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兰
香雪兰(学名:Freesia refracta (Jacq.) Klatt),属鸢尾科(Iridaceae)香雪兰属(Freesia),又名蒲兰、小菖兰、小苍兰、麦兰、香水兰。原产南部非洲喜望峰一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等地区,南方有栽培,北方多盆栽。香雪兰喜爱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具有忌炎热、畏严寒的特性,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顺畅的近中性土壤中生长。花期4~5月,果期6~9月。
香雪兰的球茎狭卵形或卵圆形,外包有薄膜质的包被,包被上有网纹及栗色的斑点;叶剑形或条形,略弯曲,黄绿色,中脉明显;花茎直立,花无梗,每朵花基部有两枚膜质苞片,花直立,淡黄色或黄绿色,有香味,花冠狭漏斗状,顶部六裂。花色有黄绿、鲜黄、白色、青紫、玫瑰红等,芳香浓郁,小蒴果,背裂。
香雪兰花色丰富,芳香馥郁,是世界十大鲜切花之一。花期正值冬、春季缺花季节,是重要的盆花和切花材料。在温暖地区可用于花坛、花境或自然式片植。花还可用来提取香精。球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等功效。
引种历史
1787年香雪兰第一次被引种到英国开始在欧洲栽培。原种的花色鲜黄,具有浓郁的芳香气息,其变种F. reecta var. leichtlinii和纯白色的F. refrecta var. alba是以后培品种的主要杂交亲本。1898年Armstrong将晚熟性的F. armstrongii Wats(淡紫色)带到英国并由此培育出红花粉花和紫花品种。进入21世纪后,荷兰和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通过品种间反复交配、筛选淘汰,培育出了更多丰富多彩的香雪兰园艺品种。
形态特征
香雪兰为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
茎
球茎狭卵形或卵圆形,直径1~5厘米,外包有薄膜质的包被,包被上有网纹及栗色的斑点,一般成熟球茎具4个节,每节各有1个腋芽,茎细弱,高约40厘米,有分枝。
叶
具数枚小叶,叶基生6~10片,呈线状剑形排列,中脉明显,长15~40厘米,宽0.5~1.4厘米。
花
花茎直立,上部有2~4弯曲分枝,基部有数枚茎生叶;花无梗,有2枚膜质苞片,苞片宽卵形或卵圆形,顶端略凹或2尖头,长0.6~1厘米,宽约8毫米;花直立,淡黄色或黄绿色,有香味,直径2~3厘米;花被管喇叭形,长约4厘米,直径约1厘米,基部变细,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花被裂片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8~2厘米,宽约6毫米,内轮较外轮花被裂片略短而狭;雄蕊3,着生于花被管上,长2~2.5厘米;花柱1,柱头6裂,子房绿色,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
果实和种子
蒴果近卵圆形,室背开裂。种子褐黑色。
物种分布
香雪兰原产南部非洲喜望峰一带,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等地区,南方各地多露天栽培,北方各地多盆栽。
生长习性
香雪兰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忌炎热,畏严寒,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越冬最低温度为3℃~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13.5~15℃的温度条件能促进球茎的生根、发芽。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为8~13℃,花芽发育期适宜温度为13~18℃,低于18℃则会导致花期推迟,花茎缩短。短日照条件能促进香雪兰的花芽分化,长日照可以使其提早开花。适宜在疏松、排水性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
物候期
通常9月播种球茎,11月上旬花芽开始分化,11月下旬分化完成,待翌年5月后,叶片开始枯萎,球茎进入自然休眠期。花期4~5月,果期6~9月。
自然繁殖
香雪兰属于异花虫媒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较低,只有10%左右。
栽培技术
香雪兰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和分球,以分球繁殖为主。
播种
采集成熟种子播种,多在9~10月将种子播于盆中或温床内,置于20℃室内,2周左右出芽。第一年幼苗不换盆,生长期中需施肥2~3次。实生苗在2年后可长成直径为1.5cm以上的大球,3~4年才能开花。由于种子寿命短,并且从种子培育到成球时间较长,故一般不采用播种繁殖,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
分球
在夏季休眠期挖起母球,母球周围一般可着生4~6个子球,将子球从母球上分离后贮藏,秋季播种,经过一次种植之后的大球茎便可分生数个新的小球茎。重新栽培的时候,将大小分开种植,直径1厘米以上的大球茎,当年可以开花,1厘米以下的小球,多隔年开花。每盆种7~10个左右以免过多导致通风透光不好,造成徒长倒伏。保持盆土湿润,10天后发芽,第2年5月即发育成种球。
