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由坐落于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的闵行院区,以及位于奉贤区南桥新城的奉贤院区组成。
1952年4月17日,经华东军政委卫生部批准,由西门妇孺医院分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儿科合并建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院,并于1955年6月1日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后随着上海第一医学院校名变更,医院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医院有职工1896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34人,高级职称专家198人。医院共有50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医院规划总床位数1,500张。拥有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现任院长为王艺,首任院长陈翠贞教授。在复旦“2021年度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排名47,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连续6年荣《中国医院排行榜》儿童医院榜首,连续9年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儿内科第一,儿外科第二。
历史沿革
创办
1952年4月17日,经华东军政委卫生部批准,由西门妇孺医院分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和中山医院儿科合并建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院。在1952年门急诊2万3千多人次,至年底每日门急诊病人迅速增至200人次以上,病床发展到120张。与儿科医院同时成立的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儿科教研室,主要负责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的小儿科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1953年,经上级拨款142.84万元在枫林桥新建一所崭新的儿科医院,并于1954年7月迁入使用。并于1955年6月1日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后随上海第一医学院更名而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当初以位于肇嘉浜路西门妇孺医院分院(妇产科医院)为院址,首任院长陈翠贞教授。
扩建发展
成立科室
1953年由金汉珍教授等开始组建成立新生儿专业,并开设专业病房,从收治小婴儿着手,提高诊治水平,同年成立血液专业,后又成立血液专科门诊。1953年起增加卫生系、药学系等专业的小儿科教学工作。
1954年由陈翠贞教授牵头成立传染科并设置隔离病房,为诊治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条件。同年成立营养室,开发各种乳类食品如脱脂奶、酸奶等以及创建人乳库等,保证新生婴儿的营养食品。于1955年成立儿童保健科,同时病床扩展到190张。而小儿外科专业于1958年7月1日金百祥教授等组建成立,同时建立小儿外科门诊、病房、手术室、麻醉室。
1983年成立传染科,1984年成立急救专业,于1988年成立内分泌专业,使单一的内科发展为10个专业组及专业病房。1989年成立小儿肿瘤外科专业。
医院扩建
1955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成立儿科学系(1960年撤消),承担起儿科学的基础、临床及小儿传染病等教学工作,并自编讲义和教材,共培养毕业生181名。
1956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首先开展了心导管及心电图等小儿先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工作,并开展一系列心导管介入疗,于1957年组建心血管专业病房。随后,口腔、针灸、推拿、理疗等专业相继成立,并先后开设肾炎、结核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肝炎等专科门诊,为医院业务领域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1979年7月,经卫生部批准,成立小儿科研究所,逐步建立生化、免疫、病毒、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呼吸、传染病研究等实验室以及动物实验室和中心仪器室。1980年9月病床增至330张。于1981年综合楼建成,同年医院被国务院批准为儿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首批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7月在宁寿葆教授等共同努力下,将心胸外科从外科分出,与心内科,联合心电图室、超声心动图室等辅助科室组建心小儿心血管中心。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小儿科学组)。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拥有在职职工1896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34人,高级职称专家198人。有58人在医学会儿科相关的学组及其他全国性医学专业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医院共有50个临床和医技科室,主要专业涉及儿内科、儿外科、心血管中心、感染传染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中医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儿保科和康复科等。由坐落于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的闵行院区,以及位于奉贤区南桥新城的奉贤院区组成。医院规划总床位数1,500张。临床教学规模1,170人(学生)/年。规划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
院区
医联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14年起在全国率先探索儿科医联体模式,在联合复旦大学附属10家医院组建儿科专科医联体的同时,在闵行区成立儿科区域医联体,覆盖区内全部3家综合医院和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专科
医院共设50个临床专业医技科室,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临床护理。
新生儿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创建于1953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上海市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国家卫健委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临床中心,中国新生儿协作网、上海市新生儿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依托单位。
科室规模:新生儿科在岗医师护士260人,新生儿专科医师40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21名,专科住院医师5名,呼吸治疗师3名,轮转住院医师60名,护士171名。新生儿科开放床位250张,设有3个病区,包括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病房和足月儿病房,其中重症抢救单元100张。新生儿科设备齐全,监护仪180台,有创呼吸机35台,无创呼吸机50台。每年收治各类新生儿病例6000例,每年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450多例,超低出生体重儿120多例。
科室特色:以危重病例、疑难病例、早产儿、先天性疾病为主。
重症医学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拥有“院际转运-急诊-ICU”救治体系,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小儿急救中心。
科室规模:专业拥有急诊与重症医学专科医生22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行政主任1名,行政副主任1名;护理人员120名。年急诊量20万余人次急诊留观病例2万余人次,重症监护室(ICU)年收治1200余人次。急诊面积3600平方米,配有内科急救、外科急救、骨科急救等各类危重急救条件。并建有上海市意外伤害防止体系,创伤急救中心(TraumaCenter),达到卫生部急诊科建设和管理标准。重症医学科(ICU)为30万级层流病房,监护床位21张。科室配置吊塔、各米呼吸机、监护仪,Terumo输液泵。配有床旁脑电、诱发电位、颅内压监测、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等各类监护与治疗设备,独立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CRRT、ALSS及ECMO等技术。
