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唐贞元年间,乌荼国王献上《华严经》梵语,由三藏般若翻译而成,亦名《四十华严》。该版本的最后一卷为先前《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所无。因此清凉国师澄观法师呈《行愿品别行疏》一文,建议《普贤行愿品》单独流行。该品经文由长行、偈颂、跋语三部分组成,内容说明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以及以这十大愿心为所修法门。它是华严宗和净土宗的经典一品,为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曾对西夏、吐蕃政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慈悲为怀,秉菩提心的实践对佛学意义深远。
书名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Sutra)意译为“契经”,意为契理契机,佛教子弟将佛法依据文义次第结集成卷成品,是为经。"大方广佛"指的是佛的智慧无比广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是佛所获得的一种心境。"华"通"花",指的是佛所获得的果报德行美好如花。严就是庄严的意思。《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华严宗与净土宗的必修经典。
《华严经》有三种汉文译本。唐般若翻译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其中的第三种译本,共有四十卷,故称《四十华严》。后来最后一卷脱离原卷以单品流行,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普贤行愿品》。"入"指的是进入,在这里指的是进入一种开悟的状态,去了解最初的道理。"不思议"指的是一种难以想象或言语表达的状态。"解脱"指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因此,"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意为一种难以想象的自由自在境界。菩萨的解脱超过烦恼,达到生死,试图摆脱所知障。普是普遍,贤是贤能、吉祥。普贤菩萨又译为遍吉菩萨,他的修行达到了十地以上,才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行”是修行的大行,“愿”是其发愿。"品"指的是一类或类别,在这里指的是将佛教经典归纳为若干类,方便加以说明。《普贤行愿品》这部佛经就是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归纳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解释和说明。
成书
成书背景
现如今所流行的《普贤行愿品》是从四十卷版《华严经》脱离而来的。《华严经》是佛教华严宗的根本经典,其书论说了如来自证以及一切众生自性本具菩提觉道,以及法界缘起无尽无碍的妙旨,具体地介绍了佛教浩瀚广博的世界观,具有“经中之王”的美誉。学术界认为《华严经》大约经过了两个半世纪的编,才从古印度南部逐渐向中印度和西北印度传播,然后进入中亚、传入中国。相传《普贤行愿品》的成书是古印度福城的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点化,要去经历五十三善知识。在最后,他见到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诸菩萨及善财童子,要修十种广大行愿,从而成就佛的功德,于是有了《普贤行愿品》这一经文。
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不少统治者都给予了佛教相对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这也为佛教经典的引入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唐武周时期,武则天为了塑造诚心礼佛的女皇形象,为自身附会传说,因而大力支持八十卷本《华严经》的翻译工作,有力推动了华严宗在中国的发展。唐贞元年间,乌荼国王亲手书写《华严经》梵本献于唐朝。宾国般若三藏法师在李适的支持下,在长安崇福寺重新翻译了《华严经》。他主要对《入法界品》进行了别译,将21卷扩充到40卷,故称《四十华严》,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是这个版本中的最后一品,而该品没有收录在前两个本子中,仅可见于《四十华严》,故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书过程
历史上,《华严经》的文言文译本共有三种。
1.《六十华严》:晋朝时期,由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带来的《华严经》的梵本翻译而成,译成60卷34品,亦称为《旧译华严》。
2.《八十华严》:武周时期,由于国高僧实叉难陀所译的本子,有80卷39品,称为《八十华严》或《唐译华严》。
3.《四十华严》:唐贞元年间,罽宾国般若三藏法师基于乌荼国《华严经》梵本的《入法界品》别译所得的本子,有40卷,称为《四十华严》。
