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哪吒(nézhā),起源于印度佛教中的“那罗鸠婆、那吒俱伐罗”等,在道教中也叫“那吒”,在《三教搜神大全》中也叫“那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神话中的哪吒是一位孩童天神,诞生时身披赤铜,三头六臂极具威力,被认为是天地间的神灵,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著名的神祇之一。道教中,哪吒常被尊奉为护法神,尤其是在北方道教中,哪吒被视为道教的第一重要保护神。
哪吒的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其原型最初见于十六国时期北凉汉译佛教典籍《佛所行赞》中记载的“那罗鸠婆(梵语音译)”,唐长安城大兴善寺不空和尚翻译的佛经中,哪吒全名叫作那吒俱伐罗(Nalaküvara ),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后辈。唐朝《开天传信记》中的哪吒形象,主要是一个少年,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多闻天王的太子,是一位守护佛教的护法神。宋代《五灯会元》记载:“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在这个时期的记载里,比唐代的记载,多了“析肉还母,析骨还父”这个细节。随着佛教本土化和影响的扩大,哪吒的形象不断丰富、影响也延伸到道教和民间信仰。到了南宋,随着李靖演化为佛教的毗沙门天王,作为毗沙天王的太子哪吒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了。宋末元初,哪吒形象被搬上杂剧舞台,元人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中哪吒已经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形象,同时,东海龙王、石矶娘娘、莲花化身等关键词都已经出现。明代《三教搜神大全》对哪吒的描述为“那叱身长六丈,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并将哪吒的身份改造成了“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这样一来,哪吒从印度人变成中国人之后,又从佛教神皈依道家,算是完成了彻底的中国本土化。明代《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出版,小说对哪吒闹海、莲花化身等故事有了更加生动的描写,哪吒形象也转变为“孩童天神”,完成了主要的演化过程。
哪吒在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在民间信仰中哪吒被奉为神祗英雄,是镇海之神、海民的保护神。例如在台湾,民间信仰哪吒三太子极为普遍,台湾很多村落,供奉着哪吒。同时,哪吒和他的传说故事也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
原型
哪吒的最早传说来自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的神话,其原型最初见于十六国时期北凉汉译佛教典籍《佛所行赞》。《佛所行赞》中记载的并不叫“哪吒”,而是“那罗鸠婆”:“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那罗鸠婆”是梵语Nalakūvara或Nalakubara的音译,意为“俱比罗之子”。在佛教的一些原始典籍里,“俱比罗之子”是一名佛法护教军神,其手执神戟,守护国王、百官以及佛教的信众,常在毗沙门天王身边管理战事、代理军务等。因为此词读音复杂,久而久之就被简化为“那吒”或“那咤”。
所以在印度佛教中哪吒是护法神,属于夜叉神的系统,在《不空索神变真言经》中记载道:“哪吒鸠钵罗药(夜)叉大将。”他是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的太子。另外,哈佛大学文学博士、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东亚系教授夏维明(Prof.Meir Sha-har)也强调哪吒起源于印度佛教中夜叉护法神的角色,他认为哪吒是印度神话中两位神的合体,其一是《罗摩衍那》中的夜叉,那吒俱伐罗;另一个原型是克利须那神。”