科室特色:主要从事新生儿室息复苏(NRP)、基础生命支持(BLS)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儿童创伤急救(PTLS、筹建中)高仿真模拟教学(Simulation)的系统培训,分别具备AHA授权的BLS和PAIS的Provider和Instructor证书,中心获得授权进行上述两证的颁发,面向全国培训和合作进行分中心建设和培训。
小儿消化科
年消化专科门诊量超80000人,在上海乃至全国儿童医院位居榜首。开设有儿童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疗门诊,以及胃肠过敏、胃肠置管/胃造瘘、便秘、炎症性肠病等专病门诊。
科室规模:有专科医生25名,其中正高1名,副高8名,主治医生9名,消化亚专科医师培训7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拥有专科护理人员16名,内镜专职护士1名,其中副高2名,主管护师3名,硕士2名。护理持证包括上海市护理学会PICC专业护士2名,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1名。复旦大学哈佛大学T2T师资证1名,国际遗传咨询护士1名。
科室特色:专科特色包括儿童炎症性肠病(包括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儿童螺旋菌的诊断和治疗、儿童内镜诊疗(新生儿胃肠镜、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内镜下的微创治疗等)及胃肠道慢性病患儿营养支持等。
中医儿科
2011年,获评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规模:中医科各级各类门诊各类专病、业余和特需专家门诊接近10万人次/年。在职中医科主任为俞建主任医师、副主任汪永红主任医师,另有副主任医师(张亦群、胡红)2名,主治医师(孙雯、刘俊朝、和婧伟、孙艳艳)4名。开设的专科专病门诊有性早熟门诊、少女妇科学、肾病门诊、咳嗽门诊、胃炎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肥胖门诊以及针推外治门诊等。
科室特色:
小儿外科
普外科自1958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小儿外科专业以来就是其重要核心部分。2002年,获准成为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2013年成为小儿外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7年成为上海市小儿外科重点学科(重中之重)。
科室特色:微创技术,除开展传统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巨结肠、高位无肛、食道食管裂孔疝、先天性食道狭窄等疾病的初诊治疗和再手术,也开展各种单切口腔镜技术。内镜下手术治疗消化道畸形的新技术,开创了无创手术的新模式,如内镜下气道食道瘘夹闭术、十二指肠膈膜内镜切除术、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G-POEM)、急性阑尾炎内镜引流取石等手术。
肝胆外科
科室规模:全世界最大的先天性胆道闭锁诊治中心,年均单中心诊治病例数约200-300例。作为率先在中国开展小儿肝移植手术的科室,科室每年联合完成亲体移植手术30-50例,总体生存率超过90%。
科室特色:顿挫型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良性胆管狭窄、胆瘘、慢行胰腺炎等的治疗,以及门静脉海绵样变(Rex分流术,脾肾分流术、断流术、套扎等)、门静脉畸形(Abernethy)的手术综合治疗等方面。
肛肠外科
在中国率先开展后矢状入路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手术,每年完成高位直肠肛门畸形及泄殖腔畸形(一穴肛)20-40例,成功举办全国先天性肛肠畸形学习班,已形成从手术,病理诊断到肠道管理的全面诊疗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肛肠畸形再手术经验。先天性巨结肠及类缘病、短肠综合症STEP延长术等治疗具备一定特色。
心胸外科
心胸外科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科室拥有心外科、体外循环、监护、护理各专业完整的品牌团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新生儿先心病手术质控单位,同时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出生缺陷平台的主体建设单位。
科室规模:心外科核定床位40张,心脏重症监护室核定床位18张。在职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1名;博导1名,所有医生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大部分有国外培训经历。
科室特色: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及小儿胸科疾病,如新生儿、早产大血管转位的动脉调转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弓离断纠治术、心超引导下肺动脉闭锁球囊扩张术。此外还有婴幼儿房室共道纠治手术、右心室肺动脉人工带瓣外管道置入术,双调转手术、Fontan手术、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气管狭窄成形术,及各类姑息性的体-肺分流术、肺动脉环缩手术、腔肺分流术等。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是中国最早开展小儿神经外科工作的单位之一,为该院儿外科国家重点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儿童创伤中心所在科室。
科室规模:科室拥有神经外科医生12名。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3名。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6人。研究生导师2名(博导1名,硕导1名),在职神经科高级职称员工均有境外学习与进修培训的经历。科室额定床位27张,年手术量近千例。
科室特色:颅脑肿瘤、神经系统畸形、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神经刺激仪植入术、儿童伤害病床旁咨询(BC)和脑瘫肌张力管理。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国际首次报道导致多系统自身炎症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型致病基因SYK
2021年3月以第一作者单位在JCR 1区期刊、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genetics》(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38.33分)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题为“Gain-of-functionvariants in SYK cause immune dysregulation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humans and mice”的论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导致慢性肠炎、关节炎、皮肤炎症等多系统自身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型致病基因SYK,开拓了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研究的新领域。
首次阐明母亲围孕期红细胞叶酸对子代先心病的保护作用
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黄国英/严卫丽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JCR Q1区,IFs:51.598)在线发表论文“Periconception Red Blood Cell Folate and Offspring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Nested Case-Contro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首次阐明母亲围孕期红细胞叶酸对子代先心病的保护作用,为通过叶酸增补实现先心病的有效预防提供了高质量证据。
首次描述了1型糖尿病(T1D)不同阶段口腔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结构变化
