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篆刻是用刻刀在石材等材料上进行汉字镌刻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篆刻艺术产生于实用印章的应用过程。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已出现印章,至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印章的使用趋于普遍,此后历朝历代印章的发展态势均成熟且繁盛;随着印章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文人开始关注印章的艺术价值,并逐渐加入印章的创作流程;在中国元代开始出现了文人自篆自刻的形式,由此真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开始萌芽。进入明、清时代,篆刻艺术开始开拓发展,篆刻流派纷呈,一直发展传承至现代。
篆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实操工具与技法理论,其所用石材以叶蜡石为主,主要使用平口刻刀进行刊刻;技法方面注重内容的字法、篆法、章法和刊刻刀法。篆刻艺术通过镌刻中原地区古文字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虚实相生、阴阳结合的审美取向,该艺术已逐渐传播至日本、韩国等国家,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篆刻艺术作品也兼具审美和收藏价值。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命名
“篆刻”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扬雄的《法言·吾子》,文中记载有“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但是此处的“篆刻”一词是指篆写“刻符”这种古字体。“篆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篆刻”是指一切雕琢技法,而狭义的“篆刻”专指治印之学,这种法认为,“篆刻”一词被赋予“既篆且刻”的含义是在出现文人治印之后,早期的印章是由印工制作完成,唐朝开始有了文人介入印章创作,但是当时文人只是负责“篆印”,即写好字交给印工制作;元朝开始逐渐有了文人篆写并动手刻制的传说,“篆刻”一词便有了现代所表达的意义,并且开始出现“铁笔”等别名。清代王文浩在《小石山房印苑·序》中说:“由官而私,于是乎由名印;由铜而石,于是乎有篆刻,所谓铁笔者也。”
历史沿革
起源
篆刻艺术由古印发展而来,以秦汉为代表的古印章阶段是篆刻的最初阶段,随着印章的制作方式和使用方式逐渐发展变化,篆刻艺术随之发生。中原地区古代印章最早发现于殷商时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后开始普遍使用,后经过秦汉直至明清时代,其实用性与美观性都在发展变化。最早期的印章被称为“玺”;春秋时期,印章开始被作为信物和凭证所使用;至战国时期,印章也被当作官吏身份的证明,并且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民间私印出现;秦朝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印称为“玺”,其他均称为“印”;汉代也将印称为“章”,由此开始有了“印章”这一称谓,汉印多为金属铸成,印文以圆润秀丽的小篆和方峻挺健的隶书为主,整体呈现平正端庄、浑厚朴实、势韵自然、变化万千的特点;魏晋之后的印章以铜印为主,其印文文字草率,远逊于汉印;唐宋元时期,印章的使用方式开始多样化,印文在篆体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调整,字形屈曲盘叠,并且开始使用楷书入印,至元朝,印文中有了蒙文。
在印章的使用、制作史中,从文人参与治印开始,篆刻创作才算真正拉开了帷幕。有说法认为,文人参与治印发生在中国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文人开始主动追求以印面为载体的篆刻艺术,印章也逐渐脱离了实用性的偏向。宋代之后,文人开始自己选择石质印材篆写并刻制印章,由此篆刻才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创作。另外也有观点认为,从艺术发生层面看,古代印章、碑刻中已有篆刻艺术存在,当印章、碑刻等被后人用以研习书法美学时,这些在古代具有实用性的物件就成为了书法艺术。
发展
