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杞国

杞国

杞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是夏族后裔建立的姒姓国家。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存在于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445年,国祚历时约1500年。杞国的建立者为杞东楼公,他是夏朝大禹的后代。杞国的建立,标志着夏朝后裔在周代的封地中得以延续其血脉和文化。

杞国的起源与夏朝的衰落紧密相关。在商朝取代夏朝后,夏朝的遗民被迁移至杞地,建立了杞国,以保持对夏朝的祭祀和文化传承。杞国历经多位国君,从东楼公开始,经过西楼公、题公、谋娶公,直至简公春,共传二十代。杞国的国君世系在《史记·陈杞世家》中有详细记载。

杞国的地理位置在开封市地区,从商代到战国时期,因政治和军事原因,杞国的领土和政治中心在山东省境内经过8次大迁徙,在杞县和山东定陶之间有两次往复;在新泰和淳于姓两个点上又各有两次定都;后期的淳于和新泰市并为首都或互为别都,并没有完全脱离任何一方。杞国在春秋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齐鲁之间,常常受到周边大国的威胁和影响,国力逐渐衰弱。

最终在楚惠王四十四年,楚国灭掉了杞国,结束了杞国的历史。杞国虽小,但其存在对研究夏朝后裔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关于杞国的详细历史记录不多,但考古的发现,如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逄王墓等,为研究杞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国号

根据青铜器铭文的记载,杞国国姓姒姓,属于夏人的后裔。《史记·陈杞世家》中提到:“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这表明杞国的建立者东楼公是夏朝的后代,即大禹的直系后裔。青铜器铭文中也多次出现“姒”姓的记载,进一步证实了杞国与夏人之间的联系。因此,杞国是夏人后裔所建立的国家,其国君为姒姓。

历史

商朝时期

杞国的建立不迟于商代初期。《大蛾礼·少间》中的“商汤既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姐姓于杞”。《 路史》中“汤封少康之后于杞,以郊禹。”关于商代杞国的情况,《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杞国 在“殷时或封或绝”。此外,在甲骨卜辞和金文中还有些与杞国有关的史料。如卜辞:后下三七五、乙八八九五、后上一三一、前二八七,等等,都证明商代后期杞国是确实存在的。

商汤灭夏之后,夏朝的同盟势力被拆散和瓦解,姒姓的贵族被强行迁移到杞国(今杞县)居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夏朝遗民进行监控和镇压。在商朝的中晚期,夏人的后裔不仅保留了自己的封地,还与商王室通婚,显示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西周时期

商代的杞国与商王朝同时灭亡,西周初又重新复国。《史记·陈杞世家》:“姬发克殷纣,求禹之后,得杞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祀。”周武王封居于娄地的东楼公为杞国国君,杞国的建立,标志着夏朝后裔在周代的封地中得以延续其血脉和文化。同时,在历史学界中杞国被看作是夏朝真实存在的铁证。

在西周中晚期,杞国的人民从开封市地区向东迁移到了山东地区。随后,由于参与了反抗周王朝的叛乱,杞国遭到镇压,被周王朝重新安置在新泰市一带。从那时起直至春秋早期,新泰和宁阳地区一直是杞国的政治中心。

春秋时期

春秋早期,杞国的政治中心位于新泰,其领土呈现出“插花地”式的分布。在这一时期,杞国的地理位置使其与多个国家接壤:北边与齐国纪国相邻,西南方向连接鲁国,东南方向则靠近莒国,而莒国的首都已从计斤城迁移到了莒县。在这种地理环境中,杞国为了生存,不得不时常对鲁国表示敬意,并且通过媵亲的方式与鲁国结盟,以获得保护,从而确保了几十年的相对平静。

春秋中期,莒国从南面对杞国构成威胁,齐国为了保护杞国,召集诸侯国为其修建城墙。齐国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杞国变成自己的附庸国,并利用其作为抵御东面莱国侵袭的前哨。然而,随着春秋中期偏晚晋国势力的增强和齐国势力的削弱,杞国的外交地位也随之改变,从齐国的附庸转变为晋国的棋子。晋国出于政治需要,与杞国联姻,并为其修建城墙,为杞国的再次迁都打下了基础。晋国还帮助杞国从鲁国那里讨回了土地,作为其生存的基础。

