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温州市)人,南宋诗人,宋太祖八世孙。
赵惇绍熙元年(1190年),赵师秀中进士。赵扩庆元元年(1195年),赵师秀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赵师秀寓居钱塘(今杭州市)。嘉定十二年(1219年),赵师秀去世。
赵师秀作诗主张白描,反对江西诗派的艰涩生硬,多闲逸写景之作,是南宋诗坛“永嘉四灵”之一。赵师秀的诗学于晚唐贾岛、姚合,曾编选贾岛、姚合的诗为《二妙集》,另著有《清苑斋集》,又选辑唐人诗歌为《众妙集》。宋代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曾评价,“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七赵师秀《桃花寺》曾有批语,“四灵诗,赵紫芝为冠。”
人物生平
江湖诗派
赵师秀,赵匡胤八世孙。赵惇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诗派”一代诗风。
仕途不佳
赵扩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高安市(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
葬于西湖
晚年宦游,寓居杭州市(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主要成就
文学
绝大部分是五言诗。又编《众妙集》,从沈佺期起,共76家,排除杜甫,而选刘长卿诗却多达23首,编选宗旨与《二妙集》相似,大约是对《二妙集》的补充。作诗尚白描,反对江西诗派的“资书以为诗”。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对姚、贾诗及与姚、贾风格近似的诗,往往或袭其命意、或套用其句法。如姚合《送宗慎言》“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赵诗《薛氏瓜庐》则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即是一例(《诗人玉屑》卷十九引黄昇语)。他比较擅长五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偶有警句,如《桐柏观》中的“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之类。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自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刘克庄《野谷集序》引)可见枯窘之状。七绝《约客》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明净自然,被不少选本选录。
个人作品
诗集
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诗歌
约客、数日、庵西、岩居僧
轶事典故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是南宋后期诗坛的一个文学流派。因为他们的籍贯都是永嘉县(今温州市),且四人的字或号都有一个“灵”字,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徐玑字灵渊,徐照字灵晖,四人的诗歌风格、生平际遇都有相似之处,因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名为“永嘉四灵”。他们都是中下层文人,有的当过小官,有的终身未仕,本来有满肚子的愤懑不平,因此在诗歌方面,他们明确地把人生遭遇与情趣最为接近的贾岛、姚合作为楷模,以五律为写作的主要载体,苦心雕琢推敲,锤炼字句,以表现一种凄清冷漠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高逸情怀。赵师秀在“永嘉四灵”中排行第四,但以影响而论,他的地位最为突出。这不仅是因为在创作方面“最为佼佼者”(贺裳《载酒园诗话》)“名冠四灵”,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编选《二妙》《众妙》两集,总结了同仁的艺术主张,公开打出宗法晚唐的旗帜,以“姚贾诗法”相号召,直接影响了一大批江湖诗人,打破了“资书为诗”生硬晦涩的江西诗派横霸南宋末诗坛的局面。
人物评价
博雅人物评: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永嘉四灵.永嘉县人民政府.2024-02-25
塘河文化.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02-25
历史人文.永嘉县人民政府.2024-02-25
四灵诗人赵师秀的父亲是谁.温州文史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5
赵师秀(永嘉四灵)-永嘉县宋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