神话人物
哪吒形象在早期都是对印度佛教形象的记录,出现在翻译佛教经籍中。唐长安城大兴善寺不空和尚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真言》《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仪轨》等都涉及哪吒,全名叫作那吒俱伐罗(Nalaküvara ),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后辈。
李晔时期宰相郑綮写过一本叫《开天传信记》的书,里面记载了开元、天宝的三十多个故事。这本书里最早记载了哪吒的传说,说有佛教高僧道宣大师,夜里行路不慎掉下台阶,快要坠地的时候得到一位少年神祇的帮助,这位少年告诉他自己并非常人,乃是“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也”。他还说自己一直守卫佛教,并把自己供养的佛牙送给了道宣大师。这是中国本土关于哪吒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时候的哪吒形象,主要是一个少年,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多闻天王的太子,是一位守护佛教的护法神,他的其他的传说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
在宋代的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哪吒的故事比唐朝更进一步。《五灯会元·遂州圆禅师法嗣》记载:“哪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在这个时期的记载里,比唐代的简单记载,多了“析肉还母,析骨还父”这个细节,这个故事后来得到弘扬。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宋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八、卷三十六、宋慧洪《禅林僧宝传》卷七、宋严羽《沧浪诗话·附答吴景仙书》、明王世贞《艺苑言》卷四等书皆有哪吒“析骨还父,析肉还母”之说。
宋代佛教典籍《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记载“是时有天名曰那拏,色相殊妙,面现微笑,手持日月及诸器杖,众宝严饰……即现大身如须弥山,面忿怒相复大笑相,而有千臂”,描写到哪吒面带微笑,手持神器,有千条手臂。
随着佛教本土化和影响的扩大,哪吒的形象不断丰富、影响也延伸到道教和民间信仰。到了南宋,随着李靖演化为佛教的毗沙门天王,作为毗沙天王的太子哪吒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了。洪迈的《夷坚志》里记载有一位程法师,夜里遇到一个怪物,原来是一个石精。程法师“持哪吒火球咒”,结印和石精斗法,“俄而见火球自身后出,与黑块相击,久之铿然响进而灭”。就是说他催动“哪吒火球咒”后,身后就出现了大火球,大火球和黑色的石精战斗,最终战胜了这个石头精。这显然是后来明代的《封神演义》中哪吒大战石矶娘娘这个故事的原型。晚清著名学者俞樾在《小浮梅闲话》中还认为,这个故事里的火球,也是后来哪吒风火轮的基本原型。
宋末元初,在道教中,哪吒常被尊奉为护法神,尤其是在北方道教中,哪吒被视为道教的第一重要保护神,通过中国佛教道教本土化,到了元代,哪吒形象融入了非常多的道教元素,但复活哪吒的却是佛祖,也呈现出佛道融合的新趋势。同时,李靖李靖、东海龙王、石矶娘娘、莲花化身等关键词都已经出现,和后代民间传说已经非常接近。
到了明代,成书于永乐年间的《三教搜神大全》对哪吒的描述为“那叱身长六丈,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并将哪吒的身份改造成了“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这样一来,哪吒从印度人变成中国人之后,又从佛教神祗皈依道家,算是完成了彻底的中国本土化。
文学艺术形象
宋末元初,哪吒形象被搬上杂剧舞台,元人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中就有哪吒出场:“小圣乃哪吒神也,为因小圣降十大魔君:……俺这壁哪吒出马,三头飐,六臂辉辉,三头飐飐显神通,六臂辉辉降妖怪……哪吒怒从心上起,显着那三头六臂,六般兵器……”这时哪吒已经拥有了三头六臂的形象。
