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甘松

甘松

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忍冬科(Caprifoliaceae)甘松属植物,又名甘松香、匙叶甘松。适合生长在平均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草原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和中国甘肃、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等地。

甘松为多年生草本,成年植株高5-50厘米,根状茎木质,密被叶鞘纤维,其下主根粗长,有烈香。叶丛生,全缘,呈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成熟叶长3-25厘米,主脉无毛或微被毛,叶片顶端钝渐尖,基部渐窄。花茎旁出,茎生叶1-2对,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上部的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有时具疏齿。花紫红色、钟形,长4.5-9毫米,裂片5,花冠筒外被毛,里有白毛。雄蕊4,花丝具毛,柱头头状。花序为聚伞性头状,顶生。瘦果长约4毫米,倒卵形,被毛。花期6-8月。

甘松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的功效;同时也是一种著名的香料植物,常用于食用香料、日用香精等的制作。

典籍记载

在中国,甘松的应用历史悠久。甘松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唐朝的古籍《本草拾遗》,谓其“丛生,叶细,出凉州”,后世的记载以明清时期为盛。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载有甘松香:“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中药志》、《本草求真》和《本草正义》中称其为松香。《中药正别名集》还记载了甘松的别名“人身香”和“麝果”。在甘松的气味方面,明朝以前,只记载其为气平,味甘,性温,无毒。清代则增加了其味辛的描述。

命名历史

在国际上,1830年,由瑞士植物分类学家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奥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将甘松属新命名为“Nardostachys”;同时认为该属有两个种,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匙叶甘松)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Nardostachys grandiflora(大花甘松)分布在中国。1882年,Hooker(胡克)将上述两个种合并为“Nardostachys jatamansi(甘松)”。1894年始有“Nardostachy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甘松)”的种名。

在中国,历代本草中均用诸如“叶细”或“叶如茅”等文字描述甘松“叶窄”的形态特征,无法区分甘松与匙叶甘松。1957年《甘松香的生药学研究》与1963年的中国药典均仅记录了Nardostachys 黑枕黄鹂马来亚种(甘松)一种。1986,《中国植物志》中认为甘松属有两个种,为匙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随后2004年,又将匙叶甘松、甘松和大花甘松合并为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它是中国药典中所载药材甘松的来源。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50厘米。

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或斜升,下面有粗长主根,密被叶鞘纤维,有烈香。

叶丛生,长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25厘米,宽0.5-2.5厘米,主脉平行三出,无毛或微被毛,全缘,顶端钝渐尖,基部渐窄而为叶柄,叶柄与叶片近等长;花茎旁出,茎生叶1-2对,下部的椭圆形至倒卵形,基部下延成叶柄,上部的倒披针形至披针形,有时具疏齿,无柄。

花茎旁出,花序为聚伞性头状,顶生,直径1.5-2厘米,花后主轴及侧轴常不明显伸长;花序基部有4-6片披针形总苞,每花基部有窄卵形至卵形苞片1,与花近等长,小苞片2,较小。花萼5齿裂,果时常增大。花冠紫红色、钟形,基部略偏突,长4.5-9毫米,裂片5,宽卵形至长圆形,长2-3.8毫米,花冠筒外面多少被毛,里面有白毛;雄蕊4,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丝具毛;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柱头头状。

果实

瘦果倒卵形,长约4毫米,被毛;宿萼不等5裂,裂片三角形至卵形,长1.5-2.5毫米,顶端渐尖,稀为突尖,具明显的网脉,被毛。

物种分布

主要分布在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等国家地区。在中国甘松的发源地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省的丽江市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等地的横断山脉一带,现主要生长于甘肃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云南西北部等地。

生长习性

甘松是典型的喜马拉雅山脉区系植物之一,野生甘松常常生长于高山草原、平坦高原区的高山草地、灌木丛。生境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和大陆性高原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生长平均海拔在2600-5000米之间。甘松在群落中处于伴生种地位,其生长发育与周围的植被群落相互制约与影响。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甘松的花冠紫红色,且能形成聚伞形花序,吸引昆虫传粉雄蕊花丝具毛容易捕获花粉,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有利于自花传粉。

栽培技术

播种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或多腐殖质土地。深翻,施以底肥,床整平作。早春解冻到4月底前,将甘松种子晒1-2天,吸水1天后播种。多采用条播的方法,将种子拌细土,均匀撒播,覆土填压,且需要覆盖遮阴。

移栽

选择具有一定根长和根粗,无分杈,无病虫危害且皮色正的甘松苗进行移栽。开深沟,苗木自然斜放于沟壁上,根系自然舒展,最后覆土。

田间管理

苗期保持地面湿润;移栽后,适当灌溉;成熟后可少浇水或不浇水。每年1-3次除草。

病害防治

甘松在生产上较为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根腐病等。褐斑病发生时,宜选用多福可湿性粉剂。根腐病防治,宜选用微生物菌剂防治,如咪鲜胺

采收

第三年木芙蓉后或翌年春天收获。采收部位为甘松的根及根状茎,采取自然干燥法。收获的根系清楚昵图,按标准分级,平铺晾晒,每天翻动一次。晾晒10天左右后收集到编织袋或纸箱内,于通风、干燥、闭光的库房内存放。

留种

9、10月份待种子成熟时,剪下成熟的花序,统一晾晒,风干后脱粒,去除杂质、不成熟和虫害种子,低温(0℃以下)贮藏。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甘松作为中药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长期的、不加以节制的乱采乱挖情况严重,造成甘松野生资源锐减甚至衰竭,野生资源严重失衡。

保护等级

2000年7月,瑞士红十字会在“关于保护和开发处于濒危野生藏药药材资源研讨会”上,将甘松评估为二级濒危药材。

2019年,甘松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收录。

2021年,甘松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保护级别Ⅱ级。

保护措施

中国在甘松的保护方面主要集中在因地制宜地建立甘松保护区和繁育中心,推进甘松生态种植、规范化生产或仿野生栽培,加大人工培育技术的研究,以减少野生种群的压力。如2016年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中藏药——甘松”项目组在中国四川省泸定县试验基地开展了甘松种子繁育试验。有利于推进甘松野生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2022年,中国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林场退耕还林,人工培育了甘松近200亩。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甘松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天然药物,主要含有甘松新等物质。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甘松味甘,性温,辛。具有开郁醒脾,理气止痛的功能,在临床上主治胱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脚肿、牙痛、脚气。一般为外用,泡汤漱口或煎汤洗脚或研末敷患处。以甘松为原材料之一的知名处方药有“稳心颗粒”、“木香分气丸”等。《维吾尔药志上》中记载“甘松二级末干热,具有逐水燥湿、健胃舒肝、补脑安神、抗菌、镇痛等功效”。

经济价值

甘松有香气,常做香料,广泛应用于火锅香料、卤料中。此外,甘松中含有甘松酮和甘松,适于调制老山檀香型、馥奇型和玫瑰檀香型等香精,其定香作用也十分良好。甘松常出现在中国藏区寺庙的佛教祭祀活动中、少量藏族家中也会用甘松起到驱邪除晦作用、其是代表藏文化精髓的“藏香”的主要原料。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甘松.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3-05-05

甘孜州 《中藏药—甘松》项目开展种子繁育试验.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2023-05-05

稳心颗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