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亭”。醉翁亭与北京陶然亭公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构成了琅琊山最核心的景观,也是滁州市“醉美亭城” 建设的文化根基之一。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秋至六年冬,欧阳修贬滁州市时,琅琊寺僧智仙和尚为他建造了一座亭子,因欧阳修自号“醉翁”,亭子故此得名醉翁亭。醉翁亭中有宋代文学家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明代时开始扩建。历代先贤捐资出力,使得醉翁亭得以屡废屡建,并且不断地增扩旧制,逐渐形成"九亭十阁"的园林建筑群。清代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县致仕名宦薛时雨募化巨资主持重修,形成如今醉翁亭庭园的基本格局。醉翁亭于1956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醉翁亭在琅琊山管委会的主持下,周围环境得到修缮,形成今日之景。
醉翁亭自建成以来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文豪墨客曾留下诗词、墨宝。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名称由来
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市,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与之结为知音。由于欧阳修与民同乐,为官清廉,受到滁州人民的爱戴。琅琊寺僧人智仙为他修建一座亭子,可以让欧阳修在此办公会客,后来欧阳修以自己的别号“醉翁”作为亭名,并作《醉翁亭记》。《醉翁亭记》一文很快名传天下,醉翁亭也由此成为天下第一名亭。
历史沿革
始建时期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于庆历五年(1045年)秋至六年(1046年)冬建造醉翁亭。
欧阳修离滁后,醉翁亭周边相继出现“玻璃沼”与“二贤堂” 。 元丰七年(1084年)朝散大夫章衡知滁州市,重修醉翁亭期间 ,将亭右侧涌出之泉命名为 “玻璃沼” ,后称之为“六一泉”。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弟弟曾肇任滁州知州时倡建二贤堂。二贤堂的建立标志着“醉翁亭-二贤堂”思慕前贤的建筑格局业已形成 。
南宋建炎初年,醉翁亭毁于兵火。 绍兴二十年 (1150年) ,知州魏安行重建醉翁亭,疏浚山泉 。淳熙五年(1178年) ,魏汝功复建二贤堂。从魏安行到魏汝功的重修,醉翁亭恢复了北宋末年的建筑格局。
元明时期
宋元鼎革之际,醉翁亭再次毁于战火 。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根据胡祗遹《重修醉翁亭记》记载,醉翁亭曾重建过一次。之后,王朝政权更迭,战火摧残,明代时醉翁亭已毁坏尽 。 洪武八年(1375年) ,宋濂《琅琊游记》记载 :“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兵后焚炼为垩殆尽,亭后四贤堂亦废”,表明当时的醉翁亭再次毁于战火。
随着明朝统治秩序日趋稳定,醉翁亭发展也逐渐进入了鼎盛时期。 洪熙元年(1425年) ,南太仆寺卿赵次进重建醉翁亭,亭后重建二贤堂,对亭前的六一泉进行疏通、加固。正统十年(1445年)左右 ,醉翁亭周围又修筑围墙、院门,由滁州市巡按弋阳县 (江西戈阳)李奎 、刑部侍括苍(浙江丽水)薛希琏等人主持修建,并且他们还派人管理醉翁亭。 明成化五年(1469年)十一月,醉翁亭由于受到风雨、地震等的影响,受到损毁,南京太仆寺卿郑悠、 少卿鲁崇志及滁州知州周正等人各自捐出薪水为众人做表率重修醉翁亭,修建完成后他们又请当时的谨身殿大学士商辂作记以纪其事。此次重修,醉翁亭重修安装梁,用丹漆涂抹;同时还改建二贤堂;另外在亭西南边又建造几间房屋,并聘请方外士居守;还种植几千株松、竹、柳等植物等。经过多次修缮,醉翁亭恢复了宋末时期景观格局。
之后,又开始荒废,弘治四年(1491年) ,“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琅琊山游记》载“遂登醉翁亭,亭已一角, 东南壁尽塌,萧然几于草墟矣,相顾叹息而去”,表示醉翁亭再次荒芜 。