在中国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即公元1522年至1572年,以文彭为代表的篆刻家树坛立帜,在印章篆法已趋于衰微、篆刻艺术尚处于萌芽时期,提出了恢复汉印质朴的理念,开始进行篆刻创作,树立起了以“雅正”为核心的印风。文彭倡导以汉印为印风规范,推广了以石质为篆刻材料的创作方式,并以私人传授的形式,培养了何震、苏宣、程邃等一批杰出且具有创新性的篆刻艺术家,启导了流派的形成。此为篆刻艺术的兴起时期。
1572年,由武陵(今上海市)顾从德、罗王常主导辑录的《集古印谱》问世,自此中国明代文人开始了对篆刻艺术的开拓研究,之后又有印谱《印薮》刊行,为当时印坛拓宽了眼界。至1597年间,篆刻家们解放个性,开始创新求变,篆刻艺术逐渐分化出了“更新”和“复古”两种趋势,“更新派”在印文内容、刀法等方面积极拓新,“复古派”则以摹拟汉印为主。此为篆刻艺术的开拓时期。
开拓期之后,文人篆刻艺术进入创新时期。1597年,朱简开始编辑《印品》,历时十四年后改为《印经》,该著述广泛搜集了篆刻名家作品,分析了当时篆刻艺术的现状、鉴别篆刻作品的优劣得失、总结篆刻的标准与方法,对篆刻艺术提出了不少创见,以此来提高当时印坛的整体水平。
中原地区明末清初时期,祥符(今开封市)人士周亮工撰写了《印人传》,该著述记录了当时周亮工的所见所闻,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印坛的变化;同时,书中收录了当时的印人群像,从其学术成就到人生遭遇多角度记录了当时印人的情况;此外,周亮工还在书中发表了不少印学见解。该著述成为了研究印学的重要文献。同时期,中国的篆刻艺术也经由浙江省的两位和尚传往了日本。
近况
从齐白石开始,篆刻理念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发展为现代篆刻。在篆刻的发展史中,古代印章阶段的核心是“信”;明清流派纷呈的时期,印章的核心是“雅”;现代篆刻中,篆刻突破了“雅”的局限,被完全当做一门艺术来对待,其最终的追求是“美”。
民国二年(1913年),中国印学史上第一个民间专业印学团体西泠印社成立,由清末印学社团题襟馆的首任副会长吴昌硕执掌印社,各地学者均来参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每逢春秋佳日会举办雅集,开展学术研究和创作。西印社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印学研究中心,印社汇集了诸多当代印学大师、收藏家、鉴赏家等,多次举办金石书画展览;此外印社还大量出版印学篆刻相关的书籍。西泠印社是中国近现代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民间印学团体。
2006年,西泠印社被确认为中国篆刻的综合保护、传承、交流和研究中心,其负责申报并保护的“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年,西泠印社作为主要申报单位,与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请关于“中国篆刻”项目的申报;2009年9月30日,“中原地区篆刻”确认入选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艺术特点
风格特色
与一般的书写和书画不同,篆刻艺术的观赏在于印章被刻制之后所遗留的痕迹和形式,具有一种刚柔相济的抽象美;而这种抽象美是由具体可感且小面积的色彩、点线面、纹路、肌理以及痕迹等构成的;篆刻家们在印面上营造出意象,与印文所表达的意境,往往都会转化为抽象美。篆刻的形式美和抽象美中,最为独特的是通过刀法所展现出的魅力,刀法使篆刻有了特殊的线条、肌理等造型外观,使其与书法区别开来,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此外,篆刻艺术将中国抽象艺术中的基本特性——写意性表现得更为显著与直观,相比与中国绘画与书法,更具备印材的自然斑纹、肌理、质地等抽象留存,加上工具加工留存的痕迹,更具美感。
技法理论
篆刻的技法理论是印学理论家们总结出的具体的篆刻创作操作方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篆刻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用刀在石材上进行文字艺术创作,因此,其实操技法尤为重要。
关于篆刻技法,较早的理论著述有明代赵宧光的《朱修能\u003c印品\u003e序》,该书将篆刻制印技法分为书法、章法、刀法三类,认为在篆刻中三种技法必须相互渗透,不可偏颇。在此之后,赵光又在《金一甫印谱序》中提出了“笔法”之说,“笔法”即“篆法”。自此,治印便有“三法说”和“四法说”两种理论体系,之后的文人学者大都在三法与四法两种理论中游移。后随着文人篆刻的兴起,篆刻技法理论不断被探索、完善,字法、章法、篆法和刀法被认为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四个技法要素。
字法、篆法
