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英文名:Moment in Peking),“林语堂三部曲”之一,是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旅居巴黎期间用英文写作的长篇小说,作者自译为《瞬息京华》。全书创作历时一年,于1939年8月完稿,并由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80年来再版多次。

《京华烟云》刻画了北平市曾、姚、牛三大完全不同的家族,讲述了他们从1904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战爆发为止将近40年的悲欢离合、兴衰起落。全书于姚木兰在逃难中和家人失散,最终被曾家收养开始。而伴随着故事的发生,曾经的三大家族慢慢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衰落,曾经家族中的核心人物亦随曾经时代的消逝而远去,故事到花木兰西行逃难的过程中,收养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结束。首尾重叠的场景表现了作者独有的匠心,也使读者掩卷沉思彼时战火纷飞的世道和背井离乡的人间百态。

本书创作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对中国面临的侵略和同胞们正在经受的苦难感到悲痛万分,于是以中国的近代为背景,以社会全景式的手法描绘了从1900年以来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图景,宣扬家国情怀和人文思想,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齐心抗战的决心和精神。此外还体现出作者的儒释道哲学思考以及较为鲜明复杂的女性观。

《京华烟云》一经出版,便以英文文本在欧美西方世界、华人社会传播,同时又以中译本返回本土,并产生影响。本书特殊的创作节点一方面深化了世界对于法西斯主义残暴行为的认识,为中国赢取了更多国际力量的支持;在另一方面也不断鼓舞着中国人民投入抗战,在当时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中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反抗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与此同时,大批的文人都不同程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入了抗日的洪流之中。他们用笔墨构建起中华民族精神上的文化长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广大民众的抗日信念。

创作背景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林语堂一直在散文创作的领域里深耕,并作为“语丝派”的一员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1936年出到中国以后,林语堂才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文化论著、人物传记等多种多样的文学题材。

彼时的林语堂身居海外,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林语堂深知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一定要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做些什么。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心系着祖国人民的安危,一直以来从事散文创作的他萌生了创作小说,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念头,不久便开始着手创作。

最开始的时候,他想要翻译《红楼梦》,但考虑到《红楼梦》的时代与现代中国的面貌完全不一样,难以体现当时真实的中国社会和真实的人民大众。于是他借鉴《红楼梦》的创作形式用英文写作了此书,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书于1939年8月由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多次再版。

内容情节

《京华烟云》刻画了北平市曾、姚、牛三大完全不同的家族,讲述了他们从1904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战爆发为止将近40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全书共有三卷。

上卷《道家女儿》主要讲述的是,从姚家离京南下开始讲起。伴随着义和团日益猖以及八国联军入侵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城富商姚思安决定举家向杭州市搬迁。在兵荒马乱的年岁中,十岁的女儿姚木兰在乱军和逃难的人群中与家人失散,被人贩子关押起来。后来被姚家的故旧京官曾文璞寻回,在给姚思安写信的同时将其接回了曾家,并送她到私塾读书。不久,接到信的姚思安将木兰接回了北京,这时北京的战乱已经过去,木兰的母亲等人也返回了北京。而姚家的长子体仁却在母亲的纵容下变得越来越纨绔,对其他人都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唯独对自己的侍女银屏温柔以待。与此同时,曾家的长子平亚与曾老太太的侄女、出生贫寒之家、一直寄居在曾府的曼娘暗生情愫,但不久便染上了重疾。曾家为了冲喜,将曼娘迎娶回家。但平亚在一天夜里食黏粽去世。几年后,木兰结识了贫寒青年孔立夫。两人互有好感,木兰的妹妹莫愁在这时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少年。木兰因父母之命与曾家的三子亚订婚,不久便嫁入了曾家,而莫愁则如愿和孔立夫喜结良缘。姚家不成器的儿子体仁出国留学不成,在母亲的纵容下越发纨绔,而姚思安也最终放弃了这个儿子。体仁和银屏偷偷在一起了,不久银屏便诞下一子。而体仁的母亲极力反对这一段姻缘,并抢走了这个孩子,银屏在气愤之下选择了自缢。