此后,醉翁亭迎来了历史上拓修的高峰期。首先是嘉靖年间的多次建筑增建 。 嘉靖十四年(1535年) ,罗田人张明道在醉翁亭右侧修建梅亭,梅亭的功能主要是供休闲赏梅之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赵釴修建“醉翁楼”,此次扩建规模宏大,成就了醉翁亭由亭向楼的转变。嘉靖四十年(1561年),南太仆寺少卿毛鹏建造皆春亭。嘉靖四十一年 (1562年) ,刘秉仁为醉翁亭内建筑题匾时,此时,醉翁亭周边已有让泉亭、欧门、山间四时堂、文忠祠、梅亭、皆春亭等景点建筑。
万历十三年(1585年) ,南太仆寺卿萧崇业在《游醉翁亭记》中详细记录的景点达15处之多。万历十四年(1586年)太仆卿沈思孝改“醉翁楼”名“解醒阁”,并作《解醒阁记》,立碑《解醒阁记》针对明朝中期因循守旧、留恋酒乡、长醉不醒的官场陋习进行批判。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市知州卢洪夏在亭四周凿石引水建“曲水流觞”,重建皆春亭,并改名“意在亭”。郡守卢洪夏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再次重修醉翁亭,首次将兰亭的“曲水流觞”引入醉翁亭。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滁阳志》卷二《釀泉秋月》,图中解阁(醉翁亭) 、意在亭(皆春亭)、见梅亭 、梅亭与欧梅 、翼然亭皆成独立院落 ,以三路中轴对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明确体现出醉翁亭“多轴并列院落式”的布局特点。
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建“宝宋斋”,用于保护欧文苏字《醉翁亭记》碑。 崇祯年间(1628-1644年),滁州市人为纪念冯若愚、冯元飙父子的功德,在宝松斋西侧建造冯公祠。 冯公祠建立之后,使醉翁亭园林景致更丰富,醉翁亭也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胜地。崇祯七年(1634年) ,南京浙江道御史赵志孟在游览醉翁亭之后,发现醉翁亭没有智仙祠,于是他便拿出自己的俸禄修建智仙祠。崇祯九年 (1636年),李觉斯重刻《南滁会景编》并重修绘制“醉翁亭图”,此图详细描绘了明朝末年醉翁亭的景致,当时的醉翁亭景致已臻于鼎盛,并且保持着中轴对称的布局模式。
清朝时期
清代,醉翁亭保存较好。 顺治帝七年(1650年),根据王猷定《滁游记》的记载,当时已有让泉、薛老桥、欧门、古梅、古梅亭、冯公祠等景点。 康熙十二年(1673年)《滁州志》所绘“让泉秋月”形象的记录了醉翁亭的面貌 ,基本可以推测出其园林布局与明末保持一致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江南学道赵捐出自己的俸禄重修醉翁亭。 同年,王赐魁于二贤堂故址建三贤祠,合祀欧阳修、王禹偁 、苏轼三公; 改“皆春亭”为“曲水流觞亭” ,题额“永和流韵” ;改 “见梅亭”为“放于琅琊亭” ,题联“云问寺山开,听泉月满亭”。
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太平军与清军在滁州市、盱眙县一线反复拉锯近十年,战火所及,醉翁亭已成一片瓦砾。 战乱平定后,全椒人薛时雨“敬于昔贤”分两次重建醉翁亭,于光绪七年(1881年)完工。此次修建是醉翁亭营建史上较为全面的一次重修,景观基本恢复。同时在薛时雨亲撰的《重建醉翁亭碑记》中,历数了对他重建醉翁亭帮助很大的几位名流,其中第一位感谢的是吴棠,吴棠不仅对醉翁亭捐资助建,而且还对修建丰乐亭量力捐助。此后 ,知州熊祖诒于光绪二十二 年(1896年)又整修醉翁亭, 整修后的面貌可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作霖《游滁记》得知大概,有醉翁石、薛老桥、让泉、醉翁亭、宝宋轩 、二贤堂、冯公祠、欧梅亭、影香亭、流觞亭等。