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孔明菜

孔明菜

孔明菜,又称腌咸菜襄阳大头菜,是襄阳市的特色小吃。因其民间传说为诸葛亮所创而得名,在植物学上的名字是“芸薹”和“芜菁”。根块肉质,可供蔬食。孔明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经过腌制后,成为一种独特风味的佳品。

菜品特色

孔明菜,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又称“蔓茎”,系根菜类,属十字花科,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形状为锥型,肉白色,肉质坚实,有强烈地芥辣味。

历史记载

早在孔明亮之前就有种植,灾荒之年可作代食品。《后汉书·帝纪》永兴二年(155)有载:“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永兴二年,孔明亮还没有出生。它的食用价值虽说不是孔明亮发现的,但在食用方法上或可以冠用孔明之名。《嘉话录》是韦在大中十年(856)以后完稿的,大中十年他任江陵少尹时,追记长庆元年(821)在白帝城听到刘禹锡的谈话而成书。这或许是将“芜菁”称作“孔明菜”的较早记载。是孔明亮推广了它的种植,“越西州界”、“三蜀”之地、“江陵亦然”。

孔明菜在宋代被官僚、文人摆上了餐桌,明、清时代也没有受到冷落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蜀人呼之为孔明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显然,明人对孔明菜进行了研究。它不仅有食用充饥作用,还有药用价值,还可以健身。

到了近代社会(1840~1949年),不少地方,尤其是盛产孔明菜的襄阳地区,曾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酱园场(手工作坊),加工制作这种俗称“大头菜”的现在样子的孔明菜。腌制后的孔明菜呈黄褐色,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丝与肉丝共炒,其味更美。经加工,孔明菜有多种口味,麻辣味、五香味等。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孔明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

孔明菜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名菜,有巨大的开发价值。襄阳市人又称孔明菜为“大头菜”。千百年来,襄阳人家的餐桌上,总是离不了大头菜。其制作及烹饪方法也不断演进,产品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2004年,有了较大改变。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与产品开发的关系,诸葛亮菜必须借孔明亮的东风,才能做大做强。于是,襄阳人把“大头菜”复称为“孔明菜”,还原孔明菜的文化内涵,叫响孔明亮的名号。仅仅如此小小改动,当年襄阳孔明菜就走出了襄阳,走出了湖北,在黑龙江省陕西省广东省重庆市等省市打开了销路,月销量达八十多吨。直接带动农户新增种植面积。

营养价值

孔明菜的优点,唐代诗人刘禹锡有精到的论述。唐人韦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越西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白萝卜,土人蒸煮其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谓孔明菜。云武候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孔明所止,令兵土独种芸薹者,取其才出即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剧而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乎?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孔明菜,江陵县亦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等。通过腌制后,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襄阳大头菜又称“孔明菜”。

相关事件

2022年12月12日上午,由樊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樊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孔明菜缸”千缸捐赠仪式在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举行。捐赠仪式上,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山和大海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场签订捐赠协议。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将原用于制作孔明菜的上千口传统酱腌缸无偿捐赠给从事文化旅游的湖北山和大海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

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每当寒冬腊月,孔明亮就把称为“蔓茎”的食用野菜挖回来凉拌了下饭吃。有一次孔明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并无异味,就试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的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故相传孔明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从此襄阳市人腌制大头菜的习俗和方法就逐渐发展,流传至今。现已成为远近驰名的地方传统产品。

参考资料

襄阳大头菜成了“省标准”.今日头条.2023-12-21

汉江秋水映客影 盛世襄阳共花明.荆楚网.2023-12-21

“孔明菜缸”千缸捐赠仪式在樊举行.“孔明菜缸”千缸捐赠仪式在樊举行.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