哪吒常被视为民间护佑信仰者、拯救者和保护者。受民间信仰的影响,哪吒的形象出现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具备了完整的故事形象。在文学艺术方面,神话中的哪吒是一位孩童天神。相传,哪吒诞生时身披赤铜,三头六臂极具威力,被认为是天地间的神灵,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著名的神祇之一。《南游记》记载,哪吒是毗沙宫天王李靖的儿子,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西游记》中,哪吒是天宫的孩童神将,在小说第四回,哪吒主动请求出战,与孙悟空交手前,小说对他作了一些刻画。此时哪吒的六般兵器已名目俱全,分别是“斩妖箭、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火轮儿、绣球儿”,“火轮”是第一次出现,《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的“火轮”是《封神演义》中“风火轮”的前身。三头六臂的哪吒怀揣六件兵器,腾挪跌宕、变化万千。《西游记》哪吒神的演化是巨大的,《西游记》第八十三回中,对哪吒的生平做了长篇幅的回顾,《西游记》中将哪吒用莲花起死回生的,是西方如来佛祖。但他由佛教的护法神演化为了道教的英雄神。他的最大特点是外道内佛,体现道佛融合的精神。他的法身是清奇神秀而法力广大的孩童的神仙,内在是三头六臂莲花化身的佛教夜叉神本相。他已成为中国神群像中非常著名的天神,非常受人喜爱的天神。
《封神演义》中,哪吒是陈塘关守将李靖的第三子,是由玉虚镇教奇宝“灵珠子”投胎转世而生,阐教传人之一,哪吒在《封神演义》中的描述,细节更加丰富精彩,比如哪吒闹海的故事,元代只是短短几句话,在明代小说中就变得非常饱满了。与元代记载不同的是,《封神演义》中哪吒的老师从佛祖改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太乙真人这个形象,是《封神演义》中原创的。对哪吒的长相着墨最多的,当属《封神演义》。在这部成书于明代中期的小说中,哪吒的形象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形象是哪吒出生。在第十二回,描写哪吒刚刚出生时:“有一肉球,滴溜溜圆转如轮。李靖大惊,望肉球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是一个白白嫩嫩的婴儿。
第二个形象是莲花化身。第十四回,太乙真人用莲花荷叶复活哪吒,描述是:“只听得一声,跳起一个人来,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长相是很英俊,脸色天然白皙,就好像涂了粉一样,虽然唇红齿白,但身高实在惊人,要是按商代比例换算,一丈六尺也得有现代的两米七,要是按明代比例算,更是有近五米高,这显然是艺术的夸张。
第三个形象则是三头八臂。在第七十六回,太乙真人传授了哪吒三头八臂的神通,当时的形象是:“面如木蓝,发似朱砂,丫丫叉叉,七八只手。”蓝靛是一种成熟后紫黑色的中药,所以他这个样貌非常凶恶,黑脸红发,和原来可爱童子的形象大有不同。
自《封神演义》出版后,哪吒完成了主要的演化过程,此时哪吒战斗起来腾挪跌宕、威风凛凛,在战杀三十六路大军时总能克敌制胜,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法力。哪吒因为莲花化身无魂魄,所以左道之术也难伤他。且《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拥有八般武器:乾坤圈是一个金色镯子,可大可小,投掷攻击,百发百中,力量巨大;混天绫是哪吒出生时腹部所围的一块红绫,此绫七尺长,能自动捆绑敌人,即使剪断了也能自动修复;金砖是由纯金打造,用来投掷攻击敌人的武器;阴阳剑是不同属性的两把宝剑;九龙神火罩是太乙真人传授,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可放出三昧真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共八件兵器全部备齐。另外风火轮是暗藏风火之势的双轮,可踏在脚下作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极快。
