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论
泛灵论(Animism)一词源于拉丁文“animi”,原意指一切存在物和自然现象中的神秘属性,即灵魂。泰勒提出了灵魂的概念,认为灵魂是无形的,类似于蒸汽、薄雾或阴影。它是赋予个体生命和思想的源泉,能够独立支配肉体所有者的个人意志,具有在空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能力。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不能被看到或触摸到,但它同样具有物质力量,有时看起来像一个醒着或睡着的人,或者像一个离开肉体但与肉体类似的幽灵。在死后,灵魂仍然存在于人的肉体上并继续生活。它还可以进入其他人、动物或物体的肉体中影响它们。泛灵论是一种宗教和本体论的观点,它的特点是相信自然环境的某些方面,如树木、山脉和动物,是非人类的人,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会关系。
人类无法解释事物的过程是神灵信仰存在的基础。早期人类面对生命的消失会感到恐惧,他们试图找出如何使事物恢复生命的方法,因此相信事物的本质不在于物质存在,而在于某种精神性的存在。为了解释这些想法泛灵论便随之产生。泛灵论研究两个主要问题:一个主题是各种“精神”和“灵魂”的存在。另一个是围绕着人格的归属。
泛灵论(Animism)提供了一种解释宗教现象和信仰的框架,认为意识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的各种实体和现象中。泛灵论改变了人们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理解,同时泛灵论认为意识存在于宇宙各种实体和现象中,强调万物都有灵魂,促使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挑战了传统的物质主义观点,激发了对意识和自然界关系的探索兴趣。作为宗教和文化现象,泛灵论对宗教人类学、文化学和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宗教、信仰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来,泛灵论是人类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原文与出处
泛灵论(Animism)的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提出,并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进行了广泛的阐述。以下是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关于泛灵论的原文摘录:
"Animism, in its most comprehensive sense, is the doctrine of the existence of soul in general, or of souls or spirits apart from bodies. The doctrine may be further limited, either (A) to the souls of men, or (B) to those of brutes, or (C) to those of plants, or (D) to those of inanimate objects, or (E) to those of the dead in one form or another. The names are of course here taken in a wide sense; thus by men we mean, along with living human beings, the souls of the dead, and by inanimate objects we mean, along with such things as stones or logs of wood, the souls of which the savage has no doubt whatever."
这段原文中,泰勒给出了泛灵论的定义,认为泛灵论是关于存在于身体之外的灵魂或精神的学说。他将泛灵论的对象分为人类的灵魂、动物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无生命物体的灵魂以及死者的灵魂等多个方面。泰勒通过广泛的研究和考察,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灵魂纳入泛灵论的范畴中,构建了泛灵论的理论体系。
溯源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爵士(Edward Burnett Tylor)认为,人类的文化演进是从蒙昧向文明的过程,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发展。在早期的阶段,人们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两类生物学问题上:一是关于生死之间的差异,以及清醒、梦、昏迷、疾病和死亡等现象的原因;二是关于梦中人物形象的本质。在这个阶段,人们倾向于将这些现象归因于普遍存在的灵魂,甚至相信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都有与人类相似的感情和感知能力,形成了最初泛灵论的观点。
爱德华·B·泰勒的“泛灵论”概念主要用于解释原始部落的宗教信仰,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灵魂,这些灵魂在身体死亡之后可以继续存在。他还指出,各种精灵可以升华为强大的神灵。泛灵论的观点认为,肉体和灵魂可以相互分离,灵魂在脱离肉体之后仍然存在,并存在于自然界中。
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恩斯特·卡西尔认为,原始宗教文化中的人们普遍相信死亡不是自然法则的必然结果,而是受个别和偶然原因的影响,如巫术、魔法或其他不利因素。这与认为人生来就注定会死亡的概念相悖,与神话思维和原始宗教思想完全不同。