2022年,罗飞宏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IFs:17.694)发表论文,首次描述了1型糖尿病(T1D)不同阶段口腔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结构变化,发现急性期富集的潜在条件致病菌与炎症反应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呈正相关,胰岛素治疗可部分改善T1D慢性期的口腔微生物群失调,提示血糖控制可改善口腔微生物群紊乱和口腔并发症,为解决T1D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用于足细胞病动物模型的治疗
2022年,徐虹教授团队在Cell Death \u0026 disease(IFs:9.685)杂志发表研究论文,率先将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单克隆抗体用于足细胞病动物模型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为蛋白尿性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学实践
成功救治中国首例Ⅳ型罕见重度喉裂患儿
2023年,IV型喉裂的患儿宏宏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完成气道修复且大小恢复到正常同龄婴幼儿气道直径,成为中国首例成功救治的IV型喉裂患儿。宏宏出生后即出现喉鸣、反复呛咳、肺炎、喂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气道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胃肠外科、胃镜中心、营养科等进行多次MDT讨论,对宏宏进行全方位评估,MDT团队为宏宏施行喉裂修补手术,同时取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重建缺失的环状软骨修正气道,这意味着IV型喉裂的患儿首次在中国获得成功救治。
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儿童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2020年8月7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强强联手,顺利完成中国首例儿童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成功救治11岁川崎病患儿小明。患儿小明3年前被诊断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引起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曾导致心肌梗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内科刘芳主任、心外科叶明主任和瑞金医院心外科赵强教授共同决定为小明实施“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手术顺利完成。
中国首次全胸腔镜下手术完成
2020年7月27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吴琳、贾兵主任团队在全胸腔镜下为11岁患儿佑佑施行右心耳切除术,成功治愈困扰佑佑多年的顽固性心动过速,这在中国儿童心律失常治疗中尚属首次。佑佑6月胎龄时发现胎心率增快,出生后即进入重症监护室,诊断为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率波动200次/分左右)。吴琳主任通过反复比对,准确标测出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范围位于右心耳中部前游离壁;在贾兵主任指导下,张惠锋副主任在胸腔镜下钳夹右心耳根部,待房性心动过速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后,顺利实施右心耳切除术。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教培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拥有全国小儿科重点学科、国家“211”“985”和“双一流”工程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儿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儿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每年承担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以及预防、公共卫生等专业1000余名医学生的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拥有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每年在读研究生250余名。拥有国家儿科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围产新生儿和小儿麻醉专科基地,13个上海市儿科亚专科和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在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10余人;每年培养长期进修学员350余名,短期进修学员400余名。
每年举办60余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形成了“全链条式教育”的小儿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有机衔接和螺旋式能力提升。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虚拟仿真建设项目。
教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小儿外科学》以及重要专著《实用新生儿学》《实用新生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小儿感染病学》《现代实用儿科学》等百余部。
儿科学系先后编写了许多儿科学教材和讲义,曾编写出版《系统儿科学》《儿科疾病防治学》《示教手册》等。1979年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儿科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主编单位之一。1994年开始采用自编教材《儿科学》,2000年出版第二版《儿科学》。2003年出版教育部统编教材第一版《儿科学》。
关联院校
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8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9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获得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661人,占师资队伍比重近20%。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于30-60位之间,位于中国大陆第三。
科研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担712项科研课题,经费5.9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分别是新生儿、外科、心血管和传染病。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中心为儿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有小儿科、小儿外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是新生儿。上海市临床中心分别是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治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为呼吸急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发展专业是小儿传染病。上海市临床质控中心有上海市儿科临床质控中心、上海市新生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和上海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质控指导中心。
2017年,根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功能定位,设立6个以学科群为特征的临床中心:小儿科疑难危重症、新生儿、出生缺陷、传染感染和免疫、血液和肿瘤、儿童保健和康复。
重点学科
儿科学系为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学科。
儿科学系主要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学各专业组成,同时还包括复旦大学其他附属医院的儿科专业。儿科学系的主要职责是承担复旦大学医药卫生各专业的儿科学教学工作,同时又是儿科医院综合性的教学和学术职能部门,还承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教学相关事务。儿科学系办公室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担任系主任是黄国英教授,副主任为陈超教授。
