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位于赤峰市北部,位于北纬43°12′~44°27′,东经118°15′~120°05′之间,东、东南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与翁牛特旗为界,西与林西县相连,北与乌珠穆沁旗接壤。该旗地域东西最大长度154千米,南北最大宽度139千米,总面积10256.3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该旗下辖4个苏木、5个镇,总人口17.8万人。
巴林右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9℃,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3℃,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2.2℃。
巴林右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巴林系蒙古语,为蒙古族部落名,意为“俘获、捉拿”。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巴林右翼旗属热河道赤峰县;民国三年(1914年)2月,巴林右翼旗属热河特别区昭乌达盟;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属热河省政府领导;1949年,热河省政府将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移交给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翼旗归内蒙古自治区领导;1969年7月1日,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巴林右旗归属辽宁省;1979年5月,巴林右旗随昭乌达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1984年,昭乌达盟改建为赤峰市,巴林右旗属赤峰市辖。
2023年,巴林右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6亿元,同比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亿元,同比增长8.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056元和16713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8.1%。
巴林右旗主要景点有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巴林右旗博物馆等。2021年7月30日,巴林右旗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2021年)”。2023年1月29日,巴林右旗入选“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名单”。
历史沿革
东周至秦时期,巴林右旗区境为燕、固阳秦长城遗址塞外地。主居民族为山戎、东胡族。
两汉时期,区境为汉右北平郡塞外地,为匈奴左地东胡卢王所辖。主居民族为汉族及东吁王朝后裔乌桓、鲜卑族。
三国至晋朝时期,区境属幽州外域拓跋姓鲜卑,乃拓跋左翼部酋猗卢驻牧地。公元315年,西晋封拓跋猗卢为赵代王嘉,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东晋至北朝时期,区境仍属拓跋鲜卑。公元386年,代王拓跋建国,号魏(史称北魏),区境隶属之。
隋唐时期,区境隋为地,唐为宇文鲜卑后裔奚及辽朝地,隶属于唐河北道松漠都督府。
辽代,区境属上京临潢府饶州。
金朝,属临潢府路临潢府。今旗北部为临潢府庆州朔平县,中部为临潢府怀州,南部为黑河铺。
蒙古帝国初期,巴林右旗区境为辽王耶律留哥所辖。
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将本地封给弘吉刺惕部分族阿忽台(火忽),称鲁王分地。
明前期,本域以查干沐沦河为界,界西边北、南两小部分属北元蒙古鞑部;界东属明朝外藩兀良三卫之一泰宁卫。
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重建三卫后,本地仍属泰宁卫,为奴尔干都司左军都督府辖。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北元察哈尔省部迁至西拉木伦河河流域,本境为北元大汗行都所在地。
天启七年(1627年),北元林丹汗率部西迁,本地为喀尔喀之一的巴林部驻牧地。
明崇祯元年(1628年),巴林部台吉色特尔率子色布腾、侄色棱及满珠习礼归服后金。
崇祯七年(1634年),后金将巴林部分为右左二翼,明确巴林部四至八界。
顺治五年(1648年),清政府设理藩院,统管边疆地区,在蒙古建旗制,编佐领。将巴林部分为巴林右翼旗和巴林左旗,旗下设佐领(亦称苏木)。旗以上设盟。巴林右翼旗属昭乌达盟。
雍正元年(1723年),置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称承德府,下设八沟理事同知厅。巴林右旗属承德府八沟理事同知厅。
乾隆三年(1738年),建乌兰哈达通判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热河道,改乌兰哈达厅为赤峰县。巴林右翼旗属热河道赤峰县。
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省,以开鲁为所在地建伪兴安西分省,后又改称兴安西省。巴林右翼旗属兴安西省。
194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热北地委、热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林西建立。巴林右翼旗属热北专署。
1946年6月5日,热北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东蒙自治政府的昭乌达省合并,建立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巴林右翼旗隶属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
1946年8月17日,东蒙自治政府在林东成立昭乌达省。巴林右翼旗属昭乌达省。
1947年,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成立昭乌达盟人民政府。巴林右翼旗隶属昭乌达盟人民政府。
1969年8月1日,巴林右旗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
1983年10月10日,昭乌达盟改为赤峰市。巴林右旗隶属赤峰市。
优势
区位条件明显:
大板镇是赤峰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自治区七星级文明镇。虽地处内陆,但位于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介区,距北京、天津市、沈阳市、长春市、秦皇岛市、锦州市等城市只有几百公里,最远不超过1000公里。
保障要素有力:
竣工运营的巴林500KV变电站是华—峰—宁输变电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建成6条220KV输变电线路,实现了双网供电。集通铁路、锦白铁路、巴新铁路在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交汇,以赤大高速、省际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国道303线、国道305线、省道205线为骨干的五条国省干线在境内纵横交错,辅以完备的县道、乡道,构成了“四横三纵十二出口”的立体公路交通网;随着巴林右旗通用机场的投入运营,将与玉龙机场、赤喀高速铁路形成集陆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区位优势。作为赤北及蒙东地区重要的交通、电力枢纽地位稳步确立。建设发展中的大板煤电化基地、大板工业园区、西拉木伦河石材产业园区土地储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建设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和现代农牧林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在加快推进,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地理环境
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经118°15′--120°05′,北纬43°12′--44°27′。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旗北界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木伦河河为界与翁牛特旗相望,东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毗邻,西与林西县相连。
地势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由西北700米向东南400米逐渐倾斜,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区。地处大兴安岭山地与燕山山地交接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从1900米逐步下降到400米。
气候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9℃,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3℃,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2.2℃。年平均无霜期121天,年平均降水量358毫米。年日照为3000-3200小时。
自然资源
农牧业资源
现有耕地136.85万亩(其中水浇地56万亩);草牧场1286万亩;林地393.6万亩,森林覆盖率26%;牲畜存栏300余万头(只),年产肉类3万余吨、绒毛2600余吨、皮张80余万张。
矿产资源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成矿带,已发现的矿藏金属及非金属30余种,矿床、矿化点120余处,资源价值达400亿元以上,潜在价值达1000亿元以上。有“草原瑰宝”之称的巴林石,以其温润的品质、华贵的风采名扬天下。毗邻的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丰富,我旗正在与其实施跨区域“水煤”合作,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共有水库13座,大小河流26条、灌区35处、湖泊34个,水资源总量3.43亿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达1908立方米。库容9982万立方米的德日苏宝冷水库,每年可提供工业用水8228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22年4月,巴林右旗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经旗政府审议通过,巴林右旗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旗自然资源局和旗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巴林右旗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巴林右旗土地利用主要数据如下,耕地197.32万亩,种植园地0.39万亩,林地499.58万亩,草地624.14万亩,湿地13.3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3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16.0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53万亩。
行政区划
巴林右旗辖5个镇、4个苏木、2个街道: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巴林右旗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7.83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0.28万人,下降1.57%,年平均下降0.16%。
巴林右旗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12万人,占51.97%;女性人口为8.43万人,占48.03%。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80上升为108.09。
巴林右旗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59万人,占14.76%;15-64岁人口为13.92万人,占79.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4万人,占5.9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2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2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3个百分点。
巴林右旗居住着回、满、达斡尔族、朝鲜、土家、苗、壮、鄂温克等民族,汉族人口为9.66万人,占55.04%;蒙古族人口为7.65万人,占43.5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0.24万人,占1.3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0.36万人,上升2.86%;蒙古族人口减少0.58万人,下降2.53%;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0.06万人,下降0.33%。
2021年,赤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巴林右旗人口为155027人。
经济
综述
2012年巴林右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081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775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46453万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67591万元,同比增长7.5%。
