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血红铆钉菇

血红铆钉菇

血红铆钉菇(学名:Gomphidius 拟鲤属)为铆钉菇科(Gomphidiaceae)铆钉菇属(Gomphidius)真菌,别名红肉蘑、肉蘑、红肉蘑。血红铆钉菇在世界分布于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在中国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多垂直分布于海拔400-1100m的针叶林地中。血红铆钉菇为共生性真菌,常在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油松马尾松樟子松等林内的地上,总是与双色薄瓤牛肝菌相伴生长,其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保水性能良好、腐殖质层较厚的土壤中。

血红铆钉菇的子实体肉质,无嗅无味,菌盖幼时半球形有时也呈圆锥形,后变为凸镜形;菌盖表面新鲜时孛艮地色,干后变为褐酒红色;菌褶表面新鲜时红褐色,干后变为浅黄褐色至暗褐色,常开裂;菌肉新鲜时酒红色,无环带。担孢子梭形或舟形,红黄褐色,略厚壁,平滑。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发生高峰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多雨时节出菇可达到4-5潮,其子实体发生后约5天散发抱子,天热时7天后腐烂。

血红铆钉菇菌肉肥厚,肉质细嫩,风味良好,且营养丰富,可开发成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据《中国药用真菌图志》记载,血红铆钉菇可治神经性皮炎,其所含的多糖能显著降低MPTP所致的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此外,该菌还具有抗真菌作用。

由于血红铆钉菇的共生树种油松赤松越来越少,再加上人们的掠夺性采摘,血红铆钉菇种质资源逐渐减小。2018年,其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中。为保护血红铆钉菇的种质资源,已在对其菌根形成和生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工保育或半人工栽培。

分类历史

血红铆钉菇最初在欧洲被报道,20世纪70年代,美国真菌学家Jacob Christian Schaeffer在其著作中描述了蕈菌科伞菌属下物种Gomphidius rutilus。1835年,瑞典真菌学家Elias Fries将铆钉菇属Gomphidius定为属级,色钉菇属被认为是其下一个亚属。后来,瑞典植物学家Miller将血红铆钉菇改为铆钉菇科植物(Gomphidiaceae),并对铆钉菇科各物种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构测定以及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铆钉菇属与色钉菇属在遗传上可明显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群,至此血红铆钉菇正式定名为铆拟钉菇 拟鲤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

担子果具中生柄,通常单生,新鲜时肉质,无嗅无味;菌盖幼时半球形有时也呈圆锥形,后变为凸镜形,直径可达8cm,中部厚可达35mm;菌盖表面新鲜时孛艮地色,干后变为褐酒红色,无环带,光滑,边缘锐,干后内卷;菌褶表面新鲜时红褐色,干后变为浅黄褐色至暗褐色,常开裂;菌褶稀,不等长,通常延生;菌肉新鲜时酒红色,无环带,厚可达14mm;菌柄基部不膨大,成熟后多等粗或有时向下渐细,纤维质,成熟菌柄上部鲜色,中部肉粉色或鲜色,基部肉粉色,柄长可达6cm,上部直径可达25mm。

菌丝结构

菌丝隔膜简单分隔,菌丝IKI+,CB-;菌丝组织在氢氧化钾试剂中无变化。

菌肉

菌丝绿黄褐色,薄壁至略厚壁,有时分枝,平直或略弯曲,有些菌丝略膨胀,规则排列,直径通常为12-24μm。

菌褶

菌髓菌丝绿黄褐色,薄壁或略厚壁,较多分枝,频繁分隔,弯曲,紧密交织排列,直径为7-22m;子实层中具侧生囊状体,囊状体近圆柱形,薄壁至厚壁,大小为99-167x13-18μm;担子近棍棒状,具4小梗,基部简单分隔,大小为48-62x12-17μm。

孢子

担孢子梭形或舟形,红黄褐色,略厚壁,平滑,IKI-,CB+,大小为12.5-18x5.6-7μm,平均长L=15.7μm,平均宽W=6.23μm,长宽比Q=2.47-2.55 (n=60/2)。

物种分布

血红铆钉菇在世界分布于欧洲日本和北美等地,在中国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云南等地,多垂直分布于海拔400-1100m的针叶林地中。该菌的子实体发生地坡向一般为阴坡或半阴坡,阳坡发生量较少。一般在30°-60°的斜坡上发生量较大。子实体的空间分布大多表现为散生,少量为丛生。

生态习性

发生时间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发生高峰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多雨时节出菇可达到4-5潮,其子实体发生后约5天散发抱子,天热时7天后腐烂。各年度子实体发生期的长短与该年度的降雨、温度变化有关。初期发生量较少,进入盛期后,持续时间可达2个月以上。发生期内的年降雨量变化较大,对每年的出菇总量影响很大。

