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星月夜

星月夜

《星月夜》是由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于1889年在法国南部圣雷米疗养院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该作品纵73.7厘米, 横92.1厘米,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画面中大小不等的星辰翻滚着散列在闪耀的月亮周围,形成无边无际的涡状星系。明月的橙黄色光芒比太阳更加耀眼,星星像是一团团炽热的火球,柏树则似一簇燃烧的火焰。画面表现出动荡、旋转的不安定感,是画家主观感受和炽烈情绪的迸发。星星、月亮被光晕包裹着、旋转着,形成漩涡 状。远处的山谷伴着星空的旋转也随之律动。

《星月夜》是梵高油画绘画技巧成熟的标志,该油画是对夜景的描绘,这样的夜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其绘画在美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它考验着画家的绘画天赋和绘画功底。所以《星月夜》不仅给后世的野兽派和表现派绘画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技巧,还促进了夜景油画的发展。即使在文森特·梵高生前他的作品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同,但得到了现代艺术家们的承认。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十九世纪后期,风景是艺术的热门主题。部分艺术家出于对现代城市的不满,寻找类似于人间天堂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亲眼观察自然,将其心理和精神共鸣融入他们的作品中,因此文森特·梵高的早期作品以荷兰农民和乡村风景的肖像为特色。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才投身于绘画。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他早期画风以写实为主。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梵高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同年与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文森特·梵高的精神疾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自割耳事件后,周边的一些民众把原本性格有点孤僻的梵高当作精神病、有暴力倾向的疯子看待,并借此机会驱逐梵高,即使梵高解释自己没疯,但面对舆论压力和民众的集体抗议,梵高只好被迫妥协,到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疗养院接受治疗,这一事件给梵高的生理和精神带来双重打击。1889 年,梵高每次发病都给他带来痛苦的身体衰竭,而维系他生命的唯一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是绘画,《星月夜》这幅作品便是在他的精神分裂症已经严重时以坚强的意志去创作的,作品中描绘的是他在圣雷米所见的夜晚和村庄。

创作过程

梵高当时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中,他每隔几个月就会发病,但事后却变得清醒,经常到户外作画。他画周围的景物,院子、房子、田间收获和他的自画像,可他仍感到孤独。病痛并没有侵蚀他对绘画的热爱,而是促使他画出了一幅幅成熟、大胆、令人震撼的作品。

“今天早上,我在日出前很久就从窗户看到了乡村,除了晨星,什么都没有,看起来非常大,”梵高写给他的兄弟西奥,信中描述了他创作的灵感。他所指的窗口位于法国南部圣雷米的圣保罗庇护所,在那里他寻求从情感痛苦中喘息的机会,同时继续创作艺术。《星月夜》是梵高幻想的夜景, 从自然的深与无穷奥秘中梵高获得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或许是在发病的过程中创作了这幅画,以此宣泄自己的情感,缓解精神世界的孤独,力图在画中寻找平静的世界。他在和弟弟提奥的书信中曾经提到自己可以和星星交流这样的奇妙想法,在孤寂的晚上,他不是在病房里忘我地创作,就是在仰望窗外的星空发呆,聆听着星夜的旋律,并且说这样的方式能让自己平静许多。因此,《星月夜》吐露的是梵高的心声,创作时的他可能处在半清醒状态,通过绘画极力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想,展现了一个普通人难以看到或理解的奇妙世界。

一年之后,备受精神折磨许久的梵高开枪自杀,终年37岁。

作品内容

《星月夜》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画面中星光呈现出螺旋状, 天空被旋转起伏的曲线填充, 夜空下的建筑不再笔直而是以波浪形态向上延伸。夜晚的天空高又远,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仿佛让人们看见时光的流逝。画面左边是一株有些夸张的高耸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燃烧着的褐色火焰。树的右边是安静的村落,中间有一座突出的小教堂。村庄的静凸显星空的动,让整个画面富有节奏感。

艺术鉴赏

主题

《星月夜》是文森特·梵高1889年的作品, 描绘了在深蓝色的夜空下明亮的月亮与满天的星斗闪烁着、翻滚着,与下面宁静的村庄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富动感,他通过这幅夸张扭曲、色彩强烈、充满浓郁情感的星空景象,表达了内心疯狂的幻想世界。在梵高住进圣·雷米疗养院的日子里,在幻觉和精神继续发作的间隙期间,他拼命绘画。《星月夜》这幅画完美地表达出他内心的痛楚,他把这种痛楚影射在巨大的苍穹之中,以激情的色彩,狂放的笔触来触探内心世界,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示内心的情感。

线条

文森特·梵高在这幅画的线条运用上很有讲究,相互交织的弯曲长线和破碎短线构成了整个画面。天空和柏树运用了大量弯曲的长线,形成漩涡式的天际和动感的植物。山坡、教堂、村庄更多的是用短线条的重复进行排列,再次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感。画面中几乎没有一条线是平直的,交互的、弯曲的长线和支离破碎的短线构成了整个画面。他利用弯曲的长线条描绘出了扭曲、旋涡式的天空和几乎变形的植物;运用短线简单勾勒了村庄房屋的形状,相对写实。扭曲和现实的对比,更增强了画面感。

构图

从构图上来说,该画面构图极为准确,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下部的房舍托起了无边的宇宙,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右面的明月和左面中间的金星是在现代绘画风格中对情绪、象征和情感的表达。特别是那些柏树的线条画得流畅而别具一格,正如梵·高自己曾描写的那样:“那些柏树总是占据着我的思绪——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画得像我看到它们的样子,这使我惊讶。柏树的线条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么美丽——在晴朗的风景中的黑色飞溅。”

