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丁学名:蒿属 argyi Lévl.et Van.)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植物,又名金边艾、艾蒿。艾名出《本草经集注》,早在《诗经》中就有艾的记载。艾在中国、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均有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广阔,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

艾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密绒毛。头状花序椭圆形,无梗或近无梗,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紫色;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艾的嫩芽及幼苗可作菜蔬,而植株本身或其提取物也可作为保健用品和食品的原料使用,如艾草精油、艾草香皂、艾草月饼、艾青团等。艾中含有的芳香油类化合物对蚊虫具有毒杀、驱避等作用;其叶既可作为天然添加剂加入饲料中,也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根据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记载,艾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原料。艾的叶片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果实有温肾壮阳的作用。

分类

演化

艾为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植物,中国现使用的分类系统将蒿属划分为3亚属9个组,艾属艾组(Sect.Artemisia Tourn)。艾组原始种可能是由艾蒿组原始种向南迁移,并在温带南部至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分化、衍生出的适于温暖而湿润环境生长的类群。该组植物或部分直接从莳萝蒿组植物进化而来。

发现与命名

1910年,艾的拉丁名称首次被研究者报道。之后的几年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记载该植物。在中国,艾的拉丁名称最初在1959年被记载,《东北植物检索表》和《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里均有出现。

历史记载

在中国,艾名出自古籍《本草经集注》。《左传·哀公·哀公十六年》:“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杜预注日:“艾,安也。”说明它能使人安宁,故称“艾"。

早在成书于中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中,就有艾的记载,《诗经·王风·采葛》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战国时期《孟子》亦有对艾的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说明在此时艾已经作为中药材在治疗人类顽疾中发挥着不可多得的作用。

系统分类

1700年,法国植物学家Tournefor命名了蒿属(Artemisia)、欧亚碱蒿属(Abrotanum)、苦蒿属(Absinthium)三个属。1753年,瑞典自然学者卡尔?冯?林奈将上述3个属植物归纳为一个属(蒿属Artemisia Linn.),并记载蒿属植物19种。而后又有多名研究者对蒿属的分类学进行深入研究。

1980年,中国蒿属研究学者林有润在《植物分类学报》中对蒿属进行了分组,从原艾蒿组(Sect.Abrotanum Bess.)中分出模式组艾组(Sect.蒿属 Tourn)。1988年,林有润根据蒿属植物头状花序的形状、大小,花的结构、数量及其分化,总苞片层次以及果实的特征等将世界蒿属划分为3亚属9组,9组中包括艾组(Sect.Artemisia Tourn),艾属艾组真艾系[Ser.Umbrosae(Pamp.)Y.R.Ling],目前中国基本上都采用此系统。

形态特征

艾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根和茎

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柔毛。

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8厘米,宽4~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花和果实

头状花序椭圆形,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复总状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背面密被灰白色绵毛,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背面被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紫色,花柱细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艾在中国、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均有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广阔,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

生境

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

习性

艾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耐旱、耐寒、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

艾花粉体积小但数量众多,靠风媒传粉。

栽培

人工繁殖

艾有种子、根状茎、扦插、分株等几种人工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可进行撒播,也可条播,但以条播为好。播种后轻微耙一遍即可,深开沟浅覆土,镇压1次。

根茎繁殖

2月中旬,在芽苞萌动前,挖取多年生地下根茎,选取嫩的根状茎,切成节段,晾晒半天左右,每一小段至少有1~2个不定芽,把根状茎平铺于种植沟中,覆土盖严浇水。应选择在阴雨天进行,以利根茎贴土发芽。

扦插栽植

5月下旬至6月剪取生长健壮的枝条,去掉上部幼嫩茎尖和下部老化茎,剪成插条,上端保留2~3片叶,下端剪成斜面。插时将插条放在沟的一边。扦插完浇透水,此后保持土壤湿润。

分株栽植

该方式是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繁殖方式。每年3~4月,在土壤湿润时,最好是雨后或浇水后,挖取艾全株并分成几个单株进行栽植,栽培后一段时间内若无降水要滴水保。

选地整地

应选择向阳、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及保水保肥性较强的砂壤土地作为艾的移栽田。选好移栽田后,进行深耕,耙碎土块,清除根茬和杂物,施氨磺钾复合肥或有机肥作基肥,为了将土肥混合均匀,需要进行1次犁耙,然后起。

移栽

5月上中旬,有6~8片真叶即可移栽,移栽时要求苗不带土,顺根植入,一次浇足定植水。在生产田内横向开沟栽植,覆土至根颈部为宜,将土压实,随即浇足定根水。

中耕除草

开春后,当艾根芽刚刚萌发而未出地面时,用喷雾机全覆盖喷施艾草专用除草剂。待艾苗长出后,若仍有禾本科杂草,则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各中耕除草1次,艾草根部杂草需人工拔除。第1茬收割后,对仍有杂草的地块使用喷雾器进行喷杀;第2茬艾芽萌发后,仍有少量杂草的,进行人工除草。每茬收割后,地上带有草籽的杂草,应及时收集并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水肥管理

出苗前需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排水。灌溉可显著提高产草量,春季灌溉可促进生长发育,一般5月中下旬灌溉1次透水较好,6月下旬可灌溉1次,开花到成熟时再灌溉1次。灌溉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当进行,多雨季节应做好清沟排水。

第一年结合整地施入腐熟有机肥及磷肥为底肥,第二年早春返青时施入腐熟有机肥或撒施复合肥。采收平茬后,追施腐熟有机肥。

病虫害管理

主要虫害有蒿小长管蚜、红蜘蛛、菜青虫等。建议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及时释放生物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管理不佳时,叶秆易出现瘟枯病,引起秆枯黄、腐烂,因此要做好排水防涝,降低田间湿度,若出现黄藤情况,要及时清洁田园,集中烧掉,彻底清除初侵染源。

