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敬
李扬敬(1894—1988),字钦甫,东莞市城区县后坊人。1912年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科,与陈济棠是同学。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重科。1919年毕业后又入北京大学预科就读。1921年任粤军第一师独立营副官、工兵营连长,同年5月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连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时,率部力拒叛军,护送孙夫人脱险。后历任粤军少校参谋、中校营长、处长等职。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参谋长。1927年秋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兼入伍生部部长。1931年宁粤分立,任广州国民政府所辖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晋任中将。1937年抗战爆发后,历任军委会参议官、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等职。1946年当选国大代表。1949年10月任广州市长,同月退守海南岛。1950年5月赴台湾省,1988年7月20日在台湾病逝。
人物履历资料
1912年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科,与陈济棠同学。
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辎重科。
1919年毕业,又入北京大学预科就读。
192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营副官、工兵营连长。5月任孙中山总统府警卫团连长。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时,率部力拒叛军,护送孙夫人脱险。后历任粤军少校参谋、中校营长、处长等职。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参谋长。
1928年5月,黄埔军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仍任教育长;12月兼该校特别党部筹备委员。
1929年任讨逆军第八路总指挥部参谋长,兼广东省党部组织部秘书;8月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三师师长,参加国共内战。
1931年宁粤分立,任广州“国民政府”所辖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军长,兼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11月当选为广州国民党四大主席团主席、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
1932年1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委员兼广东东区绥靖委员,参加“剿共”。
1935年连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执委。
1936年晋任中将。7月任第四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
1937年抗战爆发,历任军委会参议官、武昌珞珈山军官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等职。
1939年后历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湖南省民政厅长。
1945年5月连任国民党第六届中执委。抗战胜利后,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广东省政府秘书长。
1946年当选制宪国大代表。
1949年10月任广州市长,同月退守海南岛。年底任海南防卫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1950年5月到台湾省,历任台湾当局“国防部”中将参议,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国策顾问”,“国大”代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台北市东莞同乡会名誉会长,台北市私立珠海中学兼珠海学院董事长等职。
1988年7月20日在台湾病逝。
相关记载
相关轶事
时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期,关于欧阳驹下台的经过,据当时任黄沙警察分局局长的练秉彝回忆,邓龙光(时任广州绥署副主任)曾对他说,1949年10月4日晚,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薛岳宴请蒋介石,嘉宾云集。李福林(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最后才到,他一见到吴铁城(曾任国民政府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次要负责人兼外交部长),就指着吴骂:“铁城,你为什么要支持欧阳驹?他做了三四年市长,广州市地皮已经低了几丈,这样的人你都支持他,难怪中国国民党会垮台!”
一时间空气紧张。吴铁城见蒋在座,忍不置辩。蒋介石闻言,怒形于色,默不作声。薛岳见状,双手捧茶敬奉,连喊几声:“总统请茶。”以转移紧张气氛。散会后,蒋介石回到寓所,连说:“这帮东西真是一塌胡涂!”随从秘书见势不妙,连夜通知欧阳驹。次日,终于传出了李扬敬接任欧阳驹的消息。
就这样李扬敬只当了8天市长,10月13日,代总统李宗仁离开广州市飞去桂林市,蒋经国写日记时叹息道:“父亲对广州之保卫战,真空费一番心血了!”同日,李扬敬跟随余汉谋、薛岳等逃往海南岛,准备作最后的顽抗和挣扎。
一生显赫 情怀乡土
李扬敬,王文明,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他出自名门,家境小康,家父李明生因与县衙中人颇有来往,故得以在县衙谋得一份差事,也是藉此养活全家。李母欧氏,是一位全职的家庭主妇。
