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康
刘建康(1917年9月1日—2017年11月6日),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鱼类学家,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建康1938年本科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39年至1945年,刘建康担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47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2017年11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100岁。
刘建康早期从事鱼类学研究工作,后期着重开展鱼类生态学、淡水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东湖生态学研究-二》等著作。刘建康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湖北省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技术改进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刘建康先后获评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荣誉证书、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7年9月1日刘建康出生于江苏吴江一个银行小职员家庭。1923年9月进入上海贤小学学习到1928年7月毕业。1928年9月到1931年5月在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初中部学习因病辍学而肆业。
1931年9月至1934年7月刘建康在苏州市东吴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1934年9月进入苏州东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学习。1935年刘建康随同东吴大学生物系刘承钊教授前往上海市协助筹备“淡水生物展览”。1937年10月15日因抗日战争爆发,随东吴大学生物系从苏州搬到湖州市;同年12月刘建康借读于四川成都华西协合大学生物系,不久后苏州东吴大学的生物系学生及职工被并入华西协合大学(教会学校)。1938年大学毕业,获东吴大学理学士。
1939年2月到1940年12月刘建康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师从伍献文教授攻读研究生,从事鱼类学学习和研究工作。1941晋升为助理研究员。1945年秋前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1月抵达加拿大,师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实验胚胎学家H 霍尔弗雷特博士。1947年秋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美国任美国伍兹霍尔实验细胞学实验室副研究员,一年后担任麻省北安普顿史密斯学院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49年2月返回中国,刘建康到上海市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0月4日,被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委员会聘为动物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同年与朱宁生合作进行了黑斑侧褶蛙的发育阶段标准的研究。
1950年刘建康加入九三学社。1950年1月至1954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无锡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负责“梁子湖区鱼类生态调查"课题,组织20余人前往湖北梁子湖设站进行鱼类资源和生态调查,调查清楚了梁子湖共有鱼类63种,收集到近30种经济鱼类的第一手生态资料。1957年开始主持长江鱼类生态调查,分别在四川木洞、宜昌市和江苏崇明设立工作站。1959年7月,因在1957年的“右派言论”以及“反右斗争以后立场思想并无显著转变”,被宣布划为右派分子,行政上给予“由研究三级降为四级,并撤去原任鱼类组长职务”的处分。
1960年刘建康参加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为三峡水利枢纽建设而组织的家鱼产卵场调查大协作。1961年11月,被摘去右派帽子,重新回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同年承担了《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一书中《饲养鱼类的繁殖》一章的撰写工作,但因当时的“右派”身份而没能署名。
1971年被恢复科研工作,前往武钢集团攻克淡水壳菜堵塞冷却管道的防治研究。1973年接手主持“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提出了调整放养对象、提高鱼种规格,改进拦鱼设施等五项措施,促使东湖鱼产量连续7年极速增长。1979年提出了“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该话题被列入“人与生物圈”科研项目中。
20世纪80年代,刘建康开始了东湖富营养化的研究,主持创建了“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80年7月26日,刘建康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胡传林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年8月15日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起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1983年1月在汉阳县沉湖考察;同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87年9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1997年获评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逝世
2017年11月6日22时,刘建康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主要成果
鱼类生态学研究
1944年刘建康发表了关于黄鳝原始雌雄同体现象的研究,引起国际动物学界的注意。发现鳝鱼并无遗传决定的雌性与雄性之别,每个个体都经历雌性成熟后转变为雄性的过程。性别的转变在脊椎动物里绝大多数属于畸形范畴,但在鳝鱼中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20世纪50年代刘建康实地参与和领导实施湖北省梁子湖与长江干流上游(木洞)、中游(宜昌市)和下游(崇明岛)的鱼类生态常年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和系统的鱼类生态学资料。进行了草鱼和鲢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为中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打下基础;主持了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开创了中国湖泊的渔业利用成功的先例,在全中国得到推广,使中国人吃鱼不再难,使东湖鱼产量逐年上升,到1978年试验结束时已达801t,20世纪90年代年产量稳定在1200t左右。
湖泊生态学研究
刘建康在中国淡水生物学研究领域里,以生态系统概念组织湖泊生态学研究,分析和评估了水中营养元素、细菌、有机碎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种群、水生维管植物群落和湖底沉积物各个子系统在东湖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了初级生产力的演变、转化及其与湖泊富营养化之间的联系,强调了食物链下行效应的重要性,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学治理对策。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发表论文6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刘建康出版著作多部,其中《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被列为科技重要著作之一,包括中国淡水渔业的历史,资源,饲养鱼类的繁殖,鱼苗的张捕,运输苗种饲养与鱼场建造,池塘、湖泊、水库、网箱养鱼及其他养鱼方法等。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刘建康的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湖北省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技术改进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各1项。
人才培养
刘建康以“重视科学实验,着眼社会实践;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为治学格言,受刘建康直接指导、推荐、使用的一批科研骨干和学生,成长为中国水生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力量。代表性学生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蔡庆华。
影响与后世纪念
《碧水丹心 刘建康传》
《碧水丹心 刘建康传》由覃兆刿、林天新著,于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挖掘了刘建康1955年到1956年的部分工作日记,刘建康先生的学术成就作了展示。
刘建康院士93华诞庆贺座谈会
刘建康院士93华诞庆贺座谈会于2010年8月28日下午由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在汉口亚洲大酒店举行,九三学社部分老社员与年轻社员的代表约50人参加。会上,时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田玉科介绍了刘建康院士的主要经历和重要成就。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武汉市委分别向刘老敬献了寿礼。
人物评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表示:“刘建康先生充满爱国情怀,是一位勇于创新、善于掌舵、提携后辈的科学大师,同时他也是优秀共产党员楷模,是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从事科学研究七十余年来,他始终把追求真理、报效国家作为人生目标。他为中国淡水生物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揭示淡水生物与环境的科学规律,为淡水生物学的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一生是中国科学界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努力身于世界科学之林的缩影和光辉写照。”
时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主委郑楚光表示:“刘建康院士以满腔热情培育了一代代科学人才,一辈子潜心治学,为人谦和、乐于奉献。”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
刘建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07
刘建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4-07
武汉百岁院士刘建康驾鹤西去:一生研究“五条鱼”年过九旬仍工作.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23-04-07
刘建康.国家图书馆.2023-04-07
简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7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4-07
刘建康:百年人生,一心为“鱼”.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4-07
我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鱼类实验生物学主要开创者刘建康逝世.澎湃新闻.2024-11-18
刘建康.吴江通.2023-04-07
刘建康.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4-07
谢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院长,于.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2023-04-07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蔡庆华研究员作“从水生生物到流域生态”学术报告.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2023-04-07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举行刘建康院士93华诞庆贺座谈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