到了春秋晚期,随着齐国的扩张,杞国被迫再次迁徙,这次是到鲁国北部一带,与鲁国和齐国相邻。当齐国的势力扩展到新泰市泰安市一带时,杞国的领土进一步被压缩,最终被限制在宁阳县东北、新泰以西及西北部、泰安以南的狭小区域内。

战国时期

在战国时期,杞国受到齐鲁两国的威胁,被迫向鲁国的西方或南方迁移。最终,杞国被楚国所灭。

相关记载

杞国,作为夏朝王室的后裔,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诸侯国。根据《大戴礼记·少闲篇》的记载,“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商汤在击败夏桀后,将夏王室姒姓的遗族迁移到杞国,即今天的杞县一带。杞国最初位于河南省杞县,后因受到邻国的侵扰,被迫迁徙至新泰市昌乐县安丘市等地。

尽管杞国在《史记·陈杞世家》中的记载较为简略,被认为“杞国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记载”,但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杞国人作为夏朝王室的后代,存有夏礼,与越国公族同出一脉。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但由于杞国文献的散失,孔子未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夏朝和商朝的礼制。《列子·天瑞》中还记载着杞国的历史中流传的“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不仅反映了杞国人的忧患意识,也可能与杞国多经磨难的历史背景有关。

《春秋左传》中记载了在僖公二十七年的春天,杞国的国君杞桓公来到了鲁国进行朝见。但是,他使用的是夷人的礼节,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符合中原礼节的,因此《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在记载这件事时,没有用对国君的尊称,而是称他为“子”,表明了鲁国的国君僖公对杞桓公行为的不满和轻视。到了秋天,鲁国的公子带领军队进攻了杞国。这次军事行动的原因是为了惩罚杞桓公之前在朝见时表现出的无礼行为。《史记》中对杞国历史进行了较为简单的世系和相关历史事件的描述。从杞东楼公建立杞国,再到楚惠王时期杞国的灭亡,一共使用二百七十多字进行描述。

殷墟甲骨文中有“杞侯”和商王到“杞”地的记载,这是探索商代夏族情况的重要资料。杞国的史迹还得到商周青铜器铭文的有力佐证。传世有商代晚期的亚丑杞妇卣,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铜卣的形制与商代晚期同类器形相同。亚丑杞妇卣通高18.84厘米,器内有铭文“亚丑 杞妇”4字。这里的“亚丑”是其载体铜卣的标识。“杞”,即商周姒姓杞国。“杞妇”说明这件铜卣是为杞侯夫人铸作的礼器。爱新觉罗·旻宁、光绪年间,新泰市出土颜路每刃诸器,有杞伯鼎2件,杞伯簋5件,杞伯壶、杞伯壶盖、杞伯匜、杞伯盒各1件。这批铜器有的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有的流失海外。1966年秋,山东省东台村西出土杞伯每刃鼎1件,现藏山东滕州市博物馆。这两批有铭铜器,均为春秋中期杞国国君为其妻邾氏铸作的礼器。这两批铜器的发现,正是杞国东迁到今山东省内的历史见证。

历代君王

《史记·陈杞世家》中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从首任国君杞东楼公到最后一位国君杞简公,杞国共历经19位国君。但从第5位国君杞武公开始,才记录了每位国君的在位年数。但历史学者已经勘明司马迁的这个世系表漏掉了第17位杞成公

参考资料

文物遗址

杞国虽小,但其存在对研究夏朝后裔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关于杞国的详细历史记录不多,但考古的发现,如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逄王墓等,和相关的出土文物都为研究杞国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故城遗址

杞国故城遗址位于坊子区黄旗堡街道西南部,由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逄王墓、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六部分组成。据以往资料和实际踏查,复原出故城平面近方形,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约1560米,面积接近250万平方米。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国故城城墙现保存西墙南段长约80米,墙基残宽3米左右,残高3米,黄褐土夯筑而成,夯层厚约0.3米。城内西北部地形较高,为黄沙土高岗地,东半部及正南部为黑黏土。城内古遗址、墓葬分布广泛,文化堆积丰富。文化层厚达1.5—2.0米,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罐、瓦棱纹灰陶盆、卷云纹半瓦当、陶拍等残片。出土的文物为战国至汉代的筒瓦、瓦当、陶罐、陶盆、陶瓮、灰陶花纹砖,铁镢、铜剑、钱范、铜鼎、铜盉及盘龙石砚等。

