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道教总领雷部诸神之神。其名意为普化天尊居于三十六天,发愿广大,化及众生,以雷代天行道,以声为令,以雷声代化,度十方众生,恩释三界。在神霄派的神系中,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神霄九宸上帝之一,有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灵的职能。《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中称其是玉清真王的化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能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中称,普化天尊成为雷霆总司的最高神,主治玉霄府,统辖三十六天内院。同时,民间也存在将雷神比附为黄帝的情况,认为黄帝得道升天后,被封为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
东汉时期,道教诞生,雷神信仰被早期道教吸收并得到发展。北宋末年,道教雷法兴起,被奉为“万法之尊”,道教便构造出了雷部及一系列雷部诸神,并在两宋之际,衍生出了总领雷部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至明代,随着许仲琳《封神演义》的流传,普化天尊及雷部诸神的观念得到了民间社会的广泛认同。除正统道教外,民间一些宗教形态的组织,如普庵教、三一教等也崇信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民间道士还将其绘入道符中,成为驱邪避祸的神灵。同时,中国部分地区的厨业、粮食业、糕点业也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奉为祖师。
据《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中记载,天尊乘坐九头朱凤,手举金光明之如意。在游诸天时,为披发骑麒麟,在破九泉时,又赤脚蹑层冰。每年农历六月四日被认为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诞辰日,中国部分地区有祭雷神的习俗,上海市、浙江省等地还有食素,守“雷斋”的风俗。各地道观也会举行进香、设醮、持斋等活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诞生,体现了雷神人格化的内在趋势,是世人基于现实的意义世界,对神话结构的诠释。实现了“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到“缘人以知天,宜尽人之性”的构想。同时也跳出了人类对雷原始的畏惧心理,将雷神作为道法“策役”的对象。宋元之后,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信仰还传至日本、朝鲜等国,被当地人建庙祭祀。
名号
据白玉蟾《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中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名号之意:
九天为三十六天总司,为东南九气而生,正出雷门,所以掌三十六雷令,以九天之名,便是取其阳刚而不泯(灭)之意;天地万物皆承天命,而得阴阳之气所生者,称为“应元”;雷,为阴阳二结成;“声”为天地仁义之声;“普化天尊”为玉清真王化生,玉清真王为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故,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意为普化天尊居于三十六天,天尊发愿广大,化及众生,以雷代天行道,以声为令,以雷声代化,度十方众生,恩释三界。
源流
历史背景
雷作为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其声被古人视为天言,其形被古人视为天书。早期雷崇拜具体表现为图符形式,夏商周时期,人们以卦象、纹饰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表达,将象征雷的纹饰刻于器物之上,使雷崇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些器物涵盖了祭祀礼器、日常生活用具、丧葬器具等。商代时,殷人的占卜记录中就已经存在对雷的祭祀和占卜,其卦象以“震”为名。秦至汉,灾异感应思想盛行,雷倍认为是感应人事善恶的一种天兆,是天罚的执行者。
之后,雷崇拜进一步演进,成为雷神信仰,约战国时期,《山海经》中提到了雷泽中有动物形态的雷神,为龙身人首状。几乎在同时期也出现了人格化的雷神,如《楚辞·离骚》中提到的“雷师”;《淮南子·俶真训》提到的“雷公”。至汉代,雷神信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官方将雷神列入祀典及六宗,王充在《雷虚篇》中描述了右手拿着推椎,背后有双翼的形象,《淮南子》中雷神被赋予了正义伦理、洗刷冤屈、彰显清白的存在,此时雷神信仰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在《河图稽命征》《河图帝纪通》《春秋合诚图》等书中,雷神更直接被比附为黄帝。
历史发展
东汉时期,道教诞生,雷神信仰在道教中得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建构。在早期道教中,雷部尚未出现时,雷神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神,只是称呼有所不同。至唐朝,道教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三教之首。在此期间,道教经文不断涌现,同时道教符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时又有汪子华、叶法善、邓紫阳等一批精通雷法的道士闻名于世,并传下《雷书》《上清隐书骨髓灵文》等法术和著作典籍,为后世道教雷法打下基础。