《封神演义》等小说的影响力非常大,甚至反向影响了中国民间信仰,后来民间流传的哪吒形象也是三头六臂(原本属于三头八臂,其中两臂无法派上用场,便成为六臂),脚踏风火轮,手提火尖枪。这部小说中很多原创的角色,后来都成为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神仙,而其中的重要角色哪吒,也成为民间信仰崇拜与祭祀的对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的动画和电视剧中的哪吒也基本上是以儿童哪吒为基本形象塑造的。
相关传说
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出自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哪吒七岁那年,他拿着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戏水时无意间扰乱了东海龙宫。于是东海龙王派巡海夜叉去查看情况。凶恶的夜叉见到哪吒,三言两语之间便举起斧头向哪吒劈来。哪吒闪过斧头的劈砍,又随手举起乾坤圈反击,法宝乾坤圈是玉虚宫传下来作为乾元山的镇金光洞之宝,不经打的夜叉直接被乾坤圈砸死。乾坤圈也被夜叉的脑浆弄脏,哪吒便清洗乾坤圈,却不知再次扰动了龙宫。
莲花化身
《莲华化身》出自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哪吒金身被李靖损毁以后,哪吒前往乾元山求助太乙真人,听闻哪吒宫庙的事情,太乙真人也责备李靖行为可恶,但此时哪吒已失去金身,魂魄也未完全得全形,而且离姜子牙下山的时日也即将来临,事态紧急,必须立刻让哪吒复活才行,所以香火复生的慢速复活计划破灭,太乙真人决定采用第二种快速复活方法,也就是为哪吒现做一副新身体加快重生进度,这副新身体便是用莲花和荷叶制作而成。
形象分析
哪吒神演化的过程,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宗教文化的吸收、融和和创新的过程。哪吒身上所具有的正直、善良、勇敢、坚强的精神是人们要将哪吒神形象作为崇拜符号,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同时,哪吒身上那典型的孩子天生性格:活泼机灵、调皮可爱和 逆反心理等深受儿童喜爱。综观哪吒的行为,整体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叛逆的、鲜活独立的生命意志——这也正是哪吒作为民俗神的意义。
相关信仰和民俗活动
宗教信仰
道教十分尊崇莲花,称莲花为仙花,称藕为灵根。道教传说中有许多和莲花有关,那些道教神仙一出场往往是“开口有庆莲,垂手有白光”,而哪吒正是由莲花化身的,哪吒也是道教的护法神。如澳门除正统道教的庙观外,还有供奉哪吒的哪吒庙,供奉康君的康真君庙、望厦康真君庙等。
民间信仰
受到《封神演义》等小说的影响,哪吒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家喻户晓,广大民众则将哪吒奉为神祗英雄,是镇海之神、海民的保护神。例如在宝岛台湾,民间信仰哪吒三太子极为普遍。台湾很多村落,奉有中坛元帅,俗称“太子爷”,又称哪吒、哪吒太子或李哪吒等。作为村中保护神,地方如生瘟疫,立欲驱邪息灾,即延请道士请神遣将,村民备办牲犒祭,然后在村落五方竖立五方旗,道士在庙中祭拜主神、土地、城隍、炳灵公、五营神,然后诵经作法,招请神将,驱除疫。台湾著名的主奉哪吒太子的庙宇有新营太子宫、高雄市三凤宫、左营区天府宫以及覆鼎金保安宫等,其中新营太子宫是台岛地区所有哪吒太子庙的开基祖庙,兴建于1728年,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太子圣诞日,都有大批香客前来祖朝圣。
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也有浓郁的哪吒信仰习俗,其中最为著名、最有特色的便是漳州文衡殿的哪吒鼓乐。文衡殿坐落在芗城区打锡巷,是一座道、佛共供的庙宇,原名德安关帝庙,明万历年间所建,清乾隆、咸丰年间曾重修。1925年德安庙善信组织兴办“文衡小学”。此庙名随后便改为“文衡殿”。每年农历重阳节是传说中的哪吒诞日,一般这天人们都会燃放爆竹,敲锣打鼓,奏响哪吒鼓乐,为哪吒庆生。
