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是一种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分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独立于人类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实存的,世界只是人类主观认识能力,如感性、知觉的产物。
在西方哲学中,贝克莱曾一度被认为是首先提出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主张的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在中国哲学中,孟子、王守仁等哲学家也会被认为提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主张。
定义
主观唯心主义或称主观观念论,指把个人的主观意识看作是世界本源的哲学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另一为客观唯心主义)。主观观念论以为,个人的主观意识和感觉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源。否认了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存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我」的感觉和意识之中。万事万物是感觉、观念、情感、意识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人的思想并非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心里固有的。因此主观观念论者认为,世界上除了心灵与精神及其知觉或观念之外,并无其他事物的存在。人可以感受到物质事物,但物质事物却无法独立于心灵之外而存在,所以说物质的东西,仅仅是一些知觉而已。主观观念论的最极端处是“唯我主义”,认为只有“我”存在。
人物
东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标志着儒学理论的基本完成。其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要来自于他提出的哲学命题“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出自《孟子·尽心上》,围绕道德自我和行动一直展开。“万物皆备于我”强调了道德自我的完备性,其内涵在于,使道德行动成为可能的一切内部资源在“我”之内是完备的,“我”即内在完备的道德自我。在这一命题中,“万物”是指所有道德行动所需的内部资源,而不是物质上的东西。“我”则指的是每个人内部的道德自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陆九渊(1139-1193,中国南宋时期教育家、哲学家)十几岁时读古书,读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就提笔写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又说:“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杂说》)这样,他就把宇宙和心等同起来,断言心是永恒的,无所不包的,他十几岁就提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命题,而且终生坚持不变。他的思想直接来自孟子,而加以发展。
陆九渊认为,“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与赵咏道书》)“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这就是说,整个天地之间只是一个理,人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明白这个理,这个理包括万物,是无限的。然而此理即在心中,也就是说心中即包含有万物之理。所以,他又说:“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杂说》)他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他认为,心就是世界的根本,世界就是依据这种道德意识而存在的。他所谓心,又叫做本心。他曾解释所谓本心说:“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年谱》)由此可见,陆九渊所讲的本心即是孟子所谓的天斌的仁义礼智之“善”心,也就是人的道德意识。他认为,这种道德意识是生来固有的,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是世界的惟一基础。他认为,任何与这种道德原则不同的理论,任何与封建时代的道德意识不同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绝对不能容许的。他说:“此理塞宇宙,所谓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舍此而别有商量,别有趋向,别有规模,别有形迹,别有行业,别有事功,则与道不相干,则是异端,则是利欲。谓之陷溺,谓之臼。说即是邪说,见即是邪见。"(《语录》)这段话表明,他还是不得不承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趋向,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但他武断地认为,一切与儒家道德原则不同的思想趋向都是错误的,不对的,都是必须排斥的。在“心即理”的命题中包含一个问题,即是否说任何心中的观念都是合理的呢?陆九渊是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提出不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都是“邪说”,都是错误的。这就显露出,陆九渊的“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是矛盾的,其目的无非是要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永恒性和内在性。
王守仁:“心即理也”
王守仁(1472-1529)是中国明代的思想家。
王守仁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人人心中固有的先验的意识,就是心中之理,这心就是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王守仁继承并发挥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以为朱熹的错误就在于把心与理一分为二。他说:“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犹析心与理而为二也。"他完全否认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观点。照他的看法,“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答顾东桥书》)这就是说,事物的规律是离不开认识主体(“心")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这样的事物规律是没有的。同样,离开事物规律来讲认识主体,这样的认识主体,也没法说是什么。事实上,事物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认识主体和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心”(认识主体)有认识作用,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而决不能说“心"含有万事万物之理。陆九渊、王守仁断言心即是理,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虽然也讲“万事万物之理”,但其中心是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即是所谓“忠孝之理”。他认为,这种“忠孝之理”是人人头脑里所固有的,实行忠孝的原则,关键不在被忠孝的君亲身上,而在于主观上是否尽到了“忠孝之理”。所以他说:“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的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传习录上》)他又提出论证说:孝之理到底在我的心中呢,还是在父母身上呢?假如在父母身上,那么父母去世之后,我的心就没有孝之理了吗?事实上,所谓忠孝的观念乃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乃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家族制度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而封建的政治制度与家族制度又是以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为依据的。在所谓“亲没之后",当时的家庭制度依然存在,所以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中,仍然有孝的观念而并非源出心中。这些道德意识决不是人们心中固有的。
王守仁不但断言“心外无理",而且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他说:“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传习录下》)这就是说,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因此,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这是说,精神、意识是根本的,第一性的。主宰身体的是“心”(精神主体),精神活动产生意识,意识的本体是良知,意识的所在就是物。这也就是说,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知觉意念而独立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知觉意念。
王守仁也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传习录下》),他认为,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这统一体的核心是精神性的。即所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同上)。《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又记载着一段问答,他问一个弟子,“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弟子答:“尝闻人是天地的心。”他问:“人又甚么叫做心?"答:“只是-个灵明(认识作用)。”于是,他说道:“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答道:“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所谓鬼神确是主观的幻影,而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的,他却认为也是依靠人的知觉而存在的。他说,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世界,依靠他的知觉而存在。他认为,“我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都依靠“我”的知觉灵明而存在。“我"死了,我的“灵明"“游散”了,我的世界也就没有了。
西方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现代哲学运动,特别是勒内·笛卡尔、约翰·洛克和马勒布朗士的思想。这些哲学家都提出了一种表象论的认识论,即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是由感官所感知的物质事物的表象或影像,而非物质事物本身。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难题,即如何证明表象与物质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证明物质事物的存在。