2013年巴林右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2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321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80561万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84118万元,同比增长7.0%。
201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6.1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3.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亿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2亿元,增长6.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09元,增长8.2%;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76元,增长10.3%。
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2012年的15.9∶56.7∶27.4调整为16.0∶56.6∶27.4,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上年持平。从增长速度看,第二产业达到11.6%,居三次产业之首,分别高于一、三产业6.7和4.6个百分点;从贡献情况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67.9%和20.2%,第一、三产业较上年上升5.3和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2.1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情况看,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4、6.72和1.8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高于第一产业5.98和1.15个百分点。
2021年,巴林右旗地区生产总值65.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3.2% ;第三产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比重为23.4∶25.4∶51.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3%、10.1%和78.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0.7和5.5个百分点。
2022年,巴林右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3%;第三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8%。三次产业比重为26.2:24.5:49.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1%、-39.5%和85.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0.6和1.4个百分点。
2022年,巴林右旗财政总收入完成8.2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增长1.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
2022年,巴林右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25元,比上年增长6.9%;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015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61元,比上年增长8.7%。
第一产业
2012年,巴林右旗全旗耕地面积13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6.2万亩,比上年增长0.7%,其中:粮豆播种面积72.3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总产量达152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2.0%。
2013年,巴林右旗耕地面积133.6万亩,粮豆播种面积72.6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达1750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1%。
2013年巴林右旗牲畜总头数达1928002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其中:大小畜1889236头只,比上年增长18.3%。年末家畜存栏886690头只,比上年增长1.3%。初步统计,2013年肉类总产量27707吨,其中:猪肉产量2827吨、牛肉产量9035吨、羊肉产量13500吨、禽肉产量1422吨。牛奶19247吨;禽蛋2100吨;绵羊毛3310吨;山羊绒441吨。
2013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39.0万亩,比上年下降4.2%。其中人工造林20.0万亩,封山(沙)育林9.0万亩。
2013年水产品产量190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7%。
2018年,全旗耕地面积135.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3万亩,比上年同期上升20.4%。粮食总产量达25212.2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32.4%。
第二产业
2012年,巴林右旗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7999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锌选矿产品含锌量45335吨,同比增长7.7%;铅选矿产品含铅量39462吨,同比增长12.9%;铜选矿产品含铜量13197吨,同比增长18.8%;原煤157476吨,同比下降43.0%。
2013年,巴林右旗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080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火力发电量172343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4.2倍;白酒(折65度,商品量)2554吨,同比增长23.4%;服装15.7万件,同比增长23.0%;风力发电量12197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3.8%;瓦楞纸箱4528吨,同比增长8.1%;铅金属含量42284吨,同比增长7.2%;锌金属含量48438吨,同比增长6.8%;包装饮用水1733吨,同比增长3.8%;铜金属含量13494吨,同比增长2.3%;水泥960747吨,同比增长0.8%,配合饲料9721吨,同比下降3.4%;铁矿石原矿213314吨,同比下降41.9%。
