语。为佛教说明“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死、老死等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支。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的独创理论,构成早期佛学的重要部分。缘起说的基本命题是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现象;任何现象都处在生灭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这些联系和变化,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引起。这就叫“缘起”,缘就是条件。离开因缘,就没有世间的一切。

早期佛教的这一学说,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最普遍的存在状态,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但一旦具体运用于它的宗教观和人生观,就会有缺陷。比如它把缘起说最终地归结为因果铁律:一切缘起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因而世上所有联系,唯有因果一种。这样,世界的一切事物,特别是人,统统被铸结到了一条因果链条上,几乎没有偶然和自由的任何可能。

涅槃

涅架是原始佛教追求的最高目的。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谛指人生充满痛苦, 集谛指痛苦的原因是有欲望, 灭谛和道谛指通过修习八正道, 灭寂欲望, 达到涅梁。

涅槃 (梵语nirv^ana)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身槃两种。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即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梵语saptatrimsadbodhi-p^aksika-dharm^ah),佛教教义。亦译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觉支等。指佛陀教导众生修证圣果的三十七种途径和方法。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谛的智慧,通向涅槃圣果的道路。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亦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四念住是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一是观身不净,二是观受是苦,三是观心无常,四是观法无我;四正断是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一是于已生的恶法令断灭;二是于未生的恶法令不生;三是于未生的善法令生起;四是于已生的善法令坚住和增广;四神足是四种可以得到神通的定(禅定)。一是欲神足,二是勤神足,三是心神足,四是观神足;五根是修行佛教所依靠的五种内在条件。一是信根,二是精进根,三是念根,四是定根,五是慧根,这五种法,皆有能生善法,不可倾动和势用增上等义,故名为“根”;五力是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一是信力,二是精进力,三是念力,四是定力,五是慧力;七觉支是达到佛教觉悟的七种次第或七种智慧,一是念觉支,二是择法觉支,三是精进觉支,四是喜觉支,五是轻安觉支,六是定觉支,七是舍觉支。

八苦

八苦(梵语astau duhkhata^h),佛教用语,是佛教对“苦”的一种分类,是“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中“苦谛”所说的主要内容,出自《中阿含经》等佛教经典,具体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又名五阴炽盛苦、五阴盛苦、五取蕴苦)。

生苦,是指众生于生时所受的痛苦,可分为受胎、种子、增长、出胎、种类五位。老苦,是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可分为增长和灭坏两种痛苦。病苦,是指众生在生病的时候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分身病和心病。死苦,是指五阴坏时或寿命尽时所受之苦,可分为病死和外缘两种死因。怨憎会苦,是指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事“聚集”在一起的痛苦。爱别离苦,是指不得不与相爱的人或事离别的痛苦。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指众生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五盛阴苦,是指众生由“五阴”或“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即是指现实生活的人生自身就是诸苦的集合体。

八苦外,佛教对“苦”的分类还存在其他说法,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和十苦等,有些佛教经典也将八苦中生老病死苦合称,而将八苦称为五苦。八苦又与菩提心相关联,有见众生苦,而发菩提心。

宗教影响

对佛教修行的影响

“八正道”是为教义服务的路径和方法,用来帮助实现佛教教义,是佛教理论走向现实的宗教行为。“八正道”是“道路”和“方向”,修行必须是建立在道路和方向上。再此基础上不断地“修习多修习”即在行为和心理上反复练习,直到不必去想就可完全做到“应激反应”和“应激心理”,能够长时间的专注修行而不散乱,以最快的速度得“无漏”。

达到道德智慧,必须通过“八正道”。“八正道”是出离世间的根本解决,是成就无上智慧的不二法门,是立证涅槃的唯一方式。“八正道”是成就佛教善法修道体系。“八正道”是修行的唯一路径,排除了“八正道”以外的所有修行,唯“八正道”可以成就修行者,得道果。

修行“正道”即为“八正道”,是佛陀认定的摆脱“极端”的“中道”是实现人们对于社会的灾难和人生中痛苦的“抗争”的路径。“八正道”不作用于现实世界,因为佛陀认为现实世界是“一切无常,皆假非真,乐少苦多”,“八正道”是对于修行者内在的“寂静”的加持,摆脱现实世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感受等。“八圣道”的每一“道”都能视为可到彼岸,是禅定,是修行的最终目的。

对佛教徒道德生活的影响

佛教是知识再加德行的宗教,佛教知识体系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指导和规范教徒的心理与行为,以此达到人生的终极解脱,这也是佛教修行的意义。如果人们都能奉行八正道,对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随喜和慈悲的道德生活

做为佛弟子应实践随喜和慈悲的道德生活。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是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融入生活之中。慈悲的道德生活更加重要,佛法的根本精神在于慈悲,一切菩萨的发心,也由大悲而起,悲一切众生的苦难, 而愿意去代为承受。

惭愧和信忍的道德生活

惭愧力量非常大,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因此,惭愧于道德生活是有益的。佛教徒的高尚品格与人格体现在对信忍的道德生活的遵从上,所谓信忍就是指由于信仰而产生的忍耐功夫,因为信仰的力量才可以承受非一般常人所能及的忍辱的德行。

因果和戒律的道德生活

因果律是佛教教义的基本理论、戒律,是佛教徒生活修持的基本道德规定,信因果、守戒律是佛教道德生活的基本规定,因此,在因果的道德生活里,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把因果观念牢记心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务求合乎佛法准则。戒律是佛陀为了调伏弟子们的身心所制定的种种规矩,做为佛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除了要皈依三宝之外,更要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够如此,身口意三业就不会有差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