《普贤行愿品》的单行本流行,是由唐朝清凉国师澄观法师所呈的《行愿品别行疏》。他考察了《四十华严》与《普贤行愿品》,认为《四十华严》在内容上和《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是一致的,只是文义更加丰富。而《普贤行愿品》又是《入法界品》篇末的延续,因而认为该品值得单行。后来圭峰大师宗秘撰写了《随疏钞》来共同解释这部佛经和疏文。于是《普贤行愿品》及其疏文和随疏钞广为流传。于是《四十华严》逐渐沉寂,《八十华严》与《普贤行愿品》的八十一卷版一道流传至今。
内容与结构
《普贤行愿品》继承了《华严经》第39卷《入法界品》中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偈的内容。《入法界品》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如何通过修行"十大行愿"证得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的经历。《普贤行愿品》因而进一步地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心,也完整地说明了普贤菩萨所修的功德,也就是"行愿"。"行"指的是实践,"愿"指的是理想,二者概念看似不同但却相互不可缺少。如果只有行而没有愿,那么无论你多么勤奋地修行,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定向的浮躁,毫无归宿。如果只有愿而没有行,那么无论你发起了多少的愿望,最终的结果都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其旨在说明,佛法修行者必须将行和愿相结合,不能将二者分开。只有将行填充到愿中,将愿指引到行中,才能成就解脱。
《普贤行愿品》结构上由长行、偈颂、跋语三部分组成。长行即散文部分,共约3534字,分11段,描述了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一位老师是文殊菩萨,最后一位就是普贤菩萨,为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故而《普贤行愿品》是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最后一参。在本经中,普贤菩萨告诉了诸位菩萨以及善财童子,如果要成就功德门,需要修行十种广大行愿。在这10段中,每一行愿都是以"华严法界遍于十方三世,无穷尽,无间断"这样的概念为基础,并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四法为喻,来说明无尽。最后一段讲述了受持此经的殊胜功德。
偈颂即诗歌部分,重复长行的内容,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语言上较为精炼,内容上也有所创新。该品共62偈颂,每一偈四句,每句七言,62偈共1736字。第三部分跋语,共247字,讲述普贤菩萨在大日如来尊前说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时,善财童子、各大菩萨,以及所有的人天众生听经的场景,以及他们听完经后的喜悦心情。
版本
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献资料,《普贤行愿品》现存有文言文、藏文、吐蕃文、于阗文、西夏文等多种译本。其中吐蕃文、金玉国文译本残叶数量较少。
汉译本
汉文译本大多是由梵语本翻译而成的。目前流传下来的五种汉文译本中,唐般若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流传最为广泛,和《净行品》《梵行品》总称为“华严三品”,并收录在《大正藏》第十册中。其他译本有晋朝聂道真译的《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文殊师利发愿经》、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行品》中的偈颂、唐不空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等。在敦煌市文书中还发现了两种异译版本的《普贤行愿品》,分别为《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行愿王品》。这两种译本的存在为学界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参考意义。其中编号为P.3568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是大蕃国沙门无分别译的,在敦煌写经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敦煌遗书中为数不多的《普贤菩萨行愿王经》手稿中的代表作之一。
藏译本
藏文译本有释迦亲友所译《普贤行愿王广注》等五种释论、多罗那他讲示的《多罗那他释本》及堪布益希德和释迦希宁的释本。藏传各版本亦本于梵语经典,尽管基本内容和反映的佛教精神与汉文译本相同,但在内容、结构、文字翻译和科判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藏文本从第46偈颂至第61偈颂与汉文本并不对应,存在着依据梵文原本不同的可能。
西夏文译本