斯洛文尼亚作家、学者齐泽克也声称,在人的生命循环中,除了其自然躯体(包括创生和腐烂的循环)和自然死亡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躯体,一个由其他实体构成的高尚之躯,它超越了生命循环。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己身体的构造并没有完全了解,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他们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来自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于身体中的灵魂活动,在人死亡时离开身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将人与野兽和其他万物的灵魂看作是没有明显界限的,认为人与动植物、无生命的物品的灵魂可以相互转移。同时,万物被赋予了独特的灵气,人性和生命不仅归属于人和野兽,也归属于物质,如山川河流、草木石头、工具等都被视为具有灵性的对象,因此神话和传说应运而生。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的观念中,“宇宙充满了许多有神的性质的幽灵”,如太阳、月亮、暴风雨、雷电、山脉和江河湖海等。
发展
最初的泛灵论涉及到人们对于灵魂和自然崇拜的观念。然而,现代学者对泛灵论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爱弥尔·涂尔干将泛灵论扩展到人类和非人类实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互动的研究中。
现在泛灵论的定义已经超出了最初的理解,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实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互动。这种新方法有时被称为人类学中的“新泛灵论”。近年来,许多作家重新定义了泛灵论,包括Nurit Bird-David,菲利浦·德斯科拉,蒂姆·英戈尔德,格雷厄姆·哈维和斯图尔特·格思里。这些哲学家用另外的方法描述了泛灵论思想的特征,例如现代主义泛灵论,行动主义泛灵论和作为本体论的泛灵论。在这些新的理解下,泛灵论的概念更加丰富和多样。它不仅仅涉及到宗教领域,还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行为和权力结构等多个领域的思考和研究。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重新解释和探讨泛灵论的特点和意义。他们的努力不断加深着我们对于泛灵论的理解。
历史中的泛灵论
在非洲的一些部落中,人们对动物持有特殊的崇拜和尊重,表现出一种泛灵现象。例如,马赛人(Maasai)部落崇尚牧草和牛群,并认为它们是神圣的存在。他们很少吃粮食,而是以吃牛羊肉、喝牛羊奶为生。还有饮鲜牛血的习俗。马赛人将生血、鲜奶为可口饮料,将牛血当作传统的早点,把煮沸过的牛羊奶作为药物给有病的人饮用。并且他们将狮子视为权威和勇气的象征,他们在部落的很多仪式和习俗中与狮子进行互动。
许多原住民文化中存在着对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崇拜。例如,澳大利亚土著人崇拜“梦境时间”中的各种生物和自然现象,如岩石、河流、动物和植物。他们相信这些元素都有自己的灵魂,并与人类社会紧密相连。他们认为这些神话生物是永恒的,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管有些故事讲述了它们的死亡或消失,但这些事件并不会减弱它们的本质或精神存在。相反,它们继续以超越时间的永恒状态存在。梦时代不仅仅是过去的事件,而是一个活跃的、持续存在的现实,与当下和未来相关。梦时代中的神话生物通常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关联,那些地方被认为是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或者是它们转化成岩石露出或水池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地方。这些地点具有深刻的灵性意义,被土著社区视为神圣之地。仪式和庆典常常围绕这些神圣地点展开,以保持与神话生物的联系,并确保土地和人民的福祉。
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宗教信仰,其中泛灵论的观念被广泛接受。神道教认为自然界中的山川、树木、河流等都有自己的神灵,被称为“神”。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意和感谢。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泛灵论
现象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灵性旅游的趋势。人们前往特定地点,如寺庙、圣地、自然磁场等,寻求心灵上的启示和宁静。这些旅游目的地通常与泛灵论的信仰有关,认为那些地方拥有特殊的能量或灵性。
在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寻求精神疗法来治疗身心问题。这些疗法可能涉及能量治疗、水晶疗法、冥想等,认为这些方法可以平衡身体和灵性。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一些方法可能涉及灵性层面的探索和疗愈。例如,心理治疗可以采用认知治疗等实践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潜能。
评价
泛灵论这一现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评价和观点。比如文化相对主义者认为泛灵论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应以包容和尊重态度看待。他们强调不同文化都有存在的意义,不应用科学标准评价。科学实证主义者持不同观点,认为泛灵论缺乏科学依据,是一种虚假信仰。他们强调应基于实证证据和逻辑来评估现象,避免迷信和虚构。社会学研究者专注于泛灵论现象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和功能。他们探究泛灵论信仰在社区凝聚力、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既尊重不同文化的信仰,又用社会学方法理解和解释现象。心理学家关注泛灵论信仰在个体心理层面的影响,探讨为何一些人更倾向于泛灵论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个人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影响。
