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
《铁皮鼓》(德语:Die Blechtrommel)是由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沃尔克·施隆多夫、弗朗茨·塞茨、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编剧,由马里奥·阿多夫、安吉拉·温科勒、大卫·本奈特、卡特琳娜·塔巴赫等主演的德国战争电影,该片于1979年5月3日在德国上映。
《铁皮鼓》改编自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一个讨厌成年人的虚伪世界而拒绝长大的男孩,他以旁观者的角度经历了战争和亲人死亡的故事。
1979年,该片在第3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次年,在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截止到2023年5月21日,该片在捷克累计取得6881美元的票房收入。
影片剧情
小镇但泽位于德国和波兰交界处,它隶属于德国。小男孩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饰)的外祖母一直居住在这里。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阿格内斯(安吉拉·温科勒 饰)送给他一个红白相间的铁皮鼓当做生日礼物。奥斯卡一下迷恋上了它,他携带铁皮鼓走街串巷,不知疲倦地敲击它,尽情地释放童年的快乐。在宴会中,奥斯卡发现了阿格内斯与舅舅杨(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 饰)之间的私情。见到了成年人世界的虚伪和,奥斯卡决心以拒绝长大来作为反抗。奥斯卡决定制造一场意外,他独自来到地下室,推倒货架,然后他从高处跳下去摔伤。伤情康复后,奥斯卡果然不再长大,他的身高和面孔都停留在3岁,再无变化。奥斯卡也因此得到了一项超能力,他的声音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尖叫声可以震碎玻璃。时光流逝,童年玩伴都变成了少年,而奥斯卡仍然保留着童年的样貌,这让他被当成了怪物,经常遭受到来自于玩伴的欺辱。疏离了玩伴的奥斯卡变得孤单,举动和性格也有些怪异。最让他感到快乐的事情就是每周四跟随母亲去城里,阿格内斯出去办事,把他留在玩具店玩耍。又一个周四到来,奥斯卡随着阿格内斯来到城里,这次他没有留在玩具店内,而是偷偷跟在了阿格内斯身后。这让他发现了阿格内斯的秘密,原来她来城里是跟杨幽会。奥斯卡爬上钟楼,大声吼叫起来,附近房屋的玻璃都被震碎,阿格内斯与杨的幽会也被冲散。阿格内斯带领奥斯卡观看马戏团表演,奥斯卡看到了与自己身高相仿的马戏团侏儒艺人,这让奥斯卡感觉到亲切,但阿格内斯阻止了奥斯卡与侏儒们的继续接触。
流连于丈夫阿尔弗雷德(马里奥·阿多夫 饰)和情人杨之间,让阿格内斯再次有了身孕,还有奥斯卡的停止生长的诡异现象,让阿格内斯有了负罪感,她去教堂解被奥斯卡打断。阿格内斯与阿尔弗雷德的关系不融洽,看到阿尔弗雷德用腐烂的马头抓捕鳗鱼而后烹食物,阿格内斯觉得恶心而难以下口,而阿尔弗雷德强硬地要求阿格内斯吃掉。几天后,阿格内斯生吃了很多鱼而后自杀。
在纳粹的统治下,德国的政治气氛愈发紧张,民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逐渐凸显。位于格但斯克的波兰邮局遭受了攻击,他们备好枪械予以还击。就职于波兰邮局的杨牵涉其中,奥斯卡和杨都被围困在波兰邮局内。纳粹军队攻陷了波兰邮局,打死了所有的反抗者,投降的人也被全部枪决。杨也死于这次屠杀,看起来像是孩子的奥斯卡安然无恙。
奥斯卡16岁时,他仍然保留着3岁时的身高和样貌,他与父亲阿尔弗雷德生活在一起。家里来了一个16岁的女佣玛丽娅(卡特琳娜·塔巴赫 饰),处置家务之外,她也照看着奥斯卡。面对青春靓丽的同龄人,奥斯卡堕入了情网。在某天夜里,两人发生了性行为。几天后,奥斯卡发现玛丽娅与阿尔弗雷德有染。妒忌之下,他打断了二人的性行为。不久后,玛丽娅怀孕,成为阿尔弗雷德的妻子。经历了怀胎十月,玛丽娅生下一个男孩,奥斯卡发现新生儿是自己的孩子。
奥斯卡离家出走,他找到马戏团,与侏儒们生活在一起。在这里,他得到了平等和尊重。奥斯卡还与一个女侏儒雷古娜(Mariella Oliveri 饰)谈起了恋爱。不久后,侏儒们成为纳粹的娱乐军队,为纳粹官兵慰问表演,他们见过高官,去过巴黎,也到过前线。再一次空袭中,雷古娜被炸身亡,奥斯卡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失意的他离开军队,又回到了自己的家。