北宋末年,道教符箓派受到宋徽宗的崇信,同时雷法也受道教推崇,被奉为“万法之尊”。之后道教沿着雷神人格化的思路,并对民间的雷神信仰进行了改造、吸收后,构造出了雷部及一系列雷部诸神,并以此作为雷法实行的信仰基础。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最早出现于两宋之际,据约成书于两宋之际的《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薇玄都雷霆玉经》记载,其为神霄派九宸雅威之一。在南宋洪迈的《夷坚志》中,人物周举在遭遇贼寇时,因祷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天上降雷,惊走贼寇,得以保全性命,后世人们普遍认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总领雷部诸神之神。明代时,在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太师闻仲死后被封为“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随着小说的流传,普化天尊及雷部诸神的信仰得到了民间社会的广泛认同。
至清代,雷神被比附为黄帝的说法仍有流传,徐道在白话小说《三教同原录》中便写到,黄帝得道升天后,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居住于雷城之中。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黄帝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负责,每到行雷之时,黄帝便击本部雷鼓一声,相应的雷神便发雷声。因此在民间社会,仍有民众将黄帝称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宗教角色
道教雷法盛行,与北宋神霄派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在神霄派的神系中,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神霄九宸雅威之一,为神霄派雷法的本尊。普化天尊位列第三,仅次于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和东极青华大帝,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九宸上帝为原始九气化生,有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灵的职能。《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载,凡有谢水火、斩星伐庙、驱瘟辟邪、上解天罗、下解地厄、魔魅陷殃等,都可上奏九宸,再转至诸司处理。
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中,普化天尊又称九天贞明大圣,是玉清真王的化身,化形于十方,位于三十六天之上,坐于九凤,手举金光如意,宣说《玉枢宝经》。其发号疾如风火,以清静心而弘大愿,以智能力而伏诸魔,总司五雷,运心三界。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问世后,普化天尊成为雷霆总司的最高神,主治玉霄府,统辖三十六天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官妙阁,四府六院及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总司五雷,天临三界”。白玉蟾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中解释,普化天尊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诸司府院之印。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等,上自天皇,下自地帝,大至生死,小至枯荣。而在普化天尊掌管的神霄雷霆总司之下,又设有九司、三省、三府,各部门皆有神主、神兵。
宗教形象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卷上记载“天尊所坐九头鸟丹霞之,手举金光明之如意”“,九凤,即九头朱凤。卷下又载普化天君“披发骑麒麟,赤脚蹑层冰。手把九天气,啸风鞭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王天君解释,天尊游诸天时披发骑麒麟,破九泉时赤脚蹑层冰,手把九天气即金光明之如意,啸风鞭霆为天尊之号令。
在四川原道文化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彩绘雷声普化天尊画像中,雷声普化天尊面容慈善,头戴紫金冠,胡须飘逸左手掌心托剑,右手平举于胸侧,手指拈一净杯,盘脚端坐朱凤身上,朱凤九头,一大凤头居中,八个小凤头围绕两侧。北京白云观收藏的清代彩绘普化天尊巡游图中,图中央为雷声普化天尊,披发露额,赤脚跨坐于麒麟之上,右手持铁鞭高扬,象征“啸风鞭霆”;左手掐诀,中指尖发射出九色光,即“手把九天气”之意,代表天尊正在发号雷霆。
民俗信仰
岁时节俗
中国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诞辰日,这天又被称为“雷公诞”,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流行。福建闽南农村因六月廿四正值农忙时节,民众会在厅堂设供桌祭祀,其供品多为“小三牲”及鲜果,但忌讳使用鸡,有时还会搭配有“糖粿”“甜豆汤”等夏令甜食,祭祀完毕后众人分食。在上海、浙江省等地,雷祖诞这天,民间妇女多持斋素食,有的整日断炊,仅以瓜果为粮,称为“熬清斋”,苏州市相城称之为“禁烟节”。还有的整月持斋不食荤腥,称为“雷斋”或“雷斋素”;在太仓市、湖州市菱湖等地,多为初一至二十四诞日食素,称为“雷斋”;在上海地区雷祖诞时,屠宰生意还会停市。
