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游记

南游记

《南游记》,又名《全像华光天王南游志传》《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南游华光传》《华光天王传》,是明朝著名出版家兼通俗小说作家余象斗所撰长篇神魔小说,共4卷18回。《南游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刊刻于崇祯四年(1631年)的昌远堂李世弘刊本,也是海内外仅存的一个孤本, 现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南游记》主要讲述的是自号华光大帝的华光历经三次投胎转世,降妖伏魔,大闹三界,寻母救母,并最终皈依西天佛祖的故事。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大量运用佛教、道教和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构思了光怪陆离的内容情节,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神魔角色,将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寄寓其中。

《南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进入繁荣之际的重要作品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有力地促进了神魔小说的发展。《南游记》是明中晚期社会思想与价值观念的体现,刊刻后即被跟风翻刻。随着时代的发展,《南游记》也被改编演绎为戏曲、连环画、电影等。

创作背景

神异、奇幻之事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中的主题之一。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文学也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明代封建专制强化,政治的高压和儒家思想的禁迫使民众愈加喜爱具有反叛精神的神魔人物,具有精彩故事情节的神魔小说受到市民大众的欢迎。

余象斗出身于福建建阳刻书世家,受家庭氛围熏陶,他对书稿刊刻市场感应敏锐。在《西游记》等神魔小说刚刚开始流行之时,余象斗便意识到神魔小说的市场潜力,随即仿《西游记》,并在嘉靖年间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 “灵关马元帅”基础上,编撰出了《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

出版历史

《南游记》早的版本是余象斗自刊本,现已失传。现存有两种《南游记》明代刊刻单行本,一个是大英博物馆藏本(明崇祯四年昌远堂李仕弘据余象斗原刊本翻刻而成),《古本小说集成》中的《南游记》即是据此本影印;另一个是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所藏残本(翻拷本)。

清嘉庆后,《南游记》《北游记》被其他刻书坊加上吴元泰著《东游记》、杨致和编《西游记》,合编成《四游记》刊行。今存较多的版本也是此刻本,有清代的两仪堂、锦盛堂、大经堂《四游全传》本, 小蓬莱馆、小溢洲《四游合传》本 等。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石印小字本和一两种排印本,出版了《四游记》。1985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将《南游记》与《东游记》《西游记》《北游记》合在一起出版了《四游记》。

内容情节

玉皇大帝召开的斗宝会上,龙王献明珠一颗,马耳山大王献聚宝珠一颗,玉帝裁定聚宝珠胜过明珠。龙王因被当殿比珠而心中不乐,回龙宫后,随即率兵攻打马耳山。马耳山大王被杀后,怀有身孕的马耳山大王之妻叶氏,制止了想要为父报仇的长子三眼比丘,只待二子生下并长成后,兄弟二人齐心报父仇。妙吉祥则因在一次法会上为孔雀童子打抱不平,逆大日如来,用三位真火杀死独火鬼而破戒。在观世音老母的求情下,他被贬去投胎为马耳山娘娘的儿子,待大难满日再回灵山服侍佛祖。为了不让投胎后的妙吉祥被欺负,如来赐给他五通和天眼。妙吉祥被送投胎的当夜,马耳山名马耳山娘娘生下一个天生有三眼的孩子,取名三眼灵光。三眼灵光三岁时,在见到哥哥三眼比丘被龙王打败后,与龙王大战十回合,借助如来赐予的五种神能杀死龙王,报了父仇。后来,三眼灵光在灵虚宫游玩,偷了紫微大帝的金枪,被紫薇大帝困死在九曲珠内。八景宫妙乐天尊见到被困死的灵光,送他去斗牛宫玄炎天王那里投胎,是为三眼灵耀。

华光大帝长成后,拜八景宫妙乐天尊为师。妙乐天尊带灵耀回八景宫后,教他十八般武艺,并赐予他五日冒火丹。一日,趁天尊下山不在,灵耀却诈取其金刀,炼为金砖以作法宝。后,灵耀因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而被举荐带兵获除风、火二妖。成功俘获风、火二妖后,玉皇大帝封灵耀为火部兵马大元帅。在琼花大会上,灵耀因与金枪太子因抢夺琼花以簪发饮酒而起争执,灵耀大闹闹琼花会,自号为华光天王。玉帝因金枪太子的哭诉,贬斥灵耀为卯日宫游神。来到卯日宫后,华光因宫人的暗算而心生反意,杀退女官邓华后,他出走中界,拜在火炎王光佛门下。因感念华光对父母的思念,火炎王光佛带其上天曹。见过父母后,华光找上金枪太子报仇,在打斗中,他放走了两只鬼,其中就有吉芝陀圣母。真武大帝用北方壬辰水降服华光后,在交谈中被他的无奈、诚恳打动,放走华光。在玄天上帝的指点下,华光放火烧了南天宝德关,走出南方,下了中界。出走后,华光因怕玉皇大帝怪罪,派天兵天将将其捉走,身无去处,走往人间。

