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SARS-CoV-2 Omicron variant)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变种。世卫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将B.1.1.529这种变种指定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且命名为奥密克戎。

奥密克戎5个亚型(BA.1、BA.2、BA.3、BA.4、BA.5)已经先后演变成系列子代亚分支709个,其中重组分支72个。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持续传播,新的奥密克戎亚分支将会持续出现。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为BA.5.2。其结构蛋白包括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M、基质蛋白R和核衣壳蛋白N,其中,表面的刺突蛋白S由S1和S2亚基组成,可以通过受体结合域(RBD)识别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并与之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刺突蛋白是唯一修饰病毒粒子表面的病毒蛋白,也是自然感染和疫苗设计的主要抗原靶标。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多为 2~4 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 3 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并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 5~7 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表现。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或喘息、肺部哮鸣音,但极少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少数出现热性惊厥,极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病甚至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发生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及惊厥、脑水肿等脑病。

新冠病毒治疗一般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阿兹夫定莫诺拉韦胶囊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单抗注射液、静注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免疫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天魔6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最初分离出首例样本时,南非平均每天新增病例266例,2021年11月23日增加到674例,12月2日为5092例,感染人数呈指数增加。南非最大的私人健康保险公司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0%以上新发感染为Omicron。自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美国是欧美SARS-CoV-2感染和COVID-19死亡率最高国家之一。中国曾多地先后报告Omicron确诊病例并引起COVID-19疫情传播。2021年12月9日,中国内地从天津市境外输入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第1个Omicron变异株。随后,西安市青岛市吉林省深圳市上海市等多地先后出现COVID-19疫情,呈现多点、广覆盖、多发的严峻复杂局面。2022年12月,芜湖市在新增的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中,首次发现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为外省输入。

对于新冠病毒的预防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命名

南非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B.1.1.529变异株,初步证据表明,该变种与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株相比,再次感染的风险增加。世卫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持续评估该变种。为了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病学发生的有害变化,世卫组织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将B.1.1.529这种变种指定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且命名为奥密克戎。

历史

2020年以来,类SARS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全球大流行,病毒也不断变异,Omicron变异株最早在2021年11月初存在于南非。2021年11月26日,WHO宣布这种新型B.1.1.529变异株为第五种SARS‐CoV‐2 VOC。截至2021年12月15日,这种变异株已经在全球80个国家被发现。相关研究报道Omicron拥有五个谱系:BA.1、BA.2、BA.3、BA.4和BA.5。在最初的全球感染病例中,BA.1迅速占据主导地位,BA.2占据所有已测序病例的近94%,成为全球传播范围最广的Omicron变异株。BA.3感染导致的病例相对较少。BA.4和BA.5是正处于低水平流行的新的Omicron变异株,2022年1月10日至3月30日期间,在南非、丹麦、博茨瓦纳苏格兰英格兰均发现了BA.4。截至2022年4月8日,已有27个BA.5基因序列被报道并全部分布在南非。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of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GISAID)数据库中报告的BA.4和BA.5病例的地理分布已证明其成功传播。日本、法国、韩国和印度等地均已发现BA.4和BA.5感染病例。

中国多地也发生了由Omicron引起的疫情。中国香港Omicron疫情最早在2021年11月出现,于隔离酒店内传播。2021年12月31日起,引发了以BA.2为主要流行变异株的第五波COVID‐19浪潮,截至2022年4月24日,经核酸检测或快速抗原测试累计阳性数达到1 189 229例,记录的死亡病例中,71.1%是≥80岁人群。中国台湾也于2021年11月确诊首例无症状感染的Omicron病例,2022年1月出现首例Omicron变异株本土感染病例,2022年5月10日,中国台湾单日新增本土病例首破5万例。吉林长春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北京和上海等地更是密集报告感染BA.2进化分支的病例。2022年5月4日,我国报告了首例Omicron变异株BA.4境外输入感染者。广泛突变的Omicron变异株不仅造成感染风险的激增,也给各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除了五个谱系,BA.2亚型仍在进一步发生分支内的变化,已形成了许多子亚型,其病毒学特征与BA.2类似。当地时间2022年4月13日,美国纽约州卫生厅表示该州发现两种新的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12和BA.2.12.1,约占该州感染病例数的80.6%。根据GISAID和纽约测序实验室的数据表明,这些高传染性的新变体可能是导致病例增加的原因,传染力与原有的BA.2亚型相比具有23%~27%的增长趋势。同样,一些分子重组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如由Delta和Omicron BA.1亚型重组的XD和XF两种变异毒株以及在英国首次发现的BA.1与BA.2亚型重组的XE变异毒株。日本韩国印度和美国等均已发现XE变异毒株,甚至在部分地区,XE占比已经超过40%,预计有可能超越主导毒株BA.2。中国台湾也于2022年4月2日发现1例由捷克入境的XE变异毒株病例。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BA.2.86已分化为新血清型,或有免疫逃逸风险。2024年5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报告称,在两年多时间里,估计有1300万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这场大流行也成为了许多地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扭转了全球预期寿命稳步增长的趋势。