培土管理
香雪兰根较细,对土壤要求很高,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培养土加20%~50%的腐殖土。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施药后,翻耙平整,隔5~7天即可播种。盆栽培养土可用腐叶土、田园土、细河沙、腐熟有机肥各1份混合配制而成。
水肥管理
香雪兰由于球根较小,贮藏营养有限,应在2~4片叶时追加磷、钾液肥。后要拉网或立支架,以防倒伏。现蕾后要适当控水,以使植物生长健壮,种植前要早施有机堆肥或粗颗粒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疏松度及通气性能。香雪兰比较适合密植,但过于密植,则枝叶软弱,应尽量避免。
香雪兰上盆初期不需要很多水分,盆土应见干见湿,每周浇一次透水即可。到现蕾抽时,植株生长迅速,消耗水分较多,要使盆内经常保持湿润。开花后逐渐减少浇水,以延长花期,进入夏季休眠期,叶片枯黄,应停止浇水,以利种球成熟。
温光管理
香雪兰多以温室栽培,其中温度管理尤为重要。当温度降到12℃以下时,需开始覆盖薄膜保温;在其生育的后半期,应保持在昼温23℃、夜温13℃为理想。同时,保持室内充分的通风换气,并结合遮荫、喷水等措施,以避免出现白天25℃以上的高温。香雪兰喜充足的阳光,生长期可接受阳光直射。
采收加工
采收要适时,通常是以第一朵花蕾着色即将开放之时为采收适期,特别在温度较高时不能太迟,在温度较低的12月至翌年3月,以第一朵小花开放后采收为好。剪切后,应立即插入水中以使花茎充分吸水。以10枝或20枝扎为一束,装入带子、纸箱中运输、上市。如需翌年留用地下球茎,可保留1~2片叶切取鲜花,以利地下部分球茎发育,一般在叶片发黄后采收球茎。
病虫害防治
病害
香雪兰的主要病害有颈腐病、球根腐败病和病毒病等。颈腐病症状是靠地表部分的茎叶变成茶褐色、叶枯,而球茎上出现暗褐色斑点;球根腐败病往往由镰刀菌病感染引起,生育期中叶片变为紫色,并遍及全株,不久枯死;病毒病则表现为叶片上有坏死性斑点,红色、紫色等品种则于花办上发生白斑。真菌性的病害防治主要是通过土壤和种球消毒、适当稀植、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注意轮作等措施。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是须选用脱毒的种球,一旦发现病球、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
虫害
香雪兰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科、叶螨、夜盗蛾等。蚜虫危害花朵并扩散病毒;马使花朵不能正常开花。在蚜虫发生初期,可喷洒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90%敌百虫液进行防治。
主要栽培品种
栽培的园艺种花色有白、黄、粉、黄绿、红、紫红等诸色以及复色,花朵素雅,色彩丰富。依其种子品系有超巨型、女王冠等。依其球茎品系有幻想曲、吉普赛、月亮、蓝鸟等。
(1)红粉色系品种主要有Mosella、Oberon、RapidRed、Rossini、 Pallas、 PinkGlow等。
(2)黄色系品种主要有Aladin、Cinderella、CmldenWave、 Grace、 Magdalena、 Ophir, Yvonne等。
(3)白色系品种主要有Elegance、 Polaris、 Seagull、White Lace、 WhiteWings、 Zephyr等。
(4)蓝色系品种主要有蓝色 Heaven、Blue Lady,BlueNavy、 BluePacific、 Castor、 Coted'Azur等。
用途
园艺观赏
香雪兰花色鲜艳丰富,芳香馥郁,是世界十大鲜切花之一。花期正值冬、春季缺花季节,是重要的室内装饰舶良好花材和切花材料,可用作焦点花或用于点缀插花作品;也可作为盆栽,装饰客厅、卧室、阳台及窗台等处。在温暖地区可用于花坛、花境或自然式片植。
医学药用
香雪兰球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等功效。可用于月经过多,红崩,蛆血,胃肠出血,痢疾,外伤出血等疾病的治疗。
工艺材料
香雪兰在欧美国家的栽培比较普遍,荷兰裁培面积有180hm3,其次是英美国等,日本有60hm3。在中国,香雪兰的切花生产还比较少见,但是其切花已经成为中国花卉市场上的重要切花之一,大部分靠进口。另外,香雪兰的花还可用于提取香精。
相关研究
在细胞学层面,通过对香雪兰几个品种的研究发现染色体数目均为2n=4x=44,基数为11,属于四倍体,核型类型均为“2B”型;在应用方面,香雪兰芳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是开发天然抗菌药物的好原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延伸文化
香雪兰的花语为纯洁、清纯、甜美、天真,不同颜色的香雪兰有不同的寓意,红色代表艳丽而高雅,鹅黄色代表令人着迷和产生遐想,白色代表纯洁无暇。
传说在18世纪以前,香雪兰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直到荷兰的一位贵族小姐和情人一起来到南非打猎,循着香味发现了一株美丽的花,便将它带回欧洲种在了花园里。在一场大雪后,人们发现此花能将雪染上香味,便因此得名“香雪兰”。
参考资料
香雪兰.植物智.2023-03-18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