遍游天下的华光再次参拜火炎王光佛,在火炎王光佛的指点下,华光以肉球样投胎到南京徽州府婺源县萧家庄,萧母一胎生五子,其一便为华光。后萧母生下琼花的转世,名琼娘。一日,龙瑞王看见化身萧母的吉芝陀圣母在萧家庄大肆吃人,遂化身方僧将其捉走,带到都。华光到处寻找母亲。玉帝得知华光在中界后,派天兵天将前去捉拿,但在如来的劝解中,玉帝遂下旨赦免了华光的前罪。因不知母亲为恶鬼,华光仍四处寻找。华光占了清凉山后,在与哪吒的打斗中丢了法器金砖,神力大减。为了增强法力,华光骗取了凤凰山玉环圣母的宝塔,捉走铁扇公主并娶以为妻。成亲后,华光烧了蜻蜓观,降服了一些妖怪。华光在阳间找不到母亲后,决定决定深入地府,大闹弄岳庙和阴司,并火烧东岳庙。在知晓母亲在酆都后,华光用尽心力,前后三次前往酆都并成功将母亲救出。救出母亲后,华光才知道母亲是吃人的恶鬼吉芝陀圣母。为使母亲改邪归正,不再吃人,华光张榜求医,在听说仙桃可以医治母亲后,华光又幻作孙悟空的模样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桃。华光在与齐天大圣的交战中获胜,但却被大圣的女儿月孛星用法器骷髅骨打败。在火炎王光佛的出面调和下,齐天大圣及其女月孛星原谅了华光,华光得以死而复生,并最终皈依佛祖。玉皇大帝加封其为佛中上善王显头官大帝。

角色介绍

华光

是本书唯一主角,铮铮铁骨、桀骜不驯、落拓不羁。华光身份复杂,其形象深受中国古代五通神崇拜影响,具有火神、马神、五显神等多重神格,是中国古代民向信仰同佛教相融合的产物。在三次投胎转世过程中,他的名字也几经变化,华光大帝、灵光、萧显德、华光。华光因如来佛祖的恩赐,每次转世都有强大神力,武艺高强,在反抗天庭、寻母救母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极具斗争性。他复杂、真实,具有凡世间普通人的性格:正义善良‚富有同情心‚在遇到不公平之事时挺身而出,如为他孔雀童子仗义执言;孝顺父母,如他并未因母亲是恶鬼吉芝陀圣母而抛弃她;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做事全由自己的好恶决定,可以因一言不和而烧死独火大王;爱占便宜、欺骗他人、耍无赖‚偷紫微大帝的伏魔金枪‚骗妙乐天尊的金刀被人发现后还抵赖。

东海铁迹龙王

心胸狭隘,贪婪,认为马耳山大王在玉帝召开的赛宝会上说他进献的宝珠“不为空希”是侮辱他,心生怨怼,不顾马耳山娘娘怀有身孕,率兵攻打马耳山并砍杀了马耳山大王。他还想夺取马耳山大王的聚宝珠,掳掠马耳山娘娘回龙宫成亲。最终他在与灵光的交战中被斩于马下。

妙乐天尊

八景宫大惠尽慈妙乐天尊,人如其名,非常慈爱。妙乐天尊在看到飘荡无依的灵光魂魄后,将他送去投胎,并在他长成后收其为徒,倾尽心力教授他武艺并赐五日冒火丹。在得知灵耀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金刀并炼成金砖私藏后,也并未生气,只是嘱咐他要好好保藏。

火炎王光佛

火炎王光佛修行于朝真山洪玉寺,佛号是劝善大师。他两次指点走下中界处于迷惘中的华光,收其为弟子,并在第二次指引中送其去投胎以躲避玉皇大帝的追捕。在得知华光与孙悟空交战不敌之时,前来调停。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余象斗在《南游记》中,借妙吉祥童子忤逆大日如来烧死独火鬼、鞭打金枪太子、大闹琼花会、反出天宫等情节,充分肯定了华光不畏强权、冲破障碍的叛逆精神;借华光大闹三界和反抗天国地府、帝王贵胄的故事情节,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民众渴望挣脱禁锢、争取自由的要求;借华光在下界人间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义举,集中体现除了广大人民渴望出现英雄人物铲除邪恶势力、帮助其反抗强权的强烈愿望。除了讴歌华光叛逆、不畏强权的精神外,还对其惩恶扬善的民本思想和孝敬母亲的“孝”的思想予以肯定,最重要的是批判了以遇事不明、欺软怕硬的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强权阶级。总之,作者通过对神佛道三界的极尽描写,反映了明中晚期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专制。

