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八苦

八苦

八苦(梵语:as!t!au duh!khata^h!),佛教用语,是佛教对“苦”的一种分类,是“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中“苦谛”所说的主要内容,出自《中阿含经》等佛教经典,具体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又名五阴炽盛苦、五阴盛苦、五取蕴苦)。

生苦,是指众生于生时所受的痛苦,可分为受胎、种子、增长、出胎、种类五位。老苦,是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可分为增长和灭坏两种痛苦。病苦,是指众生在生病的时候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分身病和心病。死苦,是指五阴坏时或寿命尽时所受之苦,可分为病死和外缘两种死因。怨憎会苦,是指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事“聚集”在一起的痛苦。爱别离苦,是指不得不与相爱的人或事离别的痛苦。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指众生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五盛阴苦,是指众生由“五阴”或“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即是指现实生活的人生自身就是诸苦的集合体。

除八苦外,佛教对“苦”的分类还存在其他说法,如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和十苦等,有些佛教经典也将八苦中生老病死苦合称,而将八苦称为五苦。八苦又与菩提心相关联,有见众生苦,而发菩提心。“八苦”作为佛教基本教义中“苦谛”内容的揭示,也影响着文学创作,甚至是文学研究。在文学创作方面,“八苦”在影响作者创作的同时,也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题材”。在文学研究方面,有学者以佛教八苦的视角来解析文学作品,还有学者将“八苦”归纳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出处与原文

“八苦”(梵语:as!t!au duh!khata^h!)的概念在《中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中提及。

《中阿含经》版本:“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 ”

《增一阿含经》版本:“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

《佛说五王经》版本:“何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恩爱别苦,六所求不得苦,七怨憎会苦,八忧悲苦,是为八苦也。”

《大般涅经》版本:“八相名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定义内涵

“苦谛”(梵语:duh!kha-satya;巴利语:dukkha-sacca),又称苦圣谛,四谛之一,是关于生死实是苦之真谛。佛教认为世间事物,不论有情、非情悉皆为苦,即认为世俗之一切,本质皆苦,但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因惑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苦,这是佛教对苦的缘起解释。而佛教提出苦谛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们直面痛苦,从而在苦中解脱出来。“八苦”就是佛教对“苦”的一种分类,是“苦谛”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生苦

内涵

生苦(梵语:ja^ti-duh!kha;巴利语:ja^ti-dukkha),是指众生于生时所受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从人死后进入轮回开始的,因为人死后不知神识去向哪一道,在受生之前,会有中阴身,在三七二十一日内要遇到有缘的父母行房,才会来投胎。进入母亲的腹中后,会因母亲的进食而感到痛苦,如当母亲喝一杯热水,就会感觉如在汤地狱一般;母亲喝一杯冷水,则感觉是在寒冰地狱一般。等到满十月将要出生的时候,头部向着产门,如被两座大山夹紧一般剧痛,母亲危急,父亲忧怖。当出生时,身体落在草上,细软的皮肤就如被刀割一般疼痛,所以初生的婴儿都会失声大哭。

分类

(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参考资料:

五种苦相

(1)出生时所产生的痛苦。

(2)只要出生,就会产生烦恼之苦。

(3)一旦出生,就有老、病、死等诸苦。

(4)身心产生烦恼,酿成痛苦。

(5)不能随自己的心愿不死,所以产生痛苦。

参考资料:

老苦

内涵

老苦(梵语:jara^-duh!kha;巴利语:jara^-dukkha),是指众生衰老时所受之身心苦恼。据《中阿含经》载,众生老时,头白齿落,盛壮日衰,身曲脚戾,拄杖而行,肌缩皮弛,诸根迟钝,颜色丑恶,身心皆受极大之苦楚,是为老苦。除身体的衰老本身带来的痛苦外,还因命终的日子将近,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而感到痛苦。

分类

(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参考资料:

五种苦相

(1)少壮之气色衰退之苦。

(2)体力衰退之苦。

(3)诸根衰退之苦。

(4)受用器具衰退之苦。

(5)寿命衰退之苦。

参考资料:

病苦

内涵

病苦(梵语:vya^dhi-duh!kha;巴利语:vya^dhi-dukkha),是指众生在生病的时候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依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之说,病能损坏可爱安适,故称病苦。《中阿含经》则列举了头痛、眼痛、耳痛、鼻痛、面痛、唇痛、齿痛、舌痛、腭痛等种种病苦。