关联学派
水生论、泛心论和生命力论
泛灵论经常与水生论、泛心论和生命力论这三个学说混为一谈。水生论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斯特拉图就认为宇宙中的运动可以通过内部的,无意识的,自然主义的机制来解释。而泛心论认为“心在自然界中是基本且无处不在的”。与泛灵论者不同,泛心论者不会将自然世界的特征视为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成熟的内部或文化生活。而生命力论则认为生物现象不能用纯粹的机械术语来解释,对这些现象的完整解释将需要诉诸精神物质或力量。生命论者认为,所有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品质或流体(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称之为“élan vital”)。
现代主义泛灵论
斯图尔特·格思里(Stewart Guthrie)是现代主义泛灵论的支持者。他认为人们为什么倾向于将能动性和人格归因于非代理人和非人,这是泛灵论需要解释的问题之一。格思里对后现代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持保留态度,他拒绝将泛灵论作为一种本体论研究,认为它与自然主义的科学理解并不相形见绌。他批评后现代主义方法将局部想象作为事物存在的仲裁者,放弃了科学项目中的现实主义承诺。格思里认为,泛灵论的思维是一种进化适应性生存策略的结果。泛灵论是一种感知非主体现象中主体的策略,虽然它在整体上是有益的,但也可能导致错觉。
行动主义者的泛灵论
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将泛灵论描述为一种积极倾听的实践。行动主义者不认为世界中存在"自然精神",而是积极与活跃的自然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泛灵论并非行动主义者所依赖的系统,而是存在于他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中的内在观念。行动主义者认为泛灵论思维不是基于对精神或非有意识对象的信仰,而是一种体验,一种特定生命形式与当地环境进行反应和交流的方式,一种将自然环境作为参与主体而非客体的生活形式。因此,泛灵论现象学具有独特的人际关系特征。
作为本体论的泛灵论
本体论的泛灵论学派认为泛灵论是由不同本体论观念构成的独特理论。菲利普·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将泛灵论描述为竞争性的本体论之一,它将文化概念分为"内部性"(主观或私人经验状态)和"外部性"(物理状态)。泛灵论者认为外部世界的元素具有共同的内在性质,但在外部特征上有所不同。这与自然主义者的世界观形成对比,后者认为世界上的生物在物质上相似(由相同或相似的物质组成),但在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因此,泛灵论者认为,尽管人类和树木在外观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拥有相似的内在状态。
社会关系泛灵论
格雷厄姆·哈维(Graham Harvey)总结了泛灵论者的信念,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有人,只有其中一些是人类,生活总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实现"。社会关系泛灵论学派将泛灵论理解为与人与非人之间关系根本相关的观念,而不是依赖于某种抽象的内在或灵魂概念。这并不意味着泛灵论者没有超越人格的客体概念,而是泛灵论传统对于何种事物可以被视为"人"的传统观点提出了重要挑战。努里特·伯德-大卫(Nurit Bird-David)提出了一种支持这一观点的版本,他认为泛灵论是一种"关系认识论",其中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泛灵论本体论的基础。
儿童泛灵论
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指出,儿童在早期阶段(4至7岁)往往将一些事物看作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他们可能将玩具视为活的伙伴,与其进行游戏和交谈。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于有生命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如将活动的事物视为有生命的。之后,他们逐渐将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自己能够活动的东西上,直到更晚的阶段才将动物和植物视为有生命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泛灵论的观点不同人存在差异。一些学者认为,儿童泛灵论是暂时的、不稳定的,依赖于对象拟人特点的知觉或表象。这种观点认为,儿童缺乏关于“活的”和“心理”的系统化正确知识,以及由对象拟人特点引发的情绪体验是泛灵心理产生的条件。
相关著作
《原始文化》是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著作,创作于1871年。《原始文化》被认为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之一。该书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引用大量的民族学材料,深入研究了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是宗教信仰等问题。提出了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并对文化进行了界定。同时提出了泛灵论的基本概念。