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醉翁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建与扩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 黄仲甫重建 “怡亭”;民国十四年(1925年)陈文权于醉翁亭西址新建“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朱廷燎题刻“醒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 ,醉翁亭于 1956 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8月下旬,滁城红卫兵走上街头横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此后不久,琅琊寺内佛像全部被砸烂,醉翁亭内的欧(阳修)文苏(轼)字的《醉翁亭记》碑刻被毁坏。1978 年之后,醉翁亭在人民政府的资助下进行了修复,1981年建“宝宋新斋” , 1983 年建“解酲阁”等。 1985年,皆春亭仿苏州园林重建,并改名为“意在亭”。2013 年在琅琊山管委会的主持下,再次对周围环境进行修缮,形成今日之景。
景区布局
醉翁亭景区位于琅琊山东麓,距离琅琊山山脚一千米,该景区是以中国著名的古亭——醉翁亭为主景的景区。亭园内占地总面积25600平方米,以醉翁亭为核心的建筑群落人称"醉翁九景",主要包括二贤堂、宝宋斋、意在亭、影香亭、怡亭、古梅亭等。
醉翁亭园门外是一座精致古老的青石板小桥,桥下石泓泉涌曰玻璃沼。过大门之后,在庭院东侧是醉翁亭,亭后是“二贤堂”。从“二贤堂”向西至“宝宋斋”,屋内有两块青石古碑。宝宋斋西侧是冯公祠,冯公祠往南是意在亭和曲水流觞渠。醉翁亭西有二亭,一上一下。上面为古梅亭,下面为意在亭,原名“皆春亭”。意在亭西侧是影香亭和疏影池,古梅与古梅亭位于影香亭、疏影池正北山坡的梅园内。怡亭在古梅亭西侧,怡亭西北山坡上是六一亭。解醒阁位于醉翁亭西院醒园内,明嘉靖年间赵所建,初名“醉翁楼”。在醉翁亭周边还环布有野芳园、醉翁潭、洗心亭、深秀湖、琅琊古道、一醉千秋石等景点。
主要景点
薛老桥与欧门
在醉翁亭前东侧山道上,横跨溪涧,桥下流水潺潺,过了桥就是醉翁亭。桥成拱形,长6米,宽5米,砖石结构。北宋韦骥、明代宋牒诗文中已见薛老桥的记载,古桥距今近千年,“薛老”不知指何人。
过了桥就是欧门,欧门即醉翁亭大门,原石条门框,门内有过厅,门槛下有7级石阶。门头上嵌有石刻横额“醉翁亭”,右上款为“同治壬申季冬”左下款为"全椒薛时雨题"。原先门两边曾有一副对联:翁去八国战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据此说楹联也为薛时雨重修醉翁亭时的手迹,今已不存。大门二重院为天井,四面立壁围墙,嵌有明代石碑和花窗,东、西、南面门楣题额分别为“有亭翼然”、“酒国春长”、“山水之间”。过天井东门,向东进入主景环境。
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正门的东院,亭侧的巨石上刻着篆书的“醉翁亭”三个大字。此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是中原地区传统的歇山式建筑,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
醉翁亭是景区之主景,曾有数次损毁重建的经历,现存为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重建的建筑。醉翁亭是苏式飞檐亭阁,四角飞檐,高3.5米,7.33米见方,亭内面积为50平方米。雕梁画柱,为全木卯结构,共有十六根立柱支撑亭顶,外柱12根,内柱4根,四面开敞,飞檐翘角,吻兽伏脊,单檐歇山顶;梁、枋、拱斗、雀替皆雕刻图案纹饰、木格花。醉翁亭采用红色涂柱,红色给人以喜庆、宏伟的感觉,醉翁亭下木质的阴影部分则采用绿色,红绿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和谐的视觉体验。南北门框设有格花和浮刻花纹装饰,亭内有晚清时期制作的八幅“八仙过海”浮雕,亭旁山崖有南宋崖刻“醉翁亭”三个巨大篆字。亭前有多处石刻,记载醉翁亭的兴衰和赞咏的诗文。
二贤堂
二贤堂位于醉翁亭北侧,宋代绍圣二年(1095年)文学家曾巩的弟弟曾肇任滁州市知州时,为祭祀王禹偁和欧阳修而倡建。原堂已毁,今堂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建。堂内立有欧阳修的塑像,是1981年琅琊山管理处塑立的;并陈列有《欧阳文忠公全集》、部分欧阳修手迹照片和相关史料。