第三产业
2012年巴林右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014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969万元,同比增长1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054万元,同比增长14.5%。
2013年巴林右旗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374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邮政业务总量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7%移动通讯业务总量7000万元,联合网络通讯业务总量3200万元。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5万户。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85971万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7384万元,同比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587万元,同比增长10.5%。
2013年末巴林右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4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各项贷款余额322445万元,比上年增长61.8%。
2013年巴林右旗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027万元,比上年增长94.6%,赔款支出512万元,比上年增长63.7%;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3%,人身险赔付金额80万元,比上年下降了12.1%。
文化
巴林右旗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发现旗内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存。目前,已探明这个旗境内古代文化遗址20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1处,市级保护单位7处。目前,已经被确认的馆藏文物有:国宝文物4件,占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国宝文物的30%,国家一级文物262件,占全区一级文物的41%。各时代古钱币8万余枚,辽代钱币多种,“天禄通宝”现为世上珍品。其中馆藏的红山玉器、辽代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研究价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巴林右旗文物基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辽文物”;第二部分为“史前文化文物”;第三部分为“民族民俗文物”。
“辽文物”:通过辽朝州城遗址、皇陵及契丹贵族墓葬出土的精品文物,展示了辽契丹皇室及贵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习俗等辽文化。陈列中以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的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精美的瓷器、各种丝织品;辽庆陵陪葬陵出土的“太叔祖哀册文”、“宋魏国妃墓志铭”等契丹文、文言文六合墓志等珍贵文物为亮点。
“史前文化精品文物”:通过那日斯台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器,展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拉木伦河河流域远古先民们的识玉、制玉、尚玉,以玉为尊的神秘习俗和精堪的制玉工艺。
“民族民俗文物”:陈列了巴林王服装、康熙龙袍;蒙古贵族服饰;清代瓷器;蒙古族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巴林历史文化。
玉龙:1975年羊场额尔根勿苏征集。玉颜炙墨绿色。通高16.8、宽11.5、厚2.8厘米。龙体呈似椭圆形,首尾蜷曲一体状,相连处有一个三角豁口,内环处相连,中间为圆形环状。龙首兽形,额顶双耳尖突高耸,嘴部上端阴刻圆形眼。颈部钻有一个对穿孔。内缘直壁,外部磨成圆润。
玉:1980年出土于大板镇(原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遗址。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6.1、宽6、厚1.8厘米。黄绿色玉。头顶有直立半圆形双耳,耳下端浅浮雕一对圆眼。喙为三角弧形突起。双翅展开与肩平齐,两翅正面各雕刻二道凸棱纹。双爪呈半圆形外凸,攀附在三角形状并且浅雕三道斜向凸棱纹。尾部平齐,雕刻四道凸棱纹。胸腹微鼓,背面头部和两翼胁下三组对穿孔。
勾云形玉佩:巴彦塔拉苏木苏达勒出土。碧玉。采用琢磨工艺制作。长12.7、宽11.7、厚0.8厘米。佩体呈方形扁片状,双面雕琢纹饰。四角向左右两侧延伸翻卷四个勾形状,两侧雕琢对称兽面形纹饰,中央镂雕一弯曲勾形状。上端中间有一对圆孔,可系绳佩戴。
玉蚕:1982年7月,巴彦汉那日斯台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共为两式4件。为软玉雕琢,呈浅黄绿色,有少许黄褐斑点。两式玉蚕形状均呈圆柱体,大小不同。一式,额部阴刻“八”字纹,两只圆眼靠近外缘,两眼间有一圆形透孔直通尾端。面部的下缘,饰一一对称凸状纹。颈和背部上方饰有四条平行凸线纹。颈部一方有一横穿透孔,尾端微翘起。二式,头部表面微鼓,圆尖向上翘起,两眼中上方阴刻似人字眉状纹,两眼的下部,亦有一双对称的乳凸状纹。颈部饰有半圆形凸纹。背部饰有两道平行的凸线纹。颈部侧面,横穿一对透孔。
琥珀观世音菩萨立像:1989年出土于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通高19、像高7厘米由木雕复莲、筒状薄壁像座和立像组成。佛像由紫红色琥珀雕制,身修长,赤足,双手捧莲蕾于胸前,额中镶嵌一颗珍珠,雕琢工艺精湛。柏木像座外表雕饰行龙一条环绕一周,座为复莲纹。内藏纸本雕印经咒一卷。
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相轮樘中室出土。辽朝。通高42,底径10.8厘米。由塔座、塔身、塔檐、塔刹组成。制作方法分段插揲、刻及铆固,焊接后插接而成。塔座圆形重台式,錾荷叶复莲纹饰,上焊有六边形勾栏,錾刻缠枝卷草、祥云纹。塔身为六边形。正面刻饰塔门,门楣上祥云缭绕。两侧四面对称錾刻供养人、侍女各二。背面一赤足力士。塔檐、塔顶复钵联体,塔刹与其连接铆固。檐出瓦当排列有序,滴水线条錾饰显示,瓦垄脊饰细微。塔刹为仰复莲台作刹座,上置露盘刹杆串以三珠三盖。刹顶饰一昂首展翅、双爪着于华盖之上的不死鸟。喙衔24颗珍珠编缀的璎珞。自第一华盖下分6根刹链与塔檐6角垂脊前端相连。华盖、塔檐转角、刹链上悬系32个方形风铎。塔座前单独嵌置一镀金立像,右手扶杖,左手托钵。该塔内盛有“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一卷,鎏金银板,长102.5、宽9厘米。自左向右,单面竖行,镌刻经文93行。卷尾发愿文54字,其中有“重熙十八年孟秋月上京善友等记”字样。