分类

奥密克戎5个亚型(BA.1、BA.2、BA.3、BA.4、BA.5)已经先后演变成系列子代亚分支709个,其中重组分支72个。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持续传播,新的奥密克戎亚分支将会持续出现。全球数个月以来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为 BA.5.2,但是2022年10月份以来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力更强的BF.7、BQ.1和BQ.1.1等亚分支及重组变异株(XBB)的传播优势迅速增加,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取代BA.5.2成为优势流行株。国内外证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肺部致病力明显减弱,临床表现已由肺炎为主衍变为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我国境内常规使用的PCR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但一些已研发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已明显降低。新冠病毒对紫外线、有机溶剂乙醚、75%乙醇过氧乙酸三氯甲烷等)以及含氯消毒剂敏感,75%乙醇以及含氯消毒剂较常用于临床及实验室新冠病毒的灭活,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病原学

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529)来自BA.1.1谱系,为类SARS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进化支系之一,其结构蛋白包括刺突蛋白S、包膜蛋白M、基质蛋白R和核衣壳蛋白N,其中,表面的刺突蛋白S由S1和S2亚基组成,可以通过受体结合域(RBD)识别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并与之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刺突蛋白是唯一修饰病毒粒子表面的病毒蛋白,也是自然感染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设计的主要抗原靶标。

通过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基因组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2019年最初的新冠病毒分离株相比,奥密克戎变体已获得大约60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刺突蛋白S则有30多个突变位点,RBD上共有15个突变位点,包括K417N、S477N、T478K、E484A、N501Y、G339D、S371L、S373P、S375F、N440K、G446S、Q493R、G496S、Q498R和Y505H,远超Delta变异株的2个突变,是其他变异株的5倍以上,其中E484A、Q493R是奥密克戎所独有的。在其所有突变中,T478K、E484A、Q493R和N501Y是关键突变,K417N、N501Y、Q493R、Y505H突变可能会增强病毒与ACE2的结合能力并增加其感染性,S477N、T478K、E484A等突变增强了病毒与ACE2受体的亲和力,并且与免疫逃逸有关。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者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S蛋白和受体形成复合物的亲和力比原始病毒增强了13倍,是Delta的2.8倍。

此外,S1和S2的裂解使S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膜融合,S1/S2Furin蛋白酶裂解位置附近共有3个突变(H655Y、N679K、P681H);可能有利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增强其传染性和致病性,提高免疫逃逸能力。

除刺突蛋白外,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核衣壳蛋白上的R203K/G204R突变与病毒RNA的表达增强和病毒载量增加有关,可能会提高病毒毒力。

综上所述,奥密克戎变异株多个基因位点的突变增强了病毒复制能力和受体亲和力,导致奥密克戎比其他变体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与致病能力,且可能影响抗体识别和疫苗接种,成为超级毒株。

病理生理学

第一峰:此期病理改变由病毒直接损伤和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诱发的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由疫苗接种形成的特异性免疫可能起一定作用)引起,以病毒直接损伤为主。此期病理改变的轻重及持续时间(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主要取决于病毒的载量、毒性,也与机体免疫力相关。此期很少见,表明Omicron变异株毒力较低。

