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灿烂千阳》(英文: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是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二本长篇小说,于2007年5月在美国首发,它是《追风筝的人》的姊妹篇。
小说讲述了两位出身不同阶层的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或因父亲的威逼,或因战乱的时局,先后被迫嫁给同一个男人希拉德,她们从最初的相互嫉恨和敌视,到后来因为丈夫的残暴而逐渐觉醒过来,摒弃前嫌,守望互助,共同反抗不公命运的故事,赞颂了两位阿富汗女性在父权和连年混战的困境下跨越年龄、阶层和偏见的姐妹情谊。
该作品可视为女性成长小说,写作手法比处女作《追风筝的人》更加娴熟,作品在爱的主题的表达上更加广泛,既有女性之间的情谊,有对上帝的爱,有爱情,有亲情,也有对国家的爱。小说在美国发行第一周销量便突破百万册,英国广播公司BBC将《灿烂千阳》评为最鼓舞人心的100部英文小说。作品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其中中文简体版在2007年9月首次在中国大陆发行。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从1973年阿富汗结束王权专制,到内战爆发,乃至阿富汗塔利班党人夺权,美国在9·11后出兵阿富汗,这数十年间阿富汗纷乱动荡,国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阿富汗妇女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她们不仅被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受教育和工作等基本权利也被剥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表示:“作为一名阿富汗人,我希望读者在读完此书后,能对阿富汗人民,特别是阿富汗妇女充满同情,因为在她们身上战争和极权主义的后果表现得尤为突出。
作者背景
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是近年世界文坛的后起之秀。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长大,父亲为阿富汗外交官,在1980年因阿富汗战争后,全家逃往美国寻求政治庇护。因为这样的出生背景,他的作品创作背景多与阿富汗有关。在第一部作品《追风筝的人》获得巨大成功后,卡勒德·胡赛尼希望能证明自己可以创作出更为复杂的作品,他在2003年回到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实地走访,从阿富汗妇女那里听到很多悲伤、鼓舞人心和可怕的故事,这些为他后来创作《灿烂千阳》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内容情节
《灿烂千阳》以阿富汗跨越30多年的战乱动荡的历史为背景,以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与莱拉为线索,讲述这两位出身阶层不同的阿富汗女性,先后被迫嫁给同一个男人希拉德,她们从最初的相互嫉恨和敌视,到后来逐渐觉醒过来,奋起反抗丈夫的残暴的故事。
小说由四部分组成,共51章。第一部分(1—15章)主要是玛丽雅姆的故事,讲述了她从5岁到15岁的经历。玛丽雅姆是”哈拉米”(私生子),是母亲娜娜做佣人时和主人所生的私生女。她和母亲娜娜共同在城外一个山上的泥屋里生活,一直到她15岁。在玛丽雅姆15岁生日时,对父爱的渴望让她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执意下山去找父亲,却被冷漠自私的父亲无情拒之门外。当玛丽雅姆回到和母亲同住的泥屋时,发现母亲已愤而上吊自杀。母亲死后,父亲把15岁的她嫁给了一个中年鞋匠,这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玛丽雅姆婚后因不能生育,经常遭到丈夫的家暴。
第二部分(16—26章)主要是莱拉的故事,讲述了莱拉从出生到15岁的生活经历,她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较为良好的教育,有爱护她的父母,有从小青梅竹马的爱人塔里克,但这一切都因为战争而摧毁了,她父母被炸死,塔里克和家人逃难去了国外。为了活下来,她被迫嫁给了中年鞋匠拉希德。
第三部分(27—47章)讲述了玛丽雅姆和莱拉在丈夫拉希德暴力和虐待下的生活。开始时,玛丽雅姆认为是莱拉夺走了她的丈夫,对莱拉充满了敌视,二人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但后来,莱拉的孩子“阿兹莎”出生了,这是她和初恋爱人塔里克的孩子,这个小生命的到来缓和了玛丽雅姆和莱拉的紧张关系,唤起了玛丽雅姆的爱,二人逐渐意识到她们共同的敌人其实是丈夫希拉德。她们开始从嫉妒走向连结,共同反抗丈夫希拉德的暴政。在希拉德家暴时,玛丽雅姆多次帮助莱拉逃离拉希德。最后,在拉希德要欲置莱拉于死地之际,玛利雅姆把他杀死了,并承担了所有罪名。
第四部分(48—51章)是故事的收尾部分。莱拉和初恋塔里克重新团聚,在巴基斯坦穆里结了婚。后来在得知塔利班政权倒台后,莱拉想起父亲的教诲,决心重新回到祖国,参与重建事业。回国后,她先去看了玛丽雅姆出生的地方,之后,她去了喀布尔当地的孤儿院做老师。
人物角色
玛丽雅姆
