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塔
琶洲塔,又称海塔,位于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村。琶洲塔由明代光禄勋丞王学增等倡建,工匠龚坤负责施工,万历二十五年(1597)奠基,二十八年落成。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伍崇曜、潘仕成捐资重修。1990年1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汤宝森捐资再次重修。
琶洲塔平面为八角形,青砖楼阁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余米,首层边长4.95米、壁厚3.97米、直径为12.7米,壁门3个,西门原筑砖梯上二层,为穿心壁绕平座,塔身批白灰,塔角倚柱批朱红色,额枋批朱红色和黑色,额枋上以挑出六叠菱形砖牙叠涩出檐,出檐宽0.85米,腰檐顶出四叠菱形砖牙叠涩出平台。层层叠涩出檐,层层腰檐上叠涩出平台,平台设护栏。塔基为八角形,每边长5.6米、高1.15米,红砂岩石砌筑,基面以灰色砂岩铺砌,每边立面分别刻八卦纹式,基角处砌有高0.5米、宽0.5米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力士呈跪状,头顶塔,双手或单手举起托塔,刻工古朴,神态生动。
1989年,琶洲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史
明代中期以后,岭南建筑讲风水的风气大盛,风水家认为:广州市是“山水大尽之处,其东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法宜以人为补之,补之莫如塔”。因此各地热衷于建风水塔。风水家相中广州东面珠江江心的琶洲街道,石冢高平,在上面建了座塔,这就是琶洲塔。琶洲塔竣工12年后,在濒临狮子洋的番禺莲花山上又建了座莲花塔。琶洲塔竣工后19年后,又在琶洲西面的赤岗动工建了一座赤岗塔。
明朝朱翊钧万历年间,在琶洲的小山冈上兴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塔。根据明末清初的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载,琶洲当时的水面常有金色的海鳌出现,每当这些海鳌出现,附近便光亮一片!因为出现这些异象,故此琶洲上的塔便又被称为海鳌塔了!
海鳌塔始建于明朝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用了三年时间,在万历二十七年全部落成。这座塔呈八角形,在每一面墙的基座分别刻上八卦符号;并有石雕的托塔力士作为承托塔基的象征。琶洲街道附近的地貌已几乎完全改观,但海鳌塔仍然高耸入云!随着新的“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附近落成启用,相信琶洲街道这地方将会越来越兴旺热闹!
琶洲塔位于广东省海珠区的琶洲 (今新港东路),靠近珠江边。传说当年珠江中常有金鳌浮出,所以原称海鳌塔,故可能也有保佑学子高中的“独占鳌头”之意;又因建塔的山岗为两山相连如琵琶,故称为琶洲塔。塔名沿用至今。
琶洲塔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外观9层内分17层,高50余米。
塔基直径12.7米,壁厚3.97米,辟3门。第2层起,每层相对错开,各面设有佛龛。
塔基八角均镶有西方人形象的石刻托塔力士,刻工古朴,为明代石雕佳作。
当年,在琶洲街道未与珠江南岸相连时,岗顶的琶洲塔俨如中流砥柱,故“琶洲砥柱”被列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该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琶洲塔本来是作为风水塔而建立的,明代中期以后,又可作导航的标志,是广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
我们在珠江游的旅游船上会看到这座著名的琶洲塔。
旅游信息
琶洲塔位于广州市新港东路的琶洲村,又称海鳌塔,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有“琶州砥柱”的美誉。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建成。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外9级,内11层,高50余米。塔基为八角形,红砂岩石砌筑,每边立面分别刻八卦纹式,基角处有西方人形象的跪状塔力士,用双手或单手托塔,神态生动。
地址:海珠区琶洲村
交通:乘24、137、762、262、旅1路公交车到琶洲塔站或乘地铁8号线到琶洲站。
开放时间:10:00—16:00 (闭馆前30分钟停止进场)逢星期一休馆
票价:10元
地理区域
琶洲街道原称“琵琶洲”,位于东南珠江的南岸,黄埔区西北,原为江中沙洲,现已和南岸相连,因古时沙洲轮廓颇似琵琶而得名,因其地处珠江要道,故又被称为“会城水口”。
琶洲街道塔耸立在琶洲上,一开始是作为风水塔而建立的,与番禺区莲花山上的莲花塔、海珠区的赤岗塔都作为补充广州东水口灵气不足之用。
琶洲塔屹立在琵洲的山岗上,充当着导航标的作用。
当年若是乘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必定会看见这座犹如中流砥柱的琶洲塔,所以便称它为“琶洲砥柱”,而“琶洲砥柱”后来成为清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它引领着源源不断的满载货物的船只进入中原地区大地,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大中祥符八年(1015),位于印度南部的注国来宋朝进贡珍珠时即泊船于此,当时琵琶洲上还没有塔,当时番使记录该地为“广州之琵琶山”注辇国是“朱罗国”在宋代的别称。
元人修撰的《宋史·注辇传》有记载此事。
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市看到三座塔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莲花塔——琶洲塔——赤岗塔。
结构特点
琶洲街道塔青砖砌筑,内膛为八角直井式,每层A1纸四门,另外四面均设佛龛。从第二层起,每级溢出腰檐。塔身由下至上逐渐变窄。
这就和我们的传统建筑风格一至,拿黄鹤楼来对比,两者皆讲究对称,有腰檐逸出,塔身随高度增加变窄。
从塔内的佛相可以看出中国人当时的思想,如宗教信仰。而且,身住在琶洲塔附近的人一直都有每逢重阳节登塔远眺的习惯,这是广州习俗继承的一个反映。
塔基须弥座边长5.6米,高1.15米。红砂岩垒砌,基面以灰色斑岩铺砌,上枋八面按方 位刻有八卦符号,束腰转角处均镶有石刻托塔力士。
墙身以砂浆批荡成白色。
额机上以6叠菱角米牙砖叠涩出檐,首层出檐0.85米。各级腰檐上,以4叠菱角牙砖叠涩挑出平座,第二级平座宽0.69米。各级平座设木护栏。
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铁铸覆盆上铸有爱新觉罗·旻宁重修字样。顶檐有铁铸雁形角梁伸出悬钟。
塔旁尚存《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石碑。1991年,得港商汤宝森捐助,琶洲塔全面修。
琶洲塔,坐落在海珠区琶洲。琶洲塔呈八角形,青砖砌筑,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塔内设梯,沿梯而上可达塔顶。
塔高59米,塔底直径12.7米,全塔占地111平方米。门洞如一巷横贯。
从第二层起,每级逸出腰檐。塔内每层A1纸四门,另外四面均设佛龛。各层铺成木楼,沿壁建有梯级直通塔顶。
塔基由花岗石石块砌成,每角有石雕托塔力士一尊,西方人形象,跪状,刻工古朴,这是广州市罕见的明代石雕。
琶洲街道塔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所建,名海鳌塔,因在琶洲,故称琶洲塔。
为八面9级砖塔,内有实木板隔为17层,有木梯可登塔顶,今木楼板、梯已不存。塔底直径几米,高约38米。每层四面开门,各层门朝向错开,其他四面设神。
塔身底脚有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石雕,粗壮有力,二层以上每层均有腰檐挑出。塔旁原有海鳌寺,久。塔在清代为羊城八景之一,名曰“琶洲砥柱”。
参考资料
琶洲塔(广州水博苑).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2023-11-06
琶洲塔.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