贝克莱在他的主要作品《人类知识原理论》(1710)和《海拉斯与菲洛努斯之间的三次对话》(1713)中,对表象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他自己的唯心主义理论。他认为,表象论将人类知识与真实世界割裂开来,导致怀疑论和悖论。他试图通过否定物质事物的存在,来恢复人类知识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一致性。他认为,人类所感知的一切都是心灵或精神(精神)的观念(idea),而观念只能存在于观察它们的精神中。因此,只有精神和观念是真实存在的,而物质或物体是不存在的。
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贝克莱对表象论和物质论的批判,对抽象概念和普遍性的否定,对存在即被感知的主张,都引起了后来哲学家们的关注和讨论。他对约翰·洛克、大卫·休谟、伊曼努尔·康德、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哲学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也被认为是现代唯心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
费希特:“自我”
约翰·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是一个受到伊曼努尔·康德影响的哲学家,他试图在康德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更加系统和严密的先验唯心主义,他称之为“知识学(Wissenschaftslehre)。费希特认为,康德虽然否定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直接认识,但仍然保留了物质世界作为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的存在。费希特则进一步否定了物自体的存在,认为只有自我或主体是真实存在的,而一切客观现象都是自我或主体在行使其自由和理性时所创造或设定的。约翰·费希特在耶拿大学(1794-1799)期间发表了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知识学基础》(1794),《知识学新阐释》(1797),《伦理学体系》(1798),《自然法权基础》(1796)和《宗教哲学》(1798)。这些著作构成了他的超验唯心主义系统,涉及到科学、伦理、法律和宗教等领域。
费希特的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是德国唯心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对康德哲学的发展和批判为后来的施莱尔马赫、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哲学家提供了灵感和挑战。他对科学、伦理、法律和宗教等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和贡献。
关联概念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主要在18和19世纪流行,但也有17世纪和20世纪的先驱和后继者。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知识或者现实本身都是由人类的思维或者精神所决定或者构成的。唯心主义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绝对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只是我们的心灵表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比如贝克莱就是一位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都是由某种超越人类的理性或者神所创造或者支配的。比如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就是一位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者。绝对唯心主义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和我们自己都是某种绝对精神或者理念的表现或者部分,而这种绝对精神或者理念才是真正的现实。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类型,它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都是由某种超越人类的理性或者神所创造或者支配的。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不同,后者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只是我们的心灵表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客观唯心主义也与现实主义不同,后者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是独立于我们的思维或者语言的事物,而不是由某种理性或者神所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弗里希特、布拉德利等。他们都试图用某种辩证法或者逻辑来证明现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理性的整体,而我们所感知的对象只是这个整体的不同方面或者阶段。客观唯心主义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如何解释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如何解释人类思维和超越人类思维之间的关系,如何解释人类自由和道德责任等。
唯我论
唯我论是一种知识论或形而上学的主张,指出心灵以外任何事物的知识无法被证明。於哲学的历史,唯我论被当成怀疑假说,并认为不可能驳倒。唯我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证明或合理化我们对其他具有思想、感情和其他心理属性的存在者的信念。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类比推理、最佳解释、标准、感知等。唯我论也涉及到一个概念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有其他具有思想、感情的存在者?这个问题可能与理解心灵和心理状态的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有关。唯我主义在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中都有讨论,也受到了印度佛教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影响。
“唯一者”观念的产生是施蒂纳(德国哲学家)自身思想发展和内在思维逻辑演变过程的最终结果,也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核心观念。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这部书中都在贯彻着“唯一者”这一核心观念。
相关著作
《人类知识原理论》
《人类知识原理论》(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是贝克莱最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唯心主义观点的作品,他在这里批判了勒内·笛卡尔、马勒布朗士和约翰·洛克等前辈哲学家的观点,提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名言,以及对抽象思想的反对。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物质主义的反驳,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数学和物理学的讨论。
第一部分的核心论点是:物质世界不存在,因为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思想,而思想只能存在于心灵中。贝克莱认为,物质主义者错误地假设了存在着一种不依赖于感知的客观实在,即物质。他用以下三个步骤来证明这一点:
根据这三个步骤,贝克莱得出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结论:存在即被感知。也就是说,只有心灵和其思想才是真正存在的,而物质世界则是不存在的幻象。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问题。贝克莱认为,数学和物理学并不是揭示真实世界的规律和原理,而只是人类为了方便计算和操作而创造出来的工具和符号。他批判了抽象思想和普遍性的概念,认为它们都是人类自欺欺人的产物。他还批判了牛顿力学中绝对空间和绝对运动等概念,认为它们都是无意义和多余的假设。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在这本书中阿图尔·叔本华(德国哲学家)认为,世界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意志的世界,二是作为表现的世界。意志是一种盲目、无目的、无限的渴望或努力,它是伊曼努尔·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也就是世界的本质。表现是意志作为物自体在人类认知条件下的显现,包括空间、时间、因果等形式。这表现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叔本华认为人类也是意志的表现之一,但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通过美学、道德和禁欲来超越痛苦的人生条件。
局限性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有以下的局限性:
争议
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
有学者认为,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命题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要是因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人身具备达到更高一层精神境界的优越性并通过思想意识修养来提高境界,而不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备于心中”。此外,如朱熹等学者指出这句话的意义在于理之大小均在性分内具有,而没有说万事万物生于心中。因此,虽然“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常被解释为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但实际上有可能是误读或者误解孟子的原意。
贝克莱是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关于贝克莱哲学的研究一共有四种不同的看法:
参考资料
Idealism.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02
Was Berkeley a Subjective Idealist?.philpaper.2023-07-27
berkeley.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02
Johann Gottlieb Fichte.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28
Ernst Mach.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02
Other Minds.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27
schopenhauer.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