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叙
周叙,字功叙,号髡残,吉水人,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官至南京侍讲学士。汉未孙吴偏将军周瑜三十八世裔孙。负气节,笃行谊。曾祖父以立曾为元时翰林编修,父歧凤为明初国子监博士,叙为歧凤之次子。周叙忧国忧民,事事以社稷为重,王振擅政,周叙不顾个人安危,上疏直谏,帝以章示诸大臣,王直等皆引罪求罢,朝廷上下出现新的气象。诗赋出众,有《石溪集》《诗学梯航》《唐诗类编》等。
人物生平
少时聪明灵颖,11岁便能吟诗。永乐十二年(1414年),中乡试第11名举人。永乐十六年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因作《黄鹦鹉赋》而称旨授翰林院编修官。宣德初预修两朝实录成,转修撰,正统年间升侍读,正统十年(1446年)调升南京侍讲学士(从五品),执掌南京翰林院事。
人物事迹
敢于犯颜直谏
周叙不仅才华横溢,诗赋出众,更可贵的是他那种忧国忧民,事事以社稷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的精神,更值得后人敬佩。周叙调南京任侍讲学士时,农民起义四起,朝迁内外争权夺利,加上蒙古族的不断侵掠,国家已由“宣德之治”开始走下坡路。周叙于正统六年(1442年)上疏向朝廷陈述治理国家的政策,被朱祁镇皇帝乐意地采纳了。
英宗是宦官王振一手抚抱长大的。王振趁皇帝年少,涉世不深,利用特务机关锦衣卫作耳目,独揽大权。宦官投机钻营,赋税繁重,官府又滥施刑罚,百姓叫苦连天。一些有正义感的朝官便向朝廷提出改良要求。然而,一经王振发现,不是下狱就是处死。但是,周叙置生死于度外,以社稷为重,在正统八年夏天,向英宗皇帝慷慨上疏进谏::“比天旱,皇帝责躬祷,而臣下不闻效忠补过之言,掌选者罔论贤否苐循资格,司国计者不问耕桑惟勤赋敛,军士困役,作刑罚失重轻,风宪无激扬言,官惟缄默,僧道数万,日耗口,流民众多,莫为矜恤。”(没有哪个臣子考虑如何来效忠朝廷,怎样纠正过失。他们只是陈述自己的功绩,要求高官厚禄而已。负责考绩的官员不唯才是举,只是按资论辈去任免。管理财政的官员不过问农事桑田,不关心百姓疾苦,只管索取赋税。军队不修战备疲于劳役,官府滥施刑罚。大学士软弱无能,理政过疲。检察监官不闻不问种种弊政,听之任之。僧道过多,大量消费粮食。无业流民到处可见,国家又不设法去赈救。)朱祁镇看后,心受感动,并称周叙给了他一贴良药。英宗皇帝把周叙的奏章让大臣们传阅。这时,吏部尚书王直等深知自己严重失职,各自引咎自责,朝廷上下出现新的气象。
忠心耿耿
正统十四年(1450年),蒙古族南下攻大同市,英宗亲自率兵应战。因粮缺水尽,误入敌人圈套,被蒙古兵擒掳。皇太后命姬诵朱祁钰(李豫皇帝)监理国政。当时有两派:改良派于谦、周叙等坚决主张讨战报仇;宦党邪派徐有贞、马顺等主张逃跑。在这决定国家存亡之时,周叙又勇敢地站出来,不顾宦党的暗害,向代宗皇帝上疏直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殿下宜卧薪尝胆,象越国报复吴国一样,洗雪国耻。”同时为治理国家,他又上疏八条意见:一曰励刚明,二曰观经史,三曰修军政,四曰选贤才,五曰安民心,六曰广言路,七曰谨渐,八曰修庶政。又上《制治保邦十二事》《中兴太平十四事》,皇帝如获至宝,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执行。一时,朝廷内外,言路广开,使提拔了一批廉洁能干的官吏,加强了农业生产,减免了一些税赋,赈救贫民,招集流民返回家乡,恢复了生产,才使国政有了新的转机。
关心国事民事
晚年的周叙仍是忠心耿耿,关心国事,民事。他极力请求李豫恢复“午朝”接见大臣,以便多了解民情,收集各方意见,商定治国安民之良策。并请旨建聂氏宗祠《追远堂》,修族谱,修郡省志。
周叙为人诚实,素有志向,讲究气节,忠守情宜。其曾祖父以立为元有名史官曾力主尊宋为正统。“曾祖以立,在元时以宋辽金三史体例未当,欲重修。叙思继先志,正统末,请于朝,诏许自撰”。在周叙为此事而写给赵曙的奏章中,对重修《宋史》的目的交待得很清楚:“窃观宋辽金三史成于前元至正间,当时秉国大臣皆辽金族类,不以正统归宋,遂分裂为三,而以辽金加于宋首,不惬人心,不协公论。初修之际,言者虽多,卒莫能改。至今越百年,凡有志史学正纲常者,未尝不掩卷愤叹也。……元儒陈修《通鉴续编》,既正其统,而三史全书尚仍其旧。”因此他建议在南京翰林院组织人员重修《宋史》。朱祁镇的答复是:“不必择人,叙其自修。”但因劳成疾,未能完成!于景泰三年壬申三月二十日辞世,终年六十。钦遣官谕祭赐葬。崇祀郡邑乡贤少师肖鎡志墓,少保高谷表墓,少傅陈循墓碑,门人少傅商文毅公辂述功德。有《石溪文集》等行于世。
古籍记载
明史· 卷一百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
周叙,字公叙,吉水县人。年十一能诗。永乐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作《黄鹦鹉赋》,称旨,授编修。历官侍读,直经筵。正统六年上疏言事,帝嘉纳焉。八年夏又上言:“比天旱,皇帝责躬虔祷,而臣下不闻效忠补过之言,徒陈情乞用而已。掌铨选者罔论贤否,第循资格。司国计者不问耕桑,惟勤赋敛。军士困役作,刑罚失重轻,风宪无激扬,言官务缄默。僧道数万,日耗户口,流民众多,莫为矜恤。”帝以章示诸大臣。王直等皆引罪求罢。十一年迁南京侍讲学士。
王监国,驰疏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殿下宜卧薪尝胆,如越之报吴。使智者献谋,勇者效力,务扫北庭,雪国耻。先遣辩士,卑词重币乞还銮舆,暂为君父屈。”因条上励刚明、亲经史、修军政、选贤才、安民心、广言路、谨微渐、修庶政八事。王嘉纳之。景泰二年又请复午朝,日接大臣,咨诹治道。经筵之余,召文学从臣讲论政事,并诏天下臣民直言时政缺失。帝因诏求言。
叙负气节,笃行谊。曾祖父以立,在元时以宋、辽、金三史体例未当,欲重修。叙思继先志,正统末,请于朝。诏许自撰,铨次数年,未及成而卒。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