中卷《庭院悲剧》讲述的是,嫁到了曾家的姚木兰和丈夫荪亚的感情逐渐升温,这段父母之命的婚姻并没有想象中的不幸。不久木兰诞下一女,且渐赢得了曾家上下的信任,成为了曾家实际的管事人。另一边,牛家之主牛财神因谋害丫鬟、绑架尼姑而引起众怒,最终被治罪抄家,从此牛家迅速衰败崩溃。姚家的长子体仁去世,母亲不久之后也得了一场怪病,随即与世长辞。幼子姚阿非逐渐长大,姚家管家的女儿冯红玉慢慢喜欢上了阿非,但最终为成全阿非选择投湖,酿成悲剧。姚思安看着支离破碎的姚家,认为自己对后代子孙的责任已尽,便收拾行囊,出家修道。

下卷《秋季歌声》主要描述了五四运动前夕到1938年抗战爆发这二十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曾经亚在父亲曾文璞的支持下与终日浪荡在外的牛家之女牛素云办理了离婚。不久之后,素云做了一个军官的姨太太,并染上了毒瘾。木兰的女儿阿满加入了一大帮有爱国热情的青年队伍,在一次游行示威中,阿满被段祺瑞政府屠杀,孔立夫也在这时因为爱国主义的言论被抓捕入狱,一边莫愁四处托关系营救孔立夫,另一边木兰却已经只身一人去见司令官为立夫求情。最终在木兰的陈词下,司令官答应释放孔立夫,而曾荪亚却因为这件事儿与木兰心生嫌隙。之后荪亚有了外遇,在其父亲和木兰的周旋下解决。素云因为制毒牟利被捕,后洗心革面,最终在日军的枪口下英勇就义。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开始了西行逃难的路途,在此过程中,木兰收养了三个孤儿、一个婴儿,“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的歌声好像还在耳边回荡。

人物角色

姚木兰

姚木兰是《京华烟云》中的主人公,姚家长女,深得姚思安的喜爱。她饱读诗书、温柔贤惠,聪明且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作者把高贵典雅和至情至性赋予这个乱世中的女子,成为了一种近乎完美女性形象的表达。

母亲教给了她世俗的智慧,在爱情上,她虽然心里喜欢的是孔立夫,但最终却依照父母之命嫁给了曾荪亚,没有丝毫反抗。曾荪亚出轨曹丽华一事也被聪明的姚木兰巧妙化解,她以包容大度的方式,既给丈夫、第三者一个台阶下,又挽留了丈夫的心,挽救了自己的家庭。在生活中,她也一直成功地扮演了各种角色:姚思安面前她是聪明伶俐的女儿、荪亚面前她是温柔的妻子,曾文璞面前她是贤惠的儿媳......姚木兰追求稳定的田园生活,旧式传统的三从四德思想束缚着她,其婚恋价值观包容和牺牲占比很大。

父亲教给了她道家儒家的灵魂,充满着对田园生活浪漫的遐思。从年幼时期和家人走散被曾家收养到结局的时候收养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婴儿,在乱世之中她好像永远保有着从容淡定和对世间苦难的悲悯。林语堂先生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温顺、隐忍,即便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她骨子里仍是中国传统女人,她尊重父亲、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与传统淑女并无二致。

孔立夫

孔立夫是由传统家族向现代小家庭转变中“好丈夫"的典型。他是道家的崇信者和人道主义者,同时又才华出众、知识渊博。他自幼受母亲儒家礼法的训教,志气远大,又深受道家长者岳父姚思安的影响,吸收道家思想。其学术研究成就显著,为政则廉明,具有正直爱国的情操。在家庭生活中,他是“情人、丈夫、朋友”三位一体的“理想男人”尊长爱幼,事母至孝,有责任感。此外,他还合道家的自然主义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打破传统礼教的婚俗,主持了妹妹与青年陈三的婚事,抛开传统婚礼之一切繁文节,体现其思想上的兼容并包。

曾荪亚

曾荪亚是曾家从小受宠的三小子,性格调皮、乐观、心思简单。由腊八粥一事和木兰结缘,后和木兰结婚,育有阿曼、阿通、阿眉两女一子。由于战争南迁杭州,再加上木兰营救孔立夫一事导致夫妻间产生嫌隙,而和当地美院女生曹丽华发展了一段婚外情。

姚莫愁

姚莫愁,姚家二女,姚木兰的妹妹。莫愁是当时社会观念和封建礼教之下女子形象的集中体现,她的性格特点直接来源于《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却去除了薛宝钗的圆滑和狡,只余下坦率大方、理性沉稳。

在爱情中,她勇于出击,和孔立夫成婚之后,更是全心全意照顾丈夫,时刻扮演着一个完美的妻子。即使孔立夫出事之后,莫愁也没有乱了方寸,反而积极地四处奔走,为救丈夫出狱而不断努力。