艺术特点

内容光怪陆离、荒诞不经

《南游记》所叙的故事情节多模仿《西游记》,内容也荒诞不经、光怪陆离。书中出现的人物多是神仙佛道、妖魔鬼怪,作者在华光与神仙、妖魔鬼怪的打斗中,将这些人物的“无生命”的法器通过艺术放大,既引发读者的兴趣,又能使读者在驰骋于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之时保持着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有明显的公式化模式

余象斗利用民间所流行的“世”和“转世”观念,拓展了小说的创作时空,模仿《西游记》上界一下界一返回上界的结构形式,推动小说剧情的发展。《南游记》以上界神仙聚会——赛宝通明会开篇,既交待了上界神仙们的活动,又以各种神奇法宝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借会上斗珠小插曲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再借华光被贬往去马耳山娘娘那里投胎、报杀父仇、立功、反天宫、出走中界,将华光的活动范围拓展至再中界、人间。后被安排在凡间历经种种磨难、符合重返天界条件的华光,重返天界。这一做法既呼应了故事开篇时观世音老母劝谏之词,也促使故事形成公式化模式。

塑造的人物形象亦人亦神

在古代人们的意识中,佛道神仙应该是清心寡欲的、崇高的、神圣的 ,有着坚定的意志、永不言败的精神。但在《南游记》中所出现的90个的佛教、道教人物,他们除了有上天入地、变化莫测的法术之外,还有了凡人的情感,他们喜怒哀乐、好狠斗勇、六根不净,会受到诱惑而犯错。余象斗将塑造成亦人亦神的英雄,反映出普通人的理想、追求,寄托了普通人的美好愿望。

作品影响

国内影响

引起社会共鸣

《南游记》顺应了明代中晚期崇佛尚道思潮,摭取民间阊巷口口相传的故事,迎合了当时的世俗心理,明清时期的民间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明代文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就有提到《南游记》中的情节:华光大帝劝谏从饿鬼狱中被救出的母亲不要再吃人,但其母却骂他是不孝子,原因是不能吃人,那救她出来有什么用。谢肇淛由此发出感叹:“世之为恶者,往往如此矣。”

引发翻刻高潮

《南游记》在余氏原刻本刊刻、印刷成后,引起轰动,不久便出现了大量翻刻者,令余氏气愤不已,余象斗在《全像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之《八仙传引》中言称:他耗费大量心力和费用编撰、刊刻了《华光天王传》等作品,但却被坊间追逐利益、专门翻刻他人作品的无耻之徒大量翻刻,并由此发出“袭人唾余,得无垂首而汗颜,无耻之甚乎”的感慨。到了清代,余象斗的《南游记》与《北游记》、吴元泰的《东游记》、杨致和的《西游记传》合刻为《四游记》行世,这也反映出这本小说在当时的影响力。

推动神话小说发展

《南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进入繁荣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它的刊行有力地促进了明清神魔小说的发展。余象斗在这部小说中将各路神仙、妖魔鬼怪杂在一起,通过描写道教天神拜佛教中人为师、皈依佛教、遵从孝道,响应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学创作主题,通过对神仙鬼怪故事的描述迎合了市民阶层读者的口味,把娱乐性和功利性融入作品创作中,顺应了明时期文学作品世俗化的倾向,利于推动文学作品向具有市民阶层审美趣味、迎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鲁迅先生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运用大量篇幅介绍 《四游记》,这也足以说明鲁迅先生对余象斗以《南游记》等神魔小说文学价值及地位的肯定。

国际影响

《中国评论》在1883—1884年,围绕中国神话连载了《中国神话故事选》(Scraps from Chinese Mythology),较为完整地将明代神魔小说《四游记》(《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译介到英语世界;同时,根据需要将《南游记》原文划分成36个小故事,分5次连载,进一步强化了译介主题。

作品评价

明代文学家、作家谢肇淛:“《华光》小说,则皆五行生克之理,火之炽也,亦上天下地,莫之扑灭,而真武以水制之,始归正道。”

文学评论家许觉民认为:“不少情节可以看出对《西游记》的借鉴、模仿乃至抄袭。小说充满奇幻色彩,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时人认为:“《南游记》实为华光本传,然其思想性格显得游移不定, 实际上变成作者侈谈释道神魔的工具。”

衍生作品

参考资料

英文报刊推动中国文学作品异域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23-04-08

南游记(1).豆瓣读书.2023-04-08

南游记:华光的故事(全十个故事 合订本).孔夫子旧书网.2023-04-08

《南游记》(连环画套装3册)—《妙吉祥转世》《大闹琼花会》《华光返天庭》.豆瓣读书.2023-04-08

《南游记之闹三界》.猫眼电影.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