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
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真理。俗谛,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之真理。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谓,世俗之事乃覆蔽世间之真理者,故俗谛又译作覆俗谛、覆谛。
内容解释
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原则。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反之,不了解二谛的道理则无法了解佛教。佛教主要目的是教人破除我执、法执而体认真实。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实,因此中观宗特别重视二谛的应用。
二谛是俗谛与真谛。俗谛又名世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梵语之真谛,即para-martha-sa-tya。俗谛则有sainvr!ti-satya,vya-vaha^ra-satya,prajn~apti-satya三种写法。)‘谛’是真空的意思,此处指的是真理。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凡夫从时间上由于经验或习惯所观察的事物原理(有)名为世谛或俗谛,圣人由究竟处体验事物的真实情况(空),名为第一义谛或真谛。因此俗谛是指肯定事物所以存在的道理,真谛是指否定事物有其实质的道理。佛教认为但从有或但从空来理解事物,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必须从空有两方面来体认方能得到实际情况。
二谛既是佛教基本原则,因此各宗无不盛谈二谛。由于各宗派的思想体系不同而对二谛的解释也就有所不同。先就‘谛’的含义而言,有四家不同。有人以为真理为谛,有人以为真理不是谛而是能观理境的智慧是谛,有人以为境智都不是谛而诠示理的言论是谛,有人以为综合理境智文才是谛,单独一项不能是谛。就古三论师来说,多半以境为谛。僧馥〈菩提经注序〉云︰‘夫万法无相而有二谛,圣人无知而有二名。二谛者,俗也道也;二名者,权也智也。二名以语默为称;二谛以缘性为言。’
这是以谛智作为境智相对而言,并且以缘起为俗谛,性空为真谛。至于摄山和嘉祥相承是以言教为谛,认为‘大日如来常依二谛说法,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故二谛唯是教门,不关境理。’同时又开为‘于谛’、‘教谛’两种二谛。
于谛是指‘有’于凡夫是实,这是世谛;‘空’于圣人是实,这是第一义谛。诸法性空而世间颠倒以为是有,这于凡夫是谛,叫作世谛;圣人真实了知其为颠倒,性空无生,这于圣人是谛,叫作第一义谛。这名为于谛。
如来诚谛之言,依凡夫之有而说有,目的不在于有而在于表示不有,依圣人之空而说空,目的不在于空而在于表示不空。以有空之二表示非有非空之不二,这便是教谛。所以说︰‘大日如来依二谛说法’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不善了解佛教的人,闻有便执有,闻空便执空,还成为‘迷教于谛’。三论之中,《百论》以于谛为正宗,教谛为旁;《中论》以教谛为正宗,于谛为旁。又,佛所说经多就于谛,菩萨造论多就教谛。
二谛的具体内容,各宗派也随其思想体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在四阿含中,只有《增一阿含经》卷三提到二谛的名称而没有说明。大乘经中,如《大品》、《涅》、《华严》、《宝积》等处处叙述二谛的道理。至于各宗派中,无论其为大乘或小乘,都有对二谛的分析。就汉地所流传的小乘各派别,是为一切有部和经部。一切有部就是毗昙师,解释二谛只是相对而言,随时有所不同,大略有七种说法。
第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事法是俗谛(事),四谛、十六行相的理法是真谛(理)。第二,妄情所安立的众生事相是俗谛(妄情),无我之理是真谛(真理)。第三,假名人天、男女等无其实质是俗谛(假),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真谛(实)。第四,就四谛而言,苦集是俗谛(世间),灭道是真谛(出世间)。第五,苦集道是俗谛(有为),灭是真谛(无为)。第六,就十六行相而言,十四行相是俗谛(有),空、无我二行相是真谛(空)。第七,三藏言教是俗谛(教),三十七道品是真谛(行)。七说之中,正以第一事理二谛为主旨。