篆刻中的字法是指印人对古代篆书文字的认识和掌握能力,讲求的是入印文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这对印人的文学功底有较高的要求。印章在肇始之时,大多以篆书古文字入印,直至发展到唐宋时期,才出现了以隶书、楷书等入印的情况,而篆书入印至今依然是篆刻的主流。文人篆刻意在体现其文学修养和性情,因此对入印文字的研究极为重视。篆法是指对入印篆书的书写方法、书写能力,也有笔法之称,这一理论注重对入印文字艺术性、美观性的研究,与书法的联系颇多,具有书写性的审美内涵,涉及到了大篆、小篆、摹印篆等的结构和笔法。
字法和篆法两者关系紧密,都是对入印文字的处理之法,但仍是两个侧重不同的概念。鉴于篆书本来就属于古文字,字法和篆法两者的关系界限比较难划分,因此,识篆、写篆同被称为印人必备的基本功。
章法
章法是指印章的布局,包括印章上字间结构的分布、边栏、界格的设置等,章法理论中最主要的研究课题是如何让一方印章之中的字与字之间、字与边框之间位置关系和谐,怎样的布局能够使印章内容看起来重点突出、有层次,既有变化,又相对统一。关于章法的论述最早见于吾丘衍的《三十五举》,其中有十二举论述章法,分析了各类印文的排布情况;其后有明徐关的《古今印史》,其中论述了印章的排布“要配合得宜”;但真正提出“章法”一说并对其加以阐述的是明代周应愿的《印说》。篆刻常用的章法一般有平正、疏密、巧拙、增减、挪让、盘曲、穿插、留红、离合、回文、加边等。
刀法
刀法是指治印过程中用刻刀刊刻是指印材的方法。早期治印过程一般是由文人艺术家设计印稿后交由印工刻制,在石质印材普及之后,文人艺术家开始自篆自刻,在此过程中,文人再创作的空间变大,由此出现了对刀法变化中所蕴涵的审美内涵进行探索的刀法论。在篆刻中刀法有复刀、反刀、飞刀、挫刀、补刀、阴刀、阳刀、侧锋刀、中锋刀等,不同的刀法所刻出的线条质感也不同。篆刻刀法的探索晚于字法、篆法、章法,中国明朝晚期至清代,有不少关于繁复刀法技法的著述出现;刀法发展到现代,已化繁为简,业界普遍认为篆刻的基本刀法只有“冲刀”“切刀”和“摆刀”三种。
印石材料
篆刻印章所使用的印石主要为属于粘土矿物的叶蜡石,有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以及巴林石四大类。最早被用作印材的石料是青田石,其产地在中国青田县,根据分布地、色彩等的不同,青田石又被细分为“蓝星”“黑青田”“五彩冻”等种类。寿山石产地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乡,其种类繁多,主要刻归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区昌化地区西北部的玉岩山中,可分为“有血”和“无血”两大类,其中“有血”的种类即为“鸡血石”,昌化石质地软于青田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查乾沐沦苏木西北的雅玛吐山一带产出巴林石,该石材硬度低、透明度高,大致可以分为“鸡血石类”“冻石类”和“彩石类”三大类。此外,产于江西省上饶市的上饶石、莱州市的莱州石等也是常见的印石材料。
篆刻工具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篆刻的第一步是对印材的打磨,需要用砂纸将印材的印面磨平,一般使用水砂纸进行磨石;磨平之后,用毛笔篆写印稿。
刻刀是篆刻过程中的主要工具,一般选用平口刻刀,刀刃的锐角两边为等角。刻刀有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根据印石的大小进行选用。
印床是在篆刻时用来固定印材的工具,同时可以避免在篆刻过程中伤到手,适合初学者使用。印床一般由长短不一的硬质木材以及螺丝制作而成。
刷子一般用来清扫印面,可用牙刷代替;小镜子用于篆刻过程中检查所临印文位置的准确性。
印泥用于拓印,以直观展现印作的艺术效果;一般盛放于瓷质印泥缸中,以免变质。
艺术流派
篆刻流派演变
在中国元代,由于统治者为蒙古族,汉族原有的文化发展遭到了打击;因此中原地区在进入明朝后,社会中文坛、印坛等整体呈现出复古的趋势,明代早期的印坛便以崇汉派为主导,之后才逐渐发展出风格各异的创作流派。
中国篆刻史中第一次明确出现“流派”之说,是在明代朱简所编著的《印经》一书中,该书成书于崇祯己巳年(1629年)。朱简在书中根据印学提到了三桥派、雪渔派与泗水派。明朝中期,由篆刻家文彭开始分化出了以文彭为代表的三桥派、以何震为代表的雪渔派,以及以苏宣为代表的泗水派,之后又陆续派生出各种小派。朱简在《印经》中对流派的划分以篆刻家别号、师承为标准,而后人又以地域为标准对流派进行了命名,例如何震在后期创立的以古徽州一带的印人篆刻群体为主体的徽派建筑;以清朝歙县程邃为代表的歙派;歙派之后又出现了以丁敬为首的浙派等。
主要篆刻流派
雪渔派
雪渔派由何震创始,其印风清峻淋漓,篆法以六书为准则,标准规范;章法端庄恢弘;而用刀猛利泼辣、奔放酣利,有一气呵成、荡气回肠之感;印文内容以文句抒情寄兴。
泗水派
泗水派以苏宣为代表,其印风阔薄厚醇、浑朴雄健,篆法方圆厚重;刀法中结合了冲刀与切刀,沉稳推进;章法上承汉印法度,平正阔博。
歙派
以程为首,其印风古穆苍凝,气格壮伟,将大小篆和钟鼎款识中的字体入印,刀法也富有笔意,见于字体的粗细变化中。在章法上采用了归纳、增删等手法,削弱了大篆的参差感;印边吸取了古玺的粗犷感,与印文形成对比。
