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杜鹃叶山茶

杜鹃叶山茶

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 C.F.Wei.),为山茶属(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灌木,又名杜鹃红山茶、假大头茶、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仅见于中国广东阳春市河尾山(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极危(CR)保护等级。杜鹃叶山茶生于海拔100~500米的山区森林、河边石缝中。

杜鹃叶山茶高1~2.5米。叶倒卵状长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侧脉6~8对,全缘。花栗色,单生于枝顶叶腋;花瓣5~6片,长倒卵形,子房3室。蒴果纺锤形,果爿木质,3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3粒。花期10~12月,果期8~9月。

杜鹃叶山茶全年开花,花色艳丽,观赏性极高。杜鹃叶山茶弥补了山茶属植物夏季不开花的空白,是培育夏季乃至全年开花的山茶新品种首选的亲本材料。

词源由来

198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卫兆芬研究员在《植物研究》杂志发表山茶属一新种,命名为“杜鹃红山茶”,拉丁名为Camellia azalea C.F.Wei。1987年,中山大学叶创兴教授将其命名为“张氏红山茶”,拉丁名为Camellia changii C.X.YE,正式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闵天禄研究员使用了“杜鹃叶山茶”这一中文名,采用的拉丁学名是Camellia azalea C.F.Wei。《中国植物志》也采用了“杜鹃叶山茶”和Camellia azalea C.F.Wei作为正式名称,而将Camellia changii C.X.Ye.作为拉丁异名。

形态特征

植株

灌木,高1~2.5米,嫩枝红色,老枝灰色,无毛。

叶革质,倒卵形到长倒卵形,长5.5~12厘米,宽2~4厘米,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先端圆或钝,基部楔形,多少下延,侧脉6~8对,干后在上下两面均稍突起,全缘,有时靠近先端有少数齿突;叶柄长6~10(~15)毫米。

栗色,单生于枝顶叶腋;直径8~10厘米,近无梗;苞片与萼片8~9片,倒卵圆形,外面无毛,内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瓣5~6片,长倒卵形,外侧3片较小,长5~6.5厘米,宽1.7~2.4厘米,内侧3片较大,长8~8.5厘米,宽2.2~3.2厘米,无毛,先端凹入,多少有睫毛;雄蕊4轮,长3.5~4厘米,无毛;花丝管长1.3~1.6厘米,游离花丝长1.5~2厘米,子房3室,无毛,花柱长3.5厘米,先端3裂,裂片长1厘米。

果实与种子

蒴果纺锤形,长2~2.5厘米,宽2~2.3厘米,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质,3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3粒。种子棕色,半球形,直径1.5~2厘米。

物种分布

杜鹃叶山茶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仅见于中国广东阳春市河尾山(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长习性

杜鹃叶山茶生于海拔100~500米的山区森林、河边石缝中。杜鹃叶山茶喜光,耐半阴,耐高温,气温高达38℃以上也能正常开放,同时还能忍耐-5℃的低温;通常生于溪流两侧排水良好、偏酸性、K含量较高的沙壤土中。花期10~12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杜鹃叶山茶自交不亲和,自然条件下授粉结实率很低,需要通过异花传粉,是典型的虫媒传粉植物,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为蝶类和蜂类。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杜鹃叶山茶采用种子繁殖比较困难,但以其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时必须采用播种繁殖。挑选杜鹃叶山茶饱满的种子,剔除受损和虫蛀的种子后采用条播方式,冬、春季均可播种。播种时要将种脐侧放,播种后盖上一层细肥土,再覆盖一层薄草,以使种子尽早发芽和出土。

嫁接繁殖

杜鹃叶山茶一年四季均可嫁接,但春季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所选用的砧木以山茶品系为宜,其中‘红露珍’品种作砧木效果最好。如要培育杜鹃叶山茶大树,就要选用高大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或者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作砧木,嫁接后2~3年便可形成树冠。1~2年生的砧木,普遍采用枝条切接法:选择接穗后切砧、绑扎、套袋保湿。大树嫁接时应用较多的是镶接法:选取带1个腋芽和1个叶片的枝段作接穗,削成倒“V”形,然后根据接穗倒“V”形的大小在砧木顶端侧面削出一个“V”形缺口,将接穗镶嵌进去,接穗与砧木的维管形成层要对准吻合。

扦插繁殖

选取杜鹃叶山茶当年萌发半木质化枝条和已木质化的硬枝作插穗,插前将基质充分灌透水,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个插穗保留上端的叶片及全部的芽,用多菌灵溶液浸泡穗条。先用木棒在基质中插孔,然后插入插穗,再将穗条周围轻轻按实。

组织培养繁殖

可选择杜鹃叶山茶药、实生苗茎段、叶片、叶柄、花瓣、幼嫩茎尖等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芽分化、生根等,进而形成再生植株。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呈微酸性的土壤作为杜鹃叶山茶的苗圃地,施足基肥,撒入氧化钙对苗圃地进行消毒。

田间管理

杜鹃叶山茶小苗长至10厘米左右,及时移栽或者换盆。苗期需要保湿,施肥以液体肥为主,喷药时添加叶面肥。杜鹃红山茶播种3~5年之后陆续开花,夏天温度过高时,要搭遮阳网降温。

病虫害防治

杜鹃叶山茶苗期虫害以红蜘蛛为主,也有少量的食叶害虫。幼苗易发生叶枯病和立枯病,可喷洒波尔多液退菌特防治叶枯病,喷波尔多液防治立枯病。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杜鹃叶山茶叶片浓绿,花色鲜艳,植株紧凑,且具有四季开花的特性,观赏性极高。

育种价值

杜鹃叶山茶能够全年开花,主要是因为一年中不断形成新梢,刚形成的新梢2个月内就可以形成花蕾,因此能不断开花、不断结果。杜鹃叶山茶弥补了山茶属物种夏季不开花的空白,而且能在强光和高温条件下生长和开花,是培育夏季乃至全年开花的山茶新品种首选的亲本材料,与之杂交的其他亲本应该是早花或晚花品种。要想获得杂交果实,所选择的母本也必须是能结果实的。

物种保护

保护等级

杜鹃叶山茶现存野生原种数量极其稀少,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极危(CR)保护等级。

致危因素

造成杜鹃叶山茶濒危的原因在于:①其大孢子的发生及胚囊发育过程中出现严重败育,导致产生大量不育种子;②自交不亲和,子房败育率高;③负责传粉的昆虫访花频率低;④自然条件下种子质量差,休眠期长,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⑤人为活动干扰,栖息地需要丰富的水资源,而阳春市广东省降雨中心,当地为发展经济而兴修的大量水电站改变了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确立了对杜鹃叶山茶的保护措施:

①高度重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切实履行属地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野生植物保护;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主动加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③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认真落实野生植物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确保野生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永续利用。

参考资料

..2023-03-02

..2023-03-02

..2023-03-02

..2023-03-02

..202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