作者描写莫愁时,这就把“家务”同“女性”天经地义地拴到了一起,把“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观念在本质论的意义上合理化、现代化了,甚至还安排受过现代教育的莫愁对男尊女卑作出一番“理论”阐释来认可,体现出作者立场由于站到男性利益上而严重偏颇。

姚思安

姚思安是姚家的主事人,京城富商,一位充满着道家儒家智慧的老人。在青年时期,身为富家子弟的他自然也无法免俗,常常沉溺于世俗之乐,流连在无边风月的烟花柳巷,醉酒方归。

中年后他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并开始追求道家的修身养性和精神世界。一方面他坚持静坐练功,修身养性,博览群书。另一方面他在行事风格上也尽显老庄哲学之精髓:乐善好施,宽厚仁慈。他的道家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木兰,并成为木兰一生无法割舍的羁绊。即使是临终时,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化了素云,唤醒了这个“反面人物”的良知。唯一遗憾的是,他对自己的儿子体仁疏于管教,最终导致了种种悲剧的诞生。

曾文璞

曾文璞是曾家的主事人,京官,封建王朝最后的代言人。饱读诗书的他凭借自己前半生的努力赚下了诺大的家业,可谓是风光无限。在曾文璞带木兰来到曾家的时候,读者透过木兰的眼睛也可以看到曾文璞当时的气派,生在富贵之家的木兰来到曾家竟然也会心生羡慕。

伴随着后来清代的覆灭,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曾经属于曾文璞辉煌灿烂的人生也随即过去。他恨洋书、恨洋制度,对外国的反对是丝毫不留余地的。直到他的糖尿病被其女儿爱莲的西医丈夫用胰岛素治好,他的态度才稍稍有所改观。但无论怎么说,他在新派的政治和文化之中显得格格不入,只能作为清廷的遗老等待落幕。

牛素云

牛素云是文中极为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连接姚、曾、牛三家的纽带式的角色。从她嫁给经亚的第一天就开始纠结,这也成为了她失败婚姻的根源。身为花木兰的妯娌,她和聪明能干的木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开始嫉恨木兰。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她也越来越看不起自己的丈夫经亚。

最终和名妓莺莺一拍即合,从此开始了放荡的人生,不久便被经亚逐出了曾家。后来她做了一位军官的不知第几房姨太太,接着又染上了毒瘾,名声也越来越臭。但值得庆幸的是,在她被抓捕的时候,被临终的姚思安所救,并成功被感化。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她慷慨赴死。

主题思想

人文思想

《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姚思安、孔立夫等人,他们信仰道儒文化,热爱自然、诗意的田园生活,同时他们也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改善当时的社会环境。此外,本书中对物质生活的重视、对人的正当欲望的肯定、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等倾向是林语堂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的重要表现。

家国情怀

《京华烟云》表现出浓重的家国主义情怀,曼娘面对日本人的欺辱誓死不屈,最终以死明志、姚木兰的儿子阿通和小女儿阿眉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战之中,大女儿阿满更是为了革命事业倒在了段祺瑞军阀政府的枪口下,就连在小说中的负面形象牛素云也在姚思安的感化下,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赴死。

儒释道哲学

《京华烟云》全书一共三部,每一部都以庄子语录为题旨,并将其中的哲学思想和书中的人物形象相融合。与此同时,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佛家的万物平等的哲学理念也穿插在各个章节之中,使小说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哲学面貌。木兰数次面对中国的名山大川时,都在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思考人生。而通读全文,各种幽默风趣的闲谈中又常常显露着关于哲学深沉的思考。

林语堂女性观的展现

本书塑造了三个鲜明的典型女性形象,并赋予她们优秀的品格,既有男性本位的故事情节与偏颇观念,也有赞扬女性解放的内容。在作者笔下,拥有幸福美满生活的女性都做了母亲,而女性的外貌之美则往往都是透过男性的眼光,从男性的角度描绘,是为了迎合男性审美的需要,为了父权制意识而服务的。

艺术特色

全知叙事与限制叙事结合

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将小说的叙事角度分为三类:全知叙事、限制叙事、纯客观叙事。在《京华烟云》中,整体来看主要以社会全景式的手法进行全知叙事,作者无处不在,以上帝的视角讲述着三大家族的兴衰起落。但同时,作者也在个别场景中转换为限制叙事,以小说中人物的视角去看待周边事物。