二贤堂为小瓦平房,长10米,宽7米,高6.8米。七架梁、雕花挂落,古色古香;十六根立柱三间通联,格花门窗。因北宋时期滁州知州王禹和欧阳修两人品性、文章、经历都有相似之处,也为滁人造福,为祭祀这两位父母官,滁人建了此堂。堂外山崖由南宋崖刻“二贤堂”三个隶字,堂侧石崖刻有古人题写的“云根”两个篆字,两边山墙则悬挂着“醉翁亭记”和“朋党论”木刻条幅。
宝宋斋
宝宋斋位于醉翁亭的西侧,为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东西向,前后有门,斋长7.2米,宽2.2米,高约3米,砖石结构。屋内有两块青石古碑,嵌于墙垣之间,两碑正反面刻着苏轼手书《醉翁亭记》全文,字为正楷,碑高2.36米,宽90厘米,每字约10厘米见方,此碑也被后人誉为“欧文苏字双绝碑”。
1046年,欧阳修亲自写《醉翁亭记》刻碑,立于醉翁亭前。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滁州市知州王诏辗转托请时在颍州区的苏轼,以大字书写《醉翁亭记》,刻石成碑。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时任南太仆寺少卿的冯若愚,为保护这珍贵的文物,在原地建造廊房以覆面壁藏之。1981年琅琊山管理用四块碑石单面镑刻复制了此珍品,并在醒园内建一新宝宋斋,置碑于内。除此之外,斋内还有明代尹梦璧的题诗刻碑和清薛时雨撰书的《重修醉翁亭记》碑。斋东侧外檐下嵌有冯若愚《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
冯公祠
冯公祠位于宝宋斋西侧,明代天启年间,冯若愚为保护《醉翁亭记》碑刻而建立了宝宋斋,其子冯元飙亦同时尽力。明代柬年滁州市人为念冯氏父子“宝宋”的功绩,建立了冯公祠,其祠现长12米,高3.4米,宽7.5米,为三间小瓦平房。冯公祠的楹联是:泉声如听醉翁操,海日已照琅琊山。
意在亭和曲水流觞渠
意在亭和曲水流觞渠位于醉翁亭西、冯公祠南的小庭院里,自成一体。意在亭,原名皆春亭,飞檐四角,高3.4米,4米见方,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南太仆寺少卿毛鹏所建。亭四周有渠宽约0.3米,盘转萦回,名“九曲流觞”。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场景建“曲水流觞”,是游人戏水饮酒的场所,后人仿照苏州园林建筑格调重建“皆春亭”,并改名“意在亭”。“意在”二字取之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意在亭楹联:酒冽泉香招客饮,山光水色入樽来。
影香亭和疏影池
影香亭和疏影池位于意在亭西侧。影香亭初名见梅亭,飞檐四角,高3.5米,3.8米见方,亭名取宋人林逮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番浮动日黄昏”之意。建亭者是明代诗御邵梅墩,建筑年代大约在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亭下方池,是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南京太仆寺卿赵次进凿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滁州市知州王赐魁改“见梅亭”为“影香亭”。
影香亭与疏影池是自成格局的景点,地势比意在亭高约2米,周围有砖石高栏。池四周用山石砌成矮墙作围栏,池中心石上有亭耸立,就是始建于明代的影香亭。人坐亭中,隔着一座小桥,透过一道圆门,可以观赏到正北面庭院中的“古梅”。“影香亭”和“疏影池”的名称,来自于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影、香、疏”三字。影香亭和疏影池的造型创意全取“方”意,无论是庭院、水池,还是亭周的栏、亭基石壁、亭柱、石桌、石凳等都是正方形,表示儒家追求的刚烈正直人格道德取向。穿过亭子后的正中小石桥连接池外的甬路,迎面是一座圆门,暗喻“内方外圆,方圆互见”的理念。门的两边是两块方形石碑,“寒流疏影”为明代州判尹梦壁题刻,“翠积清香”为清代知州王赐魁题刻,其中也暗含“影香”二字。
古梅与古梅亭
古梅与古梅亭位于影香亭、疏影池正北山坡的梅园内,地势较高,也是自成一体的景点。园内有一株古梅树,生长在青石砌筑的大方台内,台称梅台。梅台石壁上,有清顺治九年(1652)李嵩阳所题“花中巢许”四个斗大的字。“巢、许”是指上古时期两位隐士巢父和许由,人们以这两位不营世利的高人逸士,比喻古梅的高洁。台上挺立着一株古梅树,树高7米,冠幅11米;主干离地面1米处分为四叉,胸径约58厘米;其他四叉主枝直径均在23厘米左右。相传是欧阳修亲手所种,因此古梅树又称为“欧梅”,原梅已枯,此株约为明嘉靖年间后人补植。
