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祠博物馆,位于中国眉山市东坡区纱行,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三苏祠原貌为一处占地约五亩的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 (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现三苏博物馆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被誉为西蜀园林的典范,占地106亩,完整保存了三苏祠纪念祠堂、楼台亭等古建筑,古井、古树等苏家遗迹,馆内红墙环抱,绿水环绕,古树绿竹随处可见,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馆内收藏有文物近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696件。著名的有《醉翁亭记》拓本《丰乐亭记》拓本《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西园雅集图》《明许光祚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轴》《三苏文集》《东坡文选》等。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位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代至清代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居住的地方。元代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聂氏宗祠

明朝时,重修扩建三苏祠。

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三苏祠并购买祭祀用的田地。

爱新觉罗·颙琰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新建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并将三苏父子像供奉其中 。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大修三苏祠,增建来凤轩等建筑。

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

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

光绪元年(1875年),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对初建于南宋时期的披风榭进行了重建。

中华民国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将三苏祠作为司令部期间,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

民国十七年(1928年),拓建和增修,并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成立县文化馆,全权负责三苏祠事务。

1954年,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未被批准。

1956年,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成立,三苏公园9月开始加固维修。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正式对外展出。

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眉山市三苏博物馆。

2000年,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2008年,建三苏纪念馆、碑廊及陈列馆、文物精品展览馆、文物库房、西园、游客中心及停车场、纱縠行。

200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09年,四川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服务名牌。

2010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布局

三苏祠博物馆现占地6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基本保持了历史全貌,平面略呈倒梯形,可分为东、西、中三部分。东侧两角近似直角,西侧为一斜边。南侧偏东为南大门,设有售票处及讲解联系处,南侧偏西为消防门及保卫处,西北角为西大门,设有售票。

由中部南大门进入博物馆,为聂氏宗祠主体,苏氏故宅古建筑区,三面环水,周围建有亭榭,由南向北以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为轴,两侧建有不对称的东西厢房,构成三进式四合院。

西部和东部均为园林区,都延续了中部的造园意境和布局风格。西部建筑多为民国后增建,由南大门进入后向西进入西园,有洗砚池、消寒馆、船坞、式苏轩等建筑,西园竹林茂盛,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景观园林,古树名木居多,是游客游览的去处。

东部为新建东园,由南大门进入后往东方向进入东园,表忠观、醉翁亭、丰乐亭、碑亭、晚香堂构成了不规则四合院,中间是花草树木,小桥流水。东部园林水榭景观与西部园林建筑景观已成为三苏祠博物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景观景点

三苏纪念馆

三苏祠纪念馆(生平陈列馆)始建于1959年,2007年重建,由原来的300多平方米,扩大至3000多平方米。馆内采用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多种现代化技术,展示三苏生平、字画、文物等。

南大门

南大门即三苏祠正门,位于三苏祠最南端,由左右两寝室和两根门柱构成,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大门坐北朝南,是中原地区古代特有的祠庙门廊建筑,1981年改建。南大门呈三檐歇山式,房面由水泥瓦和小青瓦覆盖,正脊两端呈鸱吻状,装饰有龙头和卷草图案,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寝室高7.51米,寝室加门厅长 13.1米,宽5.1米,台阶高0.41米,中为门厅。正中悬挂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三苏祠”匾,门柱上刻楚撰、刘孟伉写的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整个大门被巨大的古榕树覆盖,显得更加庄严。

前厅

前厅建于清同治九年(1860),也是清代时期的三苏祠大门,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小青瓦房面,屋檐悬伸在墙外形成单檐悬山。前厅南看为三橙四柱二室,北看为五橙六柱,房脊正中有陶瓷材料的寿字及卷草纹图案装饰,厅门正中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眉山市知州洪运开的提字“文献一家”,门框上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川盐茶使赵藩写的“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对联。前厅建筑面长21.06米,宽5.92米,廊宽1.8米,通高7.03米,建筑面积为225平方米。梢间向北开门,起初为碑亭,用于存放明朝至民国的建祠记事碑,装修后作为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卖部,于2005年恢复碑亭。厅前两株近千年的参天银杏巨树颇为壮观。

飨(xiang)殿

飨殿建于清康熙帝四年(1665),专门用来祭祀三苏的活动场所,共有三间房屋,坐北朝南。飨店平面为长方形,小青瓦房面,硬山式屋顶,外间为抬梁式梁架,外墙为穿斗式梁架,屋顶交汇处有宝顶式三重檐楼阁式饰物,有六组对称走兽,两端有陶制鸱吻装饰。三间房屋各有一门匾及对联,从左边为“文峰鼎畴”,中间为“是父是子” 右边为“文章气节”,对联以光绪十九年(1893年)眉州知州杨庆远写的“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最为有名。殿内供奉着用神龛罩着的三苏父子塑像,正中顶部悬挂“养气”匾,左右各一门道,西门楣悬挂“文渊”,东门楣悬挂“学薮”,殿前摆放着长方形铜鼎,用来祭祀使用。飨殿长17.74米,宽7.72米,高9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院内有花草盆景,有专人维护四季更换,使飨殿更显得生机勃勃。