德国战败,苏联军队来到格但斯克,身为纳粹分子的阿尔弗雷德身份败露遭到枪杀。此时的奥斯卡已经21岁,在阿尔弗雷德大帝的葬礼上,他将铁皮鼓扔进土坑内,随同阿尔弗雷德一起埋葬。玛丽娅的儿子乱扔的石头打到奥斯卡的头,他晕倒了,但他的身体出现了诡异的变化,奥斯卡又开始生长了。卖掉了家里的杂货铺,奥斯卡与玛丽娅母子坐上火车,他们离开了但泽,奔赴远方。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原著小说
1959年,君特·格拉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真实历史为背景,创作了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铁皮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奥斯卡3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反抗父母、纳粹、舅舅、情人的故事。瑞典文学院对《铁皮鼓》予以高度评价,以此将199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君特·格拉斯。
剧本创作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第一次读到《铁皮鼓》小说时,就萌生了将其改编成电影的想法。他与编剧弗朗茨·塞茨、让-克劳德·卡里埃尔利用1年时间对原著小说进行修改,把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的一些超现实主义观点融进了剧本,但保留了原著中很多的场景和台词。剧本改编过程中,施隆多夫多次造访原著作家君特·格拉斯,将创作的电影剧本带给他读,听取他对影片剧本的看法和意见。最后,他们截取了从奥斯卡出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这段历史,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
对于原著中的奥斯卡的侏儒形象,施隆多夫将其改造成因拒绝长大而停止生长的孩子。
选角
在选取饰演奥斯卡的演员时,施隆多夫曾考虑过罗曼·波兰斯基和达斯汀·霍夫曼。但最终他还是决定选用讲德语的演员。施隆多夫与助手来到一个侏儒活动现场,挑选饰演奥斯卡的演员,在场的60名侏儒都无法满足施隆多夫的要求。后来,施隆多夫从一个慕尼黑医生打听出患有矮小症的孩子资料,发现当时身高只有1.14米的大卫·本奈特,双方达成了合作,由11岁的小男孩大卫·本奈特饰演奥斯卡。
筹备及拍摄过程
《铁皮鼓》的拍摄预算超过800万马克,在当时的德国,这种大额投资的影片很少见。施隆多夫除了从德国政府获得资金支持外,还得想办法筹到更多的资金。施隆多夫与好莱坞公司联美进行过磋商,后者很欣赏《铁皮鼓》拍摄项目。但因其公司内部人员变动,降低了投资额。为此,施隆多夫只能再从别处寻找亏缺的资金。而后,他从德国政府争取到了更多的资金。此外,来自于波兰、前南斯拉夫的投资方也为影片提供了资金。
1978年夏天和秋天,《铁皮鼓》在南斯拉夫、柏林、格但斯克和法国等地拍摄外景。
幕后花絮
多国资金的投资背景使得影片剧组成员的身份非常复杂,包括德国人、波兰人、法国人、南斯拉夫人、还有日本人。
影片拍摄海滩换衣的戏份时,饰演玛丽娅的女演员卡特琳娜·塔巴赫赤身裸体的出现时,把饰演奥斯卡的小演员大卫·本奈特吓到了。
在拍摄用马头抓捕鳗鱼的镜头时,剧组在黑市上买到了一桶鳗鱼。此举触犯了当地出口物资方面的禁令,让剧组遭到了当地波兰官员的调查,几经周折,他们才被允许继续使用鳗鱼拍摄。
女演员安吉拉·温科勒开始不愿意接受全裸戏份,在拍戏过程中逐渐放开。
拍摄《铁皮鼓》时,施隆多夫把原著小说剪裁开来粘贴在笔记本中,随身携带,拍摄时随时翻看,他以这种朴素的方式,还原出原著的故事风格。
因为《铁皮鼓》的拍摄地位于自家附近,女演员贝阿特·伯兹尼雅克在电影里成为一名临时演员,完成了银幕首秀。
影片特色
荒诞性
《铁皮鼓》忠实地保留了同名原荒诞、讽刺的基调,通过小男孩奥斯卡的视角,看到了一个夸张和丑陋的世界。影片经常以奥斯卡的视点切入,片中有多处从膝盖高度拍摄的镜头,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描绘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的哑剧,甚至达到了荒诞的程度。这一切更像一个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是怪诞的悬丝傀儡,他们有着过分夸张的企图和言过其实的欲望。在奥斯卡眼里,成人世界的一切类似于一场荒诞的游戏。过程越是残酷,结局就越显得荒诞。例如小奥斯卡的父亲阿尔弗雷德的死,他意图吞咽下纳粹标志却卡住喉咙,挣扎时被开枪打死。游戏结束时,小奥斯卡重新开始长大。他的拒绝长大和重新成长都不过是这场游戏的一个部分,像其他部分一样具有荒诞性。
象征和隐喻