为了观赏梅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市判官张明道在古梅树正北的山坡上,建造“梅瑞堂”。咸丰年间毁于兵火,民国十七年重建时改称“古梅亭”。其高4.1米,宽7.5米,长8.1米。在古梅亭后壁内还嵌有一张明道刊刻的《宋绍兴十八年进士题名记》碑。古梅东侧有高耸的“揽余台”,西侧山腰有“怡亭”,都是可以观赏古梅的好地方。
怡亭
怡亭位于古梅亭西侧的山坡上,劈崖依山而筑,高出古梅树梢。现存的亭是民国5年(1916年)滁州定远人张爱棠捐资重建。亭为方形,砖石结构,圆顶,单檐四脊,一门两窗。东、南、西三面分别有“怡亭”和“东阁迎曦”、“西山拱秀”等题额。亭内壁上有滁人黄谷撰文的石碑。
六一亭
六一亭在怡亭西北山坡上,此亭始建于宋代,欧阳修去世不久,滁州市人立亭以祀“文章知府”,缅怀“六一宗风”。现在的六一亭是1983年重建,亭旁有陆鹤题书的摩崖刻石“六一亭”。欧阳修晚年“退居颍河之上”,自号“六一居士”,同时写作一篇《六一居士传》。该亭6柱6角,象征欧阳修66岁归天而去,6柱托起一座亭子,隐喻“六一居士”,故亭名为“六一亭”。它与醉翁亭遥遥相对,互为映衬,构成一个整体,使人由“醉翁”而“六一”,想到欧阳修一生。
醒园、解醒阁与欧公祠
醒园位于醉翁亭院西侧。民国15年(1926年)滁县知事陈文权辟建。当时建筑规模为7间小瓦平房,四合院布局,抗战时期毁于炮火。1980年,琅琊山管理处重修,存有民国15年重修醒园的碑记石刻。次年增建“宝宋新斋”,立有新刻碑4块,按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墨迹重刻。园内有青藤盘结的荫架,供游人休憩。
解醒阁原建在冯公祠院两侧,宫殿式建筑,明嘉靖年间赵鈛所建,初名“醉翁楼”。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太仆卿沈思孝改名为“解醒阁”,并作《解醒阁记》,立碑《解醒阁记》针对明朝中期因循守旧、留恋酒乡、长醉不醒的官场陋习进行批判。原建筑早毁,1983年于醒园内新建。
欧公祠是2006年醒园的新建筑,祠内陈列今人纪念欧阳修的楹联字画和仿明清“滁州十二景”图。
洗心亭
洗心亭在醒园对面的山脚下,中间隔着玻璃沼和琅琊古道。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重修。原名翼然亭,后易名洗心亭。亭长、宽各4米,高6.8米,面积20平方米。亭子小巧精美,上下内外都是砖瓦结构,不用一木。其外形就像一只展开羽翼的禽鸟,立于琅琊古道路边。其四角坐地,一面背山,三面有门,门额为弧券形。抬头仰视,上顶为半球形穹隆,像一口倒扣的大锅。亭内壁上有民国24年(1935年)黄仲甫先生所题楹联碑刻:枕流漱石,游目骋怀。亭壁处东墙角砌有清光绪八年(1882年)里人章家琮所书“玻璃沼”碑石一块。
价值与影响
醉翁亭因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广泛传播而闻名遐迩,与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 、北京陶然亭公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甚有“天下第一亭”之美誉,成为滁州市“醉美亭城” 建设的文化根基之一,也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
醉翁亭的文化价值体现在“醉翁精神”上,融合了儒家思想仁政还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既有园亭文化、山水文化等物质层面的内容,更有精神层面的内涵和意义。既有主人翁精神,热爱山水、热爱美好家园,也有乐观豁达的情怀。
醉翁亭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造运用了中国传统亭子的特点,只用几根柱子支撑整个建筑,方便通风纳凉,也方便将山中美景尽收眼底。不同的是,它采用独特的解构部署,柱子和屋顶之间采用反复设计校正的比例,使得它的采光相较于其他亭子好了许多,由此开辟了传统中国建筑的新面貌。醉翁亭的建造使得琅琊山上的自然景观不再单调,成为琅琊山的重要景点。
其他看点
菱溪石