分类

(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参考资料:

五种苦相

(1)身体变坏之苦。

(2)身体产生痛苦,使身心不舒适。

(3)对悦意欢喜的事情,不能随意享受而遭受痛苦。

(4)虽然自己不愿受用之物,但必须勉强受用所产生的痛苦。

(5)病情恶化,断送性命的痛苦。

参考资料:

死苦

内涵

死苦(梵语:maran!a-duh!kha;巴利语:maran!a-dukkha),是指五阴坏时或寿命尽时所受之苦。《阿毗达磨俱舍论》则把将死时之苦,称为断末摩苦。而《佛说五王经》在讨论死苦时,把将死之时、死之时和死之后三个时间段经历的痛苦都包含在“死苦”内,特别是考虑到死后尸体腐烂或在旷野被众鸟啄食的情况。

分类

(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参考资料:

五种苦相

(1)离别所爱的财宝。

(2)离别所爱的朋友。

(3)离别所爱的眷属。

(4)离别所爱的自身。

(5)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的忧苦。

参考资料:

怨憎会苦

内涵

怨憎会苦(梵语:apriya-sam!prayoga-duh!kha),又称非爱会苦、怨憎恶苦、不相哀相逢会苦,是指众生不由自主,不得不与不喜欢的人或事“聚集”在一起的痛苦。《佛说五王经》则将怨憎会苦形容为沉溺在爱欲之中的世人,为着无关生死的世事互相争斗和杀害,于是结下大怨,各自躲避,但因无处隐藏,只能磨刀备枪,随时准备和怨敌应战,在不知谁胜谁负的状况中恐惧害怕。

五种苦相

(1)一旦遇到怨敌,就会产生痛苦,使身心失去快乐舒适。

(2)惧怕自己会遭受他人的制裁及处罚等情况。

(3)惧怕自己会遭到他人的诬陷、诽谤等而损坏名誉。

(4)惧怕遭受苦恼、悲惨而死。

(5)因为违背正法戒律等,怖畏死后会堕恶趣。

参考资料:

爱别离苦

内涵

爱别离苦(梵语:priya-viprayoga-duh!kha;巴利语:piya-vippayoga-dukkha),又称恩爱别苦、哀相别离苦,是指把不得不与相爱的人或事离别的痛苦。《中阿含经》与《大毗婆沙论》认为可爱之内六处及六界等与身别离时所生之苦,称作爱别离苦。而《佛说五王经》认为与兄弟、妻子等离别所生之苦,称为爱别离苦。

五种苦相

(1)对于特别亲爱的友人等,与其分别时,心中产生大忧之苦。

(2)因与亲友分离而口中发出惆怅之语。

(3)因与最至爱的亲人分离,做出拔头发,泣血捶之姿,对身心引发痛苦。

(4)因为思恋所迫,而引发心中的痛苦。

(5)因缺乏受用的物资,而引发起痛苦。

参考资料:

求不得苦

内涵

求不得苦(梵语:yad api^cchaya^paryes!ama^n!o na labhate tadapi duh!kham! ),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又称所求不得苦、欲不得苦,指众生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亦即欲求脱离恶法而不得,欲求善法亦不得,及欲求脱离苦事而不得,欲求乐事亦不得等,诸如此类的欲求不得,皆能引起烦恼与痛苦,故称求不得苦。《佛说五王经》则把在家里有钱财的前提下,还要继续追求财富的增长,最终因过分的贪欲而失去所有时的无量忧苦称为求不得苦。

分类

(1)所希望处,求不能得。

(2)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参考资料:

五盛阴苦

内涵

五盛阴苦(梵文:sam!ks!epen!apan~copa^da^na-skandha-duh!kha;巴利文:Pan~cu/pa^da^na-kkhandha^pi dukkha^),又称五阴炽盛苦、五取蕴苦,是指众生由“五阴”或“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即是指现实生活的人生自身就是诸苦的集合体。《增一阿含经》《大般涅槃经》等佛教经典则将“五盛阴苦”看作是生老病死等众苦的聚集。如《大般涅槃经》:“何等名为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贪苦、求不得苦。”

五种苦相

(1)当成诸苦之器皿。

(2)已经成为诸苦之器皿。

(3)已经成为苦苦之器皿。

(4)已经成为变苦之器皿。

(5)已经变为行苦之本性。

参考资料:

相关著作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第三十一经《分别圣谛经》中对四谛中苦谛进行解释,认为苦谛就是指“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并对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略五盛阴之所以为苦做出解释。

《中阿含经》(梵语:Madhyama Āgama),初期佛教的基本经典“四阿含”之一。篇幅不长不短的经文集为一部,名为中阿含。《萨婆多尼毘婆沙·总序》称《中阿含》是为利根者分别、抉择诸深义的经典,为学问者所习。前秦僧伽提婆与僧伽罗叉译,60卷。据传昙摩难提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曾译出59卷,早佚。此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原本已不存,近代中国新疆地区曾发现零星梵文残片。历代单经零本翻译颇多,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现存73种。汉译《中阿含经》与南传“中部经典”大体相应,前者收经较多。一般认为,在《中阿含经》和“中部经典”编集之前,已有许多经文单独流行。本经收经222部,分为五诵十八品,以叙述佛陀及诸弟子所说教义为主,间含有佛陀对弟子、异学、王者、居士之律治教诫。本经较之于杂阿含的法义,又作出进一步的法相分别抉择,具有阿毗达摩的论议风范。

《增一阿含经》

在佛教经典中,“八苦”主要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但也存在不同的排序和说法,如《增一阿含经》“八苦”中的“五盛阴苦”被“忧悲恼苦”所替换,并在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五阴盛苦”不是作为“八苦”之一,而成为了对于“八苦”的概括。

《增一阿含经》亦写作《增壹阿含经》(梵语:Ekottara Āgama或Ekottarika Āgama),为初期佛教的基本经典“四阿含”之一,相当于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萨婆多毘尼毘婆沙·总序》称“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由法师昙摩难提默诵,竺佛念传译,慧嵩笔受,出41卷本(一说33卷)《增壹阿含经》,这是首次汉译。日本学者水野弘元认为此经后由瞿昙僧伽提婆重译,宇井伯寿平川彰释印顺等人都不赞成此说,认为瞿昙僧伽提婆至多只对初译本做出改订。现存的《增一阿含经》为五十一卷52品,但从历代经录所见,卷数差异多达数种不同记载,计有32卷、33卷、34卷、40卷、41卷、42卷、46卷、50卷、51 卷、60卷,显得相当纷乱。此经记述佛陀及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经中也多处提示了“六度”“三乘”等大乘菩萨道思想。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与《增一阿含经》一样将“八苦”解作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怨憎会苦、忧悲恼苦,但在排序上与《中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都不同。《佛说五王经》仅有一卷,记载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在对话中佛对“八苦”中的每一种“苦”做了具体的解释。与《中阿含经》不同的是,《佛说五王经》对每一种苦的解释更为详细,以生苦为例,《中阿含经》只说明了众生生时身心皆苦,而《佛说五王经》则具体到人死后进入轮回再到出生时所经历的痛苦。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对“八苦”的排序和说法与《中阿含经》相同。与《中阿含经》和《佛说五王经》不同的是,《大般涅槃经》对“八苦”的阐释重点放在对前七苦的再分类上,并在没有提及“忧悲恼苦”的情况下,仍把五盛阴苦视为对前七苦的总和。

《大般涅槃经》(梵语: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又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是灵鹫山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在大本《大般涅槃经》没有翻译过来之前,我国已经有了西晋竺法护的二卷本《方等般泥经》与东晋法显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经》等多种译本。其后北凉昙无谶译出《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后来,刘宋慧严等将法显的《大般泥洹经》与昙无谶的《大般涅槃经》合为一本,修订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主要是叙述佛陀(释迦牟尼)入般涅槃前三个月间的游行教化,以及入灭后八国分得舍利供养。

关联概念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而苦因缘而生,要从苦中解脱,首先要直面世间的苦也即“八苦”,而除“八苦”外,佛教对“苦”的分类还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等。了解世间的苦后,又需要领悟苦的原因、消灭和灭苦的方法,亦即四谛中的集谛、灭谛和道谛,如此方能解脱。

四谛

四谛(梵语Catur-satyas),佛教用语,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又称“四圣谛”(梵文Catura^yasatya)、转法轮,是佛教的基本教义。释迦牟尼在领悟到佛法后,于鹿野苑向阿若憍陈如尊者等弟子进行说法与教导,这一活动史称“初转法轮”,释迦牟尼教导的主要内容就是佛教的“四谛”。