启贤堂

启贤堂为庙堂,寓意承前启后,建于康熙四年(1665),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爱新觉罗·颙琰十八年,民国八年(1919)、1984年曾经三次大修,用来供奉苏家祖先牌位。启贤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为启贤堂,北侧为木假山堂。启贤堂为小青瓦房面,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屋顶交汇处两端有吻装饰,脊上有走兽,均饰有卷草式图案,东、南、西三个方向各有一回廊,堂前小院有一口古井,周围种有多种名贵树木及异草。木假山堂现为陈列室,堂上方正中有一匾“木假山堂”,是清乾隆所立,堂正中放置着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所赠的木假山,木假山长约3米,宽约1米,高约1.4米,象征着三苏父子气节,与堂前水池中的石假山相呼应。启贤堂长14.29米,宽8.1米,高8.35米,四周回廊宽1.68米,面积204平方米。

来凤轩

来凤轩为寝室堂,嘉庆十八年维修时改名济美堂,解放后又进行大修,改名来凤轩,坐北朝南,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来凤轩现为三苏腊像陈列室,轩后有竹林围护,使来凤轩看起来更为紧凑。来凤轩面长21.66米,宽10.26米,高7.3米。四周回廊宽1.25米,建筑面积295.5平米。

披风榭

披风榭始建于南宋,是一座建在临水建立的木屋,供休息使用,平面呈正方形,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眉山市人为纪念苏轼陆游魏了翁重修了此榭。披风榭坐南朝北,高10米用16根柱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敞轩,四周有飞来椅。顶部为抬梁结构,房面被筒瓦覆盖,交会处有卷草式图案,顶端为寿字形饰物。披风榭背靠瑞莲池,池中有百坡亭和瑞莲亭。

百坡亭

百坡亭横跨并蒂莲西池为六角亭攒尖顶建筑。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建,亭长二十米,有东西方向的连廊,筒瓦屋面,穿斗式结构,中间为八柱小亭。亭内有飞来椅,供游人休息使用。 “百坡”寓意希望出现更多像苏轼一样的杰出人物。

瑞莲亭

瑞莲亭原名“观莲亭”,位于瑞莲池上,坐西朝东,于清康熙四年(1665)扩建,后被命名瑞莲亭。瑞莲亭为攒尖式屋顶,亭身为八边形,由十二根柱子加八角亭顶组成,屋面被筒瓦覆盖,亭顶有花瓶状装饰物,脊上均有走兽装饰。亭内悬匾“并蒂莲重现”四字,当年苏轼兄弟金榜提名时,池内就出现了瑞莲又称并蒂莲,此后瑞莲就有了吉祥的征兆。瑞莲亭边长2.65米,高7.9米,建筑面积62.7平方米,亭四周有飞来椅供游人观赏莲花。

馆藏文物

三苏祠博物馆内收藏有文物近万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696件,宋、明、清苏轼书法墨迹拓本246册。其中以《醉翁亭记》拓本、《西园雅集图》卷、文章山斗款青花书赤壁赋笔筒、青花夜游赤壁诗文人物图提梁壶等藏品较为有名。

《醉翁亭记》拓本

《醉翁亭记》一级文物,是苏轼楷书作品之一,创作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同时《醉翁亭记》也是欧阳修于创作的散文名篇。原收藏在故宫博物院,1959年三苏纪念馆成立后,被调送至三苏祠博物馆。

明王式《西园雅集图》卷

《西园雅集图》二级文物,是北宋年间,驸马都尉王诜邀请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公麟等16人在自家花园探讨学问,切磋技艺,因为被邀请的人都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所以被称为“雅集”。此次集会被后世称为“千年第一盛会”。

青花书赤壁赋笔筒

《青花书赤壁赋笔筒》二级文物,产于清代康熙年间。笔筒为圆柱形,高14.5厘米,口部直径17.2厘米,底部直径17.3厘米。外壁写有苏轼《元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全文,文后附诗“五百年来续此游,水光依旧接天浮。徘徊今夜东山月,仿佛当年壬戌秋”。

青花夜游赤壁诗文人物图提梁壶

《青花夜游赤壁诗文人物图提梁壶》二级文物,产于清朝雍正年间,整体呈圆柱形,高16.5厘米,口径4.0厘米,底面直径8.8厘米,最宽11.6厘米。壶身略伟内凹,水平壶顶有一瓶盖,两侧为提梁,壶身一侧有苏轼坐船夜游赤壁图,另一侧有诗文“五百年前续此游,水光依旧接天浮。徘徊今夜东山月,仿佛当年壬戌秋。有客得鱼临赤壁市,无人载酒出黄州府。吟成一浦千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底部是“雍正年制”四字。