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角色之一,玛丽雅姆出生卑微,在关系中既善于忍耐,又坚韧而伟大。她是当地富商扎里勒和仆人娜娜的私生女,从小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在母亲自杀后,她被迫嫁给了大她30岁的鞋匠拉希德。她在婚后因生育功能丧失而经常遭到丈夫拉希德的家暴,后来拉希德又娶了15岁的莱拉,玛丽雅姆和她从开始的相互嫉恨到最后同仇敌忾,团结互助。在男权和战乱的苦难中逐渐觉醒过来,最后,为了救莱拉,玛利雅姆杀死了希拉德,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莱拉
与玛丽雅姆的沉默隐忍不同,出生于中产阶级的莱拉性格勇敢而反叛。她从小就享受过较好的教育,与爱人塔里克自由相恋,但随着战争的爆发,她的父母在战争中双亡,她被迫与恋人分离。在逃亡被炸伤后,她被邻居鞋匠拉希德和玛丽雅姆所救。因为得知自己有了和爱人塔里克的孩子,她选择了屈就嫁给希拉德。婚后,莱拉成为了拉希德泄欲和生育的第二个工具。在拉希德的虐待下和国家的无情战火中,莱拉和玛丽雅姆二人弃前嫌,走向觉醒,联合对抗暴戾的拉希德。莱拉最终摆脱了被拉希德统治宰割的命运,与爱人塔里克重聚。
娜娜
娜娜是玛丽雅姆的生母,是当地富商的父亲扎里勒的女仆。她性格隐忍,接受自己悲惨的宿命,又因为主人扎里勒的抛弃而把怨恨宣泄在玛丽雅姆身上。她独自带着玛丽雅姆在山上的泥屋生活15年,在得知女儿下山去寻找她父亲时悲愤上吊自杀。
扎里勒
父亲扎里勒是玛利雅姆悲剧一生的罪魁之一,是父权制下富有、贪婪又自私的家长形象。他是赫拉特当地有名的富人,人脉广泛,市长和州长都是他的朋友。他虽然已拥有三个合法妻子,还勾引女仆娜娜并生下玛利雅姆。
拉希德
拉希德为人粗俗不堪、自私、残暴,他不仅不尊重女性,还时常动用暴力来掌控家庭,树立自己对妻子的统治和绝对权威。他把妻子玛利雅姆和莱拉都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是自己延续后代的工具。最终拉希德为自己的残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塔里克
塔里克是小说中正面阳光的男性形象,他勇敢、坚强、明亮纯净,是爱人莱拉和孩子们最坚定的后盾。他和莱拉从小青梅竹马,因为战乱二人被迫生离死别,但他最终找回了莱拉。他在看到迫于生存和保护两人孩子,已嫁为人妇的莱拉时,依然表现出对她矢志不移的爱。
主题思想
爱、信仰与拯救
小说用了大量篇幅去写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妇女经历的苦难和创伤,娜娜因为女儿去寻找生父而愤恨自杀,年轻的玛丽雅姆被迫嫁给中年的鞋匠,莱拉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玛丽雅姆和莱拉共同遭遇丈夫的家暴等,但最终,是爱让两位主角超越了互相的妒忌和敌视走向连结互助,是宗教信仰让玛丽雅姆超越了创伤获得自我成长,爱与信仰让她们获得了拯救。
《灿烂千阳》中讲述的爱是爱情、是父母的爱、是姊妹情谊、是对家庭和国家的爱、对上帝的爱等,是爱让人与人之间在困境中相守相助,抵抗了虚无和绝望。塔里克对莱拉的爱情拯救了受伤的莱拉;莱拉的孩子唤醒玛丽雅姆的爱,最终,为了莱拉和孩子们,玛丽雅姆牺牲了,但她无怨无悔,爱让她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
女性觉醒与父权制批判
阿富汗这个国家政教合一,父权制的力量更为强大复杂,政府代表着父权意志和社会形态,在阿富汗塔利班夺取政权后,又推行极端宗教政策,女性权利更加受到剥夺和压制。在家庭方面,阿富汗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进一步巩固和维护父权制。在小说中,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和他的丈夫拉希德都是拥有多个合法妻子的男人。两位主角玛丽雅姆和莱拉的人生悲剧,正是根源于父权制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渗透,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成了男人的附庸和生育工具。
女性的觉醒和女性之间的连结和反抗是对抗父权制的强有力武器。正是因为共同承受父权制的暴力,经常遭受丈夫拉希德的羞辱和虐待,玛丽雅姆和莱拉从相互妒嫉和敌视的“内战”里逐渐觉醒过来,她们成为彼此的精神伙伴,守望互助,一起反抗拉希德和国家的暴政。小说正是通过这种女性成长和觉醒的书写有力地批判了父权制。
热爱自然与和平
持续30多年的战争、残暴的父权制和阿富汗塔利班极权主义统治不仅导致了阿富汗女性的苦难和悲剧,也让自然惨遭破坏。小说中展现出了女人主公跟自然的密切关系,玛利亚姆和母亲娜娜从小就生活远离都市的自然中,那里是树林和柳荫的掩映的林中空地,正是从小跟自然的亲近养成了玛利亚姆对自然的热爱。另一女主人公莱拉则通过巴米扬大佛之旅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壮观和人类的渺小。作者正是通过主人公之口表达出了对连年的混战对于阿富汗自然生态破坏的痛心,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不同种族和文化和平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艺术特色
复调性及转换叙事视角
小说以两位女主人公玛丽雅姆和莱拉的故事为两条主线,以二人的视角轮流展开情节,看似结构松散,实则是作者精心布局,在内容上有多处前后呼应的设计。小说中以玛丽雅姆为视角开局,却先后3次以玛丽雅姆的视角聚焦了她的邻居莱拉一家人,这三次的聚焦为后面莱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第二部以莱拉的视角展开的故事中,则4次以莱拉的视角聚焦了玛丽雅姆。这几次的聚焦让文本结构更加紧凑,也为后续二位主人公因为时局而纠缠在一起的命运打下基础。这种平行、共时、多线索的复调性叙述,不仅呈现出了人物本身的形象和性格,也反映出了对方的形象,使得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更加丰满真实。
小说场景与现实历史的融合