《图腾与禁忌》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作,写于1911-1913,该书探讨了图腾制度与禁忌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图腾制度和禁忌是原始社会中人类对乱伦的恐惧的表达,是矛盾情感的产物,并构成了原始人的道德观。在研究泛灵论的施术方式(巫术与魔法)后,弗洛伊德发现原始民族在施术的过程中试图通过操纵心理作用的规律来控制真实事物。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第一种解释(泛灵论)是由心理作用所造成的。通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并借鉴其他学者对图腾崇拜起源的研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逐渐解开了图腾制度和禁忌的谜团。
观点言论
泛灵论认为灵魂存在的三种形式”一是:灵魂在大地上游荡,有时会拜访他们原先的家园。二是:灵魂转生为他人,甚至转生为动物、植物等。三是: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有特殊的位置“。这体现出泛灵论认为灵魂具有持久的存在性,不受物质身体的限制。因此对相信泛灵论者带来了安慰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生命并非终结于死亡,而是延续在另一个形式中。
泛灵论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后仍能继续存在。各种神灵可以升格,进入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
泛灵论还认为”世界各民族的最高级的神都是人类自身的反映“。
影响
宗教和神秘主义
泛灵论的产生让人们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理解产生影响。它提供了一种解释宗教现象和信仰的框架,认为意识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的各种实体和现象中。此外,泛灵论强调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使信仰者能自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同时泛灵论促使人们更有可能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尊重和保护,以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科学和哲学
泛灵论的提出引发了科学和哲学界的讨论,挑战了传统的物质主义观点。并且,泛灵论能激发个人对意识和心灵的探索,对个人对意识和自然界关系的探索兴趣产生影响。同时泛灵论作为一个宗教和文化现象,对于研究宗教人类学、文化学和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泛灵论的观念和实践,人们可以深入探讨宗教、信仰和人类思维的本质。
疾病治疗
泛灵论在灵性治疗中也有重要意义,泛灵论关注个体的超越性追求、信仰和与更大力量的联系。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理解和支持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灵性层面,可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标,使患者在应对困境和压力时,能增进内心平静与安宁,并且能帮助患者发现个人潜能,促进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综合而言,灵性治疗为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提供了细致全面的支持。
相关争议
对于宗教的起源。自然崇拜起源论以宗教学奠基人弗里德里希·缪勒为代表,他认为当原始人类生活在与大自然密切交织的环境中,他们面对着日出、星空、风暴、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这些神秘而超越人类理解的事物,赋予了他们无限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他们开始将这些自然现象神化,崇拜为神性或神灵。宗教最初就起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叹。原始人类将自然界强大、不可解释的力量视为超越凡人的存在,因而将其视为神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崇拜的对象逐渐演化成各种神灵、神明、宇宙力量等形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而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则认为图腾崇拜是宗教的起源,是原始文化的根本。他指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名人评价
苏联的缔造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曾在《列宁全集》中指出”明显的感觉只和物质的高级形式(有机物质)有联系,而‘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只能假定有一种和感觉相似的能力“。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爵士(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泛灵论与宗教思想做勾稽,并认为泛灵论为世界许多宗教的发源驱动。
参考资料
Concepts of Animism.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IEP) .2023-07-16
the Dreaming.大英百科全书.2023-07-19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ANIMACY AND ENTERTAINMENT ROBOTS.World Scientific.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