展览活动

三苏祠堂文化展

三苏祠的展陈侧重于文物、故事、环境的有机结合,将文物融于故事,将故事融于环境,形成展览空间与古聂氏宗祠建筑园林之间的自然融合。主要展示祠堂中轴线上的飨殿、启贤堂东西厢房、木假山堂、来凤轩等核心建筑,使游客可以瞻仰先贤,祭奠先祖,了解苏宅故事,了解三苏文化,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苏生平成就展

三苏纪念馆有两层,面积约2000平方米,一层为苏洵苏辙生平及成就展,二层为苏轼生平及成就展,三苏纪念馆是全国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三苏文化陈列馆。为营造展品、主题场景相融合,纪念馆采用了声、光、塑造场景、多媒体等多方法展示三苏文化、三苏故事,从感官和心理上让观众“身临其境“。馆内运用声音模拟,电子屏展示图片及视频资料,硅胶塑三苏父子像,还原历史故事,三苏仿真手迹,古籍善本,配合讲解员的讲解,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参观需求。

价值意义

文化意义

三苏文化产生于北宋,是三苏父子在接受中华文化,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孕育的,并产生了其独特的仁爱、旷达、博大特点。特别是苏轼,不仅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还在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领域也有着杰出成就如。苏轼的影响已跨越时间和距离远扬国外,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都发表了众多关于苏轼的研究文章,还被法国世界报》评选影响世界的“千年英雄”。

苏轼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产生了以“仁”为主的思想核心和政治理念。在朝廷直言敢谏,地方上体恤民情。其文学成就在北宋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被广为传颂,吸引了一大批想要拜师的学子,至今文人学者对苏轼的研究都从未停止。

艺术价值

三苏祠古建筑始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充分展现了清代官方建筑风格。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屋顶,殿、堂、亭、轩、四合院等空间类建筑,以及各种脊饰,望兽、吻兽等,为后人研习中国古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苏祠古建筑在空间形态、功能作用、材料组成等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古建筑的建筑内涵和构造理念的研究学习,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习俗和逻辑内涵,对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保护与开发

2019年7月25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

三苏祠博物馆曾多次开展讲座论坛,出版了《三苏祠志》《苏东坡与西园雅集》《名人与三苏祠》《苏祠漫步》《藏在门廊上的语言艺术——三苏祠匾额楹联赏析》等书籍,发表了多篇与三苏祠有关的论文。同时开展“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清风扬眉 廉洁齐家”等主题活动,举办“博物馆进校园”“博物馆进社区”等社会教育活动。

相关人物

人物关系

父亲:苏洵

长子:苏轼

次子:苏辙

苏洵

苏(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其子苏轼、苏澈均以文学创作著称于世,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精于政论,他的写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被欧阳修赏识,而受到重用。此后又进入秘书省负责图书编撰、收藏、发行的工作。在与姚辟一同编撰完成《太常因革礼》后不久去世。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苏轼、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眉山市)人,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著有《刑赏忠厚之至论》《念奴娇》《水调歌头》等。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苏轼一生起起落落,先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排挤,后因“乌台诗案”坐牢。宋徽宗时获得大赦,在复任途中于常州(今江苏省)病逝,葬于汝州郏城县(今郏县),时年64岁。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辙一生随着朝廷执政党的更迭而起伏,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兄长“苏轼”求情受到牵连,因上述反对当时的政策被贬,最后定居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

参考资料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旅厅.2022-12-30

祠堂格局.三苏博物馆.2023-01-03

苏祠简介-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2-11-20

三苏祠镇馆之宝、故宫文物.微信公众平台眉山发布.2023-01-06

馆藏.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31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1-03

历史-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历史沿革.2022-11-21

参观游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微信扫码体验).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3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3

三苏祠-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 门户网站.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2023-01-13

南大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3

南大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3

三苏祠前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3

前厅-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3

飨殿.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5

飨殿-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启贤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5

启贤堂-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三苏祠木假山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5

来凤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5

来凤轩-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披风榭.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2023-01-05

披风榭-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百坡亭-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瑞莲亭-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5

“西园雅集”的故事.无锡博物院.2023-01-06

三苏故居祠堂文化展-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2-11-30

陈列展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2-11-23

三苏祠博物馆.眉山全搜索.2023-01-06

全球12位千年英雄为何选了苏东坡?《世界报》这样说.红星新闻.2023-01-31

东坡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7

【三苏文化】_眉山市_市州地情_四川地情_四川省情网.四川省情网.2023-01-07

行走东坡故园 感受古建魅力-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13

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2023-01-07

学术研究.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7

社会教育-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2023-01-07

苏洵.中华英烈祠.2023-01-19

苏轼.中华英烈祠.2023-01-19

[百家讲坛]北宋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央视网.2023-01-31

苏辙.中华英烈祠.2023-01-19

「苏辙」诗词全集(2117)首.诗词古文网.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