经部师(即成实师)是以现象的有为俗谛,以本质的空为真谛。具体而说,就现象言,俗谛有四种解释︰(1)就事相而言,阴界入是俗。(2)就法相而言,一切法是苦、无常是俗谛。(3)就理相而言,世法虚假,只是因缘集用是俗谛。(4)就空相而言,五阴之中无有我人是俗谛。就本质言,真谛有三种解释︰(1)就理而言之,因和合中无性之空是真谛。(2)就法而言,法和合中无性之空是真谛。(3)就空而言,第一义中无有凡夫所计我人是真谛。
至于中观学派自传入汉地以来,当般若师的时期,所讨论的偏重于性空,如法性、觉性、般若、法身、禅定等,而忽略了中观宗的基本理论──二谛的研究。所以般若师六宗七家之中,除道安外,余都偏而不即。
自鸠摩罗什入关以来,译出《中论》、《维摩》等,才重视二谛的理论。一般认为僧肇所著《肇论》中,〈物不迁论〉是从生灭无常来谈俗谛,〈不真空论〉是从性空来谈真谛。僧肇的〈维摩经序〉也说︰‘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权是通达俗谛的权智,智是照了真谛的实智。但是由于三论师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道生曾撰《二谛论》,今不传,其后梁萧统曾撰《解二谛义》,以为‘二谛即是就境明义’,‘真谛离有离无,俗谛即有即无。即有即无是假名,离有离无为中道。中道以不生为体,俗即假名,以生法为体。’当时僧俗咨问,提出异议有二十三家,昭明太子一一作了答覆。
智顗《法华玄义》卷二(下)云(大正33·702b)︰‘陈世中论破立不同,或破古来二十三家明二谛义,自立二谛义;或破他竟约四假明二谛。’荆溪湛然《法华经释签》卷五释此句即说破二十三家明二谛义‘文在梁昭明集’。约四假明二谛就是摄山一系的主张。吉藏《三论玄义》云(大正45·13a)︰
‘凡有四门︰(一)因缘假,(二)随缘假,(三)对缘假,(四)就缘假也。(一)因缘假者,如空有二谛,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故空有是因缘假义也。(二)随缘假者,如随三乘根性说三乘教门也。(三)对缘假者,如对治常说于无常,对治无常,是故说常。(四)就缘假者,外人执有诸法,诸佛菩萨就彼推求,检竟不得,名就缘假。’
摄山、兴皇、嘉祥相承,立三重二谛,第一,说有是俗谛,说空是真谛;第二,说有说空都是俗谛,说非空非有是真谛;第三,说非空非有是不二以对待空有之二,此二与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是真谛。以上三种都是教门。说此三种为令人悟解无所得中道。因此,‘不二’是二谛的体,‘二’是二谛的用。二谛的言教,目的在于表显中道。以非有非无为中道,于是立有以为俗谛,立空以为真谛。此二谛皆是因缘假立以显中道,二谛是假名也是中道。所显中道就随二谛而有三种︰(1)世谛中道,(2)真谛中道,(3)二谛合明中道。
就生灭而论,非生非不生是中道,说生说不生是假名。假名的生即是不生之生是俗谛,假名的不生即是生之无生是真谛。俗谛既是假名之生,便不可定言是生,也不可定言是不生,这便是世谛中道,不动不生灭的真际而建立生灭诸法。
真谛既是假名之不生,便不可定言是不生,也不可定言是非不生,这便是真谛中道,不坏生灭的假名而通达无生灭的实相。
世谛之生是无生之生,真谛之不生是生之不生。无生之生岂是生,生之不生岂是无生,便是非生非无生,这是二谛合岸道。言亡虑绝,离四句、绝百非,毕竟空寂。
吕澄解说
据三论宗讲这应看成因缘相待而有的分别,所以只有假名,并无实体。这又应看作是对机立说而属於言教方面的事。这就和成实师偏说境理的议论相反了。如问,三论宗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
第一,《中论》〈观四谛品〉有这样两个颂:「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於二谛,则於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由此可见二谛完全是属於言教形式的。
至於怎样为谛?谛是实在。说法虽异,而所对不同,不妨都成真实。所以青目解释这两颂说,世俗谛明虚妄法,但对於世间是实在,第一义谛明法空,但对於圣人是实在。《中论》的说法如此,另外《百论》的说法也是如此。《百论》的〈破空品〉说:「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妄语也。」这些即是三论宗二谛理论的根据。
由此,三论宗的二谛说里有「於谛」的名目,这指於世间为实,於圣人为实,由所对成谛而言。又有「教谛」的名目,这指依所对说真实的言教才属谛的当体而言(有关二谛的各种理论,详见吉藏《二谛章》)。
总之,三论宗是要用对缘假说的二谛方便来显示诸法实相的无碍、性空,所以,对於以境理为谛的偏见来说言教的谛,其实并不执定言教(有这一层,便和广州大亮法师所说决定以言教为谛的不同)。另外,显示方便,虽用相待的二门,而所显的实相终归於不二(有这一层,便和成实诸师勉强用相即的说法统一二谛的又不同)。这些都是三论宗说二谛的旨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