浙派
浙派篆刻艺术以篆刻家丁敬为首,该流派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刀法、篆刻用字、边款三个方面。刀法上,浙派以短切涩进显示刀趣,开创了“刀笔合一”的新时代,其刀法可以表现出诸多书法中的艺术效果。此外,浙派的篆刻用字具有独创性,虽然其体式基本为汉印,但印中的篆书取向与汉篆不同,相比汉篆更趋向简化。边款方面,浙派篆刻内容丰富,诗文并发,有不少是以论印为内容。
邓派
邓派以邓石如(邓琰)为代表,其篆刻风格以“圆劲”为特点。邓石如在创作过程中大胆改用遒劲圆转的小篆来刻白文印,将画理用于治印,在篆刻中将“方”和“圆”统一起来,达到美学上的和谐美。其边款内容文学性极强,印文形式上又包含了正、草、楷、隶、篆等多种字体,极为丰富。邓派继承者有吴熙载、吴咨等人。
黔山派
以黄士陵为首,其篆刻风格平易正直,从光洁中求古朴。黄士陵的朱文印采用的文字来源广博,包括泉币、权量、镜铭、砖瓦、周秦汉魏石刻等,并开发钻研古玺,进行摹拟。其印章疏密穿插、变化灵巧,部分篆刻作品突出意境。
代表人物及作品
*资料来源:
传承和保护
发展现状
篆刻艺术传承至现代,依然受到文人、书画家以及大众群体的关注,其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会徽便是体现出篆刻艺术的“中国印”;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篆刻学被加入课程体系由来已久,其伴生学科以及课程设置都在不断发展完善,并且高校科研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印学研究的核心;此外,篆刻艺术也被运用到中原地区与其他国家的重大外交活动中,作为中国国礼、文化标识等,展现中国国家形象魅力,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
另一方面,篆刻的传承与保护也存在不少问题。整体来看,篆刻艺术的学术关注度仍然较低,且研究群体小、成果产出难,属于“冷门绝学”;同时,篆刻作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的深度、广度、成熟度都还不够,在当代的发展中也存在忽略理论研究、资料数据库缺失、研究与收藏发生断裂等问题。
相关措施
社团推动
篆刻艺术是中国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金石篆刻活动为主的西泠印社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印学社团,该社团在篆刻艺术家的培养、篆刻艺术的传播与保护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项目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在2008年5月,西泠印社经过努力,作为主申报单位联合了中国篆刻艺术院,将中国篆刻艺术项目提报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文化部的筛选后,该项目资料被送至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进行申报。2009年9月30日,中原地区篆刻艺术确认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篆刻艺术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后,由包括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京华印社、沧海印社在内的相关社区开展项目传承保护工作,西泠印社和中国篆刻艺术院的研究人员、艺术家以及专业人士参与篆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刘江、韩天衡、骆芃芃等。
在具体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西泠印社一方面抢救性地记录篆刻艺术的代表性人物、扩充篆刻相关资料库,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雅集、学术探讨活动。此外,中国馆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将重点放在相关人才培养上,同时通过对展陈方式的创新,让篆刻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篆刻艺术相关机构也通过定期开办各类展览,促进公众对该艺术的了解,同时也在不断促进篆刻艺术的对外交流与展示。
学科建设