菱溪石是一块体大如牛的观赏石,形状丑怪而至美。现置于冯公祠与意在亭之间的天井小庭院里。菱溪石体表嶙峋多孔,色质坚,非常罕见。这块奇石是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徒步十多里,亲自到城东进行考察,然后派人用三架牛车从滁城东郊拉到西山。为此,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菱溪石记》和长诗《菱溪大石》,记录这块大石的来历。
让泉
让泉位于醉翁亭欧门前小石溪南岸,泉源来自山中地下水。泉周傍着溪岸石壁围以大石块砌筑的方池,面积约有10平方米,池深1米,内分上下两路,呈“日”字形。泉边的溪壁上镶嵌着一块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市知州王赐魁树立的石碑,碑上铭刻“让泉”楷书大字。让泉水温终年变化不大,始终在摄氏度十七度左右,且自古以来不竭不涸,是琅琊山最著名的泉水。
文化活动
1985年10月下旬,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在琅琊山联合举办了“醉翁亭散文节”,王西彦、何为、柯蓝、艾煊、江流等散文作家、诗人、评论家和编辑、新闻记者共四十多人,聚会琅琊山,研讨当代散文复兴的前景,集中创作了一批描绘琅琊胜景的散文佳作。2002-2004年举办三届醉翁亭文化旅游节。2007年8月,滁州市人民政府在琅琊山风景区举办了“中国滁州纪念欧阳修千年诞辰”大型文化活动。
2022年10月22日,在琅琊山风景区举行了由滁州市委宣传部、滁州市委网信办、滁州市琅管委发起的“永远的醉翁——纪念欧阳修逝世950周年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向欧公塑像敬献花篮”“致祭文”“古乐演奏并吟诵苏轼的《醉翁操·琅然》”“童声集体朗诵《醉翁亭记》”以及学术研讨座谈等内容。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59年秋,安徽省文化局批准在醉翁亭建立欧阳修纪念馆。
1972年10月,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琅琊寺、醉翁亭收归地区革委会政工组文化小组管理。
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保护
1956年,醉翁亭被列为安徽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1980年到1986年8月,成立了“临沂市山管理处“,设置了文物科,加强对琅琊山中流散文物的统计管理,管好古殿、亭、堂的修缮恢复。
2001年1月11日琅琊山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批获得AAAA级旅游区(点)称号的风景名胜区。
2004年,滁州市文物管理所对醉翁亭、丰乐亭及琅琊寺内现存的石刻作了调查,并拓片建档;2013年5月,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7月3日至7月4日,为进一步保护醉翁亭景区散落残碑,根据委领导指示,市琅管委文物局安排专人对醉翁亭景区内露天散落的残碑进行了收集清理,分批次将其运送至南京太仆寺衙署厢房统一清理、保存。
相关文化
诗文
醉翁亭兴造之后,因欧阳修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得到了欧阳修友人及崇欧士人的争相唱和与追随。当世名士富弼、韩绛、王安石、曾肇、沈遵等人的题诗咏赞。后明代宋濂 、杨士奇 、沈 周 、商辂 、文征明 、秦致恭、清代薛时雨等历代名人 墨客为之赋诗题咏。
元文宗时著名文人虞集来滁游览琅琊胜境,醉翁亭已荡然无存 ,寻来醉翁亭图看,感慨万千,便写下了《醉翁亭图》诗。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以欧阳修《醉翁亭记》名文为框架,创作了诗体游记《游醉翁亭》。
散文家何为的《风雨醉翁亭》载于1985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琴曲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
重修记体文