四川省江油既是道教发祥地之一,也是哪吒祖庙所在地。乾元山金光洞是位于江油市的道教圣地,金光洞前一公里处,有一座哪咤太子的肉身墓,其碑于清同治五年刻立。清代,江油民间对太乙真人、哪吒的信仰崇拜达到极盛时期,有道教宫观32座,其中规模较大的为哪咤真人楼、太华观、乌龙观。民间信奉哪吒每年农历三月十三,会威灵显应于翠屏山(现在江油市三合镇石岭乡境内)。清雍正五年彭所《江油县志·杂记》曾记载,“邑有供太子神者,凡人户有疑难症,咸往请之。…席地设,焚香祷祝…”,记录了江油百姓祈求“太子神”哪吒的民俗现象,千百年来江油哪吒香火都很盛。后成为江油市人民生活中的民俗节庆,并衍生出了乾元山庆祝哪吒重生法会科仪、翠屏山真人法会等一整套制度文化。哪吒也成为江油民俗文化中的崇拜符号。
相关文艺作品
相关文物
2020年,“龙城瑰宝——朝阳北塔出土重要文物展”展出的“哪吒大战修吉龙王”石函。
敦煌壁画上刻有的哪吒形象。
清代象牙彩金哪吒像。
莫高窟第172窟、第329窟的西壁门上存五代十国愿文题榜两侧画毗沙门天王赴那吒会。
文学作品
塑像
人们往往将哪吒奉为神祗英雄,是人们的保护神,所以不少地方会有哪吒庙,通常会有很多精美的塑像。
绘本绘画
中国画家张仃的《哪吒闹海》。
影视形象
以哪吒为题材的动画影视作品经历了长达六十年的发展与改变。动画《大闹天宫》中,哪吒是一个胖头娃娃的反派形象。《哪吒闹海》首次将哪吒作为主角在动画电影中呈现。《哪吒传奇》是以哪吒为主角制作的五十二集动画连续剧,哪吒已经是时尚文化影响下,有着新潮发型的少年小英雄。
每一部以“哪吒”为主体改写的动画,都是对《封神演义》 中哪吒形象的经典再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经典再生产在不同时代出现了各自的代表作。从1979年的《哪吒闹海》到2003年的《哪吒传奇》,再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作品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
真人出演
动画形象
戏剧作品
参考资料
《哪吒之魔童降世》:“逆天改命”的哪吒是当代西西弗斯.新京报网.2024-01-02
莲上男童:哪吒的埃及来源.澎湃新闻.2024-01-02
地宫石函 描绘哪吒战龙王.中工网.2023-12-01
古代文物上的百变哪吒.中工网.2023-12-01
第172窟.敦煌莫高窟.2023-12-04
第329窟.敦煌莫高窟.2023-12-04
哪吒形象的演化轨迹:从佛教护法神到少年英雄.澎湃新闻.2023-12-23
哪吒闹海.央视网.2023-11-20
封神榜 (1990).豆瓣电影.2023-06-12
天庭外传 天庭外传 (1997).豆瓣电影.2023-06-12
天地争霸美猴王 西游记贰 (1998).豆瓣电影.2023-06-12
莲花童子哪吒 (1999).豆瓣电影.2023-06-12
西游记后传 (2000).豆瓣电影.2023-06-12
齐天大圣孙悟空 齐天大圣孙悟空 (2002).豆瓣电影.2023-06-12
宝莲灯 (2005).豆瓣电影.2023-06-12
传奇·幻想殷商 (2006).豆瓣电影.2023-06-12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 (2006).豆瓣电影.2023-06-12
宝莲灯前传 (2009).豆瓣电影.2023-06-12
新封神之哪吒闹海 (2019).豆瓣电影.2023-06-12
哪吒降妖记 (2020).豆瓣电影.2023-06-12
西游魔童红孩儿 (2021).豆瓣电影.2023-06-12
大闹天宫.豆瓣电影.2023-12-04
封神榜.豆瓣电影.2023-12-04
美猴王.豆瓣电影.2023-12-04
中华上下五千年.豆瓣电影.2023-12-04
哪吒传奇.豆瓣电影.2023-12-04
《封神榜》.豆瓣电影.2023-12-04
《西游记》.豆瓣电影.2023-12-04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豆瓣电影.2023-12-04
我是哪吒.豆瓣电影.2023-12-04
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电影.2023-12-04
新神榜:哪吒重生.豆瓣电影.2023-12-04
哪吒:灵珠重生.豆瓣电影.2023-12-04
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中国戏曲艺术秀《国色天香》走进宁夏.钱江晚报.2023-10-27
哪吒.央视网 .2023-10-27
哪吒信俗.中国江苏网.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