2007年,篆刻艺术的第一个硕士学位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立,设立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学院,这标志着篆刻艺术在教育部所属的高等学府中有了独立的学科建制;在2013年初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了解篆刻常识”;2014年年底,相关机构向教育部提交了篆刻艺术博士点的设立申报,并成功获批设立。
政府重视
篆刻艺术日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在2013年年底,“金石篆刻”项目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便得到了来自传承保护基金的资金支持;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活动中,篆刻也逐渐被当作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国礼用于赠送给各国领导人;在一些国际性场合中,篆刻与印章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例如在中国与日本一年一度的“两京会谈”中,中国也使用过以印章为主题的形式;中国设立的用于资助艺术家跟艺术项目的国家艺术基金,其标识也使用了印章的形式。
价值和影响
文化价值
中国篆刻艺术所代表的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表达。篆刻中融合了书法、美术、雕刻、文学、建筑、哲学等学科的艺术特性,于方寸之间包纳万象,看重结构、阴阳等的和谐,承载着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明礼诚信、光明磊落、知行知止、能屈能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民族文化品格的艺术性再现。
艺术价值
篆刻独特的人文与美学特质,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创新性的艺术参考价值。一方面,篆刻精巧玄妙的印文书体与灵活多变的章法布局展现出其和谐设计的美学表达,在形式上给予设计灵感。另一方面,篆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纯艺术,其表现语言也体现在款识、钮饰以及情感意境的外延中,这种的创新式的表达可以使现代设计更具独特性以及文化内涵。
学术研究价值
篆刻艺术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印文的考释、印学的史实、印章鉴藏等等,因此对篆刻艺术进行学习研究,也意味着对古文字、历史、印学理论、艺术发展与品鉴等的全方位考究,对于艺术史、考古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有推动作用。
促进对外交流
篆刻艺术已经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传播,并且在不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重大外交活动中以中国国礼、文化标识等的形式出现,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也在国家外交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形象与魅力,传递了中国注重国家尊严、诚信外交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中国篆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新时代中国篆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简版).光明网.2023-07-04
中国篆刻艺术 中华文化精神.光明网.2023-07-04
篆刻申遗成功 中国非物质遗产数量全球第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中国的印章与篆刻艺术:方寸之地 气象万千.人民网.2023-07-04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篆刻艺术:从具象美意象美到抽象美.书法艺术网.2023-07-31
圆桌|《中国篆刻》重启,探索印学古与今.澎湃新闻.2023-07-04
代表建议:金石篆刻要独立“申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
西泠印社百年刻石成“经”:解码世界级非遗中国篆刻三千年传承法则.腾讯网.2023-07-0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