苦谛(梵文 Duhkhasatya),是对于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以为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集谛(梵文Samudayasatya),亦名“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惑”。灭谛(梵语Nirod-hasatya),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亦称“禅定”、“涅槃”。道谛(梵文Margasatya),指超脱“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

四谛中,苦、集二谛系世间因果,集谛为因,苦谛为果;灭、道二谛系出世间因果,道谛为因,灭谛为果。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四谛的组成又以苦谛为根本,“集”是苦集,“灭”是灭苦,“道”是灭苦的方法。四谛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须之法,不仅确立了佛教的最高目标涅槃,也论证了创立佛教的必要性。

二苦

二苦即为内苦和外苦。一内苦,此有二种: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等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二外苦,此亦有二种:一恶贼虎狼等之害,二风雨寒热等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三苦

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苦是世人既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另有解释,苦苦指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此相当于生理上的、肉体上的苦。这也包括因病痛、鞭挞棒击刀割等所生的苦,此即三受中的苦受。坏苦指乐境变坏所生的苦,此相当于心理上的、精神上的苦。如钱财损失,名誉受损,亲人死亡等,精神上感到的痛苦。

而《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认为“八苦能显三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能显苦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能显坏苦;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能显行苦。

四苦

四苦(梵语:catasro duh!khata^h!;巴利文:catasso dukkhata^),在《大般涅槃经》《阿毗达摩杂集论》等佛教经典中是指“八苦”中前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相关佛教辞典也大多将“四苦”解释为生老病死苦,但也存在不同的说法,如《菩萨善戒经》就将“四苦”解释为“八苦”中的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盛苦、死苦。

五苦

五苦存在有多种解释,第一种是将“八苦”中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合称为生老病死苦,与余下四苦组成五苦,也就是说此处的五苦和八苦是相同的。另一种说法源自《五苦章句经》,在该经典中五苦是指诸天苦、人道苦、畜生苦、饿鬼苦、地狱苦。诸天苦是指一切天人皆受生老病死之苦,并依先世之所作而定寿命长短,又诸天皆有命尽、劫尽二大灾。人道苦是指由奴婢下使至帝王转轮王,皆受生老病死、饥渴寒热等无量百千种之苦。畜生苦是指禽兽虫鱼等类皆受饥渴寒热、供人取食、相互食等万般之苦。饿鬼苦是指饿鬼身长一由旬,而咽细如针孔,其喉中喷火,不得饮食。地狱苦是指地狱有铁城镬汤、剑树刀山等八寒八热之苦。也有佛教辞典将五苦解释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和五盛阴苦。

十苦

据《菩萨藏经》所载,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忧苦,九病恼苦,十流转大苦。

十一苦

南传佛教《长部》(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中将苦分为十一种,即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并将五取蕴视为对“苦”的概括。

有漏皆苦

有漏皆苦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称四法印,是佛教的主要教义。“漏”是指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烦恼种类极多,而由于烦恼又造种种业。烦恼和业引生未来或为天人,或为人,或为地狱、鬼、畜生的身心,于是又起烦恼,又造业,又生身心,这样的生死轮回,没有休歇。而生死轮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论,一般地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总之,佛说世间有无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缘的。

菩提心

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全称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是指求取正觉成佛的心。《大乘起信论》认为菩提心可分为三种:(一)直心,心常质直,离诸谄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二)深心,于正法心生深信,复乐修一切善行。(三)大悲心,悲一切受苦众生,常思救护,令其安乐。菩提心依种种缘而发,大悲心正是为拔一切众生苦而发。

文学影响

佛教与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但由于佛教与文学具有相接近的特质,如两者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创造,且佛教本身就富于文学性质,因而两者总是相互影响。而“八苦”作为佛教基本教义中“苦谛”内容的揭示,自然也影响着文学创作,甚至是文学研究。在文学创作方面,“八苦”在影响作者创作的同时,也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题材”。如清代高僧省庵大师就分别以生苦、老苦、病苦、生苦等“八苦”为题,创作了八苦诗。在文学研究方面,有学者以佛教八苦的视角来解析文学作品,还有学者将“八苦”归纳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如此等等。

参考资料

阅读|省庵大师:八苦诗.灵隐寺.2023-09-06

充满希望 喜读经典|佛陀如何化度众生出苦海,入无余涅槃?.佛教频道_大公网.2023-09-02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缙云寺官网.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