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守宫砂

守宫砂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用来验证女子是否是完璧之身的一种方法。据传,将壁虎科(也就是壁虎)置于瓦罐类的器物中喂养起来,每天投喂朱砂石,当食用七斤丹砂后,将壁虎捣制后,点在女子的肢体上,形成一个殷红的点。只要没有发生性关系就终身存在,而一有性生活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做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历史背景

“守宫”一词最早出现于《尔雅》之中。“宫”是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因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因此被视为安守宫室的瑞兽。后来,“宫”专指帝王、皇后、妃子等居住的皇宫内苑,即为皇帝看守后宫之意。“守宫”一词与“守宫砂”也有了关系。

流传与发展

西汉时期

现存文献中对守宫砂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刘安所写《淮南万毕术》中。该书已失传,后代所见《淮南万毕术》文字散引于《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中。清代学者孙冯翼茆泮林丁晏叶德辉等各有辑本。 其中《太平御览》卷七三六引《淮南万毕术》若干条,书有:“取守宫虫,饵以丹,阴乾,涂女人身,男合即灭”的内容。另外,《太平御览》卷九四六引《淮南万毕术》中若干条文字涉及守宫,其中有关于“守宫砂”的一条说:“取七月七日守宫阴乾之,治合,以井花水和,途女人身,有文章,则以丹途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度实施,当时的文人不仅要熟悉儒家经学典籍,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各部典籍。这段时期,中国医药学和医学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唐朝医学教育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对之前本草医术的进一步整理。如《新修本草》,除抄引了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有关守宫砂的记载外,对守宫命名及原理给出了“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辟宫,未必如术饲朱点妇人也,此皆假释尔”,而“又云朱饲满三斤,殊为谬矣”的科学判断。但这种科学认识在后世医籍中只是被原样抄写,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宋代

随着宋代随理学的兴起,这种方法进一步得到推广。其一,宋明文化的发展使得原来见载于《淮南万毕术》《博物志》等神仙志怪书中的守宫砂方术被《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所录入,同时也被彭乘续墨客挥犀》、陈元靓岁时广记》、郎瑛七修类稿》、张岱夜航船》等文言文轶事、笔记小说等所记载。其二,朱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观念的宣扬,对女子人身的禁以及贞节观的提升达到前所未有之状态。在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环境,使守宫砂方术在当时被广泛提及。守宫砂方术在这一时期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被大量提及,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处子贞节的狂热追求和倡导 。

相关质疑

在宋代四川省出现了一个与守宫砂有关的冤案,事情发生在赵匡胤灭后蜀,为尽快让蜀地民心归顺宋太祖选拔人才。四川万县的富豪林宓也在选拔之列,于是到汴京去接受宋太祖的面试,等待任命。林宓除结发妻子外,还有五位如花似玉的侍妾最小的侍妾叫何芳子才十八岁。林宓即将动身前往汴京,对年轻貌美的侍妾放心不下,于是将心事透露给了城外清风观中的上乙真人。上乙真人从江湖术士的手上购买了一些守宫砂,并把用法给林宓解释一番。林宓如获至宝"回家后亲自点在妻妾们的臂膀上。其他女人自林宓离家之后一个个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们手臂上红豆般大小的守宫砂痣,不敢洗涤,不敢擦碰。何芳子满不在乎"照样的沐浴洗涤,不久守宫砂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下,其他女人终于找到了攻击的借口,还有不辞辛劳的,夜夜躲在何芳子的窗下偷听,随时准备捉住淫妇奸夫。半年以后,林宓已经在汴京任职。派人前往蜀地把一妻五妾一同接来京城。当天夜晚,林宓就迫不及待地在灯下检视妻妾们的守宫砂痣,当看到何芳子时,当即就给了何芳子两记耳光,问她这是为什么。林宓火冒三丈,下令严刑拷打。何芳子自认不仅行动上没有出轨,就是思想上也不曾出轨,所以抵死不肯承认自己有什么情夫。 她留下一封血泪交织的遗书,自缢而死。林宓仍以为何芳子是羞愧而死, 对何芳子以死剖白的遗书并不重视。草草地就把何芳子埋掉了,林宓在万县财大势大,然而在天子脚下的汴京城人命关天非同小可。林府死了个小妾,第二天便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开封府听到消息,主动开棺验尸,发现何芳子皮开肉绽,全身都是鞭打的伤痕,接着就是提林宓前来审问。林宓无法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讲出来。于是判官用林宓所剩下的朱砂点染在三名妇人臂上, 然后把一条活壁虎放在其中一人的手臂上,瞬间就把那些守宫砂舔得干干净净。何芳子是受了莫大的冤枉,开封府尹判何芳子是清白的,林宓滥用私刑,逼死侍妾,免去官职,并加重罚。