酱釉莲池四鱼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出土于索博日嘎镇(原索博日嘎苏木)辽庆州古城内。辽朝。高6.2、口径16.1底径5.5厘米。圆唇、薄壁、圈足。碗复烧时留有芒口。质地为白瓷胎,内外满施酱釉,碗壁内饰工整的四鱼莲花主体纹和摩尔纹。盛开的莲花,翻卷的荷叶蔓茎缠绕,又有三叶三花互生于莲茎,间以飘荡的浮萍;水波翻滚中三条鲤鱼自由游荡;一条中国大鲵盘旋在碗底,构成鱼水相融。空隙间饰以辅纹压印水波纹。花纹线条流畅,纤细柔和,绝大部分显现凸起纹。外壁光素无纹。
白釉牡丹花长颈瓶:1985年,原巴彦尔灯苏木和布特哈达辽墓出土。辽朝。通高52.8、口径13.8、底径10厘米。杯形盘口,长颈有一道弦纹,圆肩,腹部斜收,底部外侈,圈足。腹部采用剔地法刻出一对牡丹花图案,施白釉。胎质为粗白瓷。是辽白瓷中精品。
彩绘十方佛法舍利塔: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刹座内出土。辽代。柏木质。通高45,底径13厘米。由塔座、塔身、塔檐及塔刹对口插接而成。塔身呈圆筒形,内置小字雕版印经《妙法莲华经》一卷。因霉朽严重,不能展读。包裹佛经的白绢上有墨书“法花经一部全身舍利在此塔中”字样。塔身外壁浅刻十尊佛像,正中刻“十方佛”三个字。十尊佛像静姿端坐于仰莲台上,蓝色螺发。塔表除佛像为原木本色外,余皆平涂橙、红、蓝、灰等颜色。
金板陀罗尼咒: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辽朝。长16.7、宽9.6厘米。长方形薄板。单面横书五行。双勾镌刻梵文陀罗尼咒77字。左侧竖镌刻汉字“相轮樘中陀罗尼咒”8字。
银板陀罗尼咒: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
辽代。长21.2、宽11.6厘米。长方形薄板。铭文单面竖镌刻汉字12行103字,所载内容为“相轮樘中陀罗尼咒”安置劝世说教的“功能法”。
橙色罗地联珠云龙纹绣巾: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相轮樘出土。辽代。长80、宽59厘米。主体图案为龙纹和祥云。中心为四联珠团龙。左上两窠龙首右向,右下两窠龙首左向。龙身蟠曲,龙头较扁,颈部细长带叉,额绣黑色“王”字。龙背和龙腹以不同丝线勾绣,并以不同色块相间填绣。龙足为三爪,龙尾粗圆,龙嘴戏一火焰宝珠。底边处为对称行龙各一。图案空隙点缀黄白山及灵芝云画面,填补空白之处。左右下三缘由白色联珠勾边,呈马鞍形。
红罗地联珠人物绣经袱:1989年,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相轮樘出土。辽朝。长27.5、宽28厘米。正面为红色罗,背面用白绢作夹层,一角有绢带,为包裹时打结用。正中团窠联珠环,窠内绣一骑马人物。人侧骑正视,戴皮棉帽,披甲袍,着棕色皮靴。面形方正,体魄壮实,黄色胡须两边翘起,双手高擎鹰鹘两只。马身上披挂铠甲,马尾结扎成花状,作奔跑状,空隙处绣犀牛角、双钱、法轮、珊瑚等杂宝纹饰。上下两端各有直条带作边。
社会
科技事业
2013年巴林右旗组织开展申报专利4项,鉴定科技成果2项,推广应用科技项目32项。财政用于科技投入383万元。
教育事业
全年组织开展申报专利9项,审批通过9项。财政用于科技投入69万元。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旗共有普通中小学29所,在校生总人数17880人。其中:高中3555人,初中4794人,小学9531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728人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巴林右旗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230个,其中:旗级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3个,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健康监督机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个,一体化嘎查村卫生室152个。年末全旗医疗卫生单位实有病床位100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38人。
文化事业
2013年巴林右旗建有电视差转台1处,电视综合复盖人口达16.1万人,广播综合复盖人口达16.92万人。
社会保障
2013年巴林右旗共有288个企事业、机关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7474人,其中:城镇职工19576人,城镇居民27898人,巴林右旗共有195个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参加统筹人员达到17429人。
旅游
全旗共有单体旅游资源95处,其中优良级资源20处、地文景观类10处,水域风光类11处、生物景观类5处、遗址遗迹类9处、人文活动类24处,旅游商品5个。现已向游客开放的旅游景区(点)有18个,已创建国家级A级景区5个,其中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巴林右旗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12月,入选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市区)名单。
参考资料
巴林右旗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巴林右旗人民政府 .2024-07-30
巴林右旗概况.巴林右旗人民政府.2024-03-22
赤峰市巴林右旗(一).内蒙古区情网.2024-03-22
地理气候.赤峰市巴林右旗人民政府.2024-03-22
赤峰市巴林右旗(二).内蒙古区情网.2024-03-22
赤峰市巴林右旗(三).内蒙古区情网.2024-03-22
赤峰市巴林右旗(四).内蒙古区情网.2024-03-22
【大美巴林】你知道巴林右旗有多少个A级景区嘛?.文化巴林.2024-03-22
关于公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3-22
文件.内蒙古日报.2024-03-22
巴林右旗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布.赤峰市自然资源局.2022-04-17
行政区划.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2-25
人口.xianyu.chinaxiaokang.com.2020-02-25
巴林右旗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巴林右旗人民政府.2022-07-13
巴林右旗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巴林右旗人民政府.2024-03-25
经济.www.blyq.gov.cn.2020-02-25
文化.www.cylyw.cn.2020-02-25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