卫生部于1953年批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建立小儿科系,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儿科系之一。陈翠贞院长兼系主任,儿科系有4个教研室。1956年儿科系迁往重庆市,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约1/3教学骨干和医师到重庆工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系停止招生,1960年最后一届儿科系学生毕业,儿科系正式撤消。在建立儿科系的同时,医学系儿科教研室一直存在,仍然负责医学系的儿科教学。
拥有在职教师127人,其中高级职称(包括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3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9人,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为20%。
科研平台
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前身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最早成立于1985年,1986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1998年改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室。时民教授担任第一任主任,俞建教授为现任主任。2001年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2级研究室。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7个、卫生部、上海市多项科研课题。
主要从事:中医肾系(儿童肾病、尿失禁、性早熟、月经病)、肺系(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脾系(小儿厌食症、腹泻病、胃窦炎等)肝胆系(黄疸、婴儿肝炎综合征等)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及机理研究。
人员构成:研究所拥有科研人员20余人,包括一批在中国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其中以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时毓民教授为代表。拥有数位专家在全国性学术机构的一级学会或二级学会担任副会长或正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筹)所长:俞建教授,副所长:王慧君研究员。下辖研究室:青春期医学(方向性早熟、矮小、月经病、肥胖症、糖尿病)研究室(俞建主任)、小儿肾病(方向:肾病综合征、紫癜肾、IgA肾病等)(沈茜主任)、脑病(脑瘫、孤独症等)研究室(王艺主任)。
儿科研究所
儿科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医院的科研实验平台和研究生培养的基地,主要承担支撑学科、转化研究和服务临床的重要任务,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实验技术支撑和服务,为研究生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和帮助。
儿研所管理框架:拥有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儿童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儿童发育与疾病转化医学中心和复旦大学生殖发育研究院(儿科分部),并设有分子医学中心、公共实验平台、病原学实验室、临床信息生物样本库、斑马鱼平台、小鼠动物平台、干细胞平台以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临床指南制作与评价中心、儿童健康与政策研究中心。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10月,2009年2月通过卫生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0年底首批入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擅长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及早期康复干预、肺发育与损伤、早产生命支持和先心及重要脏器畸形的分子机制与早期诊治等领域研究。
人员构成:有正高职称人员18人,副高职称人员5人,中初级人员17人。
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09月由上海市科委批准筹建,是中国唯一落户于儿童专科医院专业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设立了三个主攻方向:(1)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学、早期预警与干预;(2)神经发育障碍遗传学机制与规范化诊治技术;(3)重大内脏畸形病理机制与修复重建。实验室以先天性心脏病、神经发育障碍(孤独症、先天性智障、遗传性代谢病等)、重要器官脏器畸形(消化和泌尿系统畸形)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为重点,围绕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阐明上述重大出生缺陷的病因和发生机制,研发早期诊治新技术和新策略。
复旦大学儿童发育与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儿童发育与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12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以发育生物学和出生缺陷研究为主攻方向,并致力于搭建儿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桥梁,建立稳定学科交叉合作机制。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肥胖相关疾病遗传学研究和人群防治”,同时作为服务于临床研究的共享技术平台,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大型临床研究申请立项、优化研究设计、实施质控、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和发表论文提供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专业技术支持。科室擅长:(1)随机化临床试验(RCT)的全套解决方案:研究设计、注册、样本量设计、随机化分组方案、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论文撰写支持。(2)基于真实世界病人临床数据的疗效比较分析、预后因素分析、诊断准确性分析。
临床指南制作和评价中心
成立于2017年4月,旨在加快落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建设,提高儿科疾病、公共卫生领域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等的制定。工作方向:(1)宣传、倡导和践行规范化制定临床指南;(2)审议、指导和监督中国儿科临床指南制定工作委员会成员医院提议制作的指南;(3)利用儿科临床指南制定工作委员会专家的学术影响力推广临床指南的解读和应用;(4)组织培训指南制作流程和重要环节(文献检索策略、文献评价工具、Meta分析和GRADE等)。
儿童健康与政策研究中心
成立于2017年12月,以加快落实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建设,建立儿童健康政策研究平台为宗旨,主要开展儿童健康发展战略和管理政策、小儿科医疗运行机制、儿科学科人才发展策略、互联网+儿童健康信息管理模式等儿童健康重大问题研究。
期刊杂志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中国循证儿科杂志》、Pediatric Medicine等学术期刊,与美国儿科学会协作主办《Pediatrics.中文版》。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技术类期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注重循证,为提高儿科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服务。本刊以小儿科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Pediatric Medicine》
译:Pediatric Medicine(PM,Pediatr Med,ISSN 2617-5428)是一本国际性,开放获取,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涵盖儿科所有领域的前沿发现,提供有关预防,诊断和临床调查的最新和实用信息。PM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国)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的官方期刊。