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总是与阿富汗的连年混战互相交融,战争时常以片段或者碎片的形式出现在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物的聚离、爱恨和生死。在这里,宏大的历史叙述转向了微观的家庭和个人历史叙事,历史事件变成了人物日常生活和命运的背景布。当然,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并非不重要,而是成了一条隐藏的暗线,与个人和家庭故事互相纠缠,让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战争下阿富汗平民,特别是女性丰富负责而苦难的生活和命运。
作品影响
作品成就
《灿烂千阳》和《追风筝的人》迄今在美国的销量已超过1000万册,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800万册。
在《灿烂千阳》发售短短的一周内,销量便超过一百万册,达到1,255,000册。进入第二周后,该书继续热卖,又印刷了150,000册。作品平装本在《纽约时报》平装本小说畅销榜上占据了二十一周,精装本则连续4周蝉联榜首。另外,该小说获得亚马逊网站2007年最畅销小说第四名。
美国《时代》杂志的列夫·格罗斯曼(Lev Grossman)将其列为2007年十大小说书籍第三位,并称赞它是“一本内容丰富、充满压力的指南,可以帮助您忍受难以忍受的事情”。
2007年,美国图书协会ALA编辑的推荐书单。
小说提名2008年美国图书协会ALA青年读者最佳图书奖。
201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将《灿烂千阳》评为最鼓舞人心的100部英文小说。
主要译本信息
2007年1月,德语译本由德国Berlin Verlag出版社出版,德语书名为:Tausend strahlende Sonnen。
2007年9月,中国大陆译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书名为《灿烂千阳》。
2008年3月,中国台湾繁体中文译本由木馬文化出版社出版,繁体中文书名为《燦爛千陽》。
2009年6月,西班牙译本由Salamandra Bolsillo出版社出版,西班牙书名为:Mil soles esplendidos。
2014年1月,俄语译本由Phantom Press出版社出版,俄语书名为:Тысяча сияющих солнц。
衍生作品
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于2017年2月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美国音乐学院剧院首演,作品由美国音乐学院剧院和卡尔加里剧院联合制作。
作品评价
美国《出版家周刊》评论称,卡勒德·胡赛尼的故事“是对阿富汗的有力、令人痛心的描写,但其中坚韧顽强的人物角色也唤起了对生活的持久希望。”
赛·塔希尔·拉什迪(Syed Tahir Rashdi)则在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撰文称,“这本书探讨了莱拉和玛丽雅姆的关系,以及她们在不公平的世界中保持坚强的勇气。它发出的信息是,即使生活看起来不友善,爱和同情心也能创造奇迹。”
李继宏(《灿烂千阳》中文版译者)认为,相比《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的情节安排更加巧妙,语言也更加纯熟优美。该作品让作者成为了成熟的作家,但与伟大的作家还有不小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娜塔莎·沃尔特(Natasha Walter)在英国《卫报》撰文评论称,作品里充满感情的人物丰富了西方对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认识和理解,但小说风格过于整洁,每种不同的情感都被讲述得太清楚了。
麦切可和可库塔尼(Michiko,Kakutani)则在美国《纽约时报》上批评小说的“开头笨手笨脚,开头章节有点像肥皂剧”。但评论也肯定,在小说后面部分,“作者通过出色的讲故事技巧,呈现出了主角玛丽雅姆和莱拉真实的情感生活,让我们看到塔利班统治前后阿富汗的日常生活。”
美国《华盛顿邮报》则称,《灿烂千阳》是通俗小说的精品,是一部有关勇敢、荣誉与宽容的书。
参考资料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publishersweekly.2023-04-13
Best Sellers in Books for 2007.亚马逊.2023-04-13
Book Facts.Khaled Hosseini.2023-04-13
Discover 100 amazing novels with brand new BBC Sounds podcast.BBC.2023-04-13
Lev Grossman, Top 10 Fiction.time.2023-04-13
Tausend strahlende Sonnen.亚马逊.2023-04-13
灿烂千阳.豆瓣阅读.2023-04-13
灿烂千阳.豆瓣阅读.2023-04-13
Mil soles esplendidos Paperback – June 5, 2009.亚马逊.2023-04-13
Тысяча сияющих солнц (Russian Edition).亚马逊.2023-04-13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a splendid read.The Daily Times.2023-04-13
Natasha Walter."Behind the veil ".The Guardian.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