片中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将每个主要人物都刻画得非常丰满,暗含着德意志民族对历史的反思,为影片增加了荒诞的深度。正如君特·格拉斯认为,德国发育不全的状况在奥斯卡的身上人格化了。类似的隐喻在片中比比皆是。例如奥斯卡的母亲象征着但泽小。她嫁给了德国人阿尔弗雷德,却又与波兰裔表弟偷情,象征着格但斯克在德国、波兰两国争夺间的痛苦而尴尬的处境。还有铁皮鼓在影片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从奥斯卡3岁起开始伴随他,经历了整个战争。它与奥斯卡具有的特异功能一样,蕴含着颠覆现实的意义。
颜色
色彩在影片《铁皮鼓》中有着独特的寓意,奥德卡的铁皮鼓是红白相间,这与波兰国旗同色。此外,红色在本片中是一很重要的色彩元素,片中的奥斯卡一家在海边看到渔夫用马头抓捕鳗鱼,在蓝天白沙之间,妈妈阿格内斯身着一袭红衣分外突兀。显示出她对于自己和丈夫、情人关系的无法承受,这个场景借助了色彩上的突出而强阔了人物的戏剧化情绪。此后,玛丽娅在怀孕后也翻出阿格内斯的红衣服想要穿,侏儒女艺人在死前的最后一次郊游也穿着红色的衣服,这些片中最重要的几个女性角色的色彩都通过衣服和妈妈保持了一致性,红色不仅仅是突出角色的手段,也成为了连贯性的象征。
上映与票房
上映日期
上映日期信息来源
票房成绩
电影《铁皮鼓》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上映,截止到2023年5月21日,该片在捷克累计取得6881美元的票房收入。
荣誉奖项
获奖情况信息来源
评分与评价
网站评分
网站评分截至2023年12月17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铁皮鼓》以一个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遭遇为切入点回顾战争。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奥斯卡,一个被当成“护身符”的铁皮鼓玩具,在尖叫中被破坏的纳粹阅兵仪式,吞党徽被枪杀的纳粹父亲,影片以奇特的视角将历史和战争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显示了德国人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思历史,抨击纳粹的罪恶。《国际先驱导报》
沃尔克·施隆多夫对同名自传体小说《铁皮鼓》改编是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典范。——影评人科尔·史密西 (Cole Smithey)《Cole Smithey》
负面评价
影片试图完整地呈现出原著的基调和风格,但只表现出原著小说的表层含义。它从一个孩子的幻想、主观的角度来看待德国历史的现实。原著小说中深层次的思想和精髓都被影片中的怪诞情节所取代。——影评人R.埃米特·斯威尼(R. Emmet Sweeney)《Time Out》
影片影响
《铁皮鼓》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德国电影。
该片被收录于收录于史蒂文·施奈德编写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参考资料
铁皮鼓 Die Blechtrommel (1979).豆瓣电影.2023-04-06
Die Blechtrommel (1979).IMDb.2023-05-21
DieBlechtrommel(1979).IMDb.2023-05-21
铁皮鼓 (1979)-详细资料.1905电影网.2023-05-13
DieBlechtrommel(1979).IMDb.2023-05-21
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颁给这些人?他们作品影响了一代人.今日头条.2023-05-21
让孩子一夜之间变成大人的,也许是残酷现实丨夜问.今日头条.2023-05-21
Blue Ribbon Awards.IMDb.2023-05-21
The Tin Drum.boxofficemojo..2023-05-21
40年过去,再无人能拍出如此大尺度的黑暗电影.今日头条.2023-05-21
Trivia.IMDb.2023-05-21
铁皮鼓 (1979)-幕后.1905电影网.2023-05-13
Ratings.IMDb.2023-05-21
Access Denied.烂番茄.2023-05-21
德意日战争反思片怎么拍:有的自揭伤疤,有的冥顽不化.参考消息手机版.2023-05-21
THE TIN DRUM —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colesmithey.2023-05-21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 free..timeout..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