色彩

《星夜》整个画面的色调采用的是阴郁的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来突显画面的压抑与冷郁。展示了梵高独特的色彩敏锐度与他所独特的新式绘画手法,在这种新式绘画手法中,色彩和颜料是用于表达艺术作品之外的世界。同时,在画面中通过蓝与金的色彩对比,描绘了一种体验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一种激烈的气氛。冷暖色之间碰撞出的强烈力量切实地表现出文森特·梵高在创作时内心复杂挣扎的情感。

绘画技巧

在绘画技法上,梵·高接受了前期印象派的某些特点,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物体,而是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达到了传统画作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时,他又注重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给光影添加动感。

笔触

《星月夜》这幅画的画面中回旋着梵高代表性的条状笔触。整幅画就像是一个由梵高建立的色彩斑斓的迷宫,看起来很复杂,但是我们又可以清晰顺利地寻找到迷宫的出口,笔触的走向指引着我们理解这幅画的意蕴,勾勒出在画中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得到动感的艺术表现效果。画面前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描绘出小镇,与画面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形成强烈的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的交叉,柏树的顶端恰好拦腰穿过旋转横飞的星云,这一切都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流动的感觉。

价值与影响

《星月夜》是文森特·梵高绘画技巧达到成熟的标志,作品既有对《向日葵》成功因素的继承,又有新的发展和进步。另外,《星月夜》是描绘夜景的作品,由于对画家“功力”的要求较高,夜景绘画在美术史上其实并不多见,因此《星月夜》不但为后世的表现派、野兽派绘画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技法,同时也在夜景油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梵高的绘画风格并不是准确地再现眼睛所见的事物,而是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用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当时西方绘画正以独特的方式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开始决裂,追求内心化、个性化,艺术家所追逐的是精神的永恒和内心的倾吐。后印象派画家更是借物象表现永恒,这与文森特·梵高的主张相契合。《星月夜》这幅作品所呈现的就是梵高脑海中瞬息万变的 星空,他用自己的主观情感表现客观的物象。就艺术作品本身以及后世给予梵高的历史地位而言,由于其独特的画风以及画面所承载的真实、炽热而纯真的情感,使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作为后印象派画家以及表现主义的先驱,凡·高深深影响了20世纪西方的现代艺术。

相关评价

《星月夜》:一个个呈旋涡流动的星辰,敏感而不稳定。几近骚动的线条,刺目的黄色或耀眼的红色在激情的指挥下恣意舞动,就连生长于大地的柏树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蓝天,这简直是一篇激情的汪洋。文森特·梵高的激情远比保罗·高更来地激烈与外向,在梵高的绘画中,所有的色彩与形象都必须服从他不羁的激情表达。(亨德里克·房龙《西方美术简史》评)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夜》这幅画,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后印象派绘画史》美,约翰·雷华德评)

在这幅作品里,这种无立体感的笔触构成了粗糙的草席似的图案,同时那漩涡关的色彩像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和艺术评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评)

衍生作品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为纪念梵高诞生127周年而作,站在百年后的历史高点回望往昔,梵高之死越发扑朔迷离,本片根据梵高生前的八百余封书信,重构了梵高一生中的许多重要场景,通过对死亡的探索,来探讨生命的重量与价值。

2017年12月8日,全球首部全手绘油画风格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在中国正式上映。这部影片表面上将“文森特·梵高之死”作为叙事线索,实则却以绚烂丽的画面风格为表征,以肆意生长的精神世界为象征,在描写世俗人情对梵高的摧折中,潜移默化地构筑其内心的孤独意象。影片开场是采用MoCo实现跟踪、升降、变焦、旋转、对焦等,相互组合搭配、重复使用的长镜头,画面首先是月亮的长焦特写,之后镜头缓缓摇下,积云翻滚,镜头变快,积云向上不断快速涌动,随着云层散去,镜头变缓拉远成为广角,星星、黑色柏树出现,镜头旋转,村落、房屋、街道和人物依次出现,当主角出现时镜头拉近再次变成特写,最终一幅完整的《星夜》呈现出来。

重要展览

参考资料

The Starry Night Saint Rémy, June 1889.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23-09-07

大观园丨画家岑道伟解析世界名画——梵高的《星空》.搜狐网.2023-09-14

..2023-09-08

1889 《星夜》梵高 The Starry Night.名画墙.2023-08-28

梵高星空.美术网.2023-08-28

..2023-09-08

..2023-09-08

..2023-09-08

..2023-09-08

梵高并非死于自杀?疑为保护少年而“顶包”.凤凰网海南频道.2023-09-17

..2023-08-28

..2023-09-08

..2023-09-08

..2023-08-28

《罗纳河上的星夜》 ——诗意的彷徨与孤独.新浪收藏.2023-08-24

..2023-08-28

..2023-09-08

梵高高清作品《星空(星月夜)》.美术网.2023-09-10

..2023-09-10

当艺术遇见技术,便产生了《至爱梵高》.光明网.2023-01-05

“遇见梵高 沉浸光影艺术展”中国首展:在声、光、影中探索天才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腾讯网.2023-09-08

Art in a Changing World: 1884–1964: Painting and Sculpture from the Museum Collection.MoMA.2023-09-10

XXV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Paintings from the Museum Collection.MoMA.2023-09-10

Designed for Children.MoMA.2023-09-10

The Museum Collection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MoMa.2023-09-10

Painting, Sculpture, Prints.MoMa.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