北京、上海市、江浙等地的道观在雷祖诞时还会举行进香、设醮、持斋等活动,北京白云观会由方丈与众道士设香献灯,开设法会;苏州玄妙观等会发出大红请帖,借素斋,邀请善男信女参加祈祷,有的道观还会集众作雷醮,请道士诵经,拜表焚疏;浙江湖州双林,会设雷祖醮,向商店敛钱,分送“风清焰息,合镇平安”的八字祥符。上海的居民则会前往“也是园”中的雷祖殿进香祝辰。此外在城东的丹凤楼,有一处名为“小穹窿”的雷祖殿,香火也很旺盛。
民间宗教
除正统道教外,民间一些宗教形态的团体,也崇信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福建闽西北地区有佛道混融的普庵印肃教,该教也会设置“雷坛”使用“雷法”,在其“请神词”中就包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福建省、台湾省的一些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流行的民间宗教“三一教”,也修雷法。该教融合了儒道释三教的元素,将道教“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吸纳进其神灵谱系之中,所以三一教在举办仪式时,必须供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行持仪式时也必须对普华天尊志心拜手稽首。同时,当代莆田市三一教“珠光祠”的经师还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纳入自己的科仪中,并对启请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等神明的《玉枢五雷谢过宝忏》进行了改编。此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作为“雷部诸神”系统中的最高神,常被民间道士绘入道符中,或直接写入名号,或加盖“普化天尊”法印,成为驱邪避祸的神灵,随着这一形制的雷符流传,“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日益融入民间信仰。
行业神
据李乔的《中国的行业神崇拜中国民众造神运动研究》载,四川省、湘潭市、长沙市等地的厨业奉雷祖为祖师,并于雷祖的诞辰之日(即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祭祀雷神。厨业之所以奉雷祖为祖师,主要源于民间糟蹋五谷会遭雷劈的观念,故以粮食祭祀雷神可免遭雷劈。清代时期,长沙粮食业奉雷祖为祖师,建有雷祖殿,每年三月十五举办神会,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都会举行雷祖会,据说该行业以雷祖为祖师是因为加工喜米,打去谷壳时,机器哄哄作响,近似雷声。北京的糕点业以闻仲闻仲(《封神演义》中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祖师,以关羽、赵公明、马王、祝融为陪祀之神。至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该行业立有行规,糕点商五年期满,需请戏献戏祭祀雷祖,祈求保佑行业,即娱神,也娱人。
祭祀庙宇
北京九天普化宫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有座天普化宫,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该庙原规模占地十八亩,殿宇五十二间半,内有明代铜制雷祖像七十二尊,其中木雕十一尊,其余均为泥塑造像。1949年后,庙宇遭到破坏,现仅存大殿三间,五架梁,面宽22米,高10.6米,为木架结构,四梁八柱。殿前东西两侧各立石碑一通,东侧为清顺治四年所立重修碑;西侧为2004年8月出土的清顺治五年玉枢宝经碑。
苏州玄妙观
苏州玄妙观有座雷尊殿,位于如意门后,是玄妙观西路的第一座殿宇,因供奉雷神,故名雷尊殿。雷尊殿始建于元代,坐北朝南,占地三亩,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广16米,进深14米,前加卷棚顶轩廊三间,与下檐形成勾连搭屋顶,总进深21米,为现玄妙观的一大配殿。雷尊殿前院东向辟门,砖雕门楼下枋雕“十鹿图”,上枋左右垂柱,字版上题刻“雷尊殿”三字。
三清山九天应元府
江西三清山的道教宫观建筑是以通过三清山中心区域山谷盆地长达1780米的南北子午线为总体布局的中轴线,前后左右再逐一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八卦型制。九天应元府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道教认为南是二,属火,为八卦方位的“离”位,是火之极盛之地,所以修建雷神庙,庙内主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该庙为座北朝南而向东偏25°的石建筑,庙面阔1.86米,脊高3.14米,呈仿木斗拱结构,歇山顶两坡面,正脊粗壮,两端鱼龙大吻,吻尾垂直翘起,正中置葫芦。庙内供神像三尊,主像前置石香炉,为明代之物。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东路建有雷祖殿,该殿建于朱祁镇正统三年(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雷祖殿外两侧设有石碑,石碑底座上藏有白云观“三猴”之一,该猴一手搭在额头,另一手高举着一只寿桃,代表了“南极仙翁”。
相关典籍