县后坊李家祖产丰厚,族中人人好学,李扬敬更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宣统三年(1911),18岁的李扬敬毕业于东莞高等小学堂,在族产和明伦堂的资助下,他顺利考取广东陆军小学就读,其后他又到北京大学预科学习。民国二年(1913),学成归来的李扬敬回到广东省,加入新建陆军的行列,当时任职见习官。由于待遇不佳,他决心在度深造,经过一番努力,他考取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毕业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辎重科第6期深造,直到民国九年(1920)毕业。毕业后的李扬敬立即返粤投身军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少校参谋,两年后,他在宗兄李章达的提携下,在孙中山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任连长,结果任职还不足一年,便立下战功。民国十二年(1923),陈炯明发动政变,炮轰南京总统府,李扬敬积极参加保卫战,成功保卫了孙中山及各大政要安全撤离,但在率警卫部突围时,他在血战中负伤多处,幸而最终脱离险境。陈炯明叛乱平息后,李扬敬回到粤一师、历任中校参谋、上校参谋、少将主任以至少将旅长。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市创办黄埔军校,李扬敬被任命为中将教育长。在黄埔军校从事军事教育期间,他表现出色,深得学生爱戴,被学生称为“小蒋”。次年,陈济棠升任十一师师长,李扬敬被提拔为该师参谋长,随陈参加了两次国民革命军东征和讨伐邓本殷的战役。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他随李济琛镇守后方。1927年陈济棠从苏联回来,谋求复职十一师师长,李与林翼中等为之出谋划策,陈放得以顺利复职。1927年,李改任第八路军中将参谋。
李扬敬一直是陈济棠的爱将,故此在陈谋取和统治广东省期间,他一直被委以重任。1929年,陈济棠接受蒋中正的任命回粤担任广东编遣区主任,当时拥护李济琛的将领徐景唐等极力反对,派人日夜监视码头,故此陈在“海虎”号上徘徊多日不敢上岸。此时,李扬敬灵机一动,他率领黄埔区学生在码头迎接陈凯旋,使陈顺利任职。陈接替李济琛担任第八军总指挥后,李扬敬任粤军63师师长,他率领部队参加驱逐桂军的战争,从驻兵清远市到攻克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路上捷报频传。陈济棠对其赞誉有加,先后任命他为梧州行营主任和韶关行营主任。
1931年,正值陈济棠与李济琛争夺广东省的重要时刻,李扬敬一直站在陈的一方,日夜为之服务,被誉为陈济棠的“武胆”。陈夺取广东后,李的仕途自然一帆风顺,他先是被推为军委委员、第3军军长、粤东区绥靖委员等职位。他驻兵粤东,雄踞一隅,当时广东最有实力的人物之一。193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成立,李扬敬任中将参谋长,兼在陈济棠任校长的广州燕塘军校任副校长。是年夏天,蒋中正下令陈济棠到赣州市围剿中国工农红军。陈本并非有心为难红军,他深知这是将的一石二鸟之计,外可打击红军,内可削弱粤系。无奈之下,陈门李为前敌总指挥,组建第二纵队,向筠门进犯。筠门为三省物质交流重镇,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有“铁门岭”之称,自古乃中国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李扬敬虽掌握第3军实权,并控制着张达的第2军,其时李的兵力占全省近半数,故此采取“不求有功,但求少受损失”的策略,不敢贸然出击。李先遣第3军独立第1师入赣,第1师在红军的坚强阻击下伤亡惨重,李在蒋陈德催促下不得已调派装备精锐的第3军进兵筠门,不料此时红军已经转移,及后此事不了了之。
陈济棠治粤时期,李扬敬一直是陈的得力助手,陈李二人朝夕相对,几乎形影不离,连住宅也比邻左右。陈济棠治粤时最为后世称道的是他在经济和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陈一手建设的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图书馆、海珠桥,西村水泥厂等直到今日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实,李的第3军驻扎广州市城郊,物阜民安,天下太平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1936年6月,陈济棠发动两广事变,举兵北山反蒋。当时李扬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养病,闻讯后知大事不妙,立即回穗劝陈改变初衷。结果仅过数日,余汉谋等投蒋反陈,陈见大势已去,只好宣布下野,然后携眷赴港。当时,李扬敬仍居香港,他虽有功于蒋,但实力已远不如前,他的第3军受到余汉谋的第4军节制,后来蒋另行任命李扬敬为第6路军总司令,他辞不赴任。蒋颇赏识李扬敬的才能,让他赴南京市处理政务,他于是被任命为中训会训练委员,青年团中央团部干事,中将副教育长。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委派到薛岳的第九战区,任湖南省府委员、秘书长和代理省长等职,业绩颇受当地人民的认可。1944年长沙市失守,他随着残兵退守广西壮族自治区,后来桂林市沦陷,他逃往广东罗定,居住在蔡廷家中。
抗战胜利后,李扬敬返回广州市,任广东省府委员,民政厅长。次年九月,他主持焚毁鸦片的活动。1949年广州失守前夕,薛岳任广东省府主席,李扬敬任广州市市长,不过这个市长仅仅当了12天,解放军攻入广州,他随国民政府撤至海南省,后卜居香港特别行政区,从事教育,他将广州的海珠大学迁往香港。
对于家乡东莞市,李扬敬在教育、公益等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产业遍布东莞,他长时间控制东莞明伦堂。1935年,他以父亲的名义,在莞城街道开办明生中学,当时明生中学是东莞首屈一指的名校,校舍设备完善,师资力量强大,他还花巨资聘请名儒担任校长,以增强办学实力。此外,他还办有小学、幼儿园,还修筑过游泳池,为东莞后来成为游泳之乡奠定了基础。他力主造林及路旁植树,亦曾有过赈灾举措。
1950年李扬敬到了台湾省,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1976年、1986年两次当选台湾“国民大会”代表。据说李在台湾期间十分关注家乡的发展,在其九十大寿时,他曾托人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给家乡赠送一个精美的瓷碗,碗中刻有其家族成员的名字,以寄托思乡之情。1988年7月20日,一代名将李扬敬在台北市逝世,享年96岁。
参考资料
李扬敬与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同学会.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