小儿科医学在所有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文章,包括但不限于:儿科肿瘤学、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普通儿科和儿科、急诊护理、遗传性疾病、新生儿学、产科学和儿科药理学、儿科心脏病学、儿科重症监护、儿科内分泌学、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儿科血液学和血液恶性肿瘤、儿科免疫学、儿科传染病、儿童肾病综合征学、小儿神经病学、小儿骨科、小儿耳鼻喉科、小儿肺病学、小儿外科和小儿泌尿科。
声誉与排名
院内专家
王艺
复旦大学教授,小儿科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EMBA硕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担任复旦大学医管处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分会罕见病学组组长、国家卫计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儿童神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秘书长、上海儿科学会神经专业组组长、复旦大学孤独症临床诊治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抗癫痫联盟遗传分会基因组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科技部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及卫生行业基金PI。
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为研究方向,重点针对儿童期癫痫早期诊断与防治、神经保护机制与干预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进行系统的临床流行病学和转化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作为首席PI 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基于组学特征的癫痫分子分型》(2016-2018)及卫生行业专项《儿童孤独症临床诊断与防治技术标准研究》(2013-2016),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3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及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收录38篇,担任《新英格兰医学期刊》《Autism Research》《Neuro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杂志编委和审稿人。参编《Current Topics In Pediatric Epilepsy》《The Molecular Basis of Autism》《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等国内外书籍及教材二十余部。
闻玉梅
上海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的闻玉梅院士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及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开放实验室学委会主任。从事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究。研制出了可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肖现民
医学博士、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疗专长:主要从事小儿普外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的临床与研究。在先天性颈部梨状窝瘘、肛门直肠畸形、巨结肠、小儿胆管畸形、肝脏及后腹膜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术后并发症的二次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开展先天性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病因及癌变机制、雌激素与小儿外科疾病相关性,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等实验研究。科研成果:在中国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临床小儿外科学—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为专著《小儿肝胆外科学》和全国研究生教材《小儿外科学》副主编,参加《现代外科学》和《小儿外科手术学》等专著的编写。作为项目负责人,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复旦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点项目,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时毓民
教授、中西医结合小儿科主任医师。医疗专长: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性早熟、胃窦炎、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辅助治疗。科研成果:获部级及局级科研成果奖6项。
张灵恩
主任医师、教授。担任儿科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重症监护室主任和儿科医院急诊科主任。2005年至今任儿科医院督导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儿科学会急诊学组副组长、上海儿科学会委员兼急诊学组组长。曾任多种国内儿科核心杂志编委,为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小儿内科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和小儿科危重症诊治。已缮写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5本。
郑珊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主任,儿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中心主任。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儿外科专业组组长。上海市卫生系列高评委委员。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理事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外科专科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为《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编委。
医疗专长:小儿消化系统畸形诊治(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胆道闭锁、食道闭锁、膈疝、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咨询)。主要从事胆道闭锁流行病学,临床诊治及发病机制等研究。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实用新生儿外科学》、《小儿外科学(研究生教材)》,《小儿外科学(规培生教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外科示范案例》等。
李昊
医学博士、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小儿神经外科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委员、上海市儿童创伤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医疗专长:复旦大学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创始人,掌握小儿神经外科国际前沿临床知识及理念,抢救治疗众多复杂先天畸形(连体婴儿、新生儿巨大脑膜脑膨出等)、严重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患儿,具备完整的小儿神经外科专科领域理论知识框架和专科技能;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严重颅脑损伤,颅脑、脊髓先天畸形,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癫痫等疾病的围术期管理、手术操作,临床营养管理、术后早期康复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良好的技术和患儿/家属沟通能力。
资质认定
社会公益