采收

艾蒿一年可收获两次,第一次是每年5月中下旬,第二次是8月上旬。尽量选择早上或多云天气采收,一般在离地面5~10厘米处割取,平摊置于阴凉处,禁止掺水和日照,防止霉烂变质。

危害

杂草

艾是麦田、果园、茶园和桑地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常见的杂草,因其植株形态较大,改变士壤结构与士壤肥力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降低作物的产量。

过敏原

在中国北方,艾的花粉是最容易引起过敏的花粉致敏原之一,这是由于艾花粉小而多,而又靠风授粉。艾花粉过敏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打喷嚏、流涕、鼻塞、眼部瘙痒与流泪等。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于夏秋季发病。

用途

食用营养

艾富含糖类蛋白质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艾的嫩芽及幼苗可作菜蔬,现今中国市场中还有很多由艾及其提取物制成的艾草茶、艾草粥、艾草月饼、艾糍粑、艾青团、艾草面条。

保健美容

艾的综合保健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已经问世很多产品,如艾蒿保健腰带、艾蒿枕、艾蒿卫生巾;及具有清洁美容作用的化妆产品艾蒿按摩膏、艾草芳香油、艾草香皂、艾蒿沐浴露、艾蒿保湿水等。

医学药用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记载,艾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原料。艾的叶及果实都可入药。野艾蒿味辛、苦,性温。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主治吐血,便血,崩漏,经痛胎动不安猪疥螨病等。艾实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肾虚腰酸,阳虚内寒。

其他用途

艾中的挥发油类化合物具对蚊虫具有毒杀、驱避、拒食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活性;同时具有易降解、毒性低等优点,因此多将艾挥发油与其他驱蚊物质进行复配形成花露水、杀虫喷雾、杀蚊喷雾。此外,艾叶可被作为天然添加剂加入饲料中,不仅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还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其晒干捣碎得“艾绒”,也可作印泥的原料。

文化

艾草与日常生活

在中国,以艾制酒之事古今皆有,宋代陈著的《醉中示梅山弟二首》有“时节往来容易事,菜汤艾酒一家风”的句子,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说“洛阳市人家端午造术羹艾酒”,可见艾酒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普通人家的常备酒品。

艾草与端午节庆

在中国古代,端午节就和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端午五月处于仲夏时节,气候湿热,虫毒并生,疫病易行,人们对其心存畏惧,所以多采用厌胜之物如艾蒿、金钱蒲来止恶、驱邪和避瘟,应对“恶月”环境对生命和健康的威胁,以消除心理上的恐惧。

悬艾戴艾

古时有端午悬艾、佩戴艾虎的习俗。晋代的《风土记》中记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宋代《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述的《玉烛宝典》记载:“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毒气。”明人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述说:“古人岁时之事,行于今者独端午为多...悬艾也,作艾虎也…”

悬挂、佩戴艾草可驱邪纳祥,清代范寅在《越谚》中特别提到菖蒲斩除妖魔的力量、艾叶招纳吉祥的运气:“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民众口头仍然流传着“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的俗语。

艾草沐浴

中国古代还有在端午使用艾草沐浴的习俗,宋代温革的《琐碎录》云:“五月五日午时取井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在今天,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岱侬族,仍保留了端午节用艾草和其他植物沐浴的习俗。

艾草与古代传说

历史上也有不少关于艾的神话传说,朝鲜古书《三国遗事》(约1281~1287)记载的檀君神话中,将艾看作灵草,熊吃了“灵艾”,就变成了美人。在中国,艾草被道教看成仙药,《艺文类聚》中有“王母娘娘神仙次药,有灵丛艾”之语。两则神话传说都侧面表现了艾在古代有重要的药用功能。

物种对比

蒿属(Artemisia)植物形态相近,分类难度大,近缘种间不易区分。以下是艾的几个形态相似、易被混淆的近缘种和变种,从叶的形态对几种植物进行辨析。这四种植物与艾的区别主要在于植株的香气、叶的质地、小叶的排列方式和形状及假托叶数量。

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微香。茎、枝初时密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后稍稀疏。叶纸质或薄纸质;裂片近披针形,浅裂或有2~3齿裂;有2~4对条状裂片或假托叶。阴地蒿(Artemisia sylvatica)有香气。叶薄纸质或纸质,上面绿色,无毛,叶脉上留有少量稀疏短腺毛状柔毛;叶一回羽状深裂,裂片有较疏的齿;有4~5对假托叶。魁蒿(Artemisia princeps)清香,叶厚纸质或纸质,叶面黄绿色,具稀柔毛;叶一回羽状深裂,裂片多2对,近长圆形或长椭圆形,多全缘或有疏齿;有1对假托叶。朝鲜艾(Artemisia argyi var.gracilis)为艾的变种。叶纸质、绵软,上面绿棕色,有白色小腺点和柔毛;叶近羽状深裂,裂片2对,近楔形,1~2齿裂或全缘;有1~2对假托叶。

相关研究

李晶晶等以艾的无菌苗为材料,对愈伤诱导、不定根诱导以及组培苗移栽基质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研究结果确定了艾愈伤诱导、不定根诱导的适宜激素类型以及浓度组合,建立了完整的艾组培快繁体系。杨国红等通过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艾叶水提物对山东山地丘陵丹参种植区7种主要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艾叶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明显,可在丹参苗期杂草未萌发前结合雨天或灌溉等农艺措施撒施适量艾粉以达到生态除草的目的。

参考资料

Artemisia argyi.植物智.2023-06-14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14

.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4

艾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14

Artemisia mongolica.植物智.2023-06-14

Artemisia sylvatica.植物智.2023-06-14

Artemisia princeps. 植物智.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