醉翁亭重修有关的记体文有南宋孙觌 《滁州重建醉翁亭记》、明代杨士奇《重建醉翁 亭记》、周叙《滁州重修醉翁亭记》、商辂《重 修醉翁亭记》、杨瞻《重修醉翁亭记》、赵《重修醉翁亭记》、秦致恭《重修醉翁亭记》、叶向 高《重修醉翁丰乐亭记》、杨于庭《重建翁亭记》 和清代薛时雨《重建醉翁亭记》、熊祖诒《重修丰乐醉翁二亭、立二贤堂、王欧二公祠祭田记》等。
相关人物
王禹偁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是宋初的名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王禹偁比欧阳修知滁早50年,治理滁州市很有政绩,官声极佳。他关心百姓、清廉自律,与民同苦,甚至全家人与老百姓一起吃糠咽菜。欧阳修对王禹偁非常敬重,尊为先贤。两人都以“忠言直谏、遇事敢言”而著称。历代州官尊欧王为先师贤守。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谪贬滁州市时,琅琊寺僧智仙和尚为他建造了一座亭子,因欧阳修自号“醉翁”,亭子也因此被称为醉翁亭,欧阳修述之以文,撰写了一篇《醉翁亭记》,让此亭名扬天下。
参考资料
Zuiweng Pavilion.琅琊山景区官网英文版.2023-09-14
首页.琅琊山风景区官网.2023-06-07
【省级重点】醉翁亭.滁州市人民政府.2023-08-27
醉翁亭:安徽省著名古迹 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中国小康网.2023-08-27
安徽滁州:千古绝唱醉翁亭 山水之乐著琅琊.国际在线城市频道.2023-08-27
滁州市.安徽党史方志网.2023-08-27
滁州 醉翁亭.中安在线历史频道.2023-08-27
【文化遗产】一座琅琊山 半部滁州史.滁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文明滁州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6-07
醉翁亭古建筑群的由来.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3-08-29
滁州风物与醉翁诗文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一.国学网.2023-08-27
安徽琅琊山:因《醉翁亭记》扬名天下.央广网旅游.2023-08-27
人游安徽|环滁皆山的千年绝唱!.网易手机网.2023-08-27
吴棠捐资重建醉翁亭.淮安报业传媒集团.2023-08-27
大事记.族讯文化.2023-09-14
天下第一亭——醉翁亭.今日头条.2023-09-14
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名家散文:风雨醉翁亭!.凤凰安徽网.2023-08-27
醉翁不醉.扬州网.2023-09-14
核心景点—醉翁亭.琅琊山风景区官网.2023-06-07
千古名亭——醉翁亭.琅琊山风景区管委会.2023-08-27
醉翁亭.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23-09-14
二贤堂.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23-09-14
特色节点—二贤堂. 琅琊山风景区官网.2023-06-07
宝宋斋.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23-09-14
特色节点—宝宋新斋.琅琊山风景区官网.2023-06-07
山光水色,酒冽泉香:醉翁亭景区楹联欣赏.滁州文化旅游.2023-09-14
安徽琅琊山:因《醉翁亭记》扬名天下_乐享旅途_映象网.映象网.2023-08-27
国家地理.央视网.2023-09-14
元旦假期玩转滁州|安徽人游安徽.网易.2023-09-14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便是在此山中所作.新浪看点.2023-08-27
我市举办纪念欧阳修逝世950周年活动.滁州市人民政府.2023-06-08
滁州历史大事.华夏经纬网.2023-08-30
市琅管委收集、扫描醉翁亭景区残碑.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2023-10-09
《醉翁亭记》里的山水之间 | 安徽人游安徽.滁州文化旅游.202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