心系云南永平,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2月8-10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带队前往云南省永平县推动党建共建深化及定点帮扶工作。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首任院长陈翠贞教授命名,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的“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2022年8月,作为复旦大学定点帮扶永平的建设项目之一,中心首个示范点在永平揭牌。
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已在永平县人民医院建立王立波儿童呼吸工作室、乔中伟儿童影像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指导。复旦大学小儿科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新生儿科等近十个科室的专家,已与永平县人民医院儿科对接,开展远程会诊和学术交流,提升当地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促进当地患儿得到规范有效的救治。半年来,复旦儿科已为近20名患儿进行远程会诊、1名转诊来沪的孩子进行诊疗,并为当地疑难重症儿童来沪诊治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制定公益基金资助和公益住宿项目支持方案。复旦儿科—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小布AI门诊决策辅助系统也即将在当地开始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通过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当地医院捐赠价值达43.78万元的多功能婴儿培养箱、婴儿T组合复苏器等设备。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落户上海
2018年2月6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携手儿童乐益会(中国),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同心童趣,医路相伴”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该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作为主要对接部门,国际公益组织儿童乐益会(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并邀请了台湾基隆医院临床心理师陈静怡博士担任专家顾问。主要针对住院儿童开展专业的医疗游戏辅导,同时培训医务社工及医护人员掌握游戏辅导的技能,把医疗游戏辅导的体系融入医院诊疗体系,并开展相关介入成效的研究。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恒基金”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6月1日,是第67个六一国际儿童节,迎来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六一系列活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恒基金”项目的启动仪式。上午11点,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大厅,“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恒基金”项目启动仪式正式举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谢丽娟女士,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教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先生、张厚业先生,恒基金项目发起人上海欢愉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冯显超夫妇、上海三叉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张剑福夫妇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王艺教授,党委副书记张瑾教授,重症医学科主任陆国平教授共同为“恒基金”揭牌并发表讲话。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05-30
医院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科室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复旦儿科举行党政主要负责人调整宣布大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9
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儿科沿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2021年医院排行榜.复旦医院排行榜.2023-05-29
继续蝉联《中国医院排行榜》儿科类榜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9
新生儿科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重症医学科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消化科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8
中医儿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小儿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心胸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6-23
神经外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6-23
黄国英/严卫丽团队首次阐明母亲围孕期红细胞叶酸对子代先心病的保护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复旦儿科医院多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复旦儿科成功救治Ⅳ型罕见重度喉裂患儿.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8
复旦儿科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儿童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国内首次:复旦儿科医院全胸腔镜下手术 治愈11岁患儿顽固性心动过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儿科学系介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复旦简介.复旦大学.2023-06-23
中西医结合儿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儿科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5-29
杂志发行编辑部.《中国循证儿科杂志》杂志.2023-06-23
Pediatric Medicine.Pediatric Medicine.2023-06-23
2021年医院专科排行榜.复旦医院版.2023-05-29
王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6-23
举办闻玉梅院士医学人文教育讲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肖现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时毓民.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张灵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6-23
郑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李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市红十字儿科医院.2023-06-23
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助力乡村振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全国首个“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项目”基地落户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恒基金”项目正式启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23-05-29