第二峰:病毒感染后通过,1.B细胞俘获病毒并被激活;2.T辅助细胞接受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病毒肽—MHC2刺激而被激活;3.T杀伤细胞识别被感染的宿主细胞表面病毒肽—MHC1复合物标记而被激活。上述淋巴细胞经一定时间的孵化后(既往疫苗接种或感染所需时间较短),形成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的加入使机体的炎症反应和炎细胞的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清除残存的感染,但是,过强的或紊乱的免疫反应则可能造成免疫损伤。

传播机制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人群,接种疫苗后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传播特征

奥密克戎会逃避曾感染新冠病毒时建立的免疫屏障,从而导致再感染。以SEIR模型为理论进行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较德尔塔增加了约37.5%。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感染与原发感染的风险比为2.39,是贝塔和德尔塔变异株的3倍。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后再感染率明显增加,免疫逃逸特征明显,同时有症状的病例占比变小,感染间隔变短,表明免疫反应可保护人体免受症状性再感染,但这种保护往往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免疫逃逸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研究者们从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和已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个体中鉴定出大量抗S1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中和抗体。通过高通量酵母筛选法确定了247种抗RBD中和抗体,并根据其表位分为A~F六组,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S蛋白RBD中存在K417N、G446S、E484A和Q493R突变,导致A~D组中奥密克戎病毒逃避抗体的中和作用,E、F组尽管受影响较小,但仍有部分逃脱,表明奥密克戎可以逃脱超过85%的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研究发现,奥密克戎BA1.1、BA2和BA3对大多数单抗的中和活性完全或大幅度丧失。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超强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加大了疫情防控的压力。

奥密克戎没有增加人群初发感染的风险,但增加了重复感染的风险,提示奥密克戎拥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但与其他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更低。一项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离体实验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人支气管中的复制速度远快于在人肺组织中的复制速度,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倾向于感染人的上呼吸道。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叙利亚金仓鼠鼻腔中的病毒载量高于肺实质中的病毒载量。以上可能是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 2~4 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烧,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 3 天;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并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 5~7 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表现。

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高热相对多见;部分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等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表现或喘证、肺部哮鸣音,但极少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少数出现热性惊厥,极少数患儿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病甚至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发生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及惊厥脑水肿等脑病表现,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情危重者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等。

与原始毒株感染后早期常见肺炎,病情重、进展快速相比,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初始症状较轻,且临床经过可表现为特征性的“双峰”。

第一峰: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患者多出现咳嗽、咽痛、乏力、发热等症状,持续1~3 天后减轻并逐渐消失。抗原/核酸检测阳性,1周左右转为阴性或弱阳性。此阶段患者临床表现、病程长短有差异,但罕见肺炎。

多数患者临床经过仅见此峰,很快痊愈,少部分患者呼吸道症状和周身酸痛等症状,逐渐好转,不再反复。

第二峰:少数患者于发病(或感染)后10 天左右,原有症状已经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数天后再次加重或反复,大多出现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发热等,部分患者出现肺炎或其他脏器受累的表现。

第二峰出现时患者的抗原/核酸已是弱阳性,甚至阴性,提示病毒感染不是主要原因,可能与特异性免疫的介入相关。

诊断检查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

诊断标准

1.具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

2.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恢复期新冠病毒特异性 IgG 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

检查

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铁蛋白增高。部分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PCT)正常。重型、危重型病例可见 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炎症因子升高。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核酸检测:可采用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气管抽取物)或其他标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荧光定量 PCR 是最常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

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检测速度快,其敏感性与感染者病毒载量呈正相关,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

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等可分离、培养获得新冠病毒。

血清学检测: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均较低。恢复期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者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干预治疗

一般治疗

1.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2.对重症高危人群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同时对基础疾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3.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

4.根据病情给予规范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6.有基础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

抗病毒治疗

1.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包装。适用人群为发病 5 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用法:奈玛特韦300mg与利托那韦100mg同时服用,不得与替、雷诺等高度依赖CYP3A进行清除且其血浆浓度升高会导致严重和(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的药物联用。只有母亲的潜在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间使用。不建议在哺乳期使用。中度肾功能损伤者应将奈玛特韦减半服用,重度肝、肾功能损伤者不应使用。