如通过孔立夫曹丽华的视角来描写花木兰的高雅从容、温柔淡定,同时也通过木兰的视角去书写周边的人和物。在书籍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木兰来看待当时的时代变迁:杭州城隍山上是满足她美感生活的隐居处所,现在她觉得毫无意义可言了,不能使她满足,并不够真实。而今在广大的逃难的人群之中,没有富贵,没有贫贱。战争及其掠夺蹂躏,使人人一律平等了。

跨地域叙事

《京华烟云》中的叙事场景发生了多次转变,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特征。4在开篇的时候展现的的是北京城独特的地域文化:从长曲的胡同讲到繁华的街道,从富人的宅邸庭院讲到普通人家的寻常巷陌,从葱爆羊肉的白干儿酒,从马戏团到戏棚子,一桩桩一幕幕都充斥着浓浓的京味儿。之后在木兰逃难途中遇到的北京周边的城镇村落也别有一番风味。

后来适逢北伐战争,木兰举家南下到苏州市,拜访莫愁和立夫一家。木兰一家不久又离开苏州,南下抵达杭州市。木兰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无数的大好河山,别样的地域风情也由此得以呈现。

语言风格独特

林语堂被誉为一代“语言大师”,林语堂的“中文是漂亮的中文,英文是典雅的英文——中文好到无法译成英文,英文也好到无法译成中文,两者都是炉火纯青”。作为优秀的双语作家,林语堂的语言功底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其在《京华烟云》中独特的语言特色也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

林语堂的小说总含着淡淡的小品文笔调,他一直认为散文和小说的语言是互通的。因此,在《京华烟云》中,他加入了大量的闲谈,而这些幽默风趣的闲谈之中又蕴含了大量的哲学、历史、风俗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使其小说更具流动性和开放性。但也有评论家认为,这种深谈和闲话的加入打乱了小说叙事的节奏。与此同时,独特的地域方言为用英文写就的此书增色不少,也让海外的读者得到了陌生化阅读的独特体验,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不少贡献。

作品评价

《京华烟云》通过对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近四十年间爱恨纠葛的描写,纪实般还原了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使彼时的中国进入世界的视野,也使世界开始更加客观、全面的看待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的中国。

纽约时报》的汤姆逊写道:“《京华烟云》是由身临其境的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的实录,他是一个报道,而不是解释,因为林先生没有刻意去评价是非对错。”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赛珍珠:“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分关于中国的著作。”

同样,小说本身经典与否,质疑的声音也比较多。尤其是小说的艺术性不断被人所诟病。巴人、时金、陈平原等人都曾对小说的内容提出尖锐的批评,如叙事不连贯,场景描写、解释说明性文字打断文章叙事节奏等。

作品影响

《京华烟云》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文化意境,使外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同属,该书特殊的创作节点一方面深化了世界对于法西斯主义残暴行为的认识,为中国赢取了更多国际力量的支持;在另一方面也不断鼓舞着中国人民投入抗战,在当时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本书于1939年12月由美国约翰·黛公司出版,短短半年之内就行销五万册,位居当年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后被译为日、韩、西、葡等外语引发海外广泛好评。1987年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由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以及1988年台湾电视剧《京华烟云》在海峡两岸的播出,这部小说被中国学者重视起来,影视化改编作为《京华烟云》接受的重要一环,为促进了小说《京华烟云》在大众社会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衍生作品(电视剧)

相关译本

在本书创作的过程中,林语堂就委托郁达夫进行翻译,但遗憾的是因为战争等原因,译本最终没有完成。

早在1940年日本就曾出版了三种译本,分别是明窗社出版的藤原邦文的节译本《北京历日》、今日问题社出版的《北京之日》以及四季书房出版的《北京好日》,但战争时期的这三版“支离破碎”,甚至歪曲了作者原意。

日译本出现的同时,北平市的东风出版社和上海正气书局都曾出版过节译本的《瞬息京华》,但未被林语堂接受。

该书的第一本中文全译本是在1941年由郑佗、应元杰合译,上海春秋社出版的《京华烟云》,后由上海光明书局、香港文达出版社、台北文光书局等多次重印。

第二个中文全译本是1977年3月由台湾德华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翻译的《京华烟云》,后经多次订正再版,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大都是张译本。

1991年,郁达夫之子郁飞继承父亲遗志,完成了富有老北京口语特色的《瞬息京华》,但并未被读者广泛接受,因此没有张译本流传的范围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