人们十分同情何芳子的遭遇,她千里迢迢地从四川万县赶到汴京,却含冤蒙屈地游魂异乡,于是就有人发起建一座贞女庙。这座庙自宋代到现在,历代加以重修,至今河南开封城南仍有此庙。有时人们又叫它守宫庙。既然守宫砂是人为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的,因此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李时珍也曾对守宫砂提出了质疑,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指出:“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形成原因

吕亚虎教授指出守宫砂产生时间大体上应在秦始皇时期,他推测,这一方法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周代以来对子嗣血脉纯洁的要求,以及秦始皇时整治世风、奖励贞洁的社会背景有关。

对子嗣血脉的重视

守宫砂的功能在于验证女子是否贞洁,在男权社会,对女子贞洁是非常重视的,这主要是出于对子嗣血脉纯洁的要求,子嗣血脉关乎家族继承和对先祖祭祀的神圣,因此守宫砂这种办法有了存在发展的空间。

秦始皇对社会风气的整治

秦始皇统一后,为了加强统治整治世风,他表彰守节的巴寡妇清,先后立石刻碑,明令禁止淫佚、奖励贞洁。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九年,有人告发后宫阉人缪毐并非真正的阉人,经常与赵太后私乱,并生有两个孩子,秦始皇彻查此事,对于宦者谬毐与其生母太后的淫乱私情毫不留情,夷杀缪毐三族,杀掉了太后与缪毐所生的自己的两个同母异父弟弟。秦始皇还对能“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的巴寡妇清给予很高礼遇,以客礼待之,誉其为“贞妇”,表彰其贞节,还为她修建了“怀清台”。秦始皇之所以要这样做,其目的是想以巴寡妇清为示范,树立天下女子贞洁之表率 。

之后,秦始皇在东行过程中,两次以立石刻碑的形式下发整治世风的政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蝉山,刻所立石,其辞有“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又南登琅邪,立石刻辞颂秦德,其文有“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又,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出游,沿江而下,登会稽山。李斯奉命为文颂秦德、罪六国、明法规、正风俗,亲自以小篆书写,刻石立碑,其文有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这几方刻石文字的意思很直白,均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提倡女子贞节,禁止淫佚。可见,秦朝从整治社会风气入手,对于女性贞洁的重视也是很明显的 。

方士之说的盛行

守宫砂被传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战国末至秦朝,炼丹长生之说盛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晚年,为追求长生不老,曾经“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还曾先后派方士徐福卢生、韩终、侯生等出海为其寻求仙人和不死之药

秦始皇晚相信方士能为他寻找到长生不死药,这一愿望虽未实现,却催化了方术流行。从文献记载来看,当时的方士们除入海求药外,也经常亲自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而作为守宫砂的主要原料之一的朱砂石,则是他们炼丹的主要配料之一。方士在炼丹求仙过程中,常需择取处子之身的童男童女为其炼丹求仙之辅助。对处子之身童女的甄别,也需要相关方术来验视。这一需求,无形中也增强了人们对丹砂功能的认知,同时推动了守宫砂验贞方术的产生。

参考资料

..2023-05-24

是古代词典,也是吃货指南(子曰诗云).人民网.2023-05-24

卷七百三十六 ◎方术部十七.国学导航·太平御览.2023-05-23

卷九百四十六 ◎虫豸部三. 国学导航-太平御览.2023-05-23

【生物多样性百科】脊椎动物·大壁虎:我是守宫不是守宫砂!.云南网.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