2.阿兹夫定片。用于治疗中型新冠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用法:空腹整片吞服,疗程至多不超过14天。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中重度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

3.莫诺拉韦胶囊。适用人群为发病5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用法:800毫克,每12小时口服1次,连续服用5天。不建议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

4.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联合用于治疗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患者。用法:二药的剂量分别为1000mg。在给药前两种药品分别以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经静脉序贯输注给药,以不高于4ml/分的速度静脉滴注,之间使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在输注期间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并在输注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小时的观察。

5.静注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使用剂量为轻型 100mg/kg,中型 200mg/kg,重型 400mg/kg静脉输注,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次日可再次输注,总次数不超过5次。

6.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输注剂量为200~500ml(4~5ml/kg),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毒载量等决定是否再次输注。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抗新冠病毒药物。

免疫治疗

1.糖皮质激素。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酌情短期内(不超过 10 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地塞米松5mg/日或甲泼尼龙40mg/日,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副作用。

2.白细胞介素 6(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对于重型、危重型且实验室检测 IL-6 水平明显升高者可试用。用法:首次剂量 4~8mg/kg,推荐剂量 4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 100ml,输注时间大于 1 小时;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在首剂应用12 小时后追加应用 1 次(剂量同前),累计给药次数最多为2 次,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800mg。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抗凝治疗

用于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病例,以及重型和危重型病例,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按照相应指南进行治疗。

俯卧位治疗

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 12小时。

心理干预

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重型、危重型支持治疗

1.治疗原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

2.呼吸支持:

(1)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PaO2/FiO2低于300 mmHg的重型病例均应立即给予氧疗。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后,短时间(1~2 小时)密切观察,若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改善,应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

(2)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

PaO2/FiO2低于 200 mmHg 应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或无创通气(NIV)。接受 HFNC 或 NIV 的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每天应大于12小时。

部分患者使用HFNC或NIV治疗的失败风险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若短时间(1~2小时)治疗后病情无改善,特别是接受俯卧位治疗后,低氧血症仍无改善,或呼吸频数、潮气量过大或吸气努力过强等,往往提示HFNC或NIV治疗疗效不佳,应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3)有创机械通气

一般情况下,PaO2/FiO2低于150mmHg,特别是吸气努力明显增强的患者,应考虑气管插管,实施有创机械通气。但鉴于部分重型、危重型病例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应单纯把 PaO2/FiO2是否达标作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的指征,而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器官功能情况实时进行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延误气管插管,带来的危害可能更大。

早期恰当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危重型病例重要的治疗手段,应实施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或有创机械通气 FiO2高于 50%时,可采用肺复张治疗,并根据肺复张的反应性,决定是否反复实施肺复张手法。应注意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肺可复张性较差,应避免过高的PEEP导致气压伤。

(4)气道管理

加强气道湿化,建议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有条件的使用环路加热导丝保证湿化效果;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必要时气管镜吸痰;积极进行气道廓清治疗,如振动排痰、高频胸廓振荡、体位引流等;在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 尽早开展被动及主动活动,促进痰液引流及肺康复。

(5)体外膜肺氧合(ECMO)

ECMO 启动时机: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FiO2≥80%,潮气量为6ml/kg理想体重,PEEP≥5cmH2O,且无禁忌证),且保护性通气和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并符合以下之一,应尽早考虑评估实施ECMO。

① PaO2/FiO2<50mmHg 超过3小时;

② PaO2/FiO2<80mmHg 超过6小时;

③ 动脉血pH<7.25且PaCO2>60mmHg超过6小时,且呼吸频率>35 次/分;