西夏建国不久,便开始用西夏文来翻译《华严经》,单独刊行的《普贤行愿品》在西夏时期流传十分广泛,其所本可能是唐译本《八十华严》以及《四十华严》。如今西夏文献的《八十华严》藏于各地,“仅缺十卷”,而《四十华严》仅能在中国藏西夏文献中见到末卷。而今天尚存的西夏文残片仅在中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以及大英图书馆东方书稿部所藏黑水城文献等可见。
学界对西夏文译本残片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西夏文本辨识自聂历山、石滨纯太郎开始,经历了戈尔巴乔娃与克恰诺夫对蝴蝶装本对“普贤”误读为“到贤”的谬误,随后由西田龙雄纠正,并识别出部分英藏西夏文本残叶也为《普贤行愿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份最为完整的《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收录于《中国藏西夏文献》第16册。研究发现,西夏文本的翻译并不是严格按照唐文本的逐字翻译,而是根据西夏文化的习俗和理解汉字的基础,做出了适当的改动。这反映出西夏人希望通过崇佛诵经来保佑国家的昌明,并彰显西夏佛教的兴盛。
思想
普贤菩萨提出的十大行愿,是该品的核心。其中以第8、第9愿为重,“常随佛学”是上求佛道,“恒顺众生”是下化众生。上求佛道直至成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第9愿以救度众生为核心。以下分别介绍各行愿的具体内容。
礼敬诸佛
“诸佛”即三世的一切诸佛,众生皆是未来诸佛,礼敬诸佛就如同学生对待老师那样恭敬,其心要在于建立对诸佛菩萨摩诃萨的不可思议境界的信心,然后相信现前迷惑境界是不可思议境界一部分,最后观察目前不可思议之所在,然后认识到自己时刻所思皆为不可思议境界。要观想十方世界三世诸佛面前皆有我,要制服我慢,毕恭毕敬地拜服,不忘记佛陀的大恩大德。
称赞如来
宇宙中有多少微尘,就有多少佛存在,而佛的周围还围绕着菩萨,面对如此多的佛,要用不同的语言和声音去称赞诸佛,用最美好、最美妙的言辞去称赞如来。佛具有十力的智慧,四无所谓,不与凡夫菩萨共有十八法功德智慧,这样的功德极深极大,无法用数目计算,所以要称赞如来,更好地向佛去学习。
广修供养
供养有两种:一是财供,要用最好的东西去供佛,但也要注重自己的相对能力,重在表达自己对佛的供心。要深信自己处于十方世界,都有诸佛的存在,要用普贤的胸怀和愿力来供养一切如来;二是法供,要以佛法真理来供养,依法修持。
忏悔业障
佛法认为,我们从无量劫以来,造了无边无量的善恶业,而个人身心所处的世界就是果报。由于贪嗔痴的存在,每个人生下来就会犯下各种数不清的恶业。要忏悔自己的业障,忏悔自己的烦恼障以及所知障,必须在忏悔的时候生起善心,做善的行为,用佛法的戒律去清洗自己的灵魂与行为的污秽,当心不再执着身心境界为实时,就转变了业。
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声闻和缘觉都要进行修行。克服嫉妒的心理,让狭窄的心胸变得宽阔,要具备随喜心。对于一切菩萨修道过程中的难行随喜,对于众生烦恼之处有值得随喜的事也会随喜。只要心中生起欢喜就不会与众生竞争,培养个人的慈悲心,嗔心也就会越来越少。
请转法轮
佛陀就是点亮世间黑暗的明灯。把佛说法度化众生称为四谛,非常微妙非常深广的佛法则为“妙法轮”。佛法是世间最珍贵的法宝,不可随便说法,也不随便度化人。修行普贤者需要机缘与确信进入不可思议境,然后观想发心转法轮。当众生念动时,佛念就会与众生相映。
请佛住世
佛将入灭时,须劝说诸佛如来,不要入涅,继续留在人间无数劫来利益众生。只有通过三番五次的劝请,才显得佛法的珍贵,才能让众生懂得珍惜。学佛积攒功德,最重要的还是回向佛道,扬善止恶,广行福德,以渡众生,有如佛陀住世。
常随佛学
佛做过的事情,所修行的万行,都值得我们学习。要追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学习,要以菩萨为佛法不惜一切所有苦行持之以恒,要学习婆娑世界的佛在菩提树下成大菩提。修行的具体方法为发心与修行两个方面。需发菩提心,需修行六波罗蜜(六度法门),最终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佛成道后,就不停地游行说法度化众生,一直到示现入涅槃。
恒顺众生
“恒”指永远不停歇,“顺”指遵从,不违背。这个愿望表明,在凡夫的境界内,永远顺从众生,不违背他们。尽法界、虚空界、十方所有佛土都有种种差别,身处欲、色、无色三界之中,要为种种众生服务供养。对于种种病痛苦楚,要为其作良医;对于道路走偏者,要为其展示正道;对于身处暗夜者,要为其点亮光明;对于贫穷者,要令其懂得伏藏。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惟有在众生中方能成无上正觉。
普皆回向
从第一个行愿到第九个行愿,在心中观想这些愿望时,应该无所保留地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响给法界、虚空界,献给众生。要关闭一切畜生、恶鬼、地狱三恶趣门,通过回响来让众生离苦得乐,得证佛果。
影响
《普贤行愿品》对中原佛学的华严宗与净土宗影响深远,亦对历史上的西夏、吐蕃佛学都产生较大影响。
对中原佛学影响