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相关的典籍中,《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薇玄都雷霆玉经》约成书于北宋,作者不详,是较早提及普化天尊的经文,经文假托为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传授,主要论述雷法,将普化天尊列为神霄九宸之一,并制定了诸雷神之司职。之后明朱权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沿袭此说,并记载其为原始九气化生。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约成书于两宋之际,作者不详,经文假托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所说,经文分为两节。分别论述“至道”之理与人之“气数”,并称凡遇三灾九厄,可依法持诵经文,若默念普化天尊之号,即有诸神消灾解厄,号称若归命此经,可以长生。后白玉蟾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中,对原经及雷法做了详细的阐述。而《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及《雷霆玉枢宥罪法忏》约成书于宋元时期,作者不详,两本典籍皆描述了普化天尊的慈悲之心及其许下的宏愿,二者都是忏文,是通过诵读经典,忏悔罪过,乞请天尊庇护保佑。
艺术形象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闻仲是截教弟子,金光圣母之徒,他有三只眼睛,中间的那一只眼睛能够射出白光,其法宝为雌雄鞭,威力十足,并且能够捏着避火诀,无惧大火。同时,闻仲也是商朝的太师、托孤重臣,为了保护商汤的基业,忠心耿耿。在帝辛阵营中,闻仲的作用和地位与姜子牙相当,都是沟通、连接人神两界的人物,闻仲多次邀请隐居在山岛中的道友相助,攻打西岐,随着双方阵营的对战使两教之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最后闻仲战死于绝龙岭。姬发推翻纣王暴政后,姜子牙封神台封神,闻仲被敕封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督率雷部,率领雷部二十四员催云助雨护法天君,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
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也多次或侧面或正面提到普化天尊。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打到通明殿被王灵官拦住,随后佑圣真君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来三十六员雷将守卫天宫。凤仙郡祈雨时,孙悟空几番奔波后,郡守改行从善,终得玉皇大帝准旨降雨。孙悟空来到九天应元府,待传报后,与天尊道明原委,天尊差邓、辛、张、陶帅领闪电娘子,随孙悟空至凤仙郡降雷,这才求得雨来。
影响
中国影响
雷神本为单一天神,后逐渐衍生出了雷部诸神及其统帅“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体现了雷神人格化的内在趋势,是世人基于现实的意义世界,对神话结构的诠释,再经过道教教理、教义的浸润与修饰,有了更为完善、精致的理论支持,具有了创生性宗教的特征。实现了“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出自《轮衡》)由人的情况推演天的情况,到“缘人以知天,宜尽人之性”将人的特征带入到天的构想。同时也跳出了人类对雷原始的畏惧心理,将雷神作为道法“策役”的对象。
明弘治元年(1488年),尚书周洪谟等人进言:雷声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随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身于国家的正祀之列,雷神的地位得到了提高,该信仰也日趋深入民心。嘉靖年间,建有大高玄殿,为明代皇家道观,其中有专门供奉雷祖的雷坛,雍正朝档案中称大高玄殿后殿为“雷坛殿”,爱新觉罗·颙琰朝档案称为“九天万法雷坛”,光绪朝称“九天雷祖殿”,皇家曾多次在此建醮,进一步提高了道教雷神的地位。
世界影响
日本
宋元之后,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信仰也传至日本,在日本也建有庙宇供奉普化天尊。据周煌《琉球国志略》记载,雷神庙位于那霸护国寺前,主祀雷声普化天尊,故俗称天尊庙。永乐年间,日本朝贡的使团还从中国京城带回了天尊的塑像。崇祯时期,王尚质新之的贸易船只上悬挂有大幡,幡上书写的是天尊神号。
韩国
韩国安东浚博士在《论韩国医学与道教之关系》中提到,韩国历史上的高丽朝廷曾与北宋宋徽宗朝有所交流,徽宗曾赐《玉枢宝经》等,使雷法传入高丽。通过政和年间与宋的交流,高丽道教以福源宫为中心发展起来,并受中国道教的影响,九天雷声普化天尊便是其供奉对象之一。在朝鲜初期,掌管道观的国家机关昭格署选拔真道流时,《玉枢经》也是其必须诵读的经文之一。同时,在九天雷声普化天尊信仰的基础上,才有大巡真理会在韩国当代大兴,该教的教理思想便多以中国的道教思想为背景。
评价
天尊代天行道,德施三界,使清者为圣,浊者为贤。凡诸有情有形者,俾跻仙,共成一气。——《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天尊天尊、发愿广大。——《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赞叹天尊,诚哉是偈。普化无边,祖劫一气。——《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参考资料
上清宫---道法自然.九天雷声普化天尊.2023-08-29
朝阳门外九天普化宫遗存.我的北京记忆.2023-08-30
北京白云观简介.北京白云观简介.2023-08-30
白云观-雷祖殿.中国国情.2023-08-30
北京人春节白云观排队摸石猴 盼时来运转马上封侯.中国新闻网.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