④ 呼吸频率>35次/分时,动脉血pH<7.2且平台压>30cmH2O。

预防免疫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做好个人防护。

流行病学

COVID-19感染尤其是欧洲和美洲感染数最多。Omicron被测到后,南非每天新增病例数翻倍增长,传播速度明显高于该国之前3次大流行中的任何一次。最初分离出首例样本时,南非平均每天新增病例266例,2021年11月23日增加到674例,12月2日为5092例,感染人数呈指数增加。南非最大的私人健康保险公司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0%以上新发感染为Omicron。自疫情暴发以来,英国、美国是欧美SARS-CoV-2感染和COVID-19死亡率最高国家之一。Omicron在南非被发现的当天,基于7天移动平均值英国每天新增病例34 427例,传播速度是暴发时的5倍以上。南非、英国、美国的新发感染病例均完全由Omicron变异株引起,Omicron谱系在该国总比例保持在100%。2021年12月1日美国首次临床发现Omicron感染者后该国感染数急剧增加,这与其他国家报道的情况一致。截至2022年6月22日,美国每日新增病例的7 天移动平均数(97 430)比之前的7 天移动平均数(103 175)下降了5.6%。Omicron导致早期病例数激增,与COVID-19相关的住院人数较前增多,公共医疗资源造成严重挤兑,导致防控难度加大。

中国曾多地先后报告Omicron确诊病例并引起COVID-19疫情传播。2021年12月9日,中国内地从天津市境外输入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第1个Omicron变异株。随后,西安市青岛市吉林市、深圳、上海等多地先后出现COVID-19疫情,呈现多点、广覆盖、多发的严峻复杂局面。上海疫情始于2022年3月1日,由于Omicron变异株高传播性和免疫逃逸特性,输入感染的增加引发本地隐秘传播导致大规模的流行浪潮。无症状感染者是COVID-19患病的潜在来源,大量无症状感染(90%)可能是导致本轮疫情快速和广泛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入境旅客通常必须在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长达21 天的隔离检测,而对于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隔离酒店可能是COVID-19传播的潜在场所。Omicron包括BA.1、BA.2、BA.3、BA.4、BA.5等多个谱系和后代谱系,其中,BA.2的传播率高于BA.1。近期上海流行的Omicron谱系主要的是BA.2,其在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群中,致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Chen等一项关于上海疫情的流行病学结果显示,3月1日上海检测到14例SARS-CoV-2阳性患者,到2022年5月31日SARS-CoV-2感染总数达到62.6万例,感染总发病率从最初的0.02 例/1 000人感染增加到高峰期的21.9例/1 000人感染。3月1—31日,Omicron感染数估计每3.21天翻一倍。截止7月1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5 74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0 075例,累计死亡病例5 226例。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网首次将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SARS-CoV-2 Nowcast),称JN.1是当前美国增长最快的新冠变异株。截至2023年12月8日,CDC估测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15%至29%,而在11月27日的估测中,其占比还低于1%。

2024年2月7日,中国北京市疾控中心预计北京近期呼吸道传染病以流感为主,继续呈现流感、新冠等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随2024年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和人群聚集性增多,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新冠病毒活动度在前期较低水平流行的基础上呈上升趋势,JN.1变异株为北京市新冠本土病例的主要流行株。同年2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表示,新冠可能是我们的第一个“X疾病”,此前已有多位科学家建议将新冠视为首个“X疾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介绍,“X疾病”是指未知的病原体或任何因变异而具备大流行潜力的已知病原体。这类病原体在未来可能出现,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全球流行病。

截至2024年5月,新冠变异株KP.2已经在多个国家蔓延,并已经成为美国的主要流行毒株,截至5月中旬,美国感染KP.2的病例占比已达28%。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的数据,这一数字大幅高于4月中旬的6%和3月中旬的1%。在加拿大,KP.2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新加坡感染KP.1和KP.2变异株的病例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参考资料

..2023-10-2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10-2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 通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0-28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防控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2023-10-26

关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你需要知道的9件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0-26

..2023-10-28

..2023-10-26

..2023-10-29

芜湖首次发现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澎湃新闻.2024-03-04

..2023-10-26

新冠病毒BA.2.86已分化为新血清型,或有免疫逃逸风险.今日头条.2024-03-11

世卫组织:新冠在两年内导致1300万人死亡##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凤凰网财经-新浪微博.2024-05-25

..2023-10-28

..2023-10-28

新冠变异株JN.1全球加速蔓延,学者预测或将成优势流行株.济宁新闻网.2023-12-12

JN.1为北京新冠本土病例主要流行株.今日头条.2024-02-07

新冠或是首个X疾病.新浪微博.2024-02-23

新冠感染人数大增,新加坡敦促民众佩戴口罩、接种疫苗.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