《普贤行愿品》是华严宗的经典一品,诵持普贤十愿仍然是当下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近世以来,该品经文亦逐渐成为净土宗必修的根本经典之一。南宋时期,义和撰写了《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融合华严宗和净土宗二宗信仰的作品。在清代,彭绍升居士有力地促进了华严思想和净土念佛思想的融合。他写了《华严念佛三昧论》,提倡弘扬《普贤行愿品》的诵读,这也是《普贤行愿品》作为净土经典流传的开始。清末魏源将《普贤行愿品》和净土宗原本流行的三经合刊为《净土四经》,使其成为净土宗必课的经典。最后到了净土宗一代大师印光法师,他直接参用《普贤行愿品》的内容,解释净土法门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华严。近代著名的李叔同极力推崇印光法师的三步念佛方法。他认为读诵《普贤行愿品》十分有利,诵读此经能够在临命终时不离行愿,可以引导自身前往极乐世界,乃至最终证得佛果。
释太虚的入室弟子智诚法师(1908-1994)曾在灵和寺内闭关三年,于1937年2月始,1940年3月终,刺舌血为墨,缮写血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与《普贤菩萨行愿品》一卷,曾被日军试图秘密夺取,但在多方努力下成功保存血经安然无恙。
对西夏佛学影响
《普贤行愿品》不仅流行于中土,也对西夏佛学影响深远。根据现有的出土资料可知,《大方广佛华严经》最晚在秉常时期(1068年—1086年)已经被翻译成西夏文并在境内广泛流行,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应当是在同一时期进行了翻译。黑水城藏品中《普贤行愿品》的数量非常多,居俄藏汉文佛经中的第二位,可见其流行程度。《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西夏剃度番汉出家僧人所必须诵读的佛经之一,是试经度僧必须考核的内容,而且也是西夏寺院选举座主时需要解说的经典之一。此外,在佛事活动中,《普贤行愿品》还常常被作为施舍的经文,无论皇室还是一般僧人,都会刊印施舍。
对吐蕃佛学影响
根据《藏文大藏经》的相关目录记载,《普贤行愿王经》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品》中摘录的60个偈颂成文,作为佛教的祈愿、祷告和日常诵课内容,在吐蕃广泛流传。在敦煌市藏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普贤行愿王经》写本,并且有许多吐蕃赞普旨下藏文译成文言文的写本,可知吐蕃社会中的一批上层人物接触到佛教思想,试图借此佛教经典来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教育,稳固统治阶级的地位。青海玉树地区毗达寺墙的一块岩石上雕刻了八位菩萨的巨型造像,并在该寺附近能发现《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的完整书丹文本。西藏昌都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也有丹玛摩崖造像铭文《普贤菩萨行愿品》,经文完整刻于崖面上。
意义
慈悲理念
《普贤行愿品》的十大行愿,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具体是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的:一是慈悲是诸佛菩萨安乐和救度众生的根本心愿;二是慈悲是诸佛菩萨安乐和救度众生的强大动力;三是慈悲是诸佛如来成就无上菩提即佛果的根本条件。它体现出佛教慈悲理念广大平等性、永恒坚固性、究竟彻底性的殊胜特点。就现实而言,这种慈悲理念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定的指引意义,也为人格修养与人类素质提升提供了追求目标,阐发了慈悲理念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幸福方向。
菩提心为实践依据
《普贤行愿品》阐发了普贤行愿的初发心关键,揭示了其中的实践内涵,在于行愿实践之本源的菩提心,两重意义的菩提心实践,与作为行愿实践动力的自力和普贤力。它强调以菩提心作为修行的根本,依菩提心实践而证成佛果,揭示了要以世俗与胜义两种菩提心来持普贤行愿,要具备普贤行愿力与深心信解力,由此明晰华严圆教的即因即果思想,懂得行愿力的相续不间断,真正落实实践可能成佛。
政教关系
在般若之前、唐不空翻译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很好地说明了唐朝早期中国政教关系的状况。该品既是对普贤菩萨的赞颂,又可能将普贤菩萨作为皇帝的一个符号象征。唐早期密教受皇室推崇颇多,而这一源自《华严经》的颂词也与密教关系密切。通过版本研究认为,现存的《普贤菩萨行愿赞》可能并非不空之手,而该部经典同不空的一生共同揭示着不空佛教背景与唐统治阶级的密切关系。
衍生作品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的代表——榆林窟第2窟北两铺壁画与条幅故事画的粉本都取自西夏大规模刊印的《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可在《俄藏黑水城文献》TK61、72、98中见到留存的《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可见洞窟东壁文殊菩萨变左右两铺壁画是以《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为蓝本所绘,东壁南北两端条幅故事画则为普贤行愿相关内容,通过对题材的精妙重组,呈现出净土世界的美好与三世诸佛的庄严,映照出西夏虔诚礼佛的景象与其佛教美术的高度发达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