皇城顶遗址,在杞城村的西南,在几个村庄的空隙里,就剩下了一个高台,东西长740多米、南北宽360多米,面积约400多亩地,是目前坊子区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文物遗址。近年来,九女冢、皇城顶、古城墙等与杞国的故事相关的遗迹得到保护;石佛寺已毁于“破四旧”运动。石佛寺中的“八角槽”现存民间,部分铁角铃先收藏于杞文化展馆。

卧驼铜镇

卧驼铜镇,高5.5厘米,最大底径7.4厘米,铜镇整体呈卧驼状,躯体伏卧,头微扬,双目远眺,驼峰耸立,驼毛刻画细腻。镇是古人用来压席子边角的实用器物,魏晋之前,中国室内家具种类并不多,人们席地而坐。比较讲究的房间里,也不过陈设矮床、几案、屏风等。但须铺席的地方却不少,为了避免由于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遂于其四隅压上镇。  

到了汉代,席镇蔚为大观,有虎、豹、凤鸟、玉貔貅、羊、鹿、熊、龟、蛇以及人物等造型;工艺上,则有鎏金、错金银、嵌贝等,百花齐放,不一而足。汉代的动物形铜镇造型都非常生动,构图也很紧凑,动物常作蜷缩状,以保持席镇半球形状。据史书记载,秦汉中原地区从北方、西北游牧民族以及西域国家那里得到骆驼,主要功能是贸易、御兵、运输物资等。卧驼铜镇的出土,说明潍汶河流域从古代就开始和北方、西北、西域、中亚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它是中西方交流的历史遗存。

鸡首铜鐎盉

同样出土于坊子区黄旗堡街道杞国故城遗址的鸡首铜鐎盉高16厘米,口径9厘米,子口内敛。有盖,设半圆形钮,钮周四个方向有柿蒂纹。柿蒂纹为古代寓意纹饰,兴起于春秋战国,流行于汉代,汉以后多用于服装。鸡首铜鐎盉器型宽腹微鼓,下腹内收,圜底。肩部一侧有短流,与腹腔相通,形似鸡首。腹部一侧有(置)方形长柄,中空,加热时可以套上木柄或把手,下部是三个兽形足。  

鐎盉是一种兼具鐎斗和盉两种功能的器皿。盉字从皿、从禾,“禾”指五谷、粮食,“皿”指容器、盛器。盉在我国出现得很早,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陶制的盉。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公国,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商末和西周的青铜盉一般为贵族阶层使用,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档式袋足或空心柱形足,具有敦厚凝重、装饰繁缛,图纹威严神秘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王权的衰落,青铜盉逐渐从贵族生活走向百姓人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通常作弯曲的鸟(兽)首状,常见蹄形足,有的盉上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透出令人轻松的气息。杞国故城遗址出土的这件文物是汉代贵族的一种饮器,也有人说是温酒器皿。这件器物体现了当地在汉代时期铸造工艺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相关典故

《列子·天瑞》之“杞人忧天”的故事: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杞国先后被宋、郑、莒、鲁等国胁迫,受宋、莒、淮夷、鲁等国多次攻伐,土地被郑、莒、鲁等国侵夺,被迫四次迁徙,国几绝。天地虽大,却没有杞人安居之地,这正是杞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而寝食不安的历史背景。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清代赵翼《冬暖》:“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那些怀才不遇、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的人士,常常自比为杞人,以此表达他们对国家即将倾覆、个人力量难以支撑的忧虑,以及虽有报国之心却感到无力回天的苦闷情绪。这种自况正是对杞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种呼应,体现了杞人忧天情结在社会价值上的体现。

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2014年12月,开封市申报的“杞人忧天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传说传承的文化内涵已演化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杞国故城遗址下的一段千年历史.潍坊新闻网.2024-11-19

探访潍坊文物单位:古遗址里瓦片也是宝(组图).山东频道凤凰网.2024-11-19

河南老子传说、杞人忧天传说入国家非遗名录.人民网.2024-11-19

甲骨文“杞侯”与杞国铜器.洛阳日报.2024-11-20

杞国故城在山东,杞人忧天非妄言.百家号.2024-11-20

杞国的故事.潍坊市坊子区图书馆官网.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