发生区域

血红铆钉菇的发生区域具有较强的固定性,每年出菇期出菇的位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常在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油松(Pinus tabuiaeform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等林内的地上,总是与双色薄瓤牛肝菌(Xerocomus astraeicola)相伴生长。血红铆钉菇主要发生在40-50年的油松林中,10年左右的油松林地也有发现,在幼龄松下很少发生或不发生。

发生地土壤

血红铆钉菇主要分布在表土层10-30cm处,土壤有机质层厚度与血红铆钉菇的子实体形成基本无关,但土壤有机质层越厚,子实体的平均单重越大。血红铆钉菇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甚至在石缝里也可以出菇,但疏松透气、保水性能良好、腐殖质层较厚的土壤有利于其子实体发育,以pH值2.5-8.0的土壤为宜。

生长规律

血红铆钉菇为共生性真菌,其依靠成熟的孢子飘散到土壤中,发育成熟的菌丝体与松属植物的须根结合逐渐形成外生菌根,此时植物合成的有机物质会通过根系传给菌丝体,进而发育出子实体,而菌丝也扩大了植物的吸收面积,将矿质营养等传递给树木的根系,两者互惠共生。血红铆钉菇的生长适温为10℃-25℃,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5℃-20℃。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从出土到散出孢子一般需要45天,一般来说,每次降雨高峰后期是出菇高峰初期。

人工保育技术

组织培养

采集血红铆钉菇的子实体,将其常规组织分离于培养基中,25天后即可形成淡粉红色或橙黄色的粉状菌落,待菌落背面出现褐色或深黄褐色的色素累积,转接进加了酵母粉的PDMA培养基中。待菌落生长完全后,转入棉子壳、草炭土、玉米粉及其他微量元素混合的基质中扩大培养。

油松感染苗移植

将被血红铆钉菇感染的3-5年生幼松苗栽植到没有长血红铆钉菇的地方,移栽地最好是20年生、阳光充足、土层较浅﹑较为干燥的油松林。在选好移栽地的松树附近,约1m处细根多的地方挖坑放入感染苗,盖上厚土并加盖落叶以防干燥。移栽后,血红铆钉菇菌丝每年向外伸展15cm,当直径达1m以上时才能长出子实体。因此,此法从培养感染苗到长出子实体时间较长,需5-6年时间。

蘑菇圈移植

在发生血红铆钉菇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良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先挖出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然后在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洞穴,再放入子实体。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孢子接种

在血红铆钉菇充分成熟并大量地产生孢子时,将其采下放到桶中并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后立即用孢子液接种。接种前选好接种地,在树周围细根茂密处,凿出圆洞,再将孢子液灌入洞中,并盖上土。

采收

血红铆钉菇通常在夏末和秋季出现,其子实体不易腐烂,但易被虫子破坏,最好采集幼嫩的子实体,并及时晾干或烤干。由于血红铆钉菇通常地生,采集时为避免沾带泥土,用剪刀从菌柄根部剪采为好。

物种保护

致危因素

由于油松赤松等树逐渐被经济效益高的林木所取代,血红铆钉菇的共生树种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少,随着现有的油松、赤松等树种进入衰老期,与其共生的血红铆钉菇失去了共生对象,自然逐渐消亡。并且由于资源减少,进一步造成掠夺性采摘,严重阻碍了孢子的扩散与繁殖。

保护等级

2018年,血红铆钉菇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中。

保护措施

血红铆钉菇为菌根性食用菌,目前还不能进行完全人工栽培,但已研究其发生规律,在对其菌根形成和生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人工保育或半人工栽培。

用途

食用营养

血红铆钉菇菌肉肥厚,肉质细嫩,风味良好,且营养丰富,除含有人们日常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碳水化合物、粗食纤维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钾、钠、锌、锰、铜等,可开发成食品或加工食品添加剂,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方面。

医学药用

据《中国药用真菌图志》记载,血红铆钉菇可治神经性皮炎,对小鼠肉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所含的多糖能显著降低MPTP所致的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凋亡。此外,该菌还具有抗真菌作用。

相关研究

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真菌研究者邓庆华等采用平板打洞法研究血红铆钉菇粗多糖的体外抑菌活性,发现血红铆钉菇中的醛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不同菌种的抑制能力不同。

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食品开发研究者张海悦等通过实验验证血红铆钉菇黄的体外抗氧化效果,发现其黄酮可有效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